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精选9篇)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精选9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1
暑假开始了,老师向我推荐了几本书,《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一听它的名字我就喜欢。这本书写的是关于他小时候在自己家的大花园所发生的趣事,如捉蚂蚱、捉蜻蜓、捉蝴蝶,各种各样的昆虫,汪曾祺先生总喜欢把它们放在小瓶子里,开着盖,让这些小东西们自生自灭。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些都是人们做菜时放的佐料,像汪曾祺先生这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会把所有有关吃的学问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说出来,让你听得直流口水,可他为了一道菜而遗憾了六十多年。
我小时候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美食家,但是在妈妈的劝说下,我才放弃了,除了妈妈烧的菜之外,我最喜欢吃徽州的毛豆腐了!它样子不讨人喜欢,可它经过油炸之后,简直是旧貌换新颜,像一块金麦,可香了!
关于这个美味的豆腐,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某州的大人爱吃一位老人做的豆腐。可是,一次突发的风寒,让老人卧病在床。这位老人一病病了好几天,制好的豆腐放在纸箱里,数日已过,老人已经病好了,发现豆腐已长毛,老人不舍得丢掉,就放在油锅里一炸,尝了之后景竟比鲜豆腐还好吃。于是老人就把这长毛的豆腐取名“毛豆腐”,传给了后代从此就过世了。
所有好吃的我都爱,可我最爱“毛豆腐”。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2
你们看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吗?大部分人都看过吧!这整本书,都是写作者小时候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叫《捉虫小记》,这个故事是讲作者小时候去捉天牛、蟋蟀甚至还捉弄土蜂!同学们你们觉不觉得作者小时候很顽皮呢?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作者不论是运用四字词还是总结开头结尾都很恰当,生动,而且描写事物以及动物还很具体,这让我心眼里佩服他。就拿我最喜欢的《捉虫小记》打比方吧!里面有一句叫做”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手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腾拉了手,扑,追着扑。
这句描写就是蟋蟀的叫声,和作者想捉住蟋蟀的起劲儿心,这句话不但把蟋蟀的叫声描写得很详细,还把找蟋蟀及抓蟋蟀的过程描写得很具体。再比如有一段话“那棵大垂树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他们总像又一桩事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有节的触须了。这句话写的就是天牛所在的地点以及习惯和个数,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故事后,是不是也感觉作者不但善于总结还爱发现?
是啊!生活处处有发现,世界还有很多奥妙等着人类去发现呢!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3
这一次我读了《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了这一本书我知道了他的童年是幸福的,除了读书,更多时间是在玩,放学以后,他到处玩,在街上看店铺——手工作坊、布点、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等等。在湖边看水、看船、看鱼鹰、看打鱼等等。在花园里爬树、摘花、捕鸟、捉虫子等等。我没做过的事他全都做过,还是因为他东看看、西看看,这里玩、那里玩。成人后才能写出这么多的作品。
汪爷爷长大成人后还是个会生活的人,懂得品尝生活中的真味,他的文章有着人间烟火的味道,他是作家中的美食家,会做菜,懂得吃,书中的五味介绍了许多菜,比如说:扁豆、干丝、杨花萝卜、咸菜茨菇汤等等。其中家乡的咸蛋这篇写了咸蛋的学问,让我知道咸蛋有的秀气,有的蠢。吃法有讲究,平常食用,一般式敲破了“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一插下去,吱——红油就出来了,吃完了,蛋壳甚至还可以装萤火虫。太有趣了。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学生汪曾祺读本》的书,这本书是现代作家汪曾祺爷爷写的短文。汪爷爷是上世纪20年代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书香MEN第,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他从小就读《论语》,长大后经常写作、作旧诗、画国画,并写了一手好书法,而且还会做菜,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应该是《五味》了。在这篇文章中,汪爷爷介绍了全国好多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写得细腻而又有声有色、生动现象。令我垂涎三尺。汪爷爷的一篇文章竟然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写作水平真是太高了,值得我们去了解一下。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饮食,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独特的口味。从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很多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我决定长大后也要去各地品尝一下独特的风味。
