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美清凉山散文
大美清凉山散文
常常会感觉很累,心神俱疲的样子。然后跑到镜子前瞅瞅,容颜尚好,虽不及当年青春年少,却依稀辨得年轻的影子。于是,我就想起了母亲说过的那句话,她说你们呀,可怎么能好好活成个老人啊,像你这么大时,我还多少的苦也不够受嘞。
是的,我还没有四十,可总有太多与年纪并不同步的疲累如影随行。最后,被冠以一个很好听的名称:亚健康人群。
母亲又说,你们现在的人就是活得太舒服了。
细想,母亲的话十分有道理,温室里的花儿远没有刺藜丛中的花朵更有生命力,一样是在阳光下生长起来,可没有经过大风大雨的锤打,就不会有强大的韧性。把一种生命放逐在广裘无边的天地间,才更有狂草的野性,所谓疾风劲草,也所谓愈挫愈勇。
没有战斗力的生命,最终也会自将萎谢。
更重要的是,人一舒服,就开始滋生各种各样的闲愁。
母亲活得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把孩子养大,把日子过好。一把炊烟,就能映出她最幸福的笑。穷困的岁月中,她也根本顾不得去拽住更多。小时候,我也以为一座土屋,一把柴禾就能煮出最香甜的生活的味道。然而,把脚迈出村庄的时候,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开始告诉我并不是那么回事,在五彩缤纷的世间行走,多是经不得诱惑,也耐不住寂寞,或者还会有一些愤愤不平。直至后来,庞大的欲望与不甘让人几欲力不从心,心开始变得浮躁、不安,甚至动荡。
原来,一切疲累,只是源于了心。相由心生,病,也从心入啊!
《黄帝内经》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宫危。”这里的“主”指的就是心脏。所谓的心脏之明便是情绪的稳定,心态的平和。我们都知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保持良好的心绪是多么重要。
推开一扇窗,让风吹进来,或者走出去,把灵魂放到风里。
很早前别人说起清凉寺,我都不屑一顾,因为懒得爬山。但去年夏天,他硬是带我去了一次,当时,山草郁郁,偶有几朵小花摇曳在乱石之中,还有一些小小的可爱的果子立在枝头。人们成群结队顺着山间的陡峭小阶或上,或下。盛夏之时,自然骄阳似水,但爬至半山腰时,竟一扫燥热,凉爽的风扑面而来,似有清香闯入鼻间,我不知道那是大自然的味道还是山顶香火的清烟,但整个人变得神清气爽。抬起头,湛蓝的天空飘过几朵云彩,它们像一团团的棉花浮在上面,好像一伸手,就能将它们拢在怀里,绵绵的,柔柔的。
清凉寺,素有小五台之称,是文殊菩萨路过五台山修行的第一道场。清凉寺分为南北两坡,我们那时登的是南坡,南坡坡顶有一座砖塔,系辽代所建。说起辽代,因当年儿皇帝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大辽,而我们所生之地就是十六州之一云州地界。
顺着石阶再往上爬,似乎已经看到了袅袅的香烟扶摇而上,浓郁的檀香味更甚。山顶的砖塔供奉着文殊菩萨,也是清凉寺香火最旺的地方。此时,心好像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回头望去,峰恋叠嶂,云雾缭绕,苍茫天地间我们不过如此微小,而那些平时放大的忧愁即便此时重重一掷,瞬间就化为了无形,根本留一下哪怕一个细小的响动。
快到山顶的时候,碰到一位年老的阿姨,看起来六七十岁的样子,可她腰板挺得直直的,手里还牵着一位很小的姑娘,应该是她的孙女。只见她满脸笑容,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长长的念珠。但最吸引我的'应该是她走路的样子,虽然那么大年纪了,但精神矍铄,步子迈得非常有力。众人都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有一位女士经不住好奇就问她多大了。阿姨告诉她七十二了,而且她说经常来爬山。
终于到达山顶,塔前的香炉浓烟滚滚,很多人头举着高香在僧人的帮助下完成着朝拜的过程。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雕有各种动、植物图案以及飞天、歌舞乐使形象。塔的立面呈圆锥体,造型优美,与其它辽塔一样,塔身二层以上骤变低矮,宽度由低到高递减,塔檐距离较近,形成微微膨出的曲线轮廓。
我在塔前久久站立,也将双手合十,虔诚地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我与那群善男信女们一般,都是愿在这清凉山顶寻得一份平和,在这惮意深深的山间,愿真能悟出世间的事非一二,让心回归平静,拥得清凉意境。
离砖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巍巍挺拔的汉白玉雕像,据说那是三面观音。分别是送子观音、净水观音、如意观音。雕像顶部有几个由大到小的圆珠串结起来,最上面露出尖尖的样子,整个看上去颇有点自由女神雕塑的样子。
耳边,缭绕着佛乐,立身此间,恍惚与天地融为了一体,要享受如此之美,如此之奇妙,只需有一颗最纯净的心就够了,其它不过附身的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总是喜欢把世事假想成一桩桩的明镜台,随之也惹来一缕缕尘。想来,越是活得简单,快乐也就越多。也许这是一种时代的诟病,我所发出的疼痛亦是一个时代的呻吟。现在人们脑子中充斥的东西实在太多,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远不如一壶清茶、一间茅屋过得平知、自在。
蓝天、白云、高山、大地,一切都是如此宽广,任风穿堂而过,任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仿若这是世间最好的良药,
心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情,此心,美哉!
