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的词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6 08:08: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苏轼与辛弃疾的词

苏轼与辛弃疾的词

宋词风格,多有豪放、婉约两派之说,而豪放派则以把苏轼和辛弃疾为主。并称「苏辛」。辛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那么他们都有哪些诗词呢?

辛弃疾的词

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沁园春(送赵江陵东归,再用前韵)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

锦帆画舫行斋。怅雪浪沾天江影开。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岁,伴庄椿寿。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_英雄泪。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苏轼的词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满庭芳(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满庭芳[香叆雕盘]
满庭芳[蜗角虚名]满庭芳[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满庭芳[三十三年,飘流江海]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满江红[忧喜相寻]
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满江红(怀子由作)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念奴娇(赤壁怀古)
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沁园春[孤馆灯青]
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西江月(重九)
西江月(茶词)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送钱待制)
西江月(梅花)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西江月(平山堂)西江月(送别)
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临江仙(赠送)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临江仙(冬日即事)
临江仙(送王缄)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临江仙(风水洞作)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渔家傲(七夕)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鹧鸪天[笑捻红梅亸翠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少年游(润州作)
定**[两两轻红半晕腮]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南歌子(再用前韵)南歌子(晚春)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南歌子(再用前韵)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南歌子(湖州作)南歌子(暮春)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南歌子(有感)
南歌子(感旧)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好事近(湖上)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望江南(暮春)望江南(超然台作)
卜算子(感旧)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瑞鹧鸪(观潮)十拍子(暮秋)
清平乐(秋词)昭君怨(送别)
戚氏(此词始终指意,言周穆王宾于西王母事)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贺新郎(夏景)洞仙歌(咏柳)
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三部乐(情景)阮郎归(初夏)
阮郎归(梅词)阮郎归(苏州席上作)
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江神子(江景)江神子(猎词)
江神子(恨别)江神子(冬景)
江神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江神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佳人)蝶恋花(送春)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蝶恋花(述怀)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苏幕遮(咏选仙图)
永遇乐[长忆别时]永遇乐(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行香子(茶词)行香子(寓意)
行香子(述怀)行香子(秋与)
行香子(冬思)行香子(过七里滩)
菩萨蛮(歌妓)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
菩萨蛮(西湖)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菩萨蛮[天怜豪俊腰金晚]菩萨蛮(述古席上)
菩萨蛮(感旧)菩萨蛮(新月)
菩萨蛮(七夕)菩萨蛮(有寄)
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夏景回文)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回文四时春闺怨)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生查子(诉别)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乌夜啼(寄远)虞美人(琵琶)
虞美人(述怀)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河满子(湖州作)
哨遍[为米折腰]哨遍(春词)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点绛唇[醉漾轻舟]
点绛唇(离恨)殢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殢人娇(戏邦直)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诉衷情(海棠)
诉衷情(琵琶女)更漏子(送孙巨源)
华清引(感旧)桃源忆故人(暮春)
醉落魄(述怀)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醉落魄(忆别)醉落魄(述情)
谒金门(秋夜)谒金门(秋兴)
谒金门(秋感)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如梦令(同前)如梦令(有寄)
如梦令(春思)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阳关曲(军中)阳关曲(李公择)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减字木兰花(寓意)
减字木兰花(荔支)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
减字木兰花(送别)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减字木兰花(得书)
减字木兰花(送别)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减字木兰花(立春)
减字木兰花(雪词)减字木兰花(花)
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兰花(赠胜之)
浣溪沙(新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渔父)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浣溪沙(有感)
浣溪沙(咏橘)浣溪沙(寄袁公济)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菊节)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荷花)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浣溪沙(有赠)浣溪沙(忆旧)
浣溪沙(春情)浣溪沙[罗袜空飞洛浦尘]
浣溪沙(重九旧韵)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浣溪沙(同上)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浣溪沙(和前韵)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感旧)浣溪沙(自适)
浣溪沙(寓意)浣溪沙(即事)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调笑令[渔父]调笑令[归雁]
荷华媚(荷花)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渔家傲(赠曹光州)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菩萨蛮(咏目)
菩萨蛮(咏足)菩萨蛮[玉镮坠耳黄金饰]
蝶恋花(送潘大临)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浣溪沙(端午)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减字木兰花(琴)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妩卿)减字木兰花(胜之)
减字木兰花(庆姬)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如梦令(题淮山楼)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临江仙(赠王友道)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一斛珠[洛城春晚]点绛唇[闲倚胡床]
点绛唇[红杏飘香]虞美人[持杯摇劝天边月]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末]满庭芳[归去来兮,清溪无底]
南乡子(宿州上元)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浣溪沙(送叶淳花)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画堂春(寄子由)
浣溪沙(方响)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占春芳[红杏了,夭桃尽]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木兰花令[经旬未识东君信]木兰花令[高平四面开雄垒]
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祝英台近[挂轻帆,飞急桨]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雨中花慢[嫩脸羞蛾]念奴娇(中秋)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水龙吟[露寒烟冷兼葭老]
渔父(四首)醉翁操[琅然]
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词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导引歌词
瑶池燕[飞花成阵]千秋岁(次韵少游)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踏青游[攺火初晴]阮郎归[歌停檀板舞停鸾]
西江月(咏梅)踏莎行[山秀芙蓉]
踏莎行[这个秃奴]鹧鸪天(佳人)
西江月(佳人)清平调引[陌上花开蝴蝶飞]
清平调引[陌上山花无数开]清平调引[生前富贵草头露]

