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的记叙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5 08:15: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敬畏,是一种高度的自律,是在认识觉悟提高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有了敬畏之心,人生就如同野马有了缰绳之约束而不会任意飞奔,洪水有了河堤之束缚而不会到处泛滥,贤者畏惧,然无忧虞。知道敬畏,才能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学会了害怕,才会不害怕;不会害怕,他的一生都可怕。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一个人,立身处世,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严己于律,谨言慎行。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经常怀敬畏之心,坚守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动,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哲学家康德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感知万物的神圣,才能有内心的庄严与自知。

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试看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最精密的制造,一摆在大自然的创造面前,即显得拙劣。而人类移山填海式的壮举,初看热闹非凡,当越出大自然的容忍限度,必然遭到加倍的惩罚。敬畏自然,就是认清大自然的威力,正视大自然的神圣。

我们还应敬畏生命。每条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有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

我们同样需敬畏规律,敬畏法则。人力即使再强悍,也无力对抗规律,我们可以高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现实只给出合乎规律的答案。如果说规律非人力所创,应该敬畏,那么,法则完全由人制定,是否无需敬畏呢?华盛顿作了很好的回答,他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因为戴上了比普通公民更重的法律枷锁。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

很显然,世间需敬畏的东西还很多。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对它们心存敬畏,不是由于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庄严。

没有敬畏之心,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只有心存敬畏,人们才能更加充满理性、良知与责任感。

第2篇: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

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要写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1

上世纪初,莱特兄弟羡慕鸟的自由与飞翔,于是生出梦想,发明了飞机。二战时,人们为了和平而斗争,于是想出了打败舰船的潜艇。

人类的祖先——猿人,曾一丝不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同生,与天地共存,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着敬畏,对大自然充满了信服。然而,当人类大脑日渐发达,身躯以黄金比例空前发育,两腿站立在生物界的最顶端后,经过一战、二战和抗日战争等,冷血、残酷、凶狠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最近在看《狼图腾》。汉人眼中十恶不赦的动物——狼,具有字典中所有的贬义。在蒙古苍茫的大草原上,狼却是每个蒙古包的神,就像汉人崇拜龙王一样,如同常人崇拜着智慧的诸葛亮一样,蒙古人崇拜着狼。

汉人心中的狼,无非是《三只小猪》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又丑又笨的大灰狼。在蒙古草原,狼却是所有军事家的化身。地道战,耐力战,疲劳战,它样样精通。狼是草原的保卫者。草原上牧民多,牛羊马更多。如果无节制的繁殖,昔日的大草原便会像罗布泊一样消逝了。只有狼群才能一次杀死一二百只羊。狼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卫着草原生态的平衡。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和平。

常人说,“人定胜天”。这曾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代言词。“天意难违”,“命中注定”,更是没有本事,无知者用来搪塞的借口罢了。

一千个太阳系才组成的宇宙,养育着万物生灵。只有我们心存敬畏,才能构建我们大力提倡的小康社会啊。

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2

上世纪初,莱特兄弟羡慕鸟的自由与飞翔,于是生出梦想,发明了飞机。二战时,人们为了和平而斗争,于是想出了打败舰船的潜艇。

人类的祖先——猿人,曾一丝不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同生,与天地共存,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着敬畏,对大自然充满了信服。然而,当人类大脑日渐发达,身躯以黄金比例空前发育,两腿站立在生物界的最顶端后,经过一战、二战和抗日战争等,冷血、残酷、凶狠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最近在看《狼图腾》。汉人眼中十恶不赦的动物——狼,具有字典中所有的贬义。在蒙古苍茫的大草原上,狼却是每个蒙古包的神,就像汉人崇拜龙王一样,如同常人崇拜着智慧的诸葛亮一样,蒙古人崇拜着狼。

汉人心中的狼,无非是《三只小猪》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又丑又笨的大灰狼。在蒙古草原,狼却是所有军事家的化身。地道战,耐力战,疲劳战,它样样精通。狼是草原的保卫者。草原上牧民多,牛羊马更多。如果无节制的繁殖,昔日的大草原便会像罗布泊一样消逝了。只有狼群才能一次杀死一二百只羊。狼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卫着草原生态的平衡。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和平。

常人说,“人定胜天”。这曾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代言词。“天意难违”,“命中注定”,更是没有本事,无知者用来搪塞的借口罢了。

一千个太阳系才组成的宇宙,养育着万物生灵。只有我们心存敬畏,才能构建我们大力提倡的小康社会啊。

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3

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翔?人很羡慕,于是有了飞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人觉得很新奇,于是我们知道了潜艇。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于是,冷血、凶狠、残冷便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词典中。