真的应该多抽些时间投身自然,放逐心底的潮湿,阳光加身,何愁不健康?
至那次登完山,我一直有些意犹未尽,没有登上北坡有些遗憾。因为站在山底就能看到北坡之上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他挺起的大肚子总让人有想摸的冲动,无尽乾坤不过装于一怀,还有什么事算是大事呢?于是三月份,我们又一次沿着陡峭的山路上了清凉山。
这次真接上北坡,北坡不比南坡,这里没有修好的石阶,但沿途的石雕殿宇比较多。我无心多驻足别处,很快到弥勒佛像前,这好像是就地取材,将一块巨大的石头就雕刻成了能容天下的笑佛。我摸着他的大肚子,有些粗糙,但脸上的笑容依然慈祥,他就坐在那里,日日看尽人来人往,却不嗔不怒,从容安然。
再往上点,又有一尊雕像,呈半卧式,气质高雅,双目微闭,手持莲花,也是倚在山坡上。她便是世人眼中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不知菩萨低眉是不愿看这世间斑驳,还是微思如何渡众生疾苦?
北坡正是文殊菩萨修行的地方,顺着菩萨石雕再往上走,靠东有一处清云宫,清云宫窑顶就是文殊菩萨的前院,拾级而上,就看到上面的“文殊殿”,洞内中央就是贴金的文殊像,而雕像与山体相连,两侧是菩贤菩萨与观音菩萨浮雕。看起来,这些在山壁中雕凿的像多了些乡野气息,然而依然难挡眉目的清澈,一脸的慈祥,一脸的从容。
当年,文殊菩萨选择在这山野之上修行,纳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精华,苍苍茫茫间才更能悟得通透。抬头看,最高处的混元老祖俯瞰人间,看尘世悲欢,听世人诉说苍凉与欢喜,然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不变的尊容。
我久久沉思,久久不去。
我想这些年走过的路,以及遇到的人和事,那些纠结,以及难以解开的乱如麻的种种,还有人们各色的嘴脸。也曾劳心费力,也曾气急败坏,所以常感力不从心,心浮气躁,以至郁结难消。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是将心囚禁在那些悲欢离合的牢笼中了?
去年见到的那位老阿姨又浮上了脑海,她的笑容,以及有力的步伐恰如山间林立的那些苍绿。回头望向苍茫的清凉山,以及山间殿宇,我微微一笑。看这世间多美,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资本拥有这一切。那就不要做温室的花儿了,瞧,山顶的桃花也比市井的开得更有风骨。
心大了,天地自然广了。心静,自然凉,如这大美清凉山。
所谓修身,养心,养性也!
