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6 08:04: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抒情散文

演讲比赛文章

1.用心灵倾听

父亲从部队转业之后,就在阳台上养了一盆昙花。记得父亲把它刚带回家时,我也欢天喜地了一阵,但后来它久久不开花,我也随即对它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但父亲依然对它百般呵护:浇水,施肥,松土……正是这样的条件使这株昙花熬过了冬天,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

中考前的复习是紧张的。这个晚上,我习惯性地复习到深夜,正欲睡觉,父亲走进了我的房间,轻轻地说:“走,我带你去看一样好东西!”说着,便和我一同来到阳台上,他指着那株昙花对我说:“注意,它要开花了!”

噢?很长时间以来,都可以听见父亲摆弄昙花的声音,今天终于有收获了。这个夜晚不平静,这朵花儿的开放也并不容易,它像一个婴儿在出生前用力踢着妈妈的肚子一样,使那个花骨朵儿膨胀到最大,鼓鼓的。何谓含苞待放,今日我终于亲眼所见。不一会儿,这个婴儿似乎不满于束缚,它用力一挣,绽放开来,像孔雀开屏一般,但更加壮观,美中不足的是:那只是一朵白花。并不那么美丽,而且它很快会谢掉。

我告诉父亲这一遗憾,父亲问道:“你倾听它开花了吗?”我不禁讶然,倾听开花?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抚摸着我的头说:“是的,花的开放也是可以倾听的,但要用心去听。大自然赋予了世间万物各种声音,但只让人拥有两只耳朵,为什么呢?它告诉人们:心灵的倾听才最可贵。昙花开花时,我们会倾听到一种遗憾的美,但是没有美丽,还有质朴;没有妖娆,还有纯真;没有华丽,还有清静;没有芬芳,还有淡雅……只有善于倾听,用心灵倾听,才会使人更加了解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用心倾听到的,昙花开花所告诉我的,你懂吗?”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第二天,当我看见已谢昙花时,我的心灵已倾听到了这一声音:“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一生的付出无怨无悔。”

2.倾听沧桑

有一种声音,萧瑟如古道渐凉的西风,凄婉如秋日欲颓的残阳。有一种回响,惆怅如暗夜流落的冷雨,忧怨似荒园飘零的落花。有一种天籁之音注定是一种在时光打磨和世事变迁中潜滋暗长的伤感之声——沧桑。我喜欢静静地坐着,倾听沧桑的声音,一种利器相碰的余颤。

沧桑不是烟雨江南的水村山郭,不是杏花三月的暖风斜阳,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弥漫的熏人气息里催生不了沧桑绽放的花朵。同样杏花雨,芳草地,吹面不寒杨柳风缭绕的妩媚风情牵绊不住沧桑漂泊的脚步。沧桑在寒窗明月所撒下的冷辉中,在云梦大泽的深处,在荒漠驼铃的摇荡间和玉门寒茄的凄切声里。当朱红暗淡的深山古寺幽然响起的晨钟暮鼓声飘进我耳朵时,我的心不由地为之一振。我倾听到的是一种沧桑虔诚淡雅之声,一种伤感的优美意蕴在心中萌生。

然而走进群雄逐鹿的中原,倾听到的却是沧桑的另一种美感。在广袤的黄土地上,劲风如矢般的袭扫着大地,在耳边翁翁作响。如期而至的黄昏笼罩在空旷的城堞上,引人无限联想。这城堞的外表如千疮百孔的马蜂窝,只要看着这厚实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到宝剑和英雄,每一个土疙瘩里都可能掉下一则传奇沧桑的故事,每一风卷起的烟尘都可能引起战马的嘶鸣,心头回响起无声的绝响,我不禁感慨岁月的磨洗使许多鲜明的过往人事化为乌有的同时,还是会看到许多不畏风霜刀斧剔抉的古典沧桑依旧如故,会听到岁月翩翩远去留下雪泥鸿爪后的嘶掳。我俯下身子,把耳朵紧贴着大地,哪个听这些城堞荡起的历史的回声,令我拾起了不少精神的遗失,撩起了心头对沧桑的怀念之情。

