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个人随笔:传统的端午
个人随笔:传统的端午
传统的端午。如往年一样,商场没放假。也如往年的这一天一样,商场无人问津。所以即便是节日促销,却没有促销的效果。
很久未上网,一是心无灵感,再就是六月也是高考月,伴着女儿的应考,时间相对也就少了许多。
二十天前,我的一位邻县的异性朋友因为我的原因认识了我一位较好的女友,两人都单身,且年龄也般配,在我的玩笑撮合中,两人朝着私人关系发展,且速度迅猛。昨天,两人突然就在本县某家茶餐厅相聚,一起约我见面吃饭。答应的同时有些愕然,凭着对两位的了解,我觉得见面至少不该如此之快的。看来,我低估了人类对情感的需求。看来不只是生活质量和网络在飞速发展,人类的情商也是如此的。我怕是有些落伍了。
异性朋友来自邻县,单身,与我通过网络认识。起初的,也是交流极少。我由于偶尔喜欢在空间 发些小短文,引起朋友的关注,于是闲时两人就聊聊天或者什么的,内容从文字到情感到生活,彼此都会说一些个人见解。后来因为一次谈论的话题触及到我的内心,让我很是受伤,这影响了我的心情,于是联系渐渐就少了。后来,我在很多闲时上网偶尔会想起我的这位朋友,觉得自己有时候说话确实如他所说太过硬邦,确实缺少与人沟通的技巧与耐性。只是个性的原因,我明知如此,却无法去改变,即便有时候与人交流,戳到我的痛处,我也无法做到不让这一切来左右我的情绪,这是我的软肋。朋友定是无法理解。朋友给我的评价就是清高孤傲,我是否如此?
女友这几天心情靓丽,神清气爽。由此我觉得女人的浪漫情怀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是需要好的心情来滋养的,只要内心有憧憬,只要她认定的爱萦绕在她的心田,那么她的小女人态就展露无疑,澎湃外泄。不论内心所向往的那个人或那份情感最终是否会有结局,但至少她享受了那个过程,至少那个过程扮靓了她的心情,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开始。这样的女人和心态,让我羡慕。
昨晚,锻炼回来后竟有些失落,缘何如此自己也说不清。 单身的这几年,陪伴我最多的除了孤独还是孤独。不是没遇到性情相投的人,或者说对自己好的`男人,但我总以个人条件太差或者暂不考虑为由婉拒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拒绝情感的介入,因为无论是我的处境还是心情,我都是没有理由拒绝的。何况我在许多艰难的时候是那么的希望有个人来帮助我,陪伴我。我的拒绝,说到底,还是内心的怯弱,还是不够自信。
友说,你年轻漂亮,文化素养又好,还有资本漂泊。我无语。一个已年近黄昏的女人,何来资本?况且我觉得一个女人最该具备的资本就是内心的强大,而我,并非如此。许多时候,我其实是多么的懦弱。如果有人给我冠以清高或者孤傲的评价,那一定是我的外表。揭开这层外衣,我不过就是一个小女人,就想做一个小女人,和善可爱的小女人。我用清高包裹自己,无非为了维护自己小小的自尊,无非为了自己免遭伤害。尽管没有人想要伤害我。
高考题目答案出来后,女儿的成绩不容乐观。前夫来电话询问女儿的考试情况,如实相告。前夫是个暴脾气,在电话里一通埋怨,都是说我没把孩子带好之类,说孩子花钱如流水就换来如此结果之类。泪水突然就夺眶而出,未等他说完,挂断了电话。时间过去了这些年,改变了许多,却依然没有改变我对前夫的态度,没有改变前夫的暴躁。我突然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困苦和艰难虽让自己无数次的泪流满面,但至少,我远离了前夫的暴扈,获得了清净。至少我不用在他叫喊的声嘶力竭中感到恐惧,至少我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
女友们总是劝我说“夫妻还是原配的好”。无数次艰难困苦的时候,渴望家的温暖的时候,我犹豫过。只是与前夫的那些吵闹的过往,那些无法沟通的分歧,前夫那张易怒的脸,这些,恍如昨天,我无法忘记。
第2篇:端午随笔
又是一年端午节,细想起来不知不觉中,我从2002年离家读书到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已有整整十个年头没有回家过这个传统的端阳佳节了,也有十年没有吃过用家乡粽叶包的粽子还有用家乡泥巴做的咸蛋了。十年,我们又称一个年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一个年代它见证了我,从豆蔻年华花季岁月至如今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的蜕变过程!是的,这一刻,我彻底长大了!
