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历史 12 2.7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的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葡属巴西的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2)分析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异同点。
3.情感目标:殖民统治迟滞了拉丁美洲社会进步,违背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愿望,殖民枷锁被打破,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落后的社会制度必将被先进的制度所替代。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的广泛性、多样性和曲折性。
2.难点分析: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的探讨和理解是难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具有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特点,但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因带有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带有早产的性质,因而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上了很大折扣。
课堂教学设计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师:(投影《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形势图》)讲解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及政治概念。这一地区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葡语言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这一地区叫拉丁美洲。
生:(读图,明确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残暴殖民统治的有关内容,并作简单归纳。
生:(阅读并归纳)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单概括)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政治上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肆意掠夺财富,压榨印第安人和黑人是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和美国独立战争相比,我们还能找到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历史背景?
生:(阅读、思考、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单概括)相同之处有:随着拉美自身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摆脱宗主国的束缚;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不同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西、葡的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在咫尺的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
总之,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拉美独立运动一触即发。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 1.海地独立
师:海地原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被法国夺取。海地黑人曾多次发动反对法国殖民者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起义,1791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再次起义。(指导学生了解海地独立的经过和结果)
生:(阅读)
师:1804年,也就是拿破仑在欧洲称皇帝的那一年,海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海地独立宣言代表了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心声。海地独立掀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进程的有关内容,按人物归纳总结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重大事件。
生:(按教师要求阅读、归纳)
生:(列举重要人物及事件)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并板书)伊达尔哥____ 玻利瓦尔____ 圣马丁____ 师: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10年至1815年,除秘鲁外,西属拉美殖民地都发动起义,各地初步建立政权,中心在墨西哥。(指导学生了解墨西哥独立运动的特点(更具群众性)和性质)但由于没有提出人民迫切需要的政治经济改革纲领,也没有动员印第安人和黑人参加;各地斗争缺乏协作,力量分散。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和西班牙王室的复辟,各地独立政权大多被摧毁。
第二阶段从1816年至1826年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吸取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打破地区界限,相互配合支援,赢得最终胜利。中心在南美洲。(指导学生了解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一北一南,最后联合的斗争的成果)
生:(阅读)3.葡属巴西独立
师:1822年,葡属巴西独立。到1826年,拉丁美洲基本独立。(投影《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形势图》和《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独立情况表》)生:(读图、表)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意义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独立以后,除巴西外,各国在形式上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拉丁美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运动还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但独立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国,而西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发展程度很不一样,到今天也是大相径庭。为什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较感兴趣。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不能结合美国和拉丁美洲独立的背景、经过和结果等有关知识,想想原因。
生:(按座位分成四组,分组讨论)师:(巡回走动,听取意见,适时指导)生:(小组代表发言)师:(讲评并小结)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移民主要是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时期,发展资本主义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却很高;13个殖民地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也开始形成;在大陆会议和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领导下,以《独立宣言》为旗帜,革命是水到渠成,进行彻底。美国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但国内也存在问题。独立后的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政权,未解决黑人奴隶制问题,使美国南北两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为以后美国内战埋下伏笔。
西属拉美殖民地由封建的西班牙统治,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没有统一的市场,更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也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各地是分别进行和取得胜利的;拉丁美洲资产阶级革命有早产意味,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了很大折扣,封建阻力大,发展资本主义受到很大阻碍。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审稿人:邓兴国
第2篇:《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教案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3.通过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立在奴役基础上的殖民统治迟滞了拉丁美洲社会的进步,违背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拉丁美洲新兴国家的建立,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也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只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历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巴立运动,有将近2000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战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17个独立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拉丁美洲的历史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重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想把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了解运动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难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不同。同一时期、同种矛盾引发 、同样任务、同样性质的.两场运动为何有不同的结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教材,从经济、殖民国家等方面入手,采取对比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相反的走向,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即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一个新的民族也在形成之中。在拉丁美洲却少了这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决定了政治上分立的特点),从而找出答案,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对拉美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理解应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它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在美洲推行的殖民政策及其所建立的殖民制度也有所区别。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北美和拉美独立运动的诸多不同: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领导独立运动的力量;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分散与统一;独立后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道路等。
