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走近王羲之500字作文
走近王羲之500字作文
他,年少有成,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字;他,勤奋好学,对写字的知识如饥似渴;他,精通各种书法,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他就是——后人称“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再父亲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笔谈》的书,里面讲的全是有关写字的技巧,王羲之便如痴如醉地读起来。后来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王羲之只是傻笑。他父亲说,等你长大以后,我再把写字技巧教给你。王羲之急切地说,等我长大后再学,那么青春年华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他父亲听以后,觉得儿子胸怀大志,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地详细地向王羲之解释了一遍。几个月以后,王羲之的书法果然大有长进。后来王羲之有做卫夫人的学生,为他的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天赋,更离不开他的努力,他的坚持。我们应该学习王羲之,学习他那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学习他那对知识的如饥似渴。难道那流传万世的`《黄庭经》会从天上掉下来吗?难道那惊天动地的《兰亭序》会在山崩地裂中飞出来吗?不可能!无可置疑,我们的勤奋好学,我们的坚持精神,根本就不能与王羲之相提并论。可是我们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吗?也许我们的天赋不及王羲之,但我们可以付出与其相同的努力,甚至更多。我们对于他人的成就,不能仅仅羡慕。我们不能服输,要相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我们认识了王羲之,也认识了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如果你就得自己能做得更好,请开足你生命的马达,朝着梦想出发。
第2篇: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古文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古文
内容简介:
临帖是为了创作,创作要讲究章法。章法是集字成篇,构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正文、幅式、行列、布白、笔墨、落款和钤印。
1、正文
正文的内容应该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可以是名言警句、古今诗文,也可以自作诗文。正文的字数可少可多,少则一字或数字,如“龙、虎、福、寿”之类,多则一诗或者一整篇文学作品,如书李白《早发白帝城》为一诗,书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一词,书《兰亭序》则为一文。
2、幅式
书法的.幅式就写在纸上而言,通常有中堂、条幅、横披、长卷、对联、扇面、条屏、斗方、册页等。中堂是用整张宣纸竖写的作品,通常挂在厅堂的中间或主要位置,故叫中堂。一般把六尺以上宣纸的叫大中堂,五尺以下宣纸的叫小中堂。条幅是一整张宣纸对开竖写的作品,又叫单条或小立轴。横披即横幅,整张宣纸或对开横写。长卷是横披的加长横写。对联是上下联竖写构成。扇面有折扇、团扇、宫扇、蒲扇等种类,样式有弧形、圆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等。条屏是由大小相同的竖式条幅排在一起,它一般由四条屏构成,多则八条、十二条,或更多条不等。斗方是长和宽大约相等的正方形幅面,其边在一尺至二尺左右。册页是比斗方略小的幅式,由若干页合成一册,故叫册页。
3、行列
传统书法作品大多由上到下安排字距,由右到左安排行距。行列的安排一般有四种类型:①纵有行横有列。行距和字距均等,此种章法以整齐、均匀为美。一般为小篆、隶书和楷书所用。魏碑和唐碑也多用此式。②纵有行横无列。行距宽于字距,此种章法如行云流水,前后相应,错落有致。一般为行书、草书所用,金文、大篆或隶书、楷书也偶有此式。③纵无行横无列。甲骨文及当代狂草常见此式。清代郑板桥“六分半书”亦属此式。此种章法可追求形态夸张,块面分割,点面对比,字体大小、疏密、斜正,墨色枯润浓淡等形式的对比,参差错落,对比鲜明。④纵无行横有列。当今横行书写的作品多为此式,它适用于各种书体。
第3篇: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
内容提要
名碑名帖对联集字帖系列丛书之一。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作。字体优美,艺术美感极强。值得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目录
四言对联
群贤毕至 少长成集
知人修己 揽古察今
五言对联
咏怀山水趣 嗟感古今情
风静带兰气 日长娱竹阴
室静兰初放 亭阴竹犹清
风和春日永 竹映暮山清
斯人古今少 此曲世间无
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六言对联
