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好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好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好的现代诗歌需要和大家一起赏析,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好的现代诗歌加赏析,欢迎各位阅读哦!
好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篇1
《七月流火》
◎原野牧夫
看见一条河流。风景和水车。我只是一个七月出生的上帝的孩子,或许也只是一只逃生的火鸟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或许只是一小片儿。
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我的爱情使命和生命一样简单。不再是飞翔。天空中轮回已经没有划落过翅膀的河流
我的家也不知道究竟安置在哪里。叫不出来名字我赤足站在沙滩上。不远处的垂柳恹恹地挂满了夕阳和人们所有的日子,水早就流淌无声。
知了。知了。也就在这样叫喊,在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中月光下站直双腿。我便沦为你惟一的风情鸟焚烧自己最后的羽毛。引那堆篝火无意间受骗上当。
七月。流火。河面上的白色云朵也终于被无端点燃,羽毛哔剥作响的声音一直在睡眠的水底下飘摇。我看不见浮藻和水蚤。
一只火鸟。一片羽毛。而我的柔弱生命永远都不做替身。谁的召唤和轻抚在一道伤口上边悬浮。让盐穿越水面月光翅膀。
我不再哭泣。上帝满手都是血迹在一个焚烧羽毛的夜晚我扯动母亲二十七岁的发丝降生。看见一条河流。
赏析
这是2005年原野牧夫临屏诗赛写的另一首同题作品,诗题《七月流火》出于《诗经豳风七月》,其首句为“七月流火”。这也是原野牧夫的网络诗歌代表作之一。
诗一开始,便是呈现出一幅农民一年四季辛苦劳作的古老图景。诗人应该是作为农民之子,想以“我”为艺术原型出场,站在那里远远望着一条河流,在现代审美意识光照下,籍写出他自已的生命的原初与生存状态①。但“我”明明却感觉到自己是“上帝的孩子”,虽然自命不凡,但又不敢完全肯定,“或许也只是一只逃生的火鸟”,甚至是“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或许只是一小片儿/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借此,写出人类生命的卑微和渺小,写出“我”在这个茫茫世界的微不足道。
虽然每一个人都是母亲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但“我”却不愿意告诉人们这一切。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或许是伴随着爱情的使命而来到这个世界。然而,这世界是承载着“河流”和“水车”的乡土大地,“我”的生命不过是幼小的身躯,炎热无比如火烤一样的夏季,让“我”感觉到就像“一只逃生的火鸟”,或像一片“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飘然而下。尽管如此,既然已经被抛落到人间,“我”就不想再“飞翔”,而只有服贴于泥土,去热爱这片土地②。
在这里,“我”对这世界的爱,简单而纯真③。“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后,“我”就不再是上帝宠爱的孩子,不再是在“天空中轮回”。因为这片土地“已经没有划落过翅膀的河流”,只能“赤足站在沙滩上”,这似乎是大地的中央,而“我”却是让人“叫不出来名字”,更不知该把家园“安置在哪里”,记忆里只有简单的生命意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由蒙昧无知的少年而成长为青年男子,身上的生命和爱情的使命感渐渐开始觉醒。
此诗把古老的文学母题,加以现代性的创作和诗意拓展,以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到成熟,展现出象征了整个人类的生命,从异化到复归的强烈的意愿和伟大的历史回望④。同时,也借自己的生命意识觉醒,通过“我”把爱情当作自己生命的使命一样追求,巧妙地写出人类爱情的永恒主题。
反复阅读牧夫这首《七月流火》,惊叹于他诗的激情,心智的成熟。在诗中,他无疑是想借“看见一条河流”把读者带到火热的七月,置身七月感受火热,而且很快就被诗里的火热爱情灼烤。置身其境、虚实结合是他常用的手法,感情的真挚,诗意的流畅,真是令人感叹和佩服⑤。