第2篇:苏轼词与辛弃疾词比较

在我国诗歌史上,堪与唐诗宋词争雄斗胜的宋词,就其内容和风格,题材和形式而言,传统上分为婉约词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的两大词家。苏、辛的词,豪迈雄放,气象宏大,意境开阔,代表了宋词的杰出成就。他们都是词体的革新者,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把词从“偎红倚翠”、离愁别恨和诗酒优游、消遣娱乐的狭窄圈子里解放出来,为词的健康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苏拭和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也反映在他们写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词作(我们称为农村词)上。这类作品,清新明朗,质朴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引人喜爱,不仅是《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中别具一格的珍品,而且在整个宋词中占有突出地位,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

很多人都研究认为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词是中国农村词中一起盛放的两朵奇葩。有很多文献为证,这里不一一赘述。我虽然只是选读了宋词选修课,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是我其实很喜欢宋词,平时也读到很多他们的农村词,我这里想发表一些拙见。

我觉得辛弃疾的农村词是对苏轼农村词的继承和创新。事实上辛弃疾在农村词上的造诣已经高过苏轼了。我罗列了一下几点。

第一,辛弃疾创作的农村词的数量远远超过苏轼。在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据顾京之先生统计和认证,有二十五首可以确定为农村词。这是辛弃疾的词作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是于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相比,已是苏词的五倍。同时和前辈作词家相比,有二十年农村生活经历的辛弃疾,对农村生活显然也更为熟悉。苏轼的农村词均为一地之作,而辛弃疾的农村词却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农村生活的反映不仅更加广泛,而且更深入。

第二,辛弃疾农村词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农村词传统的突破和丰富上。传统的农村词,包括田园诗,都以恬淡闲适为主要特征。苏轼的农村词也描写田园生活,但那是在自己祈雨后对农村生活的一种近乎与理想的描写,其中充满了对自己政绩的肯定和欣赏。而辛弃疾的农村词,不仅拓宽了农村词的内容,而且突破了自我写照的传统。辛弃疾创作的一些优秀的农村词,不仅表现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表达他们的悲欢离合,而且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一些颇具哲理的情思,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一种热气之情。我们先来看两首辛弃疾的农村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西江月》

两福图画均为令人神驰的农村生活,写于退隐带湖闲居之时。辛弃疾热衷于仕途经济,三上三下,为国尽心,又于挫折失败之后以陶渊明为祖,行退隐之乐。辛弃疾在他的《新居上梁文》写道:“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静退之心。”结尾写道:“伏愿上梁之后,早收尘迹,自乐余年。……”

另外,辛弃疾还创作了一些描写乡间景物,寄寓人生哲思的词,对农村词也形成一种突破和超越。如: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破”写出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高兴得意的神态。结尾两句,寄寓人生哲理于写景之中,自然贴切。

第三,辛弃疾的农村词还丰富了农村词的表现手法,扩大了田园词的表现能力。这是苏轼不能企及的。辛弃疾对田园词表现技巧最大贡献是将叙事手法运用到小令之中,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描写田园风光。现在来看一下《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我们研究辛弃疾的生平就可以发现,终其一生,他也没有像陶渊明那样较多地投身于生产劳动之中,他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沁人心脾的农村词,主要是因为他生活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的动荡变化,更激起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起他对生长在这片泥土地上的黎民百姓的同情和理解,离开了这一切,他的农村词也就无法成为上乘之作。可能这也是他能对苏轼农村词开拓创新的圆心吧。

第3篇: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对比

曹铮 136370015 法学(英语特色)班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代的词人,且都以豪放词著称于世。苏轼一改前朝写词的委婉之风,大刀阔斧地将所见所思所想写入自己的作品,前期的作品奔放而雄浑,意境开阔,满腔的报国热忱跃然于字里行间;后期被贬黜时的作品多为自我安慰和宽解,豪放中带着许多看破世间仇怨和苦难的委婉,显现出其旷达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顺应着之前豪放词的发展,将自己戎马一生的经历和报国之心难以遂愿的压抑写入作品,将豪放词推入一个新的高峰。在豪放词发展史上,人们把苏轼和辛弃疾看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家,以“苏辛”并称。然而,虽是并为豪放词的代表,但是具体来说,其词风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一. “大江东去”与“千古江山”——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相同点

总的来看,苏轼与辛弃疾在词风上的的改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导语: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以下是小编整理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休去倚危阑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长娟

两个汉子,两种人生,两种胸襟,两种性格,两种境界。上阕是辛弃疾的《摸鱼儿》,下阕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辛苏人生的真实写照。

虽同为宋词豪放派的实力代表,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却是迥异。辛弃疾豪放悲郁,苏轼豪放旷达。

苏轼和辛弃疾的仕途经历很相近,都是抑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负,却怀才不遇。人生仕途的不得志,使他们“有所郁结”,所以他们转向文学,以抒发郁闷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导语: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以下是小编整理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休去倚危阑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长娟

两个汉子,两种人生,两种胸襟,两种性格,两种境界。上阕是辛弃疾的《摸鱼儿》,下阕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辛苏人生的真实写照。

虽同为宋词豪放派的实力代表,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却是迥异。辛弃疾豪放悲郁,苏轼豪放旷达。

苏轼和辛弃疾的仕途经历很相近,都是抑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负,却怀才不遇。人生仕途的不得志,使他们“有所郁结”,所以他们转向文学,以抒发郁闷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苏轼与辛弃疾的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轼与辛弃疾的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