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二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辅助呼吸
2.在美丽的漓江,有“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动人情景。下列有关江中鱼类的描述否正 确的是()
A.生活在水里 B.在水中呼吸 C.依靠鳍游泳 D.都吃植物
3.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4.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总趋势是()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5.下列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农田 B.城市 C.草原 D.森林
6.在“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A.猎物的体温 B.光线的强度 C.响尾蛇的视力 D.响尾蛇的毒液
7.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D.自然灾害
8.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A.划水游泳 B.在水底爬行 C.平衡身体 D.控制前进的方向
9.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外壳称为
A.角质层 B.皮肤 C.外骨骼 D.表皮
10.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呼吸器官
11.下列鸟类属于早成鸟的是()
A.鸽 B.喜鹊 C.麻雀 D.鸭
12.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这是()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
13.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14.科学家利用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物,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生物肥料等。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 B.减少环境的污染
C.生产成本低 D.不利于蚯蚓的正常生活
15.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是
A.病毒 B.细菌和真菌 C.食品防腐剂 D.食品添加剂
16.在下列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乳酸菌的是
A.面包 B.酸奶 C.米酒 D.米醋
17.泡菜、面包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菌、酵母菌 B.醋酸杆菌、酵母菌
C.乳酸菌、霉菌 D.醋酸杆菌、霉菌
18.用于制作啤酒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 D.乳酸菌
19.日常生活中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都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有明显不同,比动物细胞多和比植物细胞少的结构分别是
A.细胞壁细胞核 B.细胞壁叶绿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液泡细胞核
20.酿酒所需要的生物是x#k#b#
1A.醋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枯草杆菌
二、判断题
2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门、界、纲、目、科、属种。()
22.朊病毒是一种病毒。()
23.蜻蜓、蜈蚣和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24.陆地生活的动物体温都恒定。
25.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都是有害的。
26.细菌和真菌都是靠分裂生殖来传宗接代()
27.把鱼缸中的水换成凉白开,没有了细菌鱼会生活得更好。
28.动物、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29.人们制作酸奶时需要用到乳酸菌。()
30.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
三、填空题
31.哺乳动物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复杂,分布区域广,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
3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等。
33.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动物的仿生有许许多多的实例:如宇航服和 ;冷光灯和 ;苍蝇的复眼和。(3分)
34.很多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都很密切。例如蛭也叫水蛭或蚂蟥,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叫_______,可生产抗血栓药物;蟾蜍的毒腺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_______。
3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____、____和____。
36.在生物圈中,凡是、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四、综合题
37.鲫鱼,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1)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 和,在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的体形特点是。
(2)若从鲫鱼的口的前方滴入红墨水,则最先从 见到红墨水流出。
(3)鲫鱼在游泳时,如果它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原因是[ ] 失去了作用。
(4)当鲫鱼受到惊吓时,它的游动速度加快,这个动力来自,同时它能转向逃走,这是[ ] 和[ ] 协调作用的结果。
(5)我们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仅靠观察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若以捆扎鱼鳍的方法来探究鱼鳍的作用,你设想的过程是
38.“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请举出一例)。
五、实验题
39.生活中有许多食品和饮料的生产离不开细菌和真菌,请将与下列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写下来:
40.仔细观察下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些糖和酵母菌放入烧瓶,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晃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烧杯口上(如上图);
③将烧瓶放在比较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
(1)烧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套在烧瓶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要将烧瓶中的水与酵母菌、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将烧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放在较凉的地方,会有什么结果?
(5)如果烧瓶中只放酵母菌和水,上述现象能否发生?为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C4、B5、D6、D 7.D.
8、C9、C10、C11、D12、B13、A.