感怀过去也许是人的天性,突然间,我的思绪飘到了十年以前,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此佳节,我跟我弟弟就会穿着妈妈做的或买的新衣服一路上唱呀跳呀的奔向外婆家,还有几个比我年长几岁的表哥、表姐们也不约而同的到了,我们一群小孩子在一起玩牌,一起做游戏,虽然这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已逐渐模糊,但是一年中就那么几次过节才能在一起碰面的机会,我们都格外珍惜,玩得非常开心。当然,最让我们兴奋的且迫不及待的还是中午那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还有外婆用家乡特有的红泥巴自制咸蛋!足够让人垂涎三尺!至如今,想到这些,我还会口水泛滥!那些年,天真无邪、无优无虑,童言无忌我们经历的是一段多美好的岁月呀!
十年了,不变的只有节日礼数,爸妈还是照样的去外婆家过节,可他们身边却少了活蹦乱跳的我们一同前往,其它表哥、表姐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端午节这天TA们也有了各自该去地方,物景依旧,人非前人!可怜只有花相似,但却人不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打电话给父母亲问候变成了履行公务似的,从最开始的一星期、一个月一次慢慢的演变成了到了的节假日才打电话回家的习惯。因此,按照惯例,昨天我也给爸妈去了电话,听得出来妈妈接到我的电话很激动,她说:’外婆的身体每况俗下了,老人家年龄大了病痛多正常,你别在意好好工作。今天过节,你要多弄点好吃的,爸妈不在你身边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了,你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别的不担心,就着急你的那方面问题,最晚明年一定要解决呀,这样爸妈才彻底放心了’!这就是人们常言的天下父母心吧,关怀自己小孩的话语亘古不变!也许十个小孩打电话回家有九个父母亲都会是这样的台词,八九不离十。启初我会觉得很厌烦,匆匆的就挂掉电话。昨天我却伤感极了,热乎乎的眼泪开始从眼框一颗一颗的流向脸颊,最后都流在了我的心里。我想我们每一位孩子在没有真正的身为人母或人父的那一天,永远也体会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
第3篇:传统端午礼品
传统端午礼品
哪些是传统的端午礼品?新潮的端午礼品有什么好介绍的?祝福通端午礼品卡所含五芳斋粽子礼盒、端午礼品全国各大城市免费送货上门。祝福通端午卡中的所有礼品全部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使礼品的运输问题得到了解决。外企不仅能统一给各地办事处的员工发放福利,给外地的客户送礼也方便了很多。传统的端午礼品有以下4种:
九子粽:粽子的一种,即把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的九只粽连成一串,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大多作为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
艾虎:端午节饰戴艾虎
第4篇:端午随笔作文
端午随笔作文
思绪枯竭,有满腹的话,总是不能表达,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身边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心里还是有说不出来的孤寂,也许是依然无法适应这样闲散的日子,也许是心里有着太多的想法,越来越觉得自己孤僻,拼命的想要让自己融入到现实的生活里,但往往总是事与愿违。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心里总有着最柔软的温暖,爸爸的生日和爷爷的生日在前后两天,以前总是会欢天喜地的回去,老家的习俗是在端午节的时候蒸包子,一般人家用这样隆重的方式来庆祝这样的节日,虽然家里亲戚很少,但是这两天总是充满了不尽的和谐和幸福。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割回来新鲜的艾草,用水反复的清洗之后熬成水来,等水到温凉的时候再用来给我和哥哥洗澡,说是在这一天用了艾草熬的水洗澡之后皮肤就不会生病,我和哥哥,则总是在饭后,用了爸爸
第5篇:端午随笔四篇
端午随笔四篇
