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1 17:38: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和谐发展

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和谐发展。因此,我把“让孩子在评价中和谐发展”看成了教与学的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把评价作为与教学过程中同等重要的过程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一、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它不仅具有选拔、筛选功能,更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因此,为了使评价产生良好的效益,使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营造浓浓的评价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欲望。我利用课室的墙壁设计了“你真棒”“我能行”的小展台,让孩子们随时可以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有创意的作品、满意的答卷贴上去。他们在这个空间里自主取舍,独立思考,学会比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如今,这些评价展示台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同时,换个角度看看,它也成为了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手段。

二、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学生发展自我究竟谁是评价的主体?这是评价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今,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在实践中,我从评价目标的确立直到评价的信息反馈,都使学生始终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让他(他们)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及其评价结果。因为只有在主体参与中,学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一)自己评价自己,敢于正确对待自我自己评价自己是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用“双自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做法是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自定目标,自我评价”。例如:学生设定某一次作业的目标为:“全对,得A”,再将作业提交给老师或学习小组,并依据自己的作业实际和小组评价建议等等,自己对自己的作业做出描述性评价,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学生年纪这么小,究竟有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吗?”请先看一位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一次,他交给我一份写字作业,并给自己评分为A+,我看了以后,觉得书写还算认真,但不够规范,便打了一个A,并写下一句批语:“如果把字写在田字格中间,这些字就写匀称了。”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写下一句话提醒自己:“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第二次完成作业后,他给自己评分为A++。我改作业时,去掉了一个+,又写了一句话:“字的大小应适中,太大了也不够匀称的。”学生在完成第三次作业时,在本子上又写了一句话:“字要写小点。”作业完成后,他给自己评分A++。我也满意地给这次作业打了A++。看了这个例子,我们还能说学生年龄小,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

另外,考虑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差异及特长,我还注意在教育中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评价自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让孩子尝到成功的体验。比如有一次,在上《一片树叶》时我准备请几个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同学们的兴致很高,都想上台表演,我请了几个同学上去,其中有一位是说话吐字不太清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可我知道他爱表现自己。果然,他把小猴的神态和的动作表演得惟妙惟俏,我带头给他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问他:“你觉得你表演得怎样?”他兴奋地说:“我觉得我演得很好!”这时,他早已把自己的缺陷忘在脑后了。后来,只要有角色表演的机会,他都非常积极参与。事实证明:在自我评价中,同学们不但增强了自信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会了自我欣赏,而且学生对自身建立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二)同学评价同学,学会互相欣赏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在评价中,我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刚开始,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有时甚至在评议中发生争议和冲突,如有一次,有一个小组在为一个同学能否得“星”争论不休:“我不同意他得‘星’,因为他上课发言不够积极。”“我同意他得‘星’,我们小组学习好,是因为他组织得好。”这个同学究竟能否“星?“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我把争论拿到班上,请其他同学评议。有的同学说:“我同意他得‘星’,因为看人要多看优点,只要优点大于缺点,就可以得‘星’。”还有的同学说:“他这个星期的发言次数比上星期多了,而且有一次发言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们应该鼓励他。”通过这样的小组评议,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诚,懂得了赞美与欣赏别人,学会了宽容。

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原来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居高临下的传统评价关系得到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映,这样,便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和谐、主动的发展。

三、捕捉最佳评价时机,让孩子快乐成长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自评、互评,更多的是捕捉评价时机,用满怀希望的目光,喜爱学生的动作,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即地的评价。如:当学生在上课时说出了很多关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我会对他说:“你很好学,知道的天文知识真多,老师还不如你呢。”对爱动脑筋的孩子说:“你真会学习,做到了字字入目!”当学生读书读得很好时就对她说:“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当学生读得不是很理想时,我也会会说“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有时,学生答题说错了,我会说:“答题错是正常的,老师相信你会说得好。没关系,再说一次!”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它既让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又能不伤其自尊,使他们扬长避短,以后可以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实践也证明: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又如:班里有一名男孩子,学习较吃力。一天,他的字写得特别认真,我看见了,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的进步。”放学后,他跑回家,兴奋地告诉他的妈妈:“今天老师和我握手了,还表扬我写字写得好。”从此以后,孩子的学习也变得主动多了。

其实,老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谁能说它不是评价呢?

