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中议论文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中议论文
真奇怪,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我只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会帮助别人,也不希求别人的帮助。纵然得到别人的相助,也会像还债似的报答于人。大有我不负天下人,也莫让天下人负我之势。然而,这多年支配着我的思想,却在那一次微笑的光芒中,瞬间变得如同一粒尘埃,飘散得无影无踪
那是一场连续两天的大雨过后,那条我每天上学必过的河上的水泥桥已被河水冲刷得找不到踪影。只有那座高高的旧木桥还架在河的两岸。那是一座只用两根并排的又圆又滑的木头架起的桥;平时我空着两手走过也要胆颤心惊的桥。
面对着那桥我犹豫着,还差10分钟就要上课了。我猛子扛起我的自行车,做了一个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决定:扛着车从木桥上走过去。开头的十几米,是在雄纠纠气昂昂的气氛(势)中行进着,没感到什么。渐渐地,脚下的木头在拼命地抖着,木头下面湍急的河水使我头晕,腿越来越软,好像很难再支撑我的身体的重量。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木桥中央的。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了,我却再也挪不开脚步。曾想着一点点挪回去,可我连转身都困难,耳边哗哗的流水声使我近乎绝望了,几次想把自行车扔进河里。
正在我前进不能。后退不得的时候。突然,肩上的车子一下子轻了起来,继而渐渐离开了我的肩。是一只大手从我的手中取下自行车。那一刻,我真无法说出心里的感激。我慢慢扭过头:是一张陌生的脸,脸上充满了微笑。时间没有容我仔细看,但只那一瞬间,却使我感到那微笑是那么真诚、可爱!
车子和我终于安全到达了对岸,满心的感激使我仔细地看了看那微笑的脸:不算黑的皮肤,眯细的双眼掩不住真诚的目光。细碎的皱纹爬满眼角,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啊,是一位40多岁朴实无华农民。
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却,它使我第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尽管那只是淡淡的一笑。许多年以来,那微笑一直深深埋于我的心中,我曾学着以同样的微笑扶起跌倒的儿童,帮着推一反艰难行走的货车,或是(借)一把雨伞给同学。而每一次当你不求回报帮助别人并与之真诚的一笑时,你才会真正体会到那埋于心底的微笑的真正含义与价值。那是一种称不上崇高但却让你足以自豪的滋味。微笑,寄予着美好的情感,我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语形容它,或许,这句诗会表达它的含义吧:
别人把微笑给予了我,我又把微笑给予了更多的人。这段文字既是对主题的深化又是对开头的呼应。
与人玫瑰,留有余香!
第2篇: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中作文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中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涩苦,多少英烈都入了土。剑光黯,鼓角远,英雄面容却在闪。华夏英雄,触动了我的心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鸿门宴,易放刘邦小儿,不是不听亚父良言,而是项王坦荡胸襟不惧阴险狡诈;四面楚歌,霸王垂泪别虞姬,侠骨柔情泣鬼神;乌江亭畔,无颜见江东父老,傲对故人献头颅。残阳铺江似血,风吹雾起豪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先帝知其经天纬地之才,不远万里,躬身叩问。为报先帝知遇之恩,一生奔走效劳,鞠躬尽瘁。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睿智博学,令人扼腕叹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伟志在胸,天地辽远。曹孟德如海的胸襟吞吐着日月星辰,他高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恢宏气度,博大胸襟,令人汗颜。
劈华雄,斗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何等威武;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何等明智;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何等勇猛;走麦城,刮骨疗伤,何等坚强。关公神武震天地,忠义仁勇万代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路豪饮,一道剑舞,一路歌吟,饮出了大唐的一位诗仙,舞出了大唐的一个剑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笑傲红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自信昂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和朋友情深义重。一位诗才万丈的李白,留下千载绵延的诗篇。
江山代有才人出,华夏英雄美名扬。华夏英雄用他们的举动撞击了我的心灵,使我知道自己的责任,使我勇敢的战胜困难。前行之路,可能会荆棘丛生,但我将劈荆斩棘,持之以恒;知识之海上,可能波涛翻滚,但我要做勇敢的水手,扬帆挺进。因为,身为华夏男儿,英雄的魂已注入了我的体内,激励着我奋勇向前!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华夏英雄,触动了我的心灵。
第3篇: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了一篇《麻雀》,把一只老麻雀写得十分生动。
为了救护自己的小麻雀,这只老麻雀表现出惊人的牺牲精神,它不顾力量的悬殊,“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了解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虽然“惊恐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了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但它还是“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这只老麻雀,多么令人同情,又多么令人尊敬!
2.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