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2 06:15: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考点罗列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都是数位。

考点1:数位和计数单位是学生容易弄混的两个概念,常以判断的形式予以考查。如: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必考点2:学生对数位顺序表是否熟记:、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这个数最高位是()位。

考点3:计数单位的改写,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5、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1.考点: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考点2:学生对“相邻”一词的理解和把握。如:判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7、读数时,只是在万级或亿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考点: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①603080 ②6030800 ③6003800 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A、90000900 B、90090000 C、900090008、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用0来补足。

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再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中间要用“=”连接 如:4500000=450万

1300000000=13亿 题例:48万○4800019、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题例:49()987≈50万,在()上可以填的数字是()

A、最小是4 B、最小是5 C、最大是4 D、最大是5 一个数的近似数是60万,这个数最小是(595000),这个数最大是(604999)。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或MC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MR是提取键,M+是存储健。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考点:一条射线长5厘米。()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题例:判断: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题例:判断(1)周角就是一条射线。()(2)平角是一条直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考点: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º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题例:用量角器画一个105º的角。

三角尺上的角度有90度、45度、30度和60度四种,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的角度有15度=45—30,75度=45+30,105度=60+45,135度=90+45,150度=90+60

10、对顶角相等。

11、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题例:右图中,已知∠1=43°,∠2=(),∠3=()。

13、1平角=2直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题例: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

题例: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考点: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7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钟面上()时和()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角,是()角,12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角。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如: 106×37=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7×80= 240×30=

3、积的变化规律(不要求都掌握):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例如1: 已知: 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例如2: 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考点:若A×40=360,则A×4=()。

①3600 ②36 ③360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例如: 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③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就扩大5×3倍。④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则积就缩小5×3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如果m>n则积扩大(6÷3)倍。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则积缩小(6÷3)倍。

6、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考点: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考点: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校买来30套桌椅,桌子的单价是45元,椅子的单价是18元,学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 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6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例: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做()条直线与它平行,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条直线与它平行。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测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或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题例: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考点: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合()公顷。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题例:画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考点:429÷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A、1 B、5 C、6 D、9

()÷6=98------()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最大可能是()A、97 B、5 C、6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

题例: 512÷48 = 验算: 875÷31= 验算: 598÷13=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不要求都掌握):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题例: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考点:考查学生对0的把握:判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注意: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常常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算,这时的余数要根据原来所在数位添0,如:200÷30=6„„20,此时的余数在十位上,是20而不是2.题例: 230÷50的余数是()。A、B、30

C、300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或乘以)几。题例:两个数的商是20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是();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7、有余除法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题例: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这时被除数A是()。

水果店李大伯带2000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25箱,还剩150元。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第六单元 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七、应用题

1、单位量不变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单位量: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

2、总量不变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总量: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本题型还可见为上山和下山或两地往返类。)

3、剩余量的题型关键步骤是求出剩余量:一个工厂要生产3000个零件,前6天生产了750个,剩下的要在1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4.连续平均分的题型: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个窗户,一共安装了288块玻璃,每个窗户安装了几块玻璃?

第2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亿以内数的读法:(亿以上数的读法同理)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2、亿以内数的写法:(亿以上数的写法同理)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数位上是几就写几。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亿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同理)①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较大

②如果位数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大的则大,如果左起第一位数也相同,就看第二位数,以此类推。

4、非整万数的改写: ①先找准万位上的数

②看万位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然后与5比较,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小于5把它和后面的数去舍去。

5、自然数:1 2 3 4 5 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计算器

8、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无限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9、①量角时要注意: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

②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0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直角

口诀: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平直间,锐角都比钝角小。

11、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2、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13、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③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5、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16、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17、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18、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19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一副三角尺能拼成的度数有: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第3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精选3篇)由网友 “金盆洗手学学子”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近似数知识点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