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育部副部长:教改公开征求意见有四大特点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上午11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集体采访。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出席并回答问题。
在谈到教育规划纲要的收集和采用情况时,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刚才我在开场白的时候已经把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有准确的数字。现在我再详细地介绍一下,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社会各界反映热烈,积极建言献策。比如说在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公布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日,教育部的门户网站收到各类信件、建议3000多条,达到190多万字。有的网民几次反复围绕规划纲要提出各种建议,有的还发来帖子提供一些佐证、旁证的证据材料。还有的网民,凌晨4点钟就中小学“减负”问题发来帖子。所以,他们非常辛苦,非常积极。
第二,参与面广,涉及到各行各业、国内国外。我看了几封信,其中一封是94岁的离休干部写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征求意见”,他提出“要抛砖引玉议教改”,写了很厚一篇。还有一位89岁的老先生,亲笔写了关于这方面的建言,这是非常感动人的。应该说,从90岁的老人到在校的中小学学生,我们还收到六年级的同学写来的“关于改革考试制度、提高素质教育的建议”,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的工人、农民都在积极的建言献策。再比如加拿大一位留学生,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寄了一个很长的文件。
第三,社会各界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形成了广泛的共识。现在报纸、网上各种建议都在进行沟通和讨论,这种共识实际上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我看到天津财经大学的一位老师写到,教育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振兴教育全民有责。
第四,建议、意见深思熟虑,针对性很强。这些意见,有的是洋洋万言,有的是寥寥数语,但是它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和大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一位在职的将军,也是一位政协委员在政协开会,三次提交建议,非常积极。还有一位农民工来信要求“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升学,否则这些学生将面临失学的危险,给家庭、给国家和民族都会带来巨大损失”。
郝平介绍,关于收集材料的情况,我们从制定纲要开始,我们就明确提出了,要真心实意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10天多来,我们组织了70多人参与工作,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资料。有的同志是连班倒,很辛苦,还有的同志推迟了自己的婚期坚持工作。相关部门每天会出一期简报,力求不让每条有价值的意见遗漏。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无论是肯定意见,还是批评置疑,我们都给予同样的尊重,逐条梳理研究,对合理的意见、建议认真地吸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诚恳虚心、认真倾听的态度,继续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努力制定一个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教育规划纲要。
第2篇:食品安全舆情传播有四大特点
2016年食品安全舆情传播有四大特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1月6日发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分析,认为2016年食品安全舆情传播有四个明显的特点。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成为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三大关键词,其他关键词还包括丙烯酰胺、二恶英、酵素、抗生素、生物毒素等,其中生物毒素被首次提及。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告诉记者,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的关键词前三位为:微生物、乳制品、保健食品。对比来看,微生物、保健食品仍然是媒体重复关注的热词,食品添加剂在2016年再从前四上前三。而2015年的热点行业?D?D乳制品在2016年则相对平静。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分析表明,“源头污染”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输欧茶叶含高氯酸盐”、“香港检出市售大闸蟹中二恶英超标”、“麻痹性贝类毒素”及农残、药残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中难度最大的原料污染问题已浮出水面。
孟素荷表示,观察2016年食品安全舆情传播,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透明产生信任。”2016年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的常态化发布及快速的处置,提升了风险交流的能力和水平,使食品安全从风险交流进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状态。
主流媒体对食品安全的传播日趋专业、客观,并由此稳定了中国食品安全舆情传播的主战场,这是今年食品安全舆情关注度下跌近30%的重要因素。
部分地方媒体的养生等生活栏目中,对食品安全及工业食品的表述缺乏科学精神,有严重缺陷。“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但有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却“无所不知”地将自己“明星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评述不专业、不准确,造成消费者的无端恐慌,并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第四个特点是“冷饭热炒”,主要出现在自媒体和微信圈中,将已被科学家解读的旧闻“改头换面”成食品安全的“惊天新闻”,是2016年的特点,如“速成鸡”变成“速成??”,对方便面、小龙虾、转基因等问题进行反复炒作。孟素荷认为,此类没有科学依据的“旧闻新炒”占今年热点问题的25%,也是最能影响普通百姓感受的“伪信息源”,应予关注。
据记者了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6年关注年度食品安全热点,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也提出科学建议。
第3篇: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总的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个字”,即“推进改革、加强建设、确保稳定”。
一、推进改革。一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依法保障教师待遇的一个“里程碑”。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这项制度的实施,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去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各地基础性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并为下一步实施绩效考核和30%奖励绩效工资分配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准备。但也要看到,发展并不平衡,有的省在经济状况并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比较好地落实了133号文件精神和三部门提出的要求,按时顺利兑现了教师的基
第4篇:网络新闻标题四大特点
网络编辑必知:网络新闻标题四大特点
网络新闻标题具备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需要网络编辑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制作出富含新闻要素的生动标题。网络新闻标题一般不使用多行题,多为单行题。网络新闻标题一定要抓住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素,通过恰当组合,抓住“新闻眼”,吸引受众点击。
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新闻标题区别很大。大量的新闻信息势必迫使其只能简明扼要地、列表式地把新闻标题呈现在主页面或者二级页面上,这样,网络新闻标题就具备了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它有4个显著特点:
1.题文分家。网络新闻标题更像一本杂志的目录,读者不能像看报纸那样,将标题和正文尽收眼底,网络新闻需要通过受众点击标题打开正文,从而实现传播过程的继续。若标题对受众缺乏吸引力,就无法实现对标题的点击,此传播过程即告终止。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准
第5篇:四大批复的特点
四大批复的特点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四大批复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批复不是主动的行文,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在复函时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2.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3.集中性和明确性
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十分集中。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