另一篇《葡萄月令》也是令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葡萄生长的过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原来种葡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使我理想到我们的粮食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和葡萄一样来之不易,而我原来却毫不在乎,经常浪费,今后也要珍惜。我也很想种一棵葡萄树,尝试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师恩母爱》讲了汪爷爷幼稚园老师的故事;《五小的校歌》讲了汪爷爷小学时那荡气回肠的校歌;《跑警报》讲了汪爷爷大学是躲避日军空袭的事。都很精彩,让人身临其境。
汪爷爷小时侯除了读书就是玩,这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实令我向往。我的童年也很幸福,在家有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校有小伙伴玩耍。我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5
时值寒假,临近春节,透过玻璃窗的阳光照在堂前,我悠然的坐在椅子上,一边捧着《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慢慢品读,一边吃着坚果水果,屋子里还弥漫着大灶中飘来的阵阵粽叶的香味,用鼻子使劲一吸,还能闻到挂在房檐下咸肉的味道。
汪老先生的文章我是极爱读的,文字简单,如此的有生活气息。尤其是他谈吃的,我简直觉得他作为一个美食家更甚于作家,像我这样的吃货对《读本》的第五编《五味》更是情有独钟,或因为高邮、杭州同属江南,书中之菜皆为平常之所见,阅之则调动视觉、味觉、嗅觉,于半空中如VR般呈现出杨花萝卜、干丝、咸鸭蛋、咸菜茨菇汤……
“萝卜原产中国,所以中国的为最好。有春萝卜、夏萝卜、秋萝卜、四秋萝卜,一年到头都有。可生食、煮食、腌制。”如此普通的食物却能让台北的女作家赞不绝口,惊为美食,何故?究其答案,实为应时搭配。应时就是讲究和节气的配合,是人与自然界的完美和谐,“不时,不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饮食上的朴素体现;搭配就是讲究物与物的完美配合,取它所长,补己所短,烩鱼羊而成鲜,这是和而不同思想在饮食上的体现。拍萝卜、羊汤汆萝卜、萝卜排骨汤、牛肉炖萝卜,不同的搭配经过精心的烹饪,引领食物超越自身达到更加美味的境界。顺天应物,这不仅是菜品的完美境界,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调人间滋味。
“一种特制的豆腐干,较大而方,用薄刃快刀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这便是干丝。讲究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普通的白干,化成千万根细丝,最后被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将汤汁都喝得涓滴不剩。块变成片再成丝,看似简单的形状变化,其实背后蕴含着人对器的运用,对技的.传承。西餐的厨师,每个动作都有不同的刀具;中国的厨师则不同,手中一把刀,劈、剁、砍、片、切,运用的出神入化,行出无数种刀法。真是对手中之刀的了如指掌,才能在方寸之间运用自如,如此这般,化腐朽为神奇。与干丝相比,还有一道名菜恐更考验刀工——文丝豆腐,将豆腐切成细丝,与常人而言犹如天方夜谭。美食江湖的刀光剑影是在深藏功与名的岁月修炼中。美味的每一个瞬间,在厨师技艺的代代相传中。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厨师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他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也是技艺的坚守着。技,传人间之味。
“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鸭蛋在江浙确有盛名,但如汪老这般爱好之人却也少见,与我则一个足以,多则偏咸。汪老之爱咸鸭蛋更在于它是家乡的产物,就如“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咸鸭蛋也好,咸菜茨菇汤也罢,人间美味其实是家的味道!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里,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不管身在何处,总有一种味道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家,是人间至味!