倾听沧桑,让我得到物外的享受,心灵得到了洗涤。沧桑之声,也如同涓涓细流,流入我的血液,在我体内流淌。

3.听……

“听!爸爸,那是什么鸟叫声?”“哦,那是燕子。”循声望去,一对黑白的带有剪子般尾巴的燕子正在横七竖八的电线上歌唱。倾听那美妙的歌唱,我投入了,我热爱上了它——倾听。

春风来了,听春风吹拂杨柳,听春风吹开杜鹃,麻雀依旧在树枝上聚会,是叽叽叽,喳喳喳。走在田间小径上,麦杆高了,开花了,闻春风吹来的麦香,听春风吹起麦浪,惬意!倾听那雀叫伴着麦浪的涛声,是自然界的协奏曲,多么美妙啊!群鸡的嬉戏欢笑,是笛子的奏乐。小鸭们开始长大了,换了一身新装,是灰色的舞蹈服,在水中的它们扑打着双翅,激起水的欢笑,是一群花泳队演员在互相协作,排练舞步。倾听鸭鸭的叫声会让我想起那动画片中的唐老鸭沙哑的叫声,有趣极了。我爱倾听,不仅是春天柔和美丽也是夏的高亢奔放,田间依旧有水声潺潺,浇灌着可爱的稻田,田间青蛙的歌唱,树梢上蝉先生的高音有节奏地一声声放出,倾听!美妙又神奇,给我凉爽!

秋天的丰收过后一切都如此静,风凉了,吹拂着瘦弱的叶子。听——是枯叶坠落,清晰可鉴。刷刷的树叶在风中摇摆不定,最终一片片落入土地。

冬是静的,连麻雀都暂停了它们的会议,听:是水结成冰,是雪落下地,厚厚一层雪踩上去是吱吱的笑声。我会来到河边,砸碎冰,将冰扔向另一河边,听:是刷刷的冰的摩擦,越来越远!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如今再去倾听,麻雀的歌唱并不吵嚷,田间只有青蛙零零落落地独唱,蝉声并不像以前那般嘹亮,冰雪天也越来越少……

是什么阻止了我倾听美妙大自然,阻止了大自然美妙的音乐?是你,是我,是他。人类一天天进步,一天天发展,却忘却了保护人类的家园。你想听吗?美丽的歌唱?树叶的鼓掌?

一切等待着,需要等待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倾听可以回来,明天的大自然的音乐将更加美妙!你说呢?

4.且听风吟

外国的诗人从一粒沙中看到宇宙,从一朵花里看到天国。中国的哲人从奔腾而去的黄河中看到逝者如斯,从广袤无垠的沙漠中看到虚度者如彼。而我,在风中倾听自然的声音,领悟自然的伟大。

一直都喜欢大风呼啸的感觉,在风中,闭上眼睛,任风兜得一头一脸,感觉泡在清凉的湖水里面。耳边只听到风吟,此刻你就能感觉美和时光伴着耳边的风声刷刷地从灵魂里掠过。风声呼呼地从你耳边吹过,在这种静静的倾听中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震撼着我的心。这强劲的风声像是在瞬间爆发出来的,也许是因为积蓄太久,所以可以冲出这样强烈的野性和力量来。这席卷一切、锐不可挡的,正是自然伟大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尊敬和信仰。

每天重复的日子,哗哗哗地就过去,迅急得竟无法让人对时间留下印象。就像一个海浪扑来,淹没一切,而我,我只是惧怕生活的麻木把我淹没,所以对风的这种倾听更是欲罢不能。在广博的自然面前,生活中的小哀小怜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无限的自然面前,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太迅急了。自然给我的这种广阔的胸襟让我去包容和克服生命中的困苦和艰难。