总而言之,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可以让孩子在评价中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第2篇:和谐发展

“和平”双拥共建军民共创和谐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 本报记者 宋天平/文

编者按: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双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出了强大力量。进入21世纪,我党我军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如何与之适应、创新发展、彰显作为,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日前,我们走进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采访了街道办事处主任靳云华、副主任莫巍,深入了解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的传统、传承、创新与发展,以及在开创“和平、和谐、互动、双赢”新局面的积极探索!和平里街道位于北京东城区北部,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占东城区总面积的1/4),是中央市属党政机关和部队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达424个、部队12个;下辖26个社区中,总政、黄寺、人定湖社区是以军人军属家庭为主体的社区。双拥共建是和平里地区一直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和平里街道及辖区部队、中央、地方各单位始终把双拥共建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平里街道曾多次被北京市和东城区授予“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首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东城区双拥模范街道”等光荣称号;辖区内的总政直工部管理保障局、安德里社区曾荣获“全国双拥先进单位”称号;原安德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全国拥军模范姚金兰大妈,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7年以来,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以迎奥运为牵引,以争创双拥模范城为动力,在多方的配合下,双拥共建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形成了军政共建、军民共建、军地和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发挥优势,完善制度,建立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对双拥共建工作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的意义。和平里街道根据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双拥工作长效机制,从健全组织、制定规划入手,构建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人为本的双拥共建活动机制和国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一、健全组织,制定规划 和平里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和国家人事部、劳动部、林业局、总政、总参二部、神华集团、中化供销总公司等辖区内党政军机关单位及部门领导参加的“双拥共建领导小组”,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随着各单位的人事变动,及时对双拥共建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实。根据新时期双拥工作的特点及和平里地区的实际,制定了街道双拥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完善了街道双拥共建工作制度,为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定期座谈交流,及时沟通信息

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领导小组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两次由驻地党政军单位领导参加的军政座谈会,军地双方交流沟通、介绍经验,探讨下一

步双拥工作的任务和重点。驻军单位也根据自己的实际分别召开由驻地附近单位领导及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参加的军政座谈会,形成了一个长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和平里街道通过向驻地党政军机关发放联系卡,在搜狐网上开办“和平里街道四个服务”博客来加强信息沟通;总政管理保障局、北京卫戍区四团、武警黄金指挥部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邀请街道领导到部队与干部、战士共同畅谈、重温军民共建协议书、通报双拥共建办实事落实情况,形成双方互动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互动双赢的效果,进一步夯实了双拥工作的基础,为街道做好双拥共建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

三、以人为本,突出特色

关心远离家乡战士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坚持开展“评选拥政爱民好战士活动”是和平里街道双拥工作2004年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此后每年的重要活动。这项活动深受部队首长和战士的欢迎,每年评选活动中,都要召开表彰会,颁发奖章、赠送纪念品、给战士家乡政府发送感谢信,鼓励士兵在部队这所大学中学军事、学技术、学文化,积极参加拥政爱民活动,使和平里街道成为官兵生活的乐园、成长的学校。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建军80年联欢会上开展了“百家单位齐拥军”活动,和平里街道和驻地单位为部队基层连队赠送了电视机、空调、洗衣机、自行车及生活体育用品,价值10万元。同时开展了“百名拥政爱民好战士”、“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表彰活动,并为战士们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四、开展国防教育,营造双拥工作氛围

双拥是培育社会公德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国防观念和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有国必防,无军不安”是大家的共识。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和台湾形势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和平里街道通过报告会、展览、参观和参与等形式将国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和平里街道坚持每年都要在机关、社区和中小学校举办国家安全形势报告会,并组织开展国防知识学习;充分利用每年的国防教育日和宣传日开展国防法规宣传;在三年内,组织机关干部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纪念碑、瞻仰了延安宝塔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组织机关党员和社区老党员、优抚对象近500人到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伟大胜利》展览;在《国防教育法》颁布五周年之际,开展了以“忆红军长征历史,颂党爱国拥军”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在2006年除夕夜,针对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的要求,开展了军民除夕同值勤,欢天喜地过大年活动。双拥共建是和平里优良传统。街道工委、办事处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所构建的具有和平里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不仅为双拥共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同时也是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积极创新与大胆探索。社区为载体,活动为纽带,双拥共建育硕果 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保障机制,才能使双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发展。和平里街道从大局着想、从小事做起,以社区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将双拥共建工作落在了实处,育出了硕果。

一、从大局着想,从小事做起

拥军优属工作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和平里街道每年都积极想方设法安置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千方百计为部队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目前,街道干部中有近1/3来自于转业干部军人。三年来,街道积极