第2篇:清凉山游记的散文
清凉山游记的散文
四月初八,我们参加了一次文明的观光旅游活动。
沿着山路弯弯的曲径小道,我们一直向清凉寺的方向走去。
抬头仰望,清凉寺群山连绵,山景诱人,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摄影拍照。
红霞、秀英、佛兰、二板她们轻快活跃地走在最前面,她们不怕悬崖峭壁,也不怕曲径小道,佛兰、红霞、二板都是悟道村长大的姑娘,她们知道许多关于清凉寺的故事和传说。
秀英得意地站在悬崖峭壁上,拍下了许多山石美景。
果花爬到半山腰就放弃了旅行,真可惜,果花轻易放弃了这次旅游活动。
走进寺院,我们随从各方游客缓缓向顶峰攀登。
我们居高临下,心里忍不住回头眺望连绵起伏的山景,真是青山绿水间,云雾飘渺山连天,清凉山如若仙境,一会儿祥云飘渺,一会儿云开日出,山上开遍马如花。
清凉山位于怀仁县城西五公里之处,山势陡峭,峰高叠嶂。
清凉山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和传说。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有一座砖塔,华严寺砖塔,砖墙高十多米,七檐八角,辽代所建,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须弥座上,主峰砖塔与峰北山凹处的石窟遥相呼应。清凉山留下一些神奇的故事和传说,一谓“舀不尽的锅头钵儿的水”,清凉山建寺前,半山腰的岩石中有一钵儿的坑水清澈透明,无论多少人饮用都舀不尽,永远是那么满那么清澈透明,建寺后,和尚与游客都饮用此水,人们奉其为神水,建一石窟保护起来。
时过境迁,随着窑倒此水渐渐的干棝了。
二谓,早种晚收的红糜子土地,在砖塔所在山峰东侧的半山腰处,有一块地约四十平方米,是和尚种菜的地方,一天,和尚们从深山里采集回一些红糜子籽种,为加快籽种发芽,他们用神水浸泡了一下,第二天将籽种撒在地里,不料产生了奇迹:人们眼睁睁看见红糜子出土拔节抽穗,晚上就能收割,不知是地有灵还是神水神奇,后来和尚们不愁吃喝,一门心思修行。
三谓,金牛运石碾出车道沟大道,清凉山并无沟道,而是绵延一片山恋,清凉山建寺后,不知何时有一金牛拉着一辆金车住在主峰深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金牛便驾着金车往山处运石头,从不歇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搬运和碾压,清凉山主峰该缓则缓,该陡则徒,愈显得挺拔俊秀,同时主峰南边碾压出一条几丈的沟,当地人为了怀念金牛功绩,称这条沟为“车道沟”。
还有一段更神奇的.故事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返回东土大唐途中经过清凉山,见此处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是个佛家胜境,师徒四个在清凉山游来转去,不知不觉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唐僧吩咐徒弟歇脚,让八戒化缘,让沙僧打点铺盖,八戒化缘回来,师徒吃过斋饭夜宿半山坡上的石房中,由于一天劳累,师徒酣然入睡,八戒贪吃,半夜肚子饥饿,起来出恭,嘹见半山坡石窟中射出万道金光,便扯开噪子大叫师父,“不好”悟空生性机警,听得八戒叫声,便一个斤斗翻出石房落在山峰上,由于心急用力太猛一脚尖踏出平台,悟空历声喝问:“你这个呆子乱唬甚么,”八戒道:“师兄,你看石窟内平白无故射出金光,莫不是妖怪?”此时,唐僧沙和尚也走出石窟,听得二人言语,便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悟空在山峰上手搭冷棚定晴一看,连声叫道:“师父,师父,那是文殊菩萨像在放光。”八戒嚷道:这就怪了,咱们白天去歇凉时,还空空的啥也没有,怎的一刻儿就有菩萨像了?此时沙和尚回屋打开箱笼翻看,惊叫道:“师父,师父,咱们从西天带回来的一尊菩萨像不见了,只剩下一座塔。”师徒听了好不惊异,这时半空中一片祥云飞来,文殊菩萨站在云端道:“唐僧,你师徒莫要惊慌,难得你们一片诚心,从西天带回我的化身,我观虽小,但有灵气,愿把此处作为传教之地,所以我自作主张,把我的化身置于屋内,也好普度众生。”唐僧道:“菩萨功德无量,贫僧遵命,不知您有何吩咐?”“我还要到东海龙王那儿给五台山借歇龙石,你等师徒安歇好便启程。”说罢,文殊菩萨飘然而去,直到现在,先有清凉寺后有五台山的说法一直在传,师徒四人见菩萨远去便上石窟,只见原来不足尺余的石像竟然一人多高,而且稳稳当当地长在石头上,跟在原地雕刻的一模一样,师徒叩拜后,唐僧道:“悟空你慌忙踏坏了菩萨的道场你看如何是好?”悟空眨眨眼睛:“师父,你从西天带回一佛一塔,既然菩萨在此,不如把塔也安放在这儿,二者同来同往也是他们的缘分,同时也补我踏坏的山尖,长安的塔咱们从长计议,你看如何?”唐僧道:“只能如此了。”沙僧回石房取出小塔交与悟空,悟空接在手中吹了一口气,说声去,这塔不偏不倚稳稳落在山顶上,悟空说:“长”这塔又长了几丈高。
关于清凉山的传奇故事很多很多。我们在石塔下默默叩拜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愿菩萨保佑所有人平安健康。