倾听风的热烈,可以吹散心里的尘埃,让我坚定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倾听风的迅急,让我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倾听风的呼啸,让我认知自然的伟大,让我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地燃烧出生命的火花。倾听只是一种手段,它使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领悟,使我不断成长。

5.听

灰灰的土或细如沙,或黏如稠。它总是静默的,但我能听得到它的声音。小时候,家里住的是泥房子,那时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环堵萧然,只知道大家在一起很快乐。泥土的墙总不是很珍贵。我们于是经常在上面写写画画。有红石子画的笑脸,表示我很开心;有尖石子画的圆圈,表示对不起;有石灰石画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的很幼稚很可爱,有的很简单很执著,有的很错乱很别致…… 泥土总是一声不吭地任凭我们画啊写啊,它用它特有的语言传送着小伙伴们之间的友爱与温情,这,我们听得到。泥土的墙连起宽宽的泥土巷子。夏天雷雨声,冬天的雪化声,晴天的欢笑声,阴天的哀怨声,混杂在一起,在巷子里起伏、荡漾。这,我们也能听得到。泥土原来是那样质朴的东西,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泥土被混杂着一切废弃的东西被大人们埋到了房屋底。地面像女士们虚荣的高跟鞋一样被层层垫高,只为我家的屋顶高出他家的屋檐。那些钢筋水泥浇灌的墙也容不得我们画上任何东西,加上彩色瓷砖这些华丽的外衣,泥土的丑陋被它反衬得一无是处。从一栋栋楼房的崛起到一排排楼房的鳞次栉比,泥土的箱子被挤得只剩下一条缝隙。高耸的门庭、挺直的栏杆却把人与人之间的赤诚击得粉碎,把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扯得老远。泥土仍然静默着,只是与儿时伙伴们渐渐疏远了,快乐的旋律不再回荡,因为属于我们的泥土被大人们埋到了房底,永远都埋在了那里。只有从下水道里排出的涓涓细流还是汇到了一起。那是不是泥土的眼泪,是不是泥土在偷偷地哭泣?

6.异 乡 听 雨

雨,无论是何处的雨,总是那样清丽;雨声,无论是何时的雨声,总是那样引人遐想。有时,它是那么欢快,在瓦砾上敲打出一片欢声笑语 ;有时,它又是那么忧愁,在树枝间轻拢慢捻出一串思念。去年夏天,我去北京参加一场比赛,在近郊的一家小旅店里住宿。夜晚,我躺着,雨滴淅淅沥沥地轻敲着窗户。从未想过,北方的雨竟也如此频繁,每天傍晚时分,风卷着雨滴,毫无征兆地开始在空中旋起一阵阵凉气,籁籁的雨声,便在窗上响起。这是北方人的热情好客,还是想勾起异乡客的绵绵乡情?我的耳畔不禁想起那个南方小镇迷蒙中密密的雨声。家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仿佛是恋人时刻不停地亲吻着大地。雨声,仿佛也沾染了人的感情,绵绵的,婉转悠扬。小时侯,时常伏在窗台上,蒙蒙的雨幕给世界遮上了一层面纱,雨声透过雨幕,仿佛也有了一丝神秘,窗台上的我,听着这遥远的天籁,仿佛看到无数雨丝在树叶上弹起轻灵的倩影,自然的音乐,给了年轻的心多少幻想…… 故乡的雨韵,使人浮想连翩;而异地的雨点,却又是这样匆匆。当我想捕捉北方雨声的灵魂时,方才回过神来:窗外的雨,已停了。不留一丝吝情,这就是北方小伙子的豪爽?郁达夫说,这北方的雨,仿佛也下得更奇,更有味,而我的耳畔,却又幻化出故乡雨后的笙萧。悄悄,是离别的笙萧,静谧是故乡雨后的神韵。雨是停了,雨气却还在,雨声是停了,旋律却还在。不是余音绕梁,是演奏还在继续。你听:水向泥土罅隙更深处在前进,树叶的每一个毛孔正悠闲地呼吸着水气,就连那在迷蒙中浸没的房舍、水田,仿佛也在演奏着游子的乡情――只要你用心去听。耳畔故乡的天籁绵延不绝,旅店窗外月色已经漫开,身在异乡,心中的弦却连着故乡的雨声,每一次的颤动,迷蒙中熟悉的天籁,都牵出我的无尽的思念。