协调各有关单位,为20多名部队干部解决了孩子入托、入学问题;筹措资金为连队配发自行车、洗衣机、DVD机、DVD光盘等物品,为官兵提供了方便;积极创造接收军退干部、军队退休工的条件,做好各项服务,为他们发放过节慰问品和防暑降温用品,并形成一项制度,还定期组织他们外出参观、游览,使他们愉悦心情、安度晚年。2006年,和平里街道被评为“北京市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二、以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富有和平里特点的群众性双拥活动是和平里街道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德里社区是双拥共建的典型,兵妈妈姚金兰每年都要组织社区18个双拥大联组成员到良乡新兵训练基地慰问,送彩电、图书、光盘、水果、体育用品、洗涤用品、毛巾等,参加慰问活动的领导还主动拿出自己的手机,让新兵给家乡的父母打电话,通过“小小手机传亲情”,让新兵们感受到来自第二故乡政府和人民带给他们的真情实意,鼓舞了士气,增加了他们保卫首都的信心和决心。为了使官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耻观,姚大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的要求,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给新战士讲述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课,姚大妈朴实而又感人的话语,使在场的官兵深深体会到了知荣辱的重要性。每年在新兵下连不久,柏林社区都要组织迎新兵慰问演出,组织社区文化团队并邀请专业文艺工作者为战士表演精彩的节目。“八一”建军节,又为部队战士送去慰问品,使远离家乡的小战士感受到了和平里地区居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体会到了第二故乡的鱼水真情。黄寺、总政、人定湖社区是以军人家庭为主体的社区,他们把对军人的热爱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平时组织大妈大嫂到连队为官兵洗衣缝被,节日共同搞联谊活动,件件实事凝聚着社区军民的深厚情意。

三、以活动为纽带,共驻共建促双拥

近年来,街道举办了和平里地区军警民共建20周年成果展,进军营、入社区巡回展览,展示双拥共建成果、增进军民鱼水真情。组织法律知识讲师团,进军营为战士们宣讲法律知识,提高战士的法律知识素养。请著名音乐人孔太到部队讲自己的成材之路,引导部队战士自爱、自尊、自强。组织开展登香山比赛,增强战士的拼搏、战斗精神。与部队共同开展“同为社区添绿色”植树活动,为拥政爱民增添亮色。举办“夏日文化广场”、“警民共建平安社区”消夏晚会,深受官兵欢迎。组织百名战士游览王府商业街、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广场,让战士们感受首都北京的发展变化。在建党85周年之际,组织驻地部队战士参加“党啊,亲爱的妈妈”演唱会,军地共同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同牢记党的宗旨。2005年,举办和平里街道第一届“营造军地和谐环境,共唱文明礼仪歌曲”军民共建杯卡拉OK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还穿插了文明礼仪知识问答,战士们踊跃回答,不仅让战士们更多地掌握了礼仪文明知识,使台上台下形成互动。2006年组织驻地部队官兵参加“弘扬奥运精神,树立文明风尚”知识竞赛,参加地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组织战士与机关干部共同排练小品《军嫂》,参加北京市文艺汇演,获得三等奖;组织军退人员参加市、区双拥书画比赛,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2007年,在迎奥运的日子里,和平里街道举行了“当好东道主,同心迎奥运”军地篮球友谊赛;“迎奥运和谐社区杯”军民共建乒乓球比赛;在地坛公园举行了“军民携手迎奥运”友谊拔河比赛„„

以活动为纽带,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增进了军地交流与沟通,也使双拥共建更具活力,更加贴近生活、贴近需求。

送温暖,献爱心,互动双赢共促和谐

双拥工作长期一直是以独特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促成军政军民之间的融洽关系、紧密团结,这与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主旋律是相一致的。当前须在继承之上内拓外展,把双拥共建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架构与规划之中,作为一项世纪工程,着力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军队系统与地方系统、军人阶层与社会阶层人员之间和谐的新实践,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强化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形态、和谐模式与和谐制度。这一领域成为和谐的“首善之域”、“示范之域”,将对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东城区委率先提出,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平里街道把双拥工作纳入到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以创新的思路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

一、发挥驻地优势,坚持科技拥军

和平里街道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科技强军”的号召,充分发挥驻地单位的技术优势,为驻地部队官兵提供科技、文化、卫生服务。3年来,共为部队举办电脑、烹饪、汽车修理、种植等培训共六期,接受培训的战士80多人;组织驻地和平里医院、北京孟氏健康咨询中心和志愿者30多人到驻军某部,为驻地官兵提供测量血压、男性外科咨询、足疗保健等医疗服务,并送去了常用药品,以及图书和生活用品。和平里街道在为驻地党政军服务工作中,积极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驻地的总政直工部管理保障局提出,大院内健身设施陈旧,建议街道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街道领导亲自去现场了解情况,与部分驻地单位通报了总政的需求,驻地单位纷纷表示愿意为部队奉献爱心,为部队做贡献,共收到11个单位四万元捐助款,建成了总政大院拥军健身乐园,共安装29件健身器材,受到社区居民和部队战士的好评。

