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03年高考作文之走向 (教师中心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1 17:33: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预测2003年高考作文之走向 (教师中心稿)

杨万元

综观1999年------2001年的高考作文,1999年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而2000年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同样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都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考查,至少是侧重于这一点。2001年的考试作文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制。2002年的高考作文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与2001年相同。显然,这两年的话题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他们对道德的评价。而且高考作文凭借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对社会人生起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2001年的“诚信”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全社会都这一话题--------“诚信”进行了反思。可见高考作文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地球、环境,这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话题,早已被人们熟知,这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深切关注!人文理想,生命,这也是同样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甚至可以这么说,人类对自身、对生命的探索,对人文理想的追求已经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永恒的、常新的话题!

综上所叙,我以为2003年的高考作文有很大可能与这些话题有关,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猜测,仅供各位参考!

第2篇:2003年高考作文的预测(教师中心稿)

常德市七中杨万元

2003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归结为“环境、生命意识、人文理想、时代”这四个词。

先说“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追溯历史还不是很长。由于近100多年地球人口的增长过快,地球环境也逐步恶化。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的惩罚之后,才逐渐意识到环境对我们人类自身的繁衍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环境”就是指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关注越来越强烈,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生活的最朴素的要求,而是更强调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位。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顺理成章的、可以理解的一种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与“时代”挂上了关系。话题从那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考查学生的角度来讲,就是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考查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话题面前,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话题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这样写的文章才具有针对性,才让人明白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文也才能真正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可以这么说,任何优秀的,抑或是伟大的作品都不可能脱离时代的主旋律而赢得人们的首肯和青睐!高考作文也是如此,时代的东西总是能让人激动。

再说“生命意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人的自觉意识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生命意识的觉醒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温驯、最容易驯服的。之所以如此,这和中国农民所遭受的苦难是分不开的。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障,无须说更高层次的追求。所谓“好死不如赖活”就是这种意识的反映。

1919年五.四运动的洪流曾经把这一古老而又陈腐的观念冲刷的支离破碎,可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这一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这种生命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加强调人本身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张扬,这似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所谓“人文”,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在考试作文里主要指作文表现的考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积淀。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纪律观念,公众意识等等都是“人文”的体现。2000年------2001年的“诚信”、“心灵的选择”都考查了学生的道德评价,道德取向,道德修养。2003年的作文可能有一些变化,究竟如何变,还不得而知。

我们不妨在考前的作文训练多收集一些关于“生命意识”、“人与环境”,“做人”、“忧患意识”等方面的材料,这么做决不是宿枸套写,而是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自己对作文的敏感性。

第3篇:高考作文走向预测11

2009年高考作文走向预测

⑴范围: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传统文化、亲情、素质、灾难挫折、人生哲理

⑵形式: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3)压题: 一.话题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当我们感受它的时候,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比较短,有的甚至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即使是短暂的瞬间也会在我们的心头激起浪花。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以“美丽瞬间”为话题,写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其中“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是作者心中的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请以 “心中的桃花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2003年高考作文指导及预测(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昆山中学戚增寒

喜欢在作文前面加上题记,来吸引读者,揭示章的主旨或写作目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注意, 题记的内容要有诗意、哲理,并且是阅卷老师很少见到的。题记的内容最好有点伤感沧桑的韵味,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更重要的是,题记不能过于晦涩难懂,让人读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要与文章的内容、主题有一定的联系。

A、 有时,一个人站在漆黑的地方,独自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B、 我们在这条路上艰难地走着,风里雨里,踢踢绊绊,一路走来,真有点不堪承受的感觉。

C、 当物质与精神在我们身体里斗争的时候,而这个外部的世界却游离于我们的内心,展示另外一种表现。它繁华而匆忙,残酷而无情、冷漠而淡然、浮躁而浅薄。

D、 生命如花朵一样,有时精心呵护也会枯萎凋零,花开的时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考作文如何写(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如何写

江西丰城三中余逊云

高考作文的评分是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来评定的。作文要获高分或满分,非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不可。纵观近年来的满分作文,或深刻,或丰富,或有文采,或有创新,无不符合“发展等级”的要求。如何来把握发展等级,使高考作文获得高分呢?本文想就“发展等级”的四项要求对高考满分作文作点分析,以资借鉴。

满分理由之一:深刻。《考试说明》对“深刻”的解释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005年上海卷的《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何处散发弄扁舟》等文章就是凭“深刻”获满分。《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的作者,列举当今“武侠言情小说大行其道,音乐文化也受着侵蚀,电视剧粗制滥造”等文化现象,指出这些文化现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考作文预测之:青春

编辑整理:文建华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储备

(一)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青春与价值)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

联系上述材料,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要套做,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

1.传递正能量,成就青春梦 2.青春的价值 3.致青春 【参考例文】

传递青春正能量

流星虽然易逝,但是它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传递青春的正能量,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考作文预测之互联网

高考作文预测之互联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新业态、新话题层出不穷。网红即在互联网上走红的普通人,20多年来经历了从靠个人才华或出位的言行博得网民关注但无“变现”能力的初级阶段,到借助社交媒体成为微博名人,再到当前依托团队运营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变迁。据今年上半年由民间机构发布的《“网红”经济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网红人数已达百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走红,且支持者不断扩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写作提示】

一、看清楚材料的内容层次与命题者的意图。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新业态、新话题层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聚焦2005年高考作文(教师中心稿)

全国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最新消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北京2005作文题目:说安

最新消息,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以说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等。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

阅读一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已发表)

特邀嘉宾:四川省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童华池

2006高考在即,60分的作文---语文一科的重头戏,即将开场。写好作文,首先是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全部要求。要审好题,不妨“咬文嚼字”一番,以使作文“入格”。审题之后是立意---确定文章的主旨,选择一个最佳的写作角度。好的立意应该是“心骛八极”之后而“独树一帜”,尽量不与他人雷同。立意好比文章的灵魂,有了好的立意,文章便有了“高尚的灵魂”;

而灵魂必须以有血有肉的躯体作为依托,并辅以华美的衣饰---直观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便是文章的文体、结构、材料和语言。

现在仅就两个方面谈点想法:

一、量体裁衣,定好文体

2005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作了“微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转变角色,走向成熟(教师中心稿)

转变角色,走向成熟

作者:姬中敏

单位:(257091)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教研室

信箱:Jizhongmin1980@163.com

对我们这批刚从大学毕业的新老师来说,新课程改革还没有深入我们的思想。大学里,老师是讲经似的教学,我们的高中教育是满堂灌和填压式教学。而如今,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蜡烛”,只能渲染教师的个人悲剧色彩;吐尽丝的“春蚕”,只能证明教师的可怜和可悲;“园丁”的辛勤,砍杀了学生的天性。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明白了年轻教师只有在职业生涯中转角色才能日益走向成熟。

变“绝对的教育者”为“平等的合作者”。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老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老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预测2003年高考作文之走向 (教师中心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测2003年高考作文之走向 (教师中心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