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不雨花犹落优美散文
不雨花犹落优美散文
大年初一竟无法像往常一样稳坐家中享受孤独,又没有串门的习惯,出去见见太阳吧。跨上摩托车才发现,我在直奔南山寺——心中似已跟佛有了约会了。三亚东郊离南山寺可不近,骑摩托车游南山的恐怕没几个,好在我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喜欢高速公路的直白,况且我的坐骑也不配。拐上现在看起来很蜿蜒的老公路走走停停、逗羊赶鸭,倒也悠哉游哉。也才知道三亚原来也是有春天的。
踱人不二门,佛地并未如我期望的清雅,看着菩萨在喧嚣中拈花微笑,我不明白伊究竟是喜欢静穆还是喜欢香火鼎盛,迷惘中,见菩萨脚下端坐一中年僧人,宽厚仁慈的面容、宁静安祥的神态似与我心中的佛暗合。我禁不住趋前叫声大师,他挣开半闭的眼睛,坦然挪出半边凳子,示意我坐在他身边,旁若无人地与我这个看起来有点洋气的“女施主”漫无边际地聊起来。记不起是什么话题带出了我心中的一段故事:有位朋友回家休假,母亲吩咐她去买包味精,她趴在沙发上看电视没动窝,母亲只好自己去买,不料一下楼便被车撞上,撒手人寰。朋友痛不欲生,将母亲的死完全归咎于自己。大半年过去了,至今仍不敢看电视。这事总是让我联想起不辞而逝的慈父,让我对人生的无常充满了莫名的恐惧。
“槿花凝霜、梧叶成秋”大师随口这样说。见我似懂非懂,便撩起袖口,铺好桌上的纸,舒缓地写下两行字:“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常人以为花凋絮飞,是风雨肆虐之故,其实花开之时已注定花落,风雨不过助其成为事实罢了。”
我有一点明白了,忙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你朋友失去了母亲,悲伤是自然的,但也不必太过自责。宇宙万物皆有定数,生之时已定死之期,人是自然中一物,必须也恪守其则,她母亲的死,只不过是借用这种形式罢了。”
“对做女儿的来说,这种形式未免太残酷了。”我回答说。
“这也是她自身的业力所定。”
我又糊涂了,回想父亲逝世后,我瘦下去的几公斤皮肉和悲苦无助的'心境,我知道自己无法超脱。我却很好奇,大师们彼时彼刻将何以自处。于是又问道:“既然万事皆为定数,那么我们在失去亲人后就能超脱痛苦、不必悲伤了吗?”很不巧,这时从寺外来了一个小沙弥,低眉顺目地在大师耳边轻言了几句,大师示意我稍候,便从容踱出了寺门。候了候,我的胃很俗气地犯起了嘀咕,怕肉气熏了菩萨,便匆匆赶去吃素斋。再回来,问了几个摇头僧人,大师似去了“云深不知处”。我自红尘来,自然难免执着,仍是跑到另一处去找,因为忘了问大师的法号,描述了半天,对方倒是挺讶异于我对他的称呼,似乎在他们心目中他不够“大师”。究其根由,他们说“大师怎会这么俗气!”原来他们的不屑源自大师在其寡母的葬礼上,顶着一颗闪亮的头颅,披着金黄色的袈裟,扎在悲伤的人群中哭得昏天黑地,全无佛家弟子应有的矜持超脱,实在有失佛门体统。
从寺里出来,天仍高云仍淡太阳仍执着热烈,可我的眼里却烟雨蒙蒙。我想。如果与大师有缘再续旧话,他的回答应该是:“刻意隐藏悲伤并非真正的了悟,只有常怀赤子之心,抛开表象的负累才能与禅理相通”。
岁月的流蚀,能让我淡忘曾以为会在自己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却觉得不会忘记大师,也常常想起佛和伊的宗教。当初我与大师交谈,是出处自一种对宗教精神好奇的探秘,一种试图涉足未知领域的心理。现在想来佛性亦不外乎人情,大师与我虽有净土红尘之隔,但人性其实是相通的。无论处于五行之中,还是跳出三界之外,只要胸无妄念,心闲气定做自己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必定能常与安祥为伍,平和坦然过一生。如此恐怕算是人生的极高境界了。
第2篇:雨落荼靡优美散文
雨落荼靡优美散文
那年在外面上大学的他在驾校学车时认识了丹,他刚刚高中毕业奔向一个新的人生,她结束了考研要去北京继续自己深造自己的梦想,两个人在里程碑开端和尾声,如同晚秋的风爱上初冬的雪,一场缤纷的`梦,身临其境即一闪而过让人措手不及。
下午离开驾校后,回学校的车上,那时残夏未逝,车内没有空调,大家的心情都蛮浮躁的,丹就坐在他的旁边,晚霞透过车窗把她的头发染成了酒红色,一个微笑,让他偷偷的多看了几眼,却只记住有股说不出名的花香。
再后来他们经常聊天,一起去玩,吃饭,看电影。他喜欢她,她可能也喜欢他,但是还有两个月就要离开这个城市北上,碍于种种原因就一直把他当做朋友。有次吃完饭后坐在足球场上聊天,他才知道她还有两个月就要去读研了,他有点慌,因为他错了,错以为时间还有很长,那晚他们聊了很多,最后女孩笑着说大学最遗憾是没有好好的谈过一场恋爱,回到宿舍后他想了很久。第二天,男孩带着她出去玩,去弥补她那些遗憾,一天两天,一件两件,很多事都做完了,可男孩还是没有对她说自己喜欢她。
时光荏苒,两个月如白驹过隙,最后的一个星期,她很忙,忙得几乎很少去想到他,而他也悄无声息,没有去找她。渐渐地她似乎有种莫名的释然,最后在她出发的那个下午,他去车站送她,女孩看见他很高心,和他说了很多话,他带着微笑一一回应。最后时间到了,她要进站了,他还是带着微笑说一路顺风,两人也许就此而别了。