全诗分七节,与他的成名作《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一样,每节三行。不同的是,这首诗歌的语言更为独特些。在他诗的抒唱里,语言的常新性往往见诸于如音乐在自然流动中⑥。
先读第一节,“看见一条河流。风景和水车。我只是一个七月出生的/上帝的孩子,或许也只是一只逃生的火鸟/太阳的翅膀上曳动的羽毛,或许只是一小片儿”。诗人把读者引到这条河流河岸,同时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水车风景画。这是诗人特别为“我”设置的一道诗歌场景,也是自己降生这个世界的生命场景。但却是不露声色的,整个文字就像这条河流一样,流淌是寂静无声的;节奏是舒缓的`;但是用“一只逃生的火鸟”来象征自己的爱情,却是形象而又生动的。诗人无疑是告诉世人,“我”是一只爱情鸟,是在上帝默许下来到这个世界。
很快就到了第二节,“我”浪迹着的生命是“从看不见尽头的河湾里飘浮上岸”。但感觉爱情明显的受阻,虽然“我的爱情使命/和生命一样简单”,但爱情的使命不再是飞翔,不再是“天空中轮回”,因为天空下“已经没有划落过翅膀的河流”。或许那只爱情鸟的翅膀是被雨水淋湿了,还是在暴风雨折断了,这里诗人没有说,但能明显的感觉到诗人的隐喻在里面。
第三节,是将爱情和生命融合在一起,但“我的家也不知道究竟安置在哪里”。诗人让“我”由一只带着上帝使命的爱情鸟,眨眼就变成了无处着落的一片羽毛,再从一片羽毛变成一个“叫不出来名字”的孩子,最后“赤足”站在河边沙滩上,这个世界原来没有“我”的立足之地。随着诗中“我”角色的瞬息间不停转变,读者也明显感受到了诗人的生命情感。这是一种技巧,就在牧夫的指尖上,他娴熟地把这种技巧浓缩到他的诗情里去,甚至可以说变成诗中感情了⑦。我们知道,爱情的使命总是通过生命和生命所面临的现实生活来完成的。面对现实的残酷和爱情的渺茫,面对不远处的“垂柳”和恹恹挂在西天的“夕阳”,面对静默的流水和流失的青春岁月,从黄昏到夜晚,“我”开始在月光下不断冥想、沉吟和思考,望着那条流淌无声的河流,“我”深深感觉到时光瞬间即逝和生命的短暂。这种乡村生活让人无精打采,提不起任何精神。但“我”不打算和众人一样过这种庸常的“日子”,决心要活出独立的个性的自我,使生命成世界的唯一⑧。
第四节,尽管“知了。知了”的叫声不绝,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但“我”并不相信,而是要自已去探索,去验证,这样,才能获得个人的生存智慧⑨。似乎自己已经看见另一条河流,虽然那是一条“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但河流就是自己人生的方向,面对它“我”要在“月光下站直双腿”,由此“沦为你惟一的风情鸟”。诗中的“你”,或许是指一个沿着河岸朝自己走来的女孩,双双站立在花前月下,人间最美好的爱情终于出现在自己眼前。于是,趁“七月流火”的夜晚“我”把生命点燃,哪怕是“焚烧自己最后的羽毛”,哪怕是“引那堆篝火无意间受骗上当”。不知道别人看了这些诗句有何感想,这里读到它时,灵魂深处会不会受到极大的震憾。
第五节,是“我”让读者置身七月,感受流火。这是一个生命燃烧的青春花季,“河面上的白色云朵/也终于被无端点燃”,到处都是“羽毛哔剥作响的声音”。但这个世界仍然有很多人是麻木的,明明是听到自己生命的体内爱情开始在燃烧,却又让声音远远落在“看不见浮藻和水蚤”的地方,目的竟然是让人们对自己的生命视若未见。为此,仿佛自己的生命突然之间也开始在“在睡眠的水底下飘摇”。或许这些,都是为后面形成情感高潮做铺垫,但却令人触景生情,同时对“我”炽热的生命之爱,默默地给予了无限的关注和深情关怀。
第六节,诗人开始直抒胸臆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诗歌可谓语言炽热,虽然只是“一只火鸟”、“一片羽毛”,但“我的柔弱生命/永远都不做替身”;“我”注定是要在浴火中一次又一次重生,而且,无需上帝的“召唤”和“轻抚”,也能伟岸出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由此而自立于天地之间⑩。最后,哪怕“自己柔弱的生命”是“在一道伤口上边悬浮”,也要“让盐穿越水面月光翅膀”,诗歌寓情于形,融形入情,一再升华诗意,在这里形成了高潮。“永远都不做替身”,这表明了诗人对爱的专一和执着的追求。
