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心灵的桥梁800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8 08:0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架起心灵桥梁

以心换心——架起心灵桥梁

初一 林通莉

有人说,当班主任的感受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涩。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也曾恨过我的班主任,恨他的唠叨,恨他的不解人情,恨他的严厉……而当我走出校门,我开始怀念我的老师们,特别是那位曾经恨之入骨的班主任。而今,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班主任,感觉复杂,可无论如何,最终的感觉总是甜。

我想我近四年的班主任工作,概括就是六个字:沟通、理解、赏识。虽然说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但至少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一、沟通无限好

小颖的妈妈最近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小学里内向自闭的她到了初中开朗了很多。回想一学期来,我发现和孩子的沟通是那么重要。记得刚开学时,我让同学们准备自己我介绍,同学们在教室内开心的交谈,畅所欲言,而在一个角落里,小颖呆呆地坐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轮到小颖时,她慢吞吞地走上讲台,估计她说的话连她自己也听不清楚。台下的同学也不知趣地嘲笑起来。

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主动联系上她的妈妈,在了解清楚她的基本情况之后。我第一次找到她进行沟通。她明显有一种防备心理,什么都不愿意说,有的问题也是怯懦的回答,我们是相对而坐,竟然听不清她的答语。于是我开始尝试换种方式跟她沟通,每当讲课走到她旁边时候,我总要伸手去摸摸她的小脑袋。自习时候也主动嘘寒问暖,课外活动时邀请她一起加入队伍。慢慢地,我发现她开始接受我的关心,也愿意和我们一块玩了。可仍然不敢大声说话。

我第二次找她沟通。她这一次没有戒备,说出了心里话。其实她就是怕说错,所以尽量小声说。我开始让她尝试读课文,在早读大家都放声朗读的时候自己也大声的读,这样过了一周,她可以读得比较大声了。我跟同学们商量好,又让她开始练习表达。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总算克服了缺自信、内向的坏毛病。

其实老师要想与孩子取得良好的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很重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内心感受,站在对方的 1

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简单点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是要学会进入人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这样交谈才能流畅、愉快和有效。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感觉到老师像伙伴、像朋友,就会在心里接受你,主动与你交流,并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动。

二、理解万岁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臵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批评用语,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三、赏识见成效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

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果仅仅只看到我们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我刚接手教小金的时候,她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个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她,不喜欢她。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声音响亮,写的作文篇幅较长,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慢慢的,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

没有赏识,就没有。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班集体气氛。

第2篇:爱心架起心灵的桥梁

爱心—— 架起心灵的桥梁

他是个特殊的学生。这是我刚来到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就认定的。思品课上他与众不同的回答引起了我对他的特殊注意。那天我们上的是第八册的第九课《在兴趣的乐园里》。“对于兴趣爱好你们都有什么看法?”我满怀激情地问学生们。“我觉得培养兴趣很重要,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我认为妈妈给我报的写作班特别的好,以前我最头疼的事就是写作文,经过在写作班中的学习,我逐渐对写作有了些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现在我挺愿意写作文的。我觉得我写的越来越好了。”„„ 大家纷纷兴奋地回答着。“我妈妈给我报了好多的班,什么乒乓球、奥数我都上腻了,我觉得这些班一点都没有用,还占了我大量的时间。只不过是在应付妈妈。”这是小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听后我及其诧异,这个孩子很怪!他不会是个“问题学生”吧?我暗自判断着。

现在我是他的班主任了,开学没多久就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作业,两个学生急匆匆的来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您快去看看吧,小飞和同学打架,用剪子把我们班同学的手划破了。”我一听,糟了!出大事了!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教室。只看见小飞满脸的怒气被两个男生搂抱着。但他依然面红耳赤,喘着粗气。问明原委后,将其他同学安抚好我便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和他单独谈起来。简短的几句谈话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他是个“大问题学生”。他听不进老师的任何一句劝阻,讲理与分析。个性倔强,总认为自己有理而其他人都是故意和他作对的,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倘若有学生一不小心触怒了他,他将用自己认为可以“报复”的行为来解决,因为他不相信老师与家长,不相信周围的每一个人,看来他的心里很孤独,较灰暗。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在班中基本没有人缘。在老师面前也是以“小刺猬”的形象出现。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做? 我这个班主任还真有点一筹莫展了。拿出班主任的权威来一顿“狂轰乱炸”?不行!这一招使出来,依他的性格,我看不仅不见效,反而会适得其反。

思虑再三,我决定在了解观察的基础上再“对症下药”。从这次以后,我一有机会就主动找他谈心,都是在一种宽松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进行的,又与他的妈妈进行了相应的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慢慢的,他的心理防线在一点点消融。但仍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而随着认识的深入,我对小飞的印象也有了改观。我发现他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不良少年”,在他布满尖刺儿的外表下,有的是一颗童真的心。就是因为妈妈在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私自给