端午随笔作文1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赛龙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也团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们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而妈妈和姨妈们则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心得不亦乐乎。
不过,我们在厨房里也心得挺开心。我和奶奶在比赛包粽子,比谁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赢者。我们先一起将粽叶清洗干净,洗过了粽叶,然后再将糯米清洗,洗干净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酱油,和少许的糖和黄酒,这样要等上二小时。
等酱油、糖和黄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时,再拿来粽叶,先折成一个小船似的样子,一头有边,一头无边。用糯米在“小船”有边的地方铺上一层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将一块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辅在肉
第6篇:梦回端午随笔
梦回端午随笔
这天的端午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优渥且飞速提升,这个节日氛围已离旧日传统渐行渐远,与小时候的味道大相径庭,甚至变得有些陌生。
记忆如水,淌过我的童年岁月。那些年的端午节,大人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开来。初一,妈妈手托搪瓷脸盆,领着我们兄妹一路撒欢,直奔五一食堂排队买包子,交钱领票,然后在焦灼中望穿那份煎熬。那时候的包子个大软腻,感觉比妈妈的手掌还要大,而且十分便宜,糖包子3分钱一只,肉包子才5分钱一只。最后轮到我们了,“糖包子100只!”白案师傅接过妈妈手中的票,抑扬顿挫地唱出票额,顺手将票插进旁边的钉子上,放眼看去,钉子上的残票足有半尺多厚。片刻,另一个师傅双手端着一个硕大的篾盘,吃力地从里间跨入店堂,肥硕的肚子稍微一挺,满盘热气腾腾的'包子连蹦带跳滚落在案板上。唱票的师傅随即拿
第7篇:梦回端午随笔
这天的端午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优渥且飞速提升,这个节日氛围已离旧日传统渐行渐远,与小时候的味道大相径庭,甚至变得有些陌生。
记忆如水,淌过我的童年岁月。那些年的端午节,大人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开来。初一,妈妈手托搪瓷脸盆,领着我们兄妹一路撒欢,直奔五一食堂排队买包子,交钱领票,然后在焦灼中望穿那份煎熬。那时候的包子个大软腻,感觉比妈妈的手掌还要大,而且十分便宜,糖包子3分钱一只,肉包子才5分钱一只。最后轮到我们了,“糖包子100只!”白案师傅接过妈妈手中的票,抑扬顿挫地唱出票额,顺手将票插进旁边的钉子上,放眼看去,钉子上的残票足有半尺多厚。片刻,另一个师傅双手端着一个硕大的篾盘,吃力地从里间跨入店堂,肥硕的肚子稍微一挺,满盘热气腾腾的包子连蹦带跳滚落在案板上。唱票的师傅随即拿起毛笔,蘸满朱
第8篇:端午假期随笔
端午假期随笔
又是一个3天的假期,我又再一次的回到了家。往常回到家里无非就是去姥姥家看看姥姥老爷然后再在家中呆上一两天就匆忙的回学校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回家我见到了好久未见得姐姐和只会说英语的美籍日本人的姐夫Tait,真的很开心。我们一起去唱歌,一起去郊外野餐,一起打牌,Tait也并未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和我们格格不入,他唱了很地道的英语摇滚乐给我们听,与我们一起喝啤酒,与我们一起打着我们的扑克玩法414,与我们用笨笨磕磕的汉语及流利的英语交流着,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相信他能和姐姐幸福的度过一生。
记得当初送姐姐去美国时我只有12岁,而姐姐也只有我现在这么大,现在算一算,已整整过去了7个年头,这7年过得真的如流水般,在我们身边悄然而逝,直到现在姐姐已成家立业,而我也即将要进入大二的生活。这令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