最后一节,到了不顾一切,纵情燃烧,就像传说中那只“爱情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焚烧了自己最后的羽毛又重新诞生——让我们想起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那只为爱焚烧自己后又重获新生的凤凰——传说中“凤凰”是一对神鸟,就如诗中的“我”和月光女孩一样,为追求真爱、合二为一,不惜化为灰烬而坠入爱河……直到这时,“我”才坦然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世:我,是在流火的七月,挣脱上帝满是血迹的双手,在一个焚烧羽毛的夜晚扯动母亲发丝降生,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上。
诗至结尾爱在继续升华,是诗人的希望所在,诗人让我们“看见一条河流”,那是一条生命的河流,又是一条爱的河流。整个诗歌,都是从“看见一条河流”开始、又在“看见那一条河流”结束,这也就是诗人自己所要表达的一切,“既属于生命,也属于爱情。”诗人特意把这两个主题都设定在一幅的《七月流火》的画卷,如同随“一条河流”徐徐展开,又尾随“一条河流”缓缓落下来。可见,这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它象征着人类生命的漫漫长河,又象征着爱情的无限永恒,两条河流交汇在一起,总是不断激起最美的浪花。
好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篇2
1、愿来日再续
——灵遁者
清风吹来
穿透我的肌肤而过
我脑中却一片空白
似曾相识的除了倩影
甚至还有石头
生命的不可见
生命的不可近
在过去我就已经洞悉
我为世界所有的生灵许下宏愿
愿——来日再续
此刻,我不可言说的有更多,更多
还是等来日再续吧!
赏析:“生命的不可见,生命的不可近”需要来日再续。是作者的期望,也是一种无奈。
2、树的情人是雪
——灵遁者
我站在楼上
发现树的情人是雪
不仅美丽洁白
最终还融入地下
钻入它最深的心
我好想自己是树!
赏析:很简短,却直入人心。我们都渴望这样的爱情。
3、静默的倩影
——灵遁者
写一个字需要多久
只有写的人知道
我认识了你
你认识了我
我们为对方回头的勇气
比尘埃都小
以至于我们不敢去看认识的时刻
我踏着风前行
感到所有吹在脸上的冷
是你静默的倩影
赏析:作者开头写道:写一个字需要多久,只有写的人才知道。 显然这句话,并不是无厘头。是作者在写关于她,与她的故事。无法下笔,写不出一个字。所以就淡淡说:“我认识了你,你认识了我。”很简单,却透露着无奈。接着“我们为对方回头的勇气,比尘埃都小。” 不言而喻,尘埃落定,难以寻觅当时。所以我现在一个行走。“感到所有吹在脸上的冷,是你静默的倩影。”美丽而凄凉。这也是现代诗歌所体现的美。
4、生与死
——灵遁者
在时间面前我不是小孩
我一天天在长大
时间的前面是大雾
过去的时间才是清晰
我在想过去究竟有多少时间
一定是一个女人接着一个女人老去
一定是一个男人接着一个男人萎缩
他们也像我一样
在该凄凉的时候凄凉
在该激情的时候激情
如此,我便更加不敢凝视
凝视一个婴儿的稚嫩
凝视一个女人的美丽俏皮
凝视一个男人的结实体魄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
组成这个世界的延续不是生,就是死
但我从不相信这是轮回
死的就是死去了
新生的就是新生的
他们之间的界限连他们自己也无从知晓
秋风吹落的叶子
永远吹落了
来年的叶子
有新的阳光和雨露
太阳照射的时候
我依然不敢凝视所有闪光的东西
尤其是静默的眼睛
尤其是温柔的倩影
这些都会一下子下山,暗淡
留下长长的血泪
钉子一样刻在我的脚里
我带着它前行
我不是小孩
所以我也不会诅咒时间
不会诅咒随着时间进行的事情
我清楚不可理解的含义
我接受所有来自宇宙的审判
它不认识审判的对象是我
可是我却深深的记得了它
我们来自一个无垠地方
这个地方不关乎罪恶和幸福
但作为懂知觉的我
我含着属于它的泪
我含着所有属于过去的血
我含着所有女人的年华和温柔
我含着所有男人的力量和冲动
操着哽咽但不屈的调子
告诉所有和我一样的人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
让这个世界延续的不是死,就是生
我现在是活生生的我
我现在是时间的歌唱者
赏析:显然《生与死》是一手哲理诗歌。“一个浅显的道理是——让这个世界延续的不是死,就是生。”是作品反复要告诉我们的。但是作者又说:”我不相信这是轮回。“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决绝和严谨。也反应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那就是”我现在是活生生的我。“”我现在是时间的歌唱者。“这才是重要的。
5、我在世界的天涯海角
——灵遁者
清风吹过你的肌肤
把你的气息带到哪儿
我不知道
可有一种清晰的错觉是——
我在世界的天涯海角
赏析:看到这首诗歌,我想说诗歌好美。“我在世界的天涯海角。”是因为我不知道你在哪??
