第1篇:数学二年级总复习第二课时的教案
数学二年级总复习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2篇:《总复习》第二课时教案
《总复习》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98-99总复习第5、6、7题,102-103练习第十八第3、4、5、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具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富有思考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最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总复习第5题的口算卡片、第7题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纸一张。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算:
1、师拿出装有口算卡片的纸盒,随意指名上台口答。
2、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生读题并解题。
3、指名学生上台汇报结果。
4、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二、复习加、减混合计算
1、出示43+20-7=62-9+11=
生上台计算并说出运算顺序。
2、出示总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
1、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复习第7题。
学生观察思考。
2、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概括图意。
3、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分组计论提出数学问题并一一列在纸上。
4、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交流。
5、多媒体出示题目(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6、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
生--用减法计算。
7、师:“为什么用减法算?”
生:因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8、出示题目(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几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算?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生:蝴蝶比蜻蜓少几只?
师:为什么也用减法算?
9、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答。
10、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学生读题并解答。
11、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得真不错。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复习
(1)13连续减2:13、11。
(2)15连续减3:3、15。
43+20-7=62-9+11=
第3篇: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1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
第4篇: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为复习内容
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关键:
(1)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有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
第5篇: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yun5465359”为你整理了“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工具:
刻度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
第6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梳理本册书的知识点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教具准备: 主题图。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新课探究
二、这学期的收获
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第7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一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刘娇 本次期末考试遵循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
一、试卷特点:
1、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题目表述凸显童趣,试题表述充满人文关怀。如:每道题都以“我会××”、“我能××”表述,增强了试卷表述的亲和力,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到试卷既有趣又亲切,缩短了试卷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3、由于本学期试卷题型与平常的试卷完全不同,以至孩子感觉有点陌生。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
第8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2篇))由网友 “咔嚓慧”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