7.一起听蛙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独自坐在窗前,倾听着水田中那铿锵有力的蛙鸣,宛如在欣赏一首交响曲,撼人心魄…… 我静静地听着,痴痴地看着,一切仿佛都凝固起来,静谧的,幽深的,动听的…… 忽然一束灯光出现在水田中,他四处张望着,寻觅着,搜索着……不一会儿,好象发现了什么似的,灯光不再惊疑不定,像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全神贯注,雷打不动…… 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他在干什么?难道……不会的,我立即否定了心中的猜疑,继续看着,祈祷着,希望刚才的假设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灯光跃动了一下,“他扑上去了!”我的心揪得更紧了。紧接着刚才那优美绝伦的蛙群大合奏没有了,只剩下那杂乱无章的凄凉的蛙鸣……听着这一切,我的心“咯噔”一下,捕蛙的,我的思绪变得凌乱不堪,心潮如滔滔江水开始翻涌奔腾…… 那灯光仍重复着刚才的举动,我的心也随着他一次一次地放松、揪紧……结束了,灯光离开了,我听到一声声悲鸣随他而去,我仿佛看到他欣喜的面庞,那鼓鼓的蛇皮袋…… 水田里的“杂光”消失了,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不再是“听取蛙声一片”,只留下那“苟全性命”之蛙,对逝去者伤感的鸣叫,对受害者家属的安慰,对人类无知的憎恨,对未来美好的祈祷……那被捕者离去的哀鸣,似乎在吟诵着“三年羁旅客,今日之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倾听着多变的蛙鸣,一股冲动冲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人们就不能坐下来与我一起听蛙吗?难道非要听那蛙痛苦的悲鸣吗?难道还要听那农药带来的痛彻心扉的呻吟吗?难道…… 人类啊,让我们都静下心来一起倾听那欢快的蛙鸣吧,倾听蛙的业绩,倾听蛙卓越的贡献,倾听自然的和谐之音……

8.倾听,我的最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爱上了倾听。

总喜欢在一个有月的夜晚,捧上一杯香浓的热茶,细细品尝大自然的万籁,倾听大自然的恩赐。

夜,好美!

依在门口,任裙裾随风飘荡。闭上双目,细细倾听。此时的你,一切不论,管他什么忧愁、真理,此时的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着的你。

在这静谧的夜里,倾听,它会包容你的一切,它能理解你的心迹,还你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夜,刺透窗棂,月色泛滥苍穹。

打开窗户,倾听风儿呼呼乱窜,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在风中奔驰,是那样的飘逸。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生命掌握在我手心里。

大自然的馈赠,给了你一丝神秘。夜,你真的好美!

我常常跑到院子里,去倾听小槐树想要变成参天大树的理想。

我也曾想借一把蒲公英的小伞,载着年轻的梦想,飞到海边,去倾听海风向我诉说老船长的故事。我也想飞越山岭,去倾听白云翻越山岭的那份执着与艰辛。我喜欢倾听毛毛虫告诉我想要有一双会飞的翅膀,飞向远方。我还喜欢倾听鸟儿在我的肩膀上唱出春天的歌。倾听,能够让我忘记世俗的嘈杂,亦不过问生活的沧桑。我只要倾听,只爱倾听!闲庭信步花开化落,漫笑天外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真心倾听,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倾听,我的最爱!