我们在清凉山拍了合影留念,返回悟道村的时候,我们一起观顾了老井,过去的悟道村人都喝老井里的水,她们是喝老井水长大的,老井里的水清澈透明,水位一直是那么满,在老井旁边,沙僧、悟空、白龙马、唐僧、猪八戒,他们的雕像仍然完好无损,离开老井,我们仍然回味儿时的老井,老井的水甘甜清凉,真是神水啊,清凉山是我永远向往的地方,它的传奇故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3篇:大美肥东散文
大美肥东散文
“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么子(母鸡),拿到湖尼(河里)死意死(洗一洗),除了谷头(骨头)就是皮。”今秋,在去肥东参加“大美肥东国际散文笔会”的途中,这首童谣突然从时光之渊跃出,漫在我的心坎,回响在我的耳畔。
下高速,缓缓驶向肥东县城,与一尊面朝东方,凛然正气的雕塑擦肩而过,不必猜问,那定是从这里走出并走进历史和历代民心的包拯包大人。二十多年前,一部由《三侠五义》改编的电视剧《包青天》风靡一时,寒假里,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照着剧情玩角色扮演游戏,一天,小伙伴建议由他表姐扮演包大人,据说这位晓梅表姐,就是打包大人老家过来走亲戚的。那天,晓梅用肥东话教会我们“从肥东到肥西”的童谣,并与我互通书信很久。
循着导航指引,拐进一条绿荫披盖的幽静老街,进入彩旗飘飘的笔会主会场,来自美国、澳洲、斐济等
第4篇:大美苍茫散文
大美苍茫散文
直到如今,我的记忆中仍存留一幅叫作《月出》的油画。这幅画作曾在2003年的国际画展上展出,并被业界评为金奖作品。
油画上表现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一静谧的夜晚,夜空里深蓝而澄澈,一点也未受工业化的污染,新出的月光洒着原始的银白,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官,又清冷得高傲,透着一层淡淡的忧郁。这幅作品因捕捉了月光的宇宙生命力,展现出大地的野旷之美。
随着视线在画面上逡巡,我的眼前闪过“苍茫”这个词语,同时也掠过思想家卢梭的一句箴言:不经历苍茫,你就不知天地的宽广。
上述的苍茫境界,还间或呈现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当记忆倒回到2005年的深秋,那时我正站在甘南的桑科草原上。
触目而来的是一望无垠的原生态景象:奔腾的水,磅礴的山,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鹰,凌厉的风,在这样一个与天地相接的地方,最美的还数那里的民众
第5篇:大美朝阳散文
大美朝阳散文
忘记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认识了郑朝阳,总之是,一看见他的胡子,我就意识到他是搞艺术的,自然就多了许多的亲近和联系,熟知了他的人品和文品。
朝阳性格倔强,这几乎是道上人共同的评价。犟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怕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世上有些事,很难用好坏来衡量。这就对了,人生并非1+1=2那样简单。很多不是艺术这条道上的人,一提起郑朝阳这个名字,也都会摇头叹息:那人犟得很。朝阳就是这样的人,坚守着自我的风格,我行我素,做人刻印,从容地挥洒着自己的人生。
犟的书面语是固执。朝阳认定的事情,他是非要做到底的,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大雪封山,他非要约几个朋友开车进山,还笑呵呵地说:疯一回。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朝阳身上怕是有上百件,上千件。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他偏要试一试,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拦不住他。搞
第6篇:清凉山公园
1、清凉山公园
线路:101、102路 琵琶巷下 转43路 到清凉山公园 下车即到
2、石头城公园线路:101路 琵琶巷下 转43路 到清凉山公下 过街即到
3、夫子庙
线路:101、102、105、106到中华门内下 走路即到
4、绣球公园
线路:101、102、105、106到中华门内转16路 大桥南路下想前走500米
5、紫金山线路:101、102、105、106到中华门内转2路 太平门下 向前200米
6、玄武湖环湖路线路:101、102、105、106到中华门内 转26、33路玄武湖公园 转2路鸡鸣寺或者太平门下都可以到
2、南京中山陵80元(含灵谷寺,凭门票可免费乘坐景区内小火车)南京灵谷寺80
元(含中山陵,凭门票可免费乘坐景区内小火车)南京明孝陵70元(南京中山陵,南京灵谷寺,南京明孝陵三景联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