情怀生若春水 弦咏感之古风
日永情幽怀畅 时和兴大趣长
七言对联
怀抱曲觞随流水 慨陈畅事听管弦
随时妄录虚诞事 尽日放怀天地问
大贤自合为九列 清风足以流万年
快然和者幽兰曲 乐哉兴之修竹怀
游春不知时将暮 听曲情随流水长
放水流长揽其曲 为文气盛集于虚
人坐春风化朗抱 室将静趣放虚怀
世事殊同齐感慨 人生修短尽风流
虚怀流水信可乐 和气为春兴天游
流觞畅咏稽有致 至人兴怀固不同
情文感
第4篇:王羲之兰亭序集字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作品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是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
第5篇:关于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
关于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文章的语言平淡朴实,清新自然,是一片难得的'佳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
第6篇:王羲之行书圣教序集字春联
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集联60幅
王羲之书法以手札为主,字数都不算多。字数多的只有 《兰亭序》,《圣教序》,《兴福寺碑》等,后两者还为集字碑刻作品。大家在临习的时候应该充分理解王字篇章中应有的行气,而不应该是向《圣教序》一样“摆字”,因此除了字形准确外,还应该上下、左右贯气。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选择了已经出版的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60幅,来帮助大家提高书写竖幅作品的控制能力,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上字的呼应关系。
第7篇:王羲之行书集字古诗(推荐)
王羲之行书集字古诗(36首)
王羲之行书集字古诗(二、七言古诗21首)
(2011-10-24 08:58:08)转载▼
标签: 分类: 毛笔书法技法 古诗
王羲之
第8篇:王羲之作文范文
王羲之作文范文
1王羲之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不到三年就显出了才华,方圆百里都知道他是个少年才子,在一片赞扬声中,十岁的王羲之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王羲之到集市上去玩,看见的是,那招牌“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十分呆板,毫无功力,他便找到铺主,主人是一个白发老太太,正在包饺子,只见他包好一个饺子,就随手抛过矮墙,看也不看,那饺子就刚刚好落爱锅中,王羲之暗暗称奇,忍不住问到:“老人家,像你怎么深的工夫,多长时间能练成?“老太太说:“熟练五十载,深练要一深啊。“
这句话触动了王羲之,他接着问:“您手艺如此高超,为什么不找个名家高手写招牌呢?“老太太不高兴说:“名人不好请,就说那个刚露面的王羲之吧,小小年纪,就让人捧得长翅膀了,说实话吧,他写字的工夫还真不如我仍饺子的工夫深,你可别学他。“
第9篇:王羲之兰亭序作文
王羲之兰亭序作文
导语:《兰亭序》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是千古美文,深受文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作文,欢迎阅读!
王羲之兰亭序作文篇一: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吟诵着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我们来到了位于绍兴市兰渚山下的兰亭,一览她的美景。
兰亭是“书圣”王羲之的寄居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景区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一序就是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至于十一景,相信你会在文中找到答案。
步入兰亭风景区,第一个景点就是鹅池。池水青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的故事。一只只白鹅有的悠闲地在假山下散步,有的在浮在
第10篇:王羲之书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汪挺《书法粹言》,清冯武《书法正传》等。这些“书论”同样是真伪交杂,或谓羲之自撰,或谓他人伪托,后世多有辨析。比如《笔阵图》撰者是王羲之还是卫夫人,书史上就有不同看法。孙过庭、朱长文认为系王羲之自撰,而张彦远、陈思则归诸卫夫人。今人多认为是卫夫人作。虽然真伪参半,但犹应确认其价值。如系王羲之真作,其价值自不待言,即使是伪托,时间也甚早,大抵在六朝,而且伪作者对于羲之书法、书论颇有研究。后人以这些书论衡鉴右军书法,也常得印证。这些资料揭示了王羲之的“书论”价值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技法揭秘。如《笔势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