动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类,人类却以遗忘的方式抛弃过去。在优胜劣汰、适着生存的游戏规则中,人类越来越不信赖自己,以致于彼此之间需要一段段关系来不断地验证与固定。然而,这关系往往太过脆弱,不堪一击,以致于我们徘徊在不断地伤害与受伤的边缘。

曾几何时,人类是如此自信: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我们削山、填海、围湖、造田,林立的工厂覆盖了田园牧歌,钢筋水泥盘剥了绿色大地,潜水艇开进了龙王的殿堂,宇宙飞船驶向了嫦娥的枕边。人类变得为所欲为,认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当人类沾沾自喜地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洪水、火灾、地震、干旱、沙尘暴,还有许多来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随着自然界的种种惩罚不期而至。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网,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该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平和。

关于心存敬畏的记叙文600字4

“敬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熟悉在于人们常说要怀敬畏之心,陌生在于没有多少人能将其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

心怀敬畏,是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又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敬畏之心,古人如此,先贤尚如此,圣人更如此。“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敬畏之心”,才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做事、做好事,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一个无知无畏的人不论在何种游戏中,都是最容易犯规出局的。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得有所敬畏,那种对任何事物、任何规则都“无知无畏”乃至“大无畏”的固执心态,是十分可怕的。敬畏之心实乃自我约束之规。

第3篇:心存敬畏作文

心存敬畏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存敬畏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存敬畏作文1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各行各业都有精英。这些精英都有共同的特点:严谨和一丝不苟。就像相声大师侯宝林,他对待艺术的这种细心认真的态度,使他无愧“大师”称号。

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具备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因为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前途。

一代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可以说是治学严谨的典范。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他从未因自己特殊的身份而在教学方面有所懈怠,他总是潜心研究各个领域的学问,《牛棚杂记》是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心存敬畏,谦卑反思

心存敬畏,谦卑反思

米兰昆德拉曾引用犹太人的一句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是啊,我们所思考、探索的一切都是自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所谓的创造,只不过自作聪明地将这已存在千年万年的造物重新加以整合;而所谓的思想,更像是一种经验的累积和消化。人类宛如被赐予积木的孩童,自然羽翼庇护下的雏鸟,天真孱弱,微不足道。

堂.吉诃德左思右想,他的仆役桑丘也左思右想,他们不但末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

然而,再粗鄙的城堡似乎也需要思考将之黏合。人从海水中来,思考是我们的天赋,于是能褪去一身咸腥,区分出个性,思考的能力愈发显得弥足珍贵。为推动文明之轮的继续前行,思考固不可失,但同时不能忘记上帝的注视,与他嘴角那抹若有似无的微笑——所以心存敬畏,谦卑反思。

周国平说过:“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手握戒尺,心存敬畏

手握戒尺,心存敬畏

——学习《沉重的忏悔》心得体会

《沉重的忏悔》一书辑录了我们身边的十名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悔过材料。认真研读完毕,合上此书,不由扼腕叹息。十名干部曾经都扎扎实实为党工作,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遗憾的是如今他们都身陷囹圄,成为人民的罪人。原因何在?

不由想起《初潭集·廉勤相》中的一个故事: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

嗜鱼的公仪休为什么不接受别人赠送的鱼?公仪休说得多好:“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 ”一国宰相,位高权重,但其话语中无疑透露出重视小节,拒绝诱惑的为官之道。

相形之下,《沉重的忏悔》中的十名党员干部为官之时,漠视了这个基本的道理,淡化了党性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心存敬畏作文2篇

心存敬畏作文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存敬畏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存敬畏作文1

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些怪象,一些学生动不动就粗口成章与人吵骂,还约在一起打群架、下毒、动刀子甚至杀人。这些人基本都是学校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尊敬师长的人,他们都没有一颗敬畏之心。

那么敬畏是什么呢?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是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觉,是一种对事物的态度。“敬畏来源于本心”这是王怿同学在诗中写到的,这句话也深深影响了我,让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心存敬畏作文900字

心存敬畏作文900字

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翔?人很羡慕,于是有了飞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人觉得很新奇,于是我们知道了潜艇。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于是,冷血、凶狠、残冷便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词典中。

动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类,人类却以遗忘的方式抛弃过去。在优胜劣汰、适着生存的游戏规则中,人类越来越不信赖自己,以致于彼此之间需要一段段关系来不断地验证与固定。然而,这关系往往太过脆弱,不堪一击,以致于我们徘徊在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心存敬畏的记叙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存敬畏的记叙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