6、恍如隔世
——灵遁者
汽笛声远去
望着对面已经平坦的山
和从哪里吹来的风和阳光
恍如隔世之感
也不约而至
我是我的心上人
我是我不解的百慕大之谜
从前和现在
时间跨度的每一层玻璃
都折射着我的杂质
我要看到最初的我
就只能迎来恍如隔世
赏析:时间永远是文学家笔下的宠儿。因为它不可避免。作者也是。“我是我的心上人”,”我是我不解的百慕大之谜。“这样的熟悉和不熟悉是一组矛盾。无论咋样,作者叹道:”我要看到最初的我,就只能迎来恍如隔世。“回头历史,回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恍如隔世是必然。
7、我打死过一只耗子
——灵遁者
我打死过一只耗子
我好奇为什么都市里我的房间竟然没有耗子
我打死过一只耗子
成年的耗子
如今它的家人一定还在农村
否则一定会让我不得安宁
我打死过一只耗子
因为它生活的方式让我厌烦
我突然想起死去的耗子
不是因为愧疚
是因为我开始厌烦我的生活方式
我猜想
一定有人也想打死我!
赏析:通过回忆一次打老鼠经历,也能写出诗歌。写出对家乡的怀念,对现有生活的不满和自省。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素材的来源。艺术家往往就是这样的。
8、风在散步
——灵遁者
时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谁拥有它,谁为它着急
成长不属于时间
属于拥有时间的人
眼泪不属于流泪的人
它属于硬性的故事
匆匆忙忙
是所有世俗人的借口
只要我爱你
哪怕时间只剩一秒
爱你的人就能觉察
迎面吹来风
你一定要仔细触摸
你一会定会感觉到
除了世俗的人
所有和风有关的东西
都在散步!
赏析:总是能在简单的字眼中,挖掘出触动人心的东西。这就是诗歌的美丽和魅力。一句“除了世俗的人,所有和风有关的东西,都在散步。”就足以让我眼泪模糊,驻足沉思。
第2篇:简短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简短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短的现代诗歌加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短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篇1
送行
作者:林泠
那挂上红灯驰来的
是最后的一班车
你轻轻跃上去,不要回头
我看得见你的影子
真奇怪啊,为什么冬天竟会不冷
为什么,一份联想永不能被分割
纵然那悬着红灯的车已驶来,载你离开
而我的归途上,雨落着
有人竖起大衣的领子……
赏析:
林泠作品通常带有一种冷冷的色调,她很擅长把这种冷变为丰富的意象,转化为诗进行情感的表达,如《散场以后》、如《造访》、再如这首《送行》,几乎都是冷冷淡淡的,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清凉澄澈,如风如水。这种冷调子并不会使人寒冷,而是清清爽爽的,如一杯凉水,从口到喉,再经过食道到达胃里,它总会让人慢慢回味。
这首诗正是如此,“那挂上红灯驰来的/ 是最后的一班车/ 你轻轻跃上去,不要回头/ 我看得见你的影子"朋友风别也好,亲人分别也好,本应该是依依不舍的,这里作者却说不要回头,
只愿看着你的影子就好。“为什么冬天竟会不冷”,“而我的归途上,雨落着/ 有人竖起大衣的领子……”,真的不冷吗?那为什么会竖起领子?这里作者是矛盾的,把这种冷调子渲染得极为特别,
让人读起来反而暖暖的,这是林泠许多作品都有的一个现象。
【赏析要点】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
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 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新诗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
(1)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 ;
(2)表现手法的新颖性(隐语、象征、暗示等) ;
(3)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 因此,我们要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作者独具匠心的 表现手法方面多花功夫。
【习题精练】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散步 梁宗岱 在生命的路上, 快乐时的脚迹是轻而浮的, 一刹那便模糊了。 只有忧郁时的脚印 却沉重的永远的镌着。
A、 诗的第一、二行运用比喻,把人的生命过程比作一条道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 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这样, “路”和“脚印”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B、 诗歌将“快乐时的脚迹”和“忧郁时的脚印”对照着写,流露出偏爱后者的感情,表明诗 人是一个感伤主义者,认为“忧郁”比“快乐”更有价值。
C、 作者要否定的是轻佻虚浮的人生,主张珍视人生的苦痛和忧郁,充分感受生命的复杂和深 度,让生命获得“分量” 。