他办了转学手续,而且是在到新校报道的那天才告诉他转学了。一时间他将面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些完全不认识的同学与老师。他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感到很无助也无从适应。带着一种可以说是逆反的心理来到了这个集体,可以说他一点不喜欢这个集体,甚至有些讨厌它。在这个集体中它将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他越来越孤僻,总感觉别人是带“有色眼镜”看待他。到学校没什么快乐,更丧失了与同学友好交往的兴趣,“恶作剧”成了他唯一的交际方式。了解这些后我的思想有了转变,甚至开始同情他。即使他有偏激的思想,我还是尽量地从他身上发现优点。让他感觉到老师是认可他的,他在我们的眼中并不是自己所想的“不受别人欢迎的”。而是只要自己肯敞开心胸大家是非常愿意接纳他的。卸下心防的他诚实.坦率知上进。重承诺。从心底是个很重感情的孩子。

这样的他,要想使之接受正确的引导,讲空泛的大道理可不行。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在潜移默化中再慢慢的转化他。于是我由“等待”变为主动出击,一方面,与他的妈妈加强联系,有针对性地交流;一方面尽量给他创造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让同学们发现他的闪光点,对他转变看法。针对他暴露出来的不足与他真心交谈,让他认识到自己也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自己的价值,在有就是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明确的告诉他:“我不但愿做你的老师,更愿做你的朋友:”让他感觉到老师是爱他的,是对他有期望的,同时也调动同学们来帮助他,把大家对他的肯定、赏识、关心说给他听,让他感觉到同学们很在意他。他并不孤独,只是有些做法大家不太喜欢,不能认同而已,开启他自我反省的意识。

从他的妈妈那我了解到,他是个做什么事都很用心的孩子,并且也有自己的很好的想法。于是我与同学们商量,鼓励他担任班中的卫生委员。当他知道大家很愿意让他试一试的时候,很腼腆的点了点头。那一刻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信心。第二天上早读之前,他拿给我一个单线练习本看,翻开第一页,我看到里面记录的是这天早上值日组的同学每个人分别是几点钟到校的,他们谁做了哪些卫生。从这张记录单中我一下子就看明白了当天值日组的成员们各自做值日的情况。于是我找到来这个值日组中晚了没来得及做值日的同学和按时来却先去吃早饭而耽误了做值日的同学们交流了看法,并且在晨会中将这种情况说明,要求学生们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在合作中高效完成值日任务。接下来的几天,他依然是这样耐心地做着这件事,并且每天跟着值日组做值日。当我告诉同学们他为了每天能早到校和各组一起做值日要求妈妈不要再给他订早餐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了他掌声。从此每个组做值日晚来的同学越来越少。在这个过程当中同学们认识到了他的另一面:有责任心,爱集体。是个有

能力有想法的孩子。他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向这个集体中融入„„

师生的坦诚迎来了一丝阳光,而这一缕阳光却让我倍感欣喜,倍感安慰。他真的变了,和班上的同学关系融洽多了。语文课上他没带语文书不再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课外书了,而是将椅子搬到了他乐于接触的同学身边一起看书;快到新年了大家都在互赠贺卡,而他也在积极认真地在自己准备送出的贺卡上写着自己对同伴的祝福;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再是偷偷地躲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而是和我谈,让我来帮助他;别人触及到他的利益他也很少暴躁发脾气了┅┅前几天,我们刚刚约定好,将这种转变慢慢延伸到科任课的课堂中去,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帮助他,鼓励他,认可他。有时,即使偶有反复,经老师的提醒,他也能正确对待,真心改过。他的转变,在别人眼里也许看不出什么,但我却信心百倍,真心希望他经过这两年的转变能在升入中学后阳光起来,灿烂起来,广交朋友。通过对这个男孩子特别关注,让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要奏效,了解沟通很重要。找出学生问题的根源,心理的症结,用爱心架起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梁,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应该时时提醒自己,用爱的眼睛看待自己的事业,让信任支撑起希望的世界,让期望和关怀编织出学生的美好的心灵。

第3篇:书香,架起心灵的桥梁

书香,架起心灵的桥梁

——“爱的书库”经验交流总结材料

近两年来,我校以 “书香,架起心灵的桥梁”为主题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读写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这是在探索,也是在践行着新课程理念。

一、建设阵地,创造条件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图书资源相对比城区学校,比较“稀贵”。“爱的书库”的建立,为我们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下,“书香,架起心灵的桥梁”的课外阅读活动随之逐步深入地开展。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教育的灵魂。一个没有浓郁阅读气息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广泛阅读的孩子,将来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佼佼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大坞镇东阳温小学召开家长会

春季质量检测结束了,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最近在学习、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更好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我校于2016年4月30日上午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

会议由各班班主任主持,班主任向家长介绍了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半学期学生在校的表现,针对本班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探讨家教方法,令家长们收益匪浅,还让每一位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献计献策,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对家长提出了建议,时常提醒孩子做到安全第一。

此次家长会,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东阳温小学将根据家长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一步完善家校结合教育的有效工作途径,力争做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架起心灵的桥梁800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架起心灵的桥梁80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