9.茶声•生命

我喜欢倾听水的声音。因为水声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生命。尤其在沏茶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沏茶总喜欢不断改变杯子与水壶之间的距离,体味不同的水声。当水壶距杯子较近时,茶声低调、深沉。这就是一个无为的生命所奏出的韵律。它没有水花四溅的激情,高亢,嘹亮的成功宣言。它唯一的表现就是安于平静与懦弱。当水壶距离杯子适中时,茶声很均匀。但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生命历程。这样的生命一帆风顺,总是在失败与成功之间徘徊。它经不起任何的坎坷。如果你晃动一下水壶,水声就会打破原先的均匀,变得杂乱,甚至给人一种措手无策的感觉。当水壶距杯子较远时,不但水花四溅,而且茶声高亢,节奏分明。即使晃动一下,茶声也不会发生多大变化。这是一个充满斗争的生命。这斗争是关于坎坷的。一般来说坎坷总是一个失败者。这样的生命并不多,它是力量与意志的结合体。在这三种生命中,我最喜欢第三种。它不仅仅是生命的问题,更是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要事业有成,但却要为事业去奋斗;我们不一定要流芳百世,但却要奋斗一生。茶声与生命表面实无必然联系。但又有多少人去倾听它们本质的共性,从茶声中发现自己生命的从属,改变或提高生命的境界。

10.天籁――记一次听蛙鸣

有一天,夜把天空涂黑,蛙儿却把我的心磨亮,在静谧的夜里,它们唱开了第一首曲子:

独鸣。仿佛就一只青蛙,仅那么一只,仅那么一声,就像从天缝不小心漏下,那么突兀,但又那么自然,仿佛一朵花,在冬天里就做好了开放的准备。此刻,时机成熟,它鸣响了。它也许是一位出道已久的大师,其它的蛙都恭敬地听着,只有静默的份儿;也许它是位初出茅庐的后生,长辈期望它崭露头角。总之,这一声,就像沙漠里找到了甘泉,给跋涉者以希望,又像一根火柴,在清凉的黑夜中,把我情绪的温度挑到最高,我的梦后来就不安分地醒着…… 这时我有幸听到第二首曲子: 散鸣。这儿一班,那儿一簇,蛙声在池塘里蹦跳,也击着我柔软的心,我醉了。蛙儿们尽情地唱着。相隔相同的距离,都有一群蛙。这难道是天计算了如此精确的距离?我疑心蛙是下棋的高手,懂得怎样摆布棋子,既能收获美,又能捕捉成功。那蛙鸣,似清泉涓涓,流淌过我的心,洗涤了我的心…… 微酣中,蛙儿们开始了第三首: 齐鸣。所有的蛙都在唱着。这曲子,不带百灵的委婉,也不藏杜鹃的凄伤,虽然表面听得有些直白,但深入骨子里品,才听出蛙儿们都热爱生命,用心在唱着生命之歌。蛙儿们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唱着,唱着。但这曲子多齐,掺不进一丝的乱,透不进一毫的杂。它们纵情地唱着,唱着…… 这蛙儿,往那儿一跳,就架起鼓,擂热我的情绪,大嘴一张,就唱出曲子,就像青青嫩芽植入我思维的旷野,让我对生命充满无限的热爱。这蛙儿,在黑夜中热情地唱着。这蛙鸣,多令人陶醉。揉成团的是音乐美,切成片的是美音乐,砸成粒还是跳动的音符。瞧,蛙儿是多么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那么,人类呢,更应该珍惜、热爱生命,并欣赏生命呵!倾听,心听。欣赏,心赏。