二、拓宽渠道,整合资源 为展示非公经济组织团员青年与部队战士的鱼水亲情,2006年6月8日在和平里街道双拥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辖区非公经济企业家一行12人,赴辽宁盘锦武警某部慰问北京籍新兵,6名新兵战士满怀思乡之情地观看了街道为他们拍摄的家庭录像,企业家们为他们购置了电话卡和体育用品,并赠送了2000多元的日用品。6名新兵还向家乡人民展示了擒拿、翻越障碍等技能。在对新兵家属回访时,家长们通过DVD看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情况,非常高兴。此次活动的实况以《特殊剧组》为题在中央电视台《和平年代》栏目中播放。部队领导说:地方的同志为提高我们部队的战斗力做出了贡献。和平里街道双拥办、街道团工委、驻地武警某中队团支部与非公企业万龙洲、万家渔火团支部,签订双拥共建协议书,从服务青年成长入手,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联抓、公益志愿服务联做、青年人才培养联手、文化体育活动联谊,首创北京市非公企业与部队团支部双拥共建对子。

三、办实事,献爱心,千方百计为官兵排忧解难

2004年和平里街道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得知武警某支队战士黄进仓的父亲患上肝癌,母亲患上精神抑郁症,欠下许多外债,弟弟和妹妹也辍学的情况后,即刻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捐款,并及时将1万元捐款送到了黄进仓手中。黄进仓战士感动万分,部队为街道写来感谢信并赠送“解难济困暖兵心,军民鱼水情更深”的锦旗。社区拥军优属服务队,坚持平时为驻地部队、优抚对象做好事、解难题,而每逢重大节日,街道党政领导都要亲自到家中看望,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得知维和部队官员杜照宇烈士的家属在和平里地区居住,及时帮助他们为孩子办理优抚对象的定期补助。对24名享受国家

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医疗费实报实销,还为他们订阅了《北京社会报》,为高龄烈属家庭安装“120”急救门铃,方便就医。2005年组织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而光荣负伤的8名老功臣拍照留念,并送去16寸大照片;2006年为享受国家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进行住房及采暖情况调查,建立了优抚对象资料信息数据库,做到了“优”有所依,“抚”有所据。

四、军爱民,情深意浓

驻地部队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是部队的光荣传统,为落实东城区“双百工程”,总参综合局、总政管理综合局、二炮工程设计研究院、武警黄金指挥部等12家驻军,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帮扶20名孤老、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孩子。北京卫戍区警卫四团二营、三营战士们以缴纳一次特别党费、团费的形式资助了青年湖、化工社区两个低保家庭的孩子;与孤老户胡再芳结成对子,定期带老人到医院检查治疗,体现了部队战士尊老敬老的真情。20多年来,总参二部综合防治局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为和平里敬老院老人们的服务一直没有断。特别是每逢春节前,不仅带着鱼、肉、油、米、面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节日食品,而且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共同联欢。同样,武警黄金指挥部的官兵定期到帮扶的3户孤老家中送温暖、送服务,节日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和平里地区双拥共建工作,以社区为载体、以帮扶困难弱势群体为纽带,为军地双方搭建了新的双拥平台,密切了军政双方的联系,密切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近年来,和平里街道在工委书记李强、办事处主任靳云华的带领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坚持从街道实际出发、从军队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的思路、载体和方式方法,把双拥工作纳入和谐社区建设之中,充分发挥辖区人财物资源优势,构建起了具有和平里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探索和平里双拥共建工作的新模式。和平里街道双拥共建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积聚力量,正如总政管理保障局董局长所说,在和平里这片双拥的沃土上,一定会不断培育出双拥共建的美丽花朵,因为这里有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真情,有一批热爱双拥共建工作的好领导好干部。

第3篇:关于和谐发展作文

关于和谐发展作文

看不厌,看不厌天边的火烧云和熟透的红高粱相融成一片。看不厌,看不厌饱满的麦穗低着谦逊的头颅,又不时地在风中舞起金浪。看不厌,看不厌落叶满天。

我爱秋。也许是因为生在秋日,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秋乃四季之最。春的百花,夏的凉风,冬的飞雪,我爱大自然所赐予的每一样美好的事物。但对它们的喜爱远不及我对秋的如痴如醉。