女孩走后的日子,他像丢了东西一样,整天魂不守舍,他喜欢她,又害怕自己不能陪她走到最后,所以,那段日子他把力所能及的事全做了,只想她可以有一个完美的谢幕。大学承载了我们很多的第一次,也在人生强势的占领一席之地。却只给他留下一个没有结果的梦,而他又在梦中迷失了自我。
第3篇:雨落闲情至优美散文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撑一把伞独自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深切感受到了秋天的韵意。一滴滴细腻的秋雨洒落在树上、大地上,眼前的一切便构成一幅纯净的画面。
静静观赏秋雨带来的这种美好,被雨水打落的枫叶犹如一只只枯叶蝶在空中完成最后一次优雅的飞舞,随即扑入大地母亲的怀抱。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落叶,被雨珠串连起来的枝桠以及在雨中摇晃的雨伞,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动态画。秋雨打湿了空气、屋顶、小道,更湿了心中的一幅画。
看到如此景象,我不禁动容,于是拿出相机按下快门,定格这一瞬间的美好。侧身发现不远处朦胧的雨中也有一人在驻足欣赏这美丽的一切,和我一样的动作,按着快门。在这一刻,我们成了彼此画中的风景。人生中的乐事,莫过于有人陪你一同看风景,拥有同样的心情与心境,并成为彼此的风景。
我迈开步伐继续向前走,自在悠闲。路上有许多
第4篇:雨落闲情至优美散文
雨落闲情至优美散文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撑一把伞独自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深切感受到了秋天的韵意。一滴滴细腻的秋雨洒落在树上、大地上,眼前的一切便构成一幅纯净的画面。
静静观赏秋雨带来的这种美好,被雨水打落的枫叶犹如一只只枯叶蝶在空中完成最后一次优雅的飞舞,随即扑入大地母亲的怀抱。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落叶,被雨珠串连起来的枝桠以及在雨中摇晃的雨伞,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动态画。秋雨打湿了空气、屋顶、小道,更湿了心中的一幅画。
看到如此景象,我不禁动容,于是拿出相机按下快门,定格这一瞬间的美好。侧身发现不远处朦胧的雨中也有一人在驻足欣赏这美丽的`一切,和我一样的动作,按着快门。在这一刻,我们成了彼此画中的风景。人生中的乐事,莫过于有人陪你一同看风景,拥有同样的心情与心境,并成为彼此的风景。
我迈开步伐继续向前走,
第5篇:丑花不丑优美散文
丑花不丑优美散文
1990年,对于村里的人们来说是喜悦的,因为家家户户院子里的玉米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就像老人们常说的那样,牛马年,好种田。那一年,正是农历庚午年,马年。
房檐下,铁皮烟囱从玻璃窗上伸出来,用铁丝吊在烟囱底下装烟油子的瓶子里早已盛得满满登登了。屋子里,贴着房顶经过土炕的那一截烟囱上,也挂着一个一模一样的玻璃瓶子。但那个瓶子并不会让我担心。每晚临睡前,姥姥拉了灯绳以后,我都会就着从狭小的窗帘缝隙里吝啬地照进来的月光,目不转睛地盯上它一阵子。有时候,我好像看到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站在黝黑黝黑的瓶口上,拉起手来欢快地跳舞;有时候,也会独独遇见那个专门与七个葫芦娃做对的坏透了的蛇妖。要说与我“碰面”最多的,还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擦亮火柴,点亮了我童年里无数个夜晚的梦。这个装着半瓶烟
第6篇:清明散文:雨落清明
清明散文:雨落清明
雨,细细而来,飘在青烟色的天空里,飘在清明时节的路上,飘在祭奠人的心上。
沿路前行,雨渐儿密了起来,纷纷洒洒,打湿归乡的路,打湿回乡的情,打湿潮湿的记忆,打湿清明青荒的坟头,打落满脸思念的泪花,散落在岁月那条潺潺流动的小河里。模糊的视线里,却让记忆那么的清醒明朗。父亲的慈眉善目似乎又在我眼前浮现了。
记事里, 父亲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那时,父亲远在城里上班,是我们那个小村庄的第一个走出去的城里人,因为他平易近人又和蔼可亲,父亲的人缘非常好。记得那时一到过年,家里就非常热闹,老人、大人、左邻右舍甚至到孩子都喜欢往我家来。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说说家常,询问收成,探讨下一年的打算。那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家家都很勤劳,每天田间地头都有忙碌人的身影。但最后,家家都很穷,只有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