D、 “刹那”和“永远”“模糊”和“镌着”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主张人应该努力追求生命 、的“永恒”的人生观。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人”这个字 张志民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历代的权贵们 为着装点门面 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 他们花一辈子工夫 把“功名利禄”几个字 练得龙飞凤舞, 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 却大多是 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1986 年 11 月
A、 诗由书法写起,借用书法家的话谈论“书道” ,所说当更具有权威性。
B、 诗人用权贵们连“人”字都写不好的实践,来证明“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
C、大谈书道只是作品的表面含义,诗歌更深的寓意则是借为书之道来讽刺“权贵们”舞文弄 墨的目的在于附庸风雅。
D、诗人通过书法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 “人”这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得很,每个 人都要用自己的一生来书写它。
3、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思念 艾青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 诗的第一节写的“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表面看来并无联系,其实和“思念” 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内心思念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B、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极言时间之缓慢,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极言距离之遥远,两个 比喻,诗意全出,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和迫切感。
C、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两句诗形象地表明诗人内心虽有千言 万语要倾诉,却藏在心里,不让它轻易流露出来。
D、 全诗写“思念” ,但不着一字,写得清丽、典雅,一改缠绵、凄惋的情调。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你好,南方的山 李瑛 对于我们南方的山, 我的诗怎能用吝啬的语言。 满天阳光,满天云雾,满天雨水, 碧绿、深紫,好不奇幻。 而且还有满坑满谷的大树 而且还有轰轰响的飞泉…… 既然你微笑着站起身来迎接我, 我就要停下来: “你好,南方的山。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用“我们”来限定“南方的山” ,不但拉近了“我们”与“南方的山”的距离, 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自豪的心情。
B、 诗的第一节, 作者直抒胸臆, 表达了要用最美好的语言、 最真挚的感情来赞美 “南方的山” 的强烈愿望。
C、 诗的第二节,前两句重复使用“而且还有”描写了“南方的山”的美丽,展现了“南方的 山”壮美的一面。
D、 诗的最后,不但呼应了开头,而且生动形象地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突出了 诗歌的主题。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满天”的连续出现和“碧绿”等词语的使用突出了“南方的山”奇幻这一特色。
B、 诗中运用拟人手法,不但增添了诗歌的情趣,而且使作者感情越发自然、浓烈。
C、 诗歌所描绘的景物色彩绚丽,声响俱备,还运用了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D、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 准确生动, 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由衷热爱。
简短的现代诗歌加赏析 篇2
落花诗歌原文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落花诗歌翻译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
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
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注释
青帝:掌管春天的神,又称东君,东皇
落花诗歌赏析
朱淑真是位知名度相当高的才女,她的《断肠集》不知感动过多少同样在深闺中惆怅无限的女子。不少人对央视版《红楼梦》中的这一幕记忆犹新:苦命的香菱,于深夜里对着滴泪红烛正在读这本《断肠集》。然而,此时却传来夏金桂的一声狮吼,她悚然一惊,忙丢下诗集去服侍那个悍妇。蜡烛红泪点点,滴在这“断肠”两个字上。
《千家诗》编选者大概是一些老儒,他们选的诗,士大夫气浓,头巾气冲,重男轻女,对于才女们的诗几乎不选。但奇怪的是,他们不选李冶、薛涛、鱼玄机,也不选李清照,却偏偏选了两首朱淑真的诗。这让一贯喜?八卦的江湖夜雨不禁相信起原来一直不大相信的传闻——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前面一再说过,《千家诗》选编者最“粉”程朱,只要和程朱有关系的,优先录入。
