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补《西楼记》阅读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5 08:22: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冯梦龙补《西楼记》阅读及答案

冯梦龙补《西楼记》阅读及答案

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o褚人获《坚瓠集》)

[注释]①袁韫(yù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②冯犹龙:即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③袁大:对袁韫玉的尊称。④阍(hūn)人:守门人。⑤踌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戏曲名词、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同折。

[文言知识]说更。古代夜间以更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初更)约在今19:00~21:00,上文所说的.更余,是指一更后。二更在21:00~23:00;三更在23:00~1:00;四更在1:00~3:00;五更在3:00~5:00。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方②绝③馈④径⑤引⑥诞

⑦固⑧料

2.翻译:①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②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

3.理解:冯梦龙为什么览毕后置案头不致可否?

【参考译文】

译文:袁韫玉的《西楼记》刚完成,就去冯梦龙那请求指正。冯梦龙看完之后就放在书桌的前面却不评价。袁韫玉因为迷惑不解而辞别了。那时冯家刚刚断粮了,家人告诉他断粮了。冯梦龙说:没事,袁先生今天晚上会馈赠我许多钱财的。于是告诉看门的人:不要关门,袁相公肯定会在一更后送我银子。来了可以直接把他带到我的书房来。家里人都以为他在说笑话。袁韫玉到家,在家徘徊到了夜里,突然叫人掌灯拿着钱去冯家。到了之后,却发现门依然开着。问(看门人)为什么,说:我家主人点着蜡烛在书房等着你呢!大吃一惊,快步进了书房。冯梦龙说:我认为你肯定会来的。(你写的东西)词和曲都很好,不过还差一段,现在我已经帮你加了。是《错梦》这一折。袁韫玉惊叹佩服地不得了。那个时候〈西楼记〉大受欢迎,,〈错梦〉一者尤其脍炙人口。

【参考答案】

43.冯梦龙补《西楼记》

1.①正②断③赠送④直接⑤带领⑥荒唐⑦本来⑧预料到、断定

2.①袁韫玉既迷惑又失望,不知所以然地走了;②主人点燃蜡烛在书房里等待你(相,你)。我3.卖关子,等待袁韫主送礼金。

第2篇:冯梦龙补《西楼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冯梦龙补《西楼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对于冯梦龙补《西楼记》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冯梦龙补《西楼记》原文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注释]

①袁韫(yù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②冯犹龙:即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③袁大:对袁韫玉的尊称。④阍(hūn)人:守门人。⑤踌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戏曲名词、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同“折”。

[文言知识]

说“更”。古代夜间以“更”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初更)约在今19:00~21:00,上文所说的“更余”,是指一更后。二更在21:00~23:00;三更在23:00~1:00;四更在1:00~3:00;五更在3:00~5:00。

[阅读练习]

1.解释:①方 ②绝 ③馈 ④径 ⑤引 ⑥诞

⑦固 ⑧料 2.翻译:①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 ②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

3.理解:冯梦龙为什么“览毕”后“置案头不致可否”?

参考答案

1.①正②断③赠送④直接⑤带领⑥荒唐⑦本来⑧预料到、断定

2.①袁韫玉既迷惑又失望,不知所以然地走了;②主人点燃蜡烛在书房里等待你(相,你)。我

3.卖关子,等待袁韫主送礼金。

参考译文

袁韫玉的《西楼记》刚完成,就去冯梦龙那请求指正。冯梦龙看完之后就放在书桌的前面却不评价。袁韫玉因为迷惑不解而辞别了。那时冯家刚刚断粮了,家人告诉他断粮了。冯梦龙说:“没事,袁先生今天晚上会馈赠我许多钱财的。”于是告诉看门的`人:“不要关门,袁相公肯定会在一更后送我银子。来了可以直接把他带到我的书房来。”家里人都以为他在说笑话。

袁韫玉到家,在家徘徊到了夜里,突然叫人掌灯拿着钱去冯家。到了之后,却发现门依然开着。问(看门人)为什么,说:“我家主人点着蜡烛在书房等着你呢!”大吃一惊,快步进了书房。冯梦龙说:“我认为你肯定会来的。(你写的东西)词和曲都很好,不过还差一段,现在我已经帮你加了。”是《错梦》这一折。袁韫玉惊叹佩服地不得了。那个时候〈西楼记〉大受欢迎,,〈错梦〉一者尤其脍炙人口。

第3篇:冯梦龙补《西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冯梦龙补《西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冯梦龙补《西楼记》

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注释]

①袁韫(yù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②冯犹龙:即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③袁大:对袁韫玉的尊称。④阍(hūn)人:守门人。⑤踌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戏曲名词、剧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西楼》阅读答案

《西楼》阅读答案

《西楼》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西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曾 巩 :(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西)。自称“家世为儒”曾祖历官水部员外郎,祖父为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

【注释】

1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2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试题

1.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分)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西楼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西楼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注释]

①袁韫(yù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

②冯犹龙:即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

③袁大:对袁韫玉的尊称。

④阍(hūn)人:守门人。

⑤踌躇:徘徊。

⑥就:前往。

⑦出:戏曲名词、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同“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译文及赏析答案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译文及赏析答案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代: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译文

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注释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吴山:画屏上的江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冯梦龙补《西楼记》阅读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冯梦龙补《西楼记》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