11.雨夜思绪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开上台灯,黄色的灯光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的品,静静地听……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春雨细小,使人温馨。她清新而不妩媚,纤小而不失豪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幽远和煦。夏雨的豪爽让人痛快。她像是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忽而高山流水,忽而一泻千里,忽而崇山纳壤,忽而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忽而浅吟低唱,忽而如行云流水忽而欲说还休。冬雨不再矜持,但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倾听着四季的雨声不觉感慨镜花水月,沧海桑田。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顺乎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同样是温柔的,不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妖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间险恶,红尘滚滚,于是便向更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风属烈性,雨属知性。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这自然的旋律,“曾经沧海难无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我心灵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便少一分高雅。我倒宁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醉心于这归依自然的高雅。夜深人静,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12.水声潺潺

水,柔者? 一滴水,仿佛干将的一把铁锤,飞速划过空气,击打在坚硬的岩石上,迸溅出无数的火星,一滴一滴,一下一下,在轻轻的滴答声中,造就了滴水穿石的神话。一条江,你有生来的不羁,对挡在面前的阻碍是无尽的藐视,你咆哮着,摧毁一切阻碍,声声巨浪传达着你对流动的激情,你撕开山脊,向东奔腾。于是李白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赞美。一条瀑布,前面是万丈悬崖,你没有畏惧、退缩,满怀豪情地猛烈地冲下悬崖,如千万条银链飞悬在半空。而悬崖之下,到处是你的呐喊,阵阵水花是你对流动的渴望。于是有人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片汪洋,我站在你面前,看不到边限。只有开阔,无尽的开阔,你哺育了最初的生命,没有人不知道你的宽广,你的身体,形成雨雪霜冻滋润着这个世界。倾听着你掀起的浪花传来的阵阵涛声,于是曹操感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的,水是柔弱的,但只要认真倾听,便能听出她心底的刚强。然而此刻我却想到了女子们,她们如你那般,有着柔弱身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曾云:“女子是水做的骨肉。”我拍手叫好。可女子的内心也如水一般,有着掩不住的刚强。贾宝玉的那些妹妹们不是在对封建统治作着不屈的反抗吗?别古论今,在魔窟里,江姐誓死不作叛党之人;那八位女战士怀着豪情融入江水中;刘胡兰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都告诉着世人女子柔弱的外表里有一颗刚强的心吗? 月夜,我坐在窗下,听着门前小河潺潺的水声,摆上三口碗,倒满爷爷珍藏的女儿红,不敬天不敬地,敬你――水,和你的姐妹女子们,剩下一碗敬能同样与我那样倾听你们的人。酒洒地面,三分酿成豪情,七分酿成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天地。

第2篇:抒情散文

回到原点

文/广东一考生

①头顶灰白的天空,穿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口r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能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②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老巷的深处。映人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③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的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人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那是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④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网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的景物与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被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⑤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⑥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花开一瞬间

文/邹镓豪[江苏省常州第一中学]

累了,我就静静地靠树坐下。

这八株六百年的桂花,似乎还在守护着庭院,诉说着过去。

这里过去是唐荆川的宅第,几百年间,已数易其名花虽未开,香已飘散,我闭上眼,用力嗅了一下。眼前,洁白的桂花开满枝头,飘散在光滑的罗砖地上,年少的唐家小姐穿着绣花鞋,踮着脚从罗砖地上走过,揽一揽遮住了眼睛的头发。头发上有淡淡的挂花香。

当年的唐宅该是多么的繁盛,唐公骑着高头大马,唢呐声声,旌旗蔽天,宫灯通亮。封火墙越发高大,红木雕越发鲜亮,下马石越发庄严,建起多年的会元坊也在庆贺着主人抗击倭寇得胜回家。而院中唐公手植的桂树,正冉冉开放。

我缓缓地睁开眼,倏忽之间,桂花慢慢张开花瓣,金黄的花蕊瞬间湿露了出来。我兴奋异常,没想到无意间的休息竟遇上了桂花绽放的瞬间!然而,当日光撞到那布满灰尘的红木雕时,我的心砰的被撞击了一下,这红木雕,是不是当年物呢?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开只是一瞬,繁华只是暂时。