14、D15、B16、B17、A18、A19、B 20、B
二、判断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填空题
31、胎生 哺乳
32、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 以菌治虫
33、长颈鹿 萤火虫 蝇眼照相机
34、蛭素 蟾酥
35、营养物质(有机物)水分 适宜的温度(顺序可以颠倒)
36、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四、综合题37、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能在水中呼吸 梭形(2)鳃盖后缘(3)1 尾鳍(4)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4 胸鳍 3腹鳍
(5)用细线和木板分别依次捆扎鲫鱼的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对照正常鲫鱼的活动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38、Ⅰ.① 相同 ② 有 Ⅲ.乙 Ⅳ.(1)苍蝇卵(2)细菌和真菌(3)冷藏法(或风干法、腌制法、烟熏法、脱水法等)
五、实验题
39、(1)霉菌
(2)酵母菌
(3)醋酸菌
(4)乳酸菌
40、(1)有气泡产生。
(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3)使酵母菌与糖充分接触
(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低酵母菌发酵速度慢或不发酵。
(5)不能。缺少营养,酵母菌分解糖才出现上述现象。
第2篇:初二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初二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
1. 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辅助呼吸
2. 在美丽的漓江,有“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动人情景。下列有关江中鱼类的描述否正 确的是( )
A.生活在水里 B.在水中呼吸 C.依靠鳍游泳 D.都吃植物
3. 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4.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总趋势是( )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5. 下列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农田 B.城市 C.草原 D.森林
6. 在“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A.猎物的体温 B.光线的强度 C.响尾蛇的视力 D.响尾蛇的毒液
7. 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D.自然灾害
8. 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 )
A.划水游泳 B.在水底爬行 C.平衡身体 D.控制前进的方向
9. 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外壳称为
A.角质层 B.皮肤 C.外骨骼 D.表皮
10. 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呼吸器官
11. 下列鸟类属于早成鸟的是( )
A.鸽 B.喜鹊 C.麻雀 D.鸭
12. 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这是 (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
13. 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14. 科学家利用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物,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生物肥料等。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 B.减少环境的污染
C.生产成本低 D.不利于蚯蚓的正常生活
15. 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是
A.病毒 B.细菌和真菌 C.食品防腐剂 D.食品添加剂
16. 在下列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乳酸菌的是
A.面包 B.酸奶 C.米酒 D.米醋
17. 泡菜、面包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菌、酵母菌 B.醋酸杆菌、酵母菌
C.乳酸菌、霉菌 D.醋酸杆菌、霉菌
18. 用于制作啤酒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 D.乳酸菌
19. 日常生活中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都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有明显不同,比动物细胞多和比植物细胞少的结构分别是
A.细胞壁细胞核 B.细胞壁叶绿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液泡细胞核
20. 酿酒所需要的生物是x#k#b#1
A.醋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枯草杆菌
二、 判断题
21. 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门、界、纲、目、科、属种。 ( )
22. 朊病毒是一种病毒。( )
23. 蜻蜓、蜈蚣和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
24. 陆地生活的动物体温都恒定。
25. 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都是有害的。
26. 细菌和真菌都是靠分裂生殖来传宗接代( )
27. 把鱼缸中的水换成凉白开,没有了细菌鱼会生活得更好。
28. 动物、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 )
29. 人们制作酸奶时需要用到乳酸菌。 ( )
30. 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 )
三、 填空题
31. 哺乳动物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复杂,分布区域广,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 、 。
32.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 、 等。
33. 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动物的仿生有许许多多的实例:如宇航服和 ;冷光灯和 ;苍蝇的复眼和 。(3分)
34. 很多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都很密切。例如蛭也叫水蛭或蚂蟥,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叫_______,可生产抗血栓药物;蟾蜍的毒腺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_______。
35.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____、____和____。
36. 在生物圈中,凡是 、 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四、 综合题
37. 鲫鱼,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1)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 和 ,在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的体形特点是 。
(2)若从鲫鱼的口的前方滴入红墨水,则最先从 见到红墨水流出。
(3)鲫鱼在游泳时,如果它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原因是[ ] 失去了作用。
(4)当鲫鱼受到惊吓时,它的游动速度加快,这个动力来自 ,同时它能转向逃走,这是[ ] 和[ ] 协调作用的结果。
(5)我们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仅靠观察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若以捆扎鱼鳍的方法来探究鱼鳍的作用,你设想的过程是
38.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 (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 (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 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 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 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 (请举出一例)。
五、 实验题
39. 生活中有许多食品和饮料的生产离不开细菌和真菌,请将与下列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写下来:
40. 仔细观察下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些糖和酵母菌放入烧瓶,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晃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烧杯口上(如上图);
③将烧瓶放在比较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
(1)烧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套在烧瓶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要将烧瓶中的水与酵母菌、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将烧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放在较凉的地方,会有什么结果?