不过朱淑真的作为,可和程朱那一套截然相反,她曾“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也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做出一系列放纵大胆、惊世骇俗的举动。
《千家诗》的旧本原注说:“花正开而芳姿艳丽于连理枝头,如少年夫妇燕婉和谐也,花开而遇嫉妒之风雨相催,百花摇落如夫妇不幸,中道分离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时,使连理花常开并蒂,而无风雨纷纷之摇落也。”?对于朱淑真来说,她对“连理枝”的态度,前后是大不一样的。
这首诗想必是作于朱淑真的少女时代。何以见得?因为这首诗中还句句怜惜“连理枝”来着,此时的朱淑真,心中的“连理枝”应该不是她未来嫁的老公那样子。少女时的朱淑真,对将来的另一半要求挺高的,她有首《秋日偶成》诗这样写道:“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哪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据载,朱淑真后来嫁了个庸俗不堪的商人,明《尧山堂外纪》中称:“其夫村恶,蘧篨戚施,种种可厌。”对于这几句的注解,不妨借柏杨先?笔下的文字来诠释:
“巧妇嫁了拙夫,真是人间最大的不公平,人人见了都要跺脚,盖深惜之也。像《断肠诗词》的作者朱淑贞女士,以一代才女,竟嫁了个不识之无的庄稼汉,死后她的丈夫把她的诗稿词草,一把火烧掉,其愚如猪,虽把他碎尸万段,不能消心头之恨,跟那种男人同床共枕,简直是奇耻大辱……”
所以,后来朱淑真写的诗,就不惋惜“连理枝”了,她恨死“连理枝”了,后来她又写了这样一首诗: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相爱的人在一起,婚姻是快乐天?;不爱的人在一起,婚姻是恐怖地狱。有情人相伴,是喜结连理;无情人厮守,是刑械桎梏。
第3篇:现代诗歌赏析
现代诗歌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现代诗歌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诗歌赏析1
父亲
父亲是高原上的农民
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都沾有他辛劳的足迹
毛主席说
农民革命最彻底
从生到死
每时每刻
都在和土地作斗争
呱呱坠地
一把热土即可拭身
幼无玩具
一把尿泥足以成趣
年年挥鞭犁歌
岁岁精耕细作
土地和命运
紧紧地相连在一起
经年的背负
压弯了
父亲山一样的脊梁
岁月的风雨
冲刷出
额头上沟沟坎坎的印记
而今
枝繁叶茂的我
挺立在城市的街头
守护着一小片欢声笑语
一切起因
是源于我
吃饱了
父亲从黄土地上
收获的粒粒小米
喝足了
父亲从山沟沟里
挑回来的汩汩泉水
现代诗歌赏析2
父亲
父亲
象根陀螺
整天围着菜地旋
青菜
被粗茧的手一摸
就疯长
第4篇:现代诗歌赏析
现代诗歌在文学的贡献上也是非常大的,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整理的现代诗歌赏析大全,希望能帮到你!
1、卵石
卵石
是一种完美的造物
等于它自身
留神于它的限制
确切地充满了
卵石般的意义
他的香气不会令人想起任何事物
不会吓跑任何事物不会激起欲望
它的气味和寒冷
公正而充满尊严
我握着它时
感到深深的悔恨
它高贵的身体
被一种虚假的温度渗透
——卵石不会被驯服
最后它们都会看着我们
以平静、清澈的眼睛
赏析
读波兰诗人齐别根纽·赫伯特的诗歌《卵石》,可以明白自我的完整意义。
诗歌一开始以冷静的语调作出判断:“卵石∕是一种完美的造物”。“完美”是极致意义的词语,似乎不应该用来修饰卵石,卵石太普通了,这一词语的陌生组合,引人对卵石产生非分的想象。但诗人马上制止这种猜想,以四个诗节阐释“完美”的含义。卵石的完美在于它与自己相等,打破了人们对完美
第5篇:现代诗歌赏析
现代诗歌赏析
课程论文
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院系:xxxxxxxxxxxx 专业:xxxx 年级:20xx级x班 学号:xxxxxxxxxxxx 姓名:xx 序号:x
邓驰: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摘要: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金岳霖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读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情诗。
第6篇:海子现代诗歌赏析
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下面是关于海子现代诗歌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女孩子》
海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的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风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小溪
赏析:
不同于海子的绝大多数诗作中所展现的罕有的力度,浑厚而奔放的气质,对宗教真理的悲痛关怀以及对生命赤子般的讴歌,他的《女孩子》在风格上则显得清丽绝尘。
也许看多了都市中伪饰的清纯,苍白的矫情,当读到海子的《女孩子》时,一股清新、充满田园芳菲的气息扑面而来。全诗开篇女孩子的意象像许多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意象一样无不流露出视觉上的透明性,“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