一瞬间。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当年的唐公不曾想到他死后的几年便家道中落,宅第改了他姓;当年的红木雕不曾想到昨日的光泽还没有褪去,已没有了人来擦拭;当年的下马石不曾想到昨日主人还站在它身上慷慨激昂,今日它已躺倒在地上,无人问津……唐家的繁华,似乎只是一瞬。

雕栏犹安在昔人鬓容不复来

唯有梁燕有情年年心不改

仿佛听到有人在低声吟唱,在这低低的吟唱声中,人们一波一波地拥进来,又一波一波地喧哗而去。最后只留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和这八株桂花。

然而真的只是一瞬吗?当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时,常州的热血儿女哪个不高呼着唐公的名字,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当我们徜徉在青果巷时,还会记得当年唐公的威武,唐家小姐的风姿,还会吟着“青果巷唐家半条街”的古语……唐家给我们所带来的,绝不止那一时的繁盛,更是数百年来常州人英勇不屈、能文能武的风范,这种馨香,定会持续千年,永不消散。

再回眼看那几株桂花,它们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莺归燕去,人来人往,年复一年地盛开。即使它们深知花开终会花落,但花开的那一瞬却依然尽情绽放。花虽已谢,香飘万里。

视线从花间穿过,幽绿的爬山虎正奋力地向墙外爬去。

第3篇: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精选

家园如梦,温馨醉人,如钩的弯月悬挂于情感的枝头;薄暮化开,秋色袭人,惊动那迷离神秘的连绵群山;天穹茫茫,蛙鸣鸟叫,聒噪贪恋的圆舞池塘。二十青春忆年华,光影流转瞬飞逝。生态环保久不衰,文明保障需行动。生态平衡被打破,环保意识逐减弱。山、不再是那山,水、不再是那水,而人、亦不再是那人;儿时幻影荡无存,怎祈天人享尽福。那因生态、环境而逝去的年少记忆和那已故的至亲,永存心间,只是那山、那水、那人??

九九重阳,相思倍增,人们总是会会登上山峰,踏着凌云的山顶对天空高喊,亲人们,我想你们。在家乡,也有这样的一座山,我们总是会亲切的称之为嘉山。听老一辈的人讲,说是嘉庆年间,嘉庆皇帝来到此处,见其山雄壮伟岸而得名,此地也便称之为嘉山,山下的寺庙随之称为嘉庆寺。每年的阴历三月初一,是家乡一年一度的嘉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抒情散文

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活的时光,匆匆的,活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

——题记

今天中午,爸爸打过来一个电话,他说:“小„„小乌„„飞了。”从他微颤的声音中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再和他说什么,他也没再和我说什么,父子俩对着电话久久不能言语。

是的,小乌死了!他不存在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且允许我用“他”)

我不敢去回忆小乌,但是小乌却再我脑海中不断地闪现„„我想起我回家时小乌的前脚总是不断地抓我的脚,嘴里激动地叫唤,他像孩子一般在我的身上蹭来蹭去,亲热无比;我想起初三学习紧张之余小乌陪我散步的情景,他带走了我多少的烦恼啊;我还想起他晚上替我们家抓老鼠的情形„„我想起得实在太多太多„„

想起和小吴的第一次别离,那是在初三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因为那时我要去上高中,而且爸爸要去绍兴工作,妈妈耐不住一个人在家的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抒情散文

抒情:《文心雕龙》说过:“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意思是说,当人们眼前出现熟识的事物或似曾相识的事物形象时,就会勾起形象记忆,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并同外物发生感应、共鸣,这时人们就“情动心摇”起来。这种现象归结为一句话:形象激发情感。散文中的抒情手段有两种,在形象描绘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叫直接抒情,在形象描写的字里行间抒情是间接抒情。散文是抒情文学,“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适用于散文。

① 调配景语的形象色彩

形象有色调。亮色暖调引起快感,暗色冷调引起不快感。语言的形象色彩可以暗示作者的情绪,诱发读者的情感。

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抒情散文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