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7 08:06: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盘古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中学赵怀兵zsyw@21cn.com

教学目的

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

(l)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浊(zhuo2)混沌(hun4dun4)孕育(yun4)霹雳(pi1)冉冉上升(ran3)巍峨(wei1e2)雷霆(ting2)骨髓(sui3)甘霖(lin2)。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也叫落雷。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1.作者作品简介袁柯,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导语。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三大类。本文属于由巨人化生万物这一类。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划分开了”。

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从“天和地分开以后”到“终于倒下了”。

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成形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就在这时候”到“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本文是根据课后练习二的1、2则神话改编而成的,试对照本文是怎么改写的。

讨论并归纳:第1节写“天地浑饨如鸡子”。第2节写“盘古生其中”。第3节写“万八千岁”,增加了“呼呼地睡着觉”的动作描写。第4节到第5节写“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增加了盘古醒来的动作和感受,写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还增加了开天辟地的工具和动作,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具体。第6节写“盘古在其中”增写了盘古在天地间的作用。“一月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没有写。第7节写“天日高一九地日厚一文,盘古日长一文,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第8节和第9节神话中没有。作者增加了盘古身长的推测及他在天地间吃力的工作情景,最后写天地造成,盘古也累得倒下了。第删节是根据练习二的第2小题改写的。第11节是作者的总结、议论,点出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4.作者改写古代神话基本忠实于原来的材料,但作了综合、整理和增添细节的工作。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增添细节根据什么?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根据原来材料并加以想象。如写混饨初开,想象为企古用大板斧一挥,还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饨忽然破裂开来。再如写盘古在天地间吃力地工作的形象之高大,气势之豪壮、威力之巨大是任何想象都无法企及的。

四、小结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H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桥和五方②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湿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1.“这时候”的“这”是指___

2.作者凭什么把“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凭什么把“他的声音”想象成“轰隆的雷霆”?凭什么把“他的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

3.这段文字表现了盘古的、的精神。

4.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修辞手法。

第2篇:《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盘古开天地

一、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实践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新字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体会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四、课前准备

1、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2、制作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⑴什么是神话故事?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

⑵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

⑶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⑷《盘古开天地》也是神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⑸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教学活动二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⑵识记生字词。

⑶教师范读课文。

⑷学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活动三

3、研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并结合树上的彩图,谈一谈对人类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使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⑵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你有什么新发现?

① 找出一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

② 说说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⑶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①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②盘古的身体变成了什么?

③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教学活动四

1、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总结全文(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3、布置作业

⑴临写生字新词,练读课文。

⑵把《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⑶朗读课文搜集盘古的有关资料。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创造宇宙

化作:气息风云

声音隆隆的雷声

四肢四极

血液江河

汗水雨露

肌肤大地

汗毛树木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透过语言文字体味盘古开天地的艰难和辛苦;其次通过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最后是在引导下走出文本,将课堂的积累,运用于表达之中,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第3篇: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学习目的】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生1:牛郎织女、女娲补天 生2:八仙过海、哪吒闹海 生3:嫦娥奔月、西游记

生4: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1、观看动画《开天辟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 3、生:《开天辟地》。4、是谁“开天辟地”呢? 5、盘古。

6、你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上蔡县塔桥乡第一初级中学

教学目的:

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l)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2)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注音。

浊混沌孕育霹雳冉冉上升巍峨雷霆骨髓甘霖2.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参考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参考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参考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1.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想想,讲的都是哪些故事。(课件)瞧,你们的小嘴笑得都合不拢了,那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什么故事吗?(神话故事)

2.师:是啊,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呢?(生答)

3.师:今天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谁来读读课题(生读)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咱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4.师: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吧,还等什么了,快快打开课文第71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多读几遍.(生读)

二、出示句子,学习生字。

师:刚才大家读的可真投入,我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18.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陈粉花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1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1.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想想,讲的都是哪些故事。(课件)瞧,你们的小嘴笑得都合不拢了,那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什么故事吗?(神话故事)

2.师:是啊,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呢?(生答)

3.师:今天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谁来读读课题(生读)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咱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4. 师: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吧,还等什么了,快快打开课文第71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二、出示句子,学习生字。

师:刚才大家读的可真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盘古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盘古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