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三害》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2 06:14: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在夏夜的星空下,我们最爱听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的故事,这些古老的故事常常引起了我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从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除三害

3、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请问三害是谁呢?师板书课题:除三害 请看课件: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4字词语 2,检查词语,出示 3,指名读,分组读

4,接下来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师板书:横行霸道 过渡,是什么原因让让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的周处变成了受人敬重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周楚除猛虎,杀恶龙的具体段落,并用横线画出精彩的句子。2,学生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找出精彩的句子,进行汇报 4,请同学们看课件

(1)从第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周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2)出示第二句,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恶龙凶猛与狡猾的语气,齐读(3)我们一起来读第三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读读chu与恶龙搏斗激烈与紧张)

3,师;他与恶龙搏斗的场面真精彩,让我们对比一下4,5自然段,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出示课件

4,指名学生回答,谈一谈对写作有什么帮助呢?前几个单元有这样详略得当的文章吗? 5,是啊!如果周处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怎么去除两害呢?

四、荣誉归来

1,周处出生入死,除了两害,立了大功是名英雄,面对英雄,我们想象一下,人们会用哪些方式迎接它的到来呢?(鲜花,打鼓,放鞭炮,美酒)那么人们是怎么迎接这位英雄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六段。

2,有美酒吗?有鲜花吗?有敲锣打鼓吗?人们不是在迎接英雄的归来,而是庆祝他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3,孩子们假如你们是乡亲们,你们为什么都躲着周处呢?来说说你们曾经遭受过他怎样的欺负呢?请同学们看课件 4,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5,当听到这些话时,他会对乡亲们说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课件 师板书,受人敬重

6,这就是周处除3害的故事,你认为Joe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7,你想知道以后的住处是怎样的呢?请看课件

五、总结

是啊,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错误缺点都能改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名言警句吧!

六,最后给同学们推荐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第2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除三害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千百年,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我们称之为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

2、板书课题:除三害

3、从“害”字想到什么?除三害就是指把这些危害百姓的祸害除掉,再次齐读。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三害指什么?谁除?结果如何?

5、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词语正音

1、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读得真投入,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降龙伏虎

痛改前非

抱怨

拍手称快

奔走相告

同归于尽

忽而

东奔西突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3、小老师带读,正音:侮 浊

4、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识周处

1、“三害”是哪三害?指名说

出示句子: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板书:猛虎、恶龙、周处)

“处”正音,周处,名处,字子隐,古人把隐居山林的人称为处士,处和隐意思相近,所以这里应念chǔ。就像我们熟悉的诸葛亮,他名亮,字孔明,明和亮也是相近的。

2、质疑:猛虎、恶龙经常伤人性命,被称为祸害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这周处为什么被称为一大祸害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3、出示: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4、指名读,思考,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周处是祸害?

力气大,武艺强,这本是好事呀,为什么反倒成祸害了呢?(仗势欺人)欺侮:欺负。性格暴烈是指脾气很坏。

5、横行霸道的周处会有怎样的行为呢?

说话训练,课件出示:周处大摇大摆的走在。。。

6、怪不得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躲开他。人们见到他,就像见到了——

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可是,人们敢怒不敢言,只好在背地里抱怨:

出示: “山间的猛虎,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7、如果你是被周处欺负过的人,你会怎么抱怨?指名读。(抓永远没有)

只有一个人在抱怨吗?不是的,人们都抱怨。全班齐读。

8、从周处的横行霸道和人们的抱怨中,你读懂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周处?

(凶恶、可恨、为非作歹)

四、周处降龙伏虎

1、同学们,这三个祸害确实可恨,于是呀,有人出主意要除掉三害。是什么主意呢?

出示:干吗不想办法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除了两害,不也好么?

于是呀,就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他是怎么说动周处的呢?(指名说)

2、周处听了夸奖,十分得意,他真的去杀虎剁龙了。

周处杀虎的结果如何?

出示: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从这看出来周处怎样?