我正沉浸与书中的美味,一股粽叶、咸肉和板栗混合的香味钻入我的鼻子,沁入心脾,奶奶将一只盛着刚煮好的咸肉板栗粽递到我面前,说:“去年你吃了之后说好吃,今年又给你包了几个,趁热吃。”
人间至味!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6
汪曾祺写的书有许多,小说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其中《小学生汪曾祺读本》里的《我的家乡》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视线……《我的家乡》中汪曾祺写了他的家乡高邮。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汪曾祺的家乡是个水乡,家乡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叫高邮。运河里有着许多的大船;许多捕鱼的鱼鹰;许多造船修船情景;许多我在西堤上跟小朋友玩的趣事;还有许多那里的特产,例如:湖蟹、咸鸭蛋……我在看到用鱼鹰捕鱼这段描写的时候,不禁眼界大开,心里也在嘀咕着:竟然还有这种奇特捕鱼的方法。
人们一般都是两条船,一条船有八只左右的鱼鹰排成阵形,捕鱼人把篙子一挥鱼鹰就纷纷跃进水里,叼着一条鳜鱼上来,捕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扣子,奖励它们一条小鱼,它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为人捕鱼。这种捕鱼的方法真奇特呀!汪曾祺把高邮的特产写得很有趣,字里行间还包含着深意呢!像这句: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只出咸鸭蛋似的!这句话写出了高邮不仅仅出咸鸭蛋,还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如:秦少游,散曲作家王磐,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顺便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妈妈的家乡也在高邮,下次我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去汪爷爷写到的地方游览一下。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7
暑假里,我读了几本课外书,其中有本《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对我有很大的兴趣,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汪爷爷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踢毽子”,它主要描写了汪爷爷小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踢毽子的乐趣。他们的毽子都是自己做起来的,而且鸡毛必须公鸡毛做的,如果用母鸡毛做,就会遭人笑话。大多数孩子书包里都有一两只毽子。踢毽子的花样还很多,有小中大五套踢法。踢毽子也有比赛活动,比如有你可以踢多少下到踢不准为止,看谁踢得多就算赢,还有对手照踢;成套比赛;分组赛;还有一种大集体的踢法呢,真的很有意思!在冬天的大雪天有小孩、有老人都在踢毽子,这种游戏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得到许多快乐!
看了这个”踢毽子“的故事,我觉得汪爷爷把踢毽子的动作、情形描写的很认真,很生动。汪爷爷真是一个大玩家,能够描写出符合孩子们的游戏心态,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本书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8
汪曾祺写的书有许多,小说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但是其中《小学生汪曾祺读本》里的《我的家乡》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视线。
汪曾祺的《我的家乡》写了他的家乡——高邮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高邮是个水乡,家乡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运河里有着大大小小的船。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小虾。还写了汪曾祺在西堤上跟小朋友玩的趣事;
我一看到那里用鱼鹰捕鱼,我可大开眼界了。打鱼的人一辉,这些鱼鹰就会纷纷跃入水中,没多久,有的就立马钓上来了一条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扣子(鱼鹰上的金属扣子是为了防止鱼鹰把捕到的鱼吞了),把鳜鱼扔进船里,就奖励鱼鹰一条小鱼,鱼鹰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回了水里。这样的捕鱼方式真好玩呀。
汪曾祺把高邮的特产写得很有趣,字里行间还包含着深意呢!像这句: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只出咸鸭蛋似的!这句话写出了高邮不仅仅出咸鸭蛋,还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如:秦少游,散曲作家王磐,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汪曾祺把高邮写得这么好玩,下次有机会我也要去看看!