应注意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的原因。从内因看,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宗主国束缚、限制的愿望强烈,虽是独立运动发生的强烈动因,但毕竟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极不充分。拉美独立运动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因的影响;美国的独立,尤其是法国对西、葡两国的占领(1810年法军占领西班牙)给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发生的有利时机。正确认识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对于深刻理解拉美独立运动性质、结果与影响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由于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有很多相类似之处.在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第一,两场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异同点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共同规律。第二,讲授两场独立运动的过程时,应突出人民性、艰苦性、正义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在分析、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的作用时,要注意时代特点,切忌把其保守性简单归结为阶级的局限性。当时北美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正在上升的革命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其阶级局限性,表现出更多的革命精神,因而获得更多的革命成果。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加了运动,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这给独立后各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关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由于涉及的地区、国家多,注意采用地图或图示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3、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和板书内容小结:从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又进入一个高潮迭起的激荡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独立,给当时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极大的冲击,使欧洲大陆的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美洲的殖民支柱,加速了其崩溃进程。北美独立战争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特点,但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也面临上述双重革命任务,但它在更大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因带有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带有早产性质,因而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上很大折扣。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对比、反向思维,借助图、表、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归纳、概括完成。
第3篇: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教案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的殖民统治。
(2)19世纪早期,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阿亚库巧战役
2.思想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
(1)早在公元前,美洲人民已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著名的文明区——美洲是印第安人的家园。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中断了印第安文明发展的进程。殖民者的压迫、掠夺,造成了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激起拉美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3)在独立运动中,拉美人民联合起来,相互支援、坚韧不拔,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反殖斗争的重大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拉丁美洲的政治局面。通过
第4篇:第二章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西独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历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巴西独立运动,有将近2000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战争,除
第5篇: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由于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有很多相类似之处.在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第一,两场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异同点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共同规律。第二,讲授两场独立运动的过程时,应突出人民性、艰苦性、正义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在分析、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的作用时,要注意时代特点,切忌把其保守性简单归结为阶级的局限性。当时北美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正在上升的革命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其阶级局限性,表现出更多的革命精神,因而获得更多的革命成果。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
第6篇:第四十七集 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47集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反对西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诞生了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史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长期置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到十八世纪末,绝大部分地区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长期以来,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模式,塔顶是独揽大权的殖民官吏,塔底是印第安债务农和黑人奴隶,中间是比较富裕、但几乎无权的土生白人和混血种人,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则是这一社会模式的统治者。十八世纪下半叶,西葡王室对殖民地统治方式进行改革后,美洲农牧业、矿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快发展,开始融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正在萌生和发展。较富裕的土生白人在政治上受歧视,经济
第7篇:【教学设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历史华东师大九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6课的内容,阐述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25课、27课共同诠释第六单元课题——《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说明了亚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决心和行动以及其重要性。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拉丁美洲地区的殖民化”说明了拉丁美洲人民受到的欺压和压榨,是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独立运动的开展”讲述了独立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独立运动有所认识。第三子目是“解放者——玻利瓦尔”重点介绍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杰出领导者玻利瓦尔以及独立运动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要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第8篇:拉美独立运动教案
拉美独立运动教案
拉美独立运动
【本节重点知识】、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大庄园、对殖民地经济的统治政策、拉美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外部条);
2、海地独立的宗主国、领导人、结果和意义;
3、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两个阶段及其中心、领导人;
4、葡属巴西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图解】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①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②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了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把殖民地创造的财富源源不断运往宗主国;
③为了把拉丁美洲殖民地永远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
A、征收重税;
B、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不允许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任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