(5)如果烧瓶中只放酵母菌和水,上述现象能否发生?为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D 6、D 7.D. 8、C 9、C 10、C 11、D 12、B 13、A. 14、D 15、B 16、B 17、A 18、A 19、B 20、B
二、判断题
21、×22、√ 23、× 24、×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三、填空题
31、胎生 哺乳
32、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 以菌治虫
33、 长颈鹿 萤火虫 蝇眼照相机
34、蛭素 蟾酥
35、营养物质(有机物) 水分 适宜的温度(顺序可以颠倒)
36、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四、综合题
37、 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能在水中呼吸 梭形(2)鳃盖后缘 (3)1 尾鳍 (4)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4 胸鳍 3腹鳍
(5)用细线和木板分别依次捆扎鲫鱼的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对照正常鲫鱼的活动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38、 Ⅰ.① 相同 ② 有 Ⅲ.乙 Ⅳ.(1) 苍蝇卵 (2)细菌和真菌 (3)冷藏法(或风干法、腌制法、烟熏法、脱水法等)
五、实验题
39、(1)霉菌
(2)酵母菌
(3)醋酸菌
(4)乳酸菌
40、(1)有气泡产生。
(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3)使酵母菌与糖充分接触
(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低酵母菌发酵速度慢或不发酵。
(5)不能。缺少营养,酵母菌分解糖才出现上述现象。
第3篇:初二生物期末试题
初二生物期末试题
1.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那么碧眼指的是眼球哪一部的颜色呢?(C)
A.角膜B.巩膜C.虹膜D.视网膜
2.咽部发炎引起中耳炎,病菌由咽部到达中耳经过的`结构是(B)
A.外耳道B.咽鼓管C.喉D.耳郭
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C)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角膜、视网膜
4.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D)
A.②①B.②④C.③④D.③①
5.醉酒的人走路摇晃,东倒西歪,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分?(C)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神经
6.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4篇:初一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初一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
2.栽花最好用盆底有小洞的瓦盆,这是因为
A.瓦盆价钱较低 B.有小洞的瓦盆有利于根的呼吸
C.瓦盆易保持水分 D.瓦盆硬度较小
3.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会发现在载玻片上有结晶物质,这些结晶物质最有可能是
A.水痕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玻璃的碎屑
4.韩国料理中的泡菜一直很受大众的欢迎。与腌渍前相比,大白菜腌渍后的变化是
A.大白菜会变硬、体积变大 B.大白菜会变硬、体积缩小
C.大白菜会变软、体积变大 D.大白
第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的是一些糖,乙准备的是一些牛肉,丙准备的一些水果,丁准备的是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A.甲B.乙C.丙D.丁
2.李老师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3.0X1012个/L
李老师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
A.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B.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C.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D.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
3.下
第6篇:初一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
2.栽花最好用盆底有小洞的瓦盆,这是因为
A.瓦盆价钱较低 B.有小洞的瓦盆有利于根的呼吸
C.瓦盆易保持水分 D.瓦盆硬度较小
3.把无土栽培营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会发现在载玻片上有结晶物质,这些结晶物质最有可能是
A.水痕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玻璃的碎屑
4.韩国料理中的泡菜一直很受大众的欢迎。与腌渍前相比,大白菜腌渍后的变化是
A.大白菜会变硬、体积变大 B.大白菜会变硬、体积缩小
C.大白菜会变软、体积变大 D.大白菜会变软、体积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