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有感 篇9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它伴随我们成长。暑假,我遨游在茫茫书海中,读了不少好书,在阅读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汪曾祺写的《詹大子胖》一文,给我留下了印象的深刻。
《詹大子胖》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作者母校的斋夫(校工)——詹大子胖的故事。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童年的记忆中。詹大胖子是个大白胖子,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摇上课铃、下课铃。为了让孩子们能准时上下课,他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屋里的挂钟“喀拉喀拉”上很足的发条,到点了,他就会提一只铃铛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詹大胖子还有一件事,就是剪冬青树,一个学期得剪好几回。他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好像跟冬青树有仇似的,但其实他很爱这些树。他还常给校园里的花浇水。秋天,刮了大风,校园里满地的梧桐叶,詹大胖子就会用一把大竹扫帚,扫地上的梧桐叶,然后把它们都堆在一起烧掉。平时他还要帮先生印考试卷子。每到寒暑假,詹大胖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共有二百人,詹大胖子要一家一家去送。詹大胖子就是这样年复一年过得平静而又简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平淡的语气,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地讲述了生活在他身边的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詹大胖子这样的人,他们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手艺和辛苦劳作,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双粗糙的大手和一张瘦长而又饱经风霜的脸,他就是我家小区附近的那位修鞋老爷爷。他的鞋摊就摆在小区的拐角口,一出小区便可看见。老爷爷约摸六七十岁的年纪,其实像他这个年纪大多数老人都已在家安享晚年了,但他还要靠修鞋来挣些小钱,而这些钱仅仅只够养活他自己。
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老爷爷对待生活总是那么乐观,每天都乐呵呵的。他的修鞋摊上除了别人送去修补的鞋子外,就只有一台破旧的修鞋机。其实老爷爷的修鞋手艺也不错,但由于修鞋设备比较落后的缘故,修鞋的质量可能比现在年轻人开的“金碧”美鞋店等修出的鞋子要稍稍逊色些。但老爷爷的收费很便宜,只要几块钱,尽管这几年物价飞涨,可他还是坚持按原来的价格收费,有些老街坊邻居提醒他涨些价格,老爷爷说他摆这个小摊一方面为了赚些生活费,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修鞋,赚的钱只要够过日子就好了!所以他的修鞋摊生意总是很好。老爷爷只要顾客满意,他便高兴。每当人家去取鞋子,露出满意的笑容时,老爷爷就会显得十分开心。
记得有一次我忘了带钱,我说我马上回家去取,老爷爷硬是让我下次来付,还说要是忘了也没关系的,这倒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其实我与老爷爷的接触并不多,不过是天天看见罢了,但是我对他印象非常深刻。他的样子,他的小摊,他的为人,我想永远都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就如詹大胖子也不会从作者的脑海中消失一样。
詹大胖子也好,修鞋老爷爷也罢,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能你还没有注意到他们,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的“詹大胖子”吧!
第2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介绍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介绍
内容简介: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为什么要强调“阅读”?为什么倡导阅读“经典名著”?小学生能“接受”经典名著吗?
由丁慈矿所编著的《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能给你开一扇小小窗子,透过这扇窗子,愿你感受到汪曾祺爷爷文字的美好。照汪爷爷这样观察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有意思;照汪爷爷这样作文,你会学得纯粹的中文。咱们的'中文多么美啊!简洁、纯净、优雅……这些文字特点你可能读书以来还未曾体会到,那么,请打开《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慢慢地读吧。
品读名家文学经典,打下人生精神底色!
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剧本《沙家浜》等。
作者简介: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作为知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尤其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普及,不仅向研究生、本科生讲鲁迅,讲萧红,还向中学生讲鲁迅,并为中小学生编《新语文读本》、《诗歌读本》。所倡导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理念,近年来影响了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
丁慈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爱读书、爱思考、爱旅游,为汉字之美、中文之妙所深深陶醉。致力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有十余万字的文章在《文汇报》、《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等报刊发表。编著有《小学对课》。近两年来,痴迷于民国小学国文课本收集和民国小学生作文研究。
第一编 我的家乡在高邮
我的家乡
有个地方叫“大淖”
五小的校歌
校园外的风景
故乡的灯节
父亲是个“孩子头”
师恩母爱
第二编 一路走来,东张西望
昆明的雨
草原小城沽源
京城国子监
从戈壁滩到火焰山
岳阳楼记
泰山很大
林肯的鼻子
第三编 草木虫鱼鸟兽
一花一世界
紫薇和黑蜂
捉虫小记
故乡的鸟呵
昆虫备忘录
葡萄月令
第四编 四季
夏天
下大雨
梧桐
冬天
冬天的树
踢毽子
放风筝
第五编 五味
端午的鸭蛋
咸菜茨菇汤
杨花萝卜
扁豆
干丝
豆汁儿
五味
第六编 故人往事
昙花与鹤
詹大胖子
炕鸡状元余老五
沈从文先生的作文课
金岳霖先生
第七编 人生百态
童年的病
“捏着鼻子吹洋号”
卖蚯蚓的人
王二切熟食
跑警报
写字
附编 一汪清泉——汪曾祺语丝
后记
第3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篇一】
暑假开始了,老师向我推荐了几本书,《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一听它的名字我就喜欢。这本书写的是关于他小时候在自己家的大花园所发生的趣事,如捉蚂蚱、捉蜻蜓、捉蝴蝶,各种各样的昆虫,汪曾祺先生总喜欢把它们放在小瓶子里,开着盖,让这些小东西们自生自灭。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些都是人们做菜时放的佐料,像汪曾祺先生这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会把所有有关吃的学问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全说出来,让你听得直流口水,可他为了一道菜而遗憾了六十多年。
我小时候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美食家,但是在妈妈的劝说下,我才放弃了,除了妈妈烧的菜之外,我最喜欢吃徽州的毛豆腐了!它样子不讨人喜欢,可它经过油炸之后,简直是旧貌换新颜,像一块金麦,可
第4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介绍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介绍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是名家文读本其中一册。每册书的编写都是教学第一线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小学语文教师,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也有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共同撰写。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介绍,供大家参考。
内容简介: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为什么要强调“阅读”?为什么倡导阅读“经典名著”?小学生能“接受”经典名著吗?