我爱秋。在那些个落叶缤纷的日子里,我会带着相机上山,照下我的至爱,爱惜地放进我的相册。

风骋过,有叶轻轻飘落。叶落,是风的执着,还是树的不挽留?亦或是叶对大地的一片赤诚。看那褪尽了绿的叶面仍显耀着分明的脉搏。无数次,我的心为之悸动。而今呢,原本不多的行道树,只是零星地撒着黄叶,远没有了过去的纷纷扬扬。仅存落叶在柏油路面上被过往的车辆熏得发黑。人们开始从暖气降价的小广告上得知秋的到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和谐与发展作文

和谐与发展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和谐与发展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谐与发展作文1

《孟子》里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早已熟诵,《史记》中的“将相和”故事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知道“和为贵”的道理,我们又是真的知道怎么去做吗?是不是只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最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行了?听说喝咖啡时所加入的咖啡伴侣其颜色为鲜白,可是一旦倒入咖啡之中搅拌充分,就只见咖啡不见伴侣了。然而,这咖啡的味道却改变了,不会像之前那么苦涩,却多了一丝香甜与润滑。正如咖啡伴侣一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作文

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作文

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作文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中国最美丽的滩涂乡村——霞浦。

傍晚,夕阳西下,我们沿着山路漫步在滩涂边。走着走着,只见滩涂上树立着许多根笔直的竹竿,这使我感到十分好奇。问了妈妈才知道,这儿是著名的“紫菜和海带之乡”,原来这些竹竿就是用来种植、晾晒紫菜、海带的。这些海洋藻类植物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它们就像是一台造氧机器,在海里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太阳慢慢地从山头落下去了,金灿灿的晚霞倒映在海面上,随着微微泛起的波纹,犹如一大片金子在跳跃,闪得耀眼。几艘渔船航行海面,穿梭在浮标竿影之间。三五成群的海鸟掠过海面,向远处飞去,还发出“嗷嗷”的叫声。此时,眼前的大海、远山、岛屿、天空浑然一体,此情此景让人迷恋。

天色渐晚,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和谐发展话题作文

和谐发展话题作文

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

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强调实现人与人、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和谐与发展作文

和谐与发展作文

和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碧蓝的天空,澄澈的海水,微风徐徐,一切都刚刚好。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和谐与发展作文【篇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速度飞快。原本以低矮的平房为主的城市中,一幢幢摩天大楼迅速崛起,原本宁静祥和的沃野上,一条条高速公路迅速铺开。方砖绿树被钢筋水泥取代,鸟语花香已被发动机的嘶鸣淹没。

如今当我们仰望着刺眼的高楼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过去“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哪儿去了?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报道:我国的佛教名山九华山因为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全部“翻新”,太破的甚至推倒重建。我不禁愕然。我曾去过九华山,亲眼见到了原来那些古色古香的寺庙是如何与山和谐地依偎在一起的。不少寺庙就建在半山腰的小块平地上,寺院的围墙随着山坡起伏,甚至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和谐发展演讲比赛

某公司X周年店庆

“和谐·发展”演讲比赛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四月的春风情深意暖,四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某X岁生日。

女:X年的改革创新发展,X载干事创业激情,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在这百舸争流的盛世,腾飞的某在和谐发展中迅速崛起。

男:我们不能忘怀某X年的峥嵘岁月,因为他记录着某与时俱进,做强做大的足迹与豪情。女:追溯某人的足迹,每一页都写着某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宏图大志,这种坚忍不拔的信念正指引着6500余名某人驶向成功的彼岸!

男:过去的一年,又是咱们某喜事不断、捷报频传、和谐发展的辉煌之年。

女:我们全体员工在舒总为核心的决策班子的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改革、扎实工作,销售突破100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和谐与发展

和谐与发展

高一四班高冬雪

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衬托,才显得平和馨香;奥运,因为世界有同一个梦想的理念,才会沸腾。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也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思想上等各方面都要和谐,积极向上;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这个家庭才会和乐融融,更好的发展;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和谐发展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也都是需要和谐相处的。只有我们团结起来,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儿使,我们的社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城乡差异,东西部差距,贫富差距也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和谐发展演讲稿

在文明服务中缔造和谐之美

有一种美,没有绚丽的外衣却也光彩夺目;有一种美,平实无华却触动心灵,吸引灵魂;有一种美,深沉却能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那就是文明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文明服务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医院要取得持续、和谐、稳步的发展,就要坚持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继承传统优秀医疗服务文化,弘扬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疗职业道德,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一个礼貌的微笑,一句问候的话语,一次关心的举动,一声诚恳的歉意。这些点点滴滴的普通举动就是我们提倡的文明服务。诚然,文明服务的内涵不仅仅是微笑与态度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医疗技术的全面提升,使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恢复身心健康。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医疗服务也是构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和谐发展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发展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