3、是呀,本领高强的周处轻而易举地除掉了猛虎,可是恶龙有这么容易对付吗?

读第5小节,画出描写他们搏斗场面的句子。

4、指名交流,课件出示: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恶龙不容易对付?

“忽而”“东奔西突”体会恶龙速度快,狡猾,灵活,难以对付

“三天三夜”体会搏斗时间长,周处之累

“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波浪?(汹涌的,咆哮的,令人害怕的),河水为什么变成了浊浪?体会搏斗之激烈。

5、看图,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动作、神态和环境,描绘一下周处和恶龙搏斗的场面。

词语:血盆大口、气势汹汹、浊浪滔天、波涛汹涌、紧追不舍、血淋淋

6、从这些词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搏斗?(十分激烈、恶战、惊心动魄)

7、在这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搏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周处?

(勇敢,顽强不屈,为民除害)

五、周处痛改前非

1、三天以后,大河平静了,人们以为恶龙死了,周处也不见了。我们伏虎降龙的英雄不见,真让人惋惜。

2、周处出生入死,上山杀虎,下河剁龙,除了两害,立了大功,应该说周处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对英雄的归来,我们想象一下,人们一般会用哪些方式迎接英雄的到来?(鲜花、掌声、敲锣打鼓)

3、然而,当和恶龙搏斗了三天三夜,精疲力尽的周处从河里水淋淋地上来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学生读文,找出句子: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他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5、读着“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读句子,体会人们的喜悦。

6、听到这,周处实在想不通:他除害有功,为什么人们反而希望他死呢? 听着听着,周处陷入了深思,他会想些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7、师:是的,正如你们所说,周处终于明白自己以前错了,也和恶龙、猛虎一样成祸害了。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出示接读)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8、痛改前非,这里的哪个字是过错、错误的意思。痛改是怎么样的改?

9、痛改前非以后的周处会怎么做?指名说

想知道后来的周处会怎样做吗?课件出示资料,女生齐读。

9、同学们,周处从一个横行霸道的恶霸改变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在这里,你想送句什么话给他?(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浪子回头金不换)

10、质疑课题,学到这,三害除了吗?周处是不是除掉了周处?除掉的是什么?

六、课后延伸:同学们,周处的故事穿越了时空,代代相传,它也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像这样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牛郎织女。。。。课后请同学们去阅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的。

第3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5月20日,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PK上,我抽签到的是8号(挺发的数字)。定下的课文是《除三害》。

拿到课文,PK的老师就在嘀咕着了,这周处的处到底是念第三声,还是第四声呢?去看视频,有的念第三声,有的念第四声。再翻开词典,里面第三声的处有这么个意思:名姓。所以,我们统一了一下念第三声。不知有错吗?

经过一天一夜的准备,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除 三 害

教学目标:

1、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2、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欺侮、抱怨、横行霸道、同归于尽”等词语。

2、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学重点】

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具准备】 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

3、老师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能告诉我“三害”指哪三害吗?(猛虎、恶龙、周处)

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词语。

2、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前欣赏音乐及图片

1、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歌呀?(少年英雄小哪吒)唱得多好听呀!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像这样的民间故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题目是《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对呀,正是因为害是坏的,不好的,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⒉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⒊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以下的分课时的安排可根据本学生自作安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出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除三害’……”

 2、生读题(快、紧凑)

 3、质疑: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解决所提问题。

 2、检查读文情况:①解决生字词:欺侮、潜入②梳理问题:三害是哪三害?

 除 山间的猛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词语。

2、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前欣赏音乐及图片

1、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歌呀?(少年英雄小哪吒)唱得多好听呀!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像这样的民间故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题目是《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对呀,正是因为害是坏的,不好的,甚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除三害》教学设计

《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根据《世说新语〈周处〉》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课文中的三害是指猛虎、恶龙及周处强悍暴烈、横行霸道的恶习。2.赏析并能转述“除恶龙”这一情节。

3.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除三害》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除三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