由丁慈矿所编著的《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能给你开一扇小小窗子,通过这扇窗子,愿你感受到汪曾祺爷爷文字的美好。照汪爷爷这样观察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有意思;照汪爷爷这样作文,你会学得纯粹的中文。我们的中文多么美啊!简洁、纯净、优雅……这些文字特点你可能读书以来还未曾体会到,那么,请打开《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慢慢地读吧。
品读名家文学经典,打下人生精神底色!
第5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是名家文读本其中一册。每册书的编写都是教学第一线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小学语文教师,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也有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共同撰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后感1
你们看过《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吗?大部分人都看过吧!这整本书,都是写作者小时候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叫《捉虫小记》,这个故事是讲作者小时候去捉天牛、蟋蟀甚至还捉弄土蜂!同学们你们觉不觉得作者小时候很顽皮呢?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作者不论是运用四字词还是总结开头结尾都很恰当,生动,而且描写事物以及动物还很具体,这让我心眼里佩服他。就拿我最喜欢的《捉虫小记》打比方吧!里面有一句叫做”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手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
第6篇: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
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特点,如《金银》这本书恐怖又充满智慧。《爱丽丝漫游奇遇记》这本书有着天真而又浪漫的幻想,《同桌冤家》这本书搞笑而又奇怪,让人爆笑不断。今天,我看的这本《小学生老舍读本》内容幽默生动,使我感触很深。
读完整本书,我知道了老舍爷爷是个“老小孩”,他对生活永远好奇,永远有兴趣,他什么都爱写,面特别广。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内心也总是充满了光明和善良,所以他看这个世界就与众不同,因此写出的文章总是那么有真情实感。书中有写动物的文章,如麻雀这一篇,有许多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想想,例如文章的最后一句,
第7篇:读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有感
读《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有感
白山市第六中学六年一班韩瑛鑫
法律知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暑假看了《中华学生法律知识读本》,让我对法律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这本书例举了关于我们中小学生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一打开书,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我,简单的内容,配有温画和插图,使我看得津津有味。《诚实是金》中的顾亮沉迷网络,用各种办法去骗他妈妈,后来没钱上网,而去偷钱被抓,还把他妈妈气死了。《红绿灯》中王老师和他的同学亲眼目睹了,因为违反交通法规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这些都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现在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反法就行”,那就请你赶快打消这念头吧!现在小小的放松很
第8篇: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
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小学生老舍读本》有感1
就在今天,我读完了《小学生老舍读本》这本书。这本书荟萃了老舍的经典文章。虽然这本书里的每篇文章都很长,但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吃力。
老舍爷爷是这么一个人,他幽默、善良、热心、仔细。生活中的一点儿小细节也能被他放大成一篇文章。他的幽默感使他既不宽恕坏人的恶行,也让他心地爽朗,心胸宽大,能够原谅别人。如果他自己有什么不好,也会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说出来,绝不偏袒自己。
老舍爷爷的文章,乍一看,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其实,他的文章都具有一个特点:耐读。例如老舍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