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5 08:08: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一首古诗《夜宿山寺》(齐背),这首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紧扣题眼,展开想象,且想象丰富,气魄雄伟)。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风格。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一)抓住课题,引导发现:同学们能用“望”组词吗?(遥望、观望、仰望……)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题,想想你能发现什么?

(二)学生自读课题,探索发现

[发现一]:课题中的望就是远望的意思。(或遥望……)

[自主探学]:

1、你能到课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吗?

2、自课课文,品味词句,找出理由。可采用以下学习步骤:

(1)读: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2)想:这首诗大致讲的是什么意思。

(3)找:找出相关词句。

(4)品:品味词句的意思。

3、交流评议:重点读通全诗,理解“遥看”的意思,大致说出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

[发现二]:诗人李白是到庐山游玩的。(指导书写庐)

[自主探学]:

1、根据平时的课外积累说说庐山的情况。

2、再读课文想象庐山的特点。

3、观看庐山光碟,进一步感受庐山的情况。

(光碟中语: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取名叫香炉峰)。

4、细读第一行诗,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日:太阳,生:升腾,烟:云雾。)

[发现三]:诗人李白看到的是庐山的瀑布。

[自主探学]:

1、细读古诗,想象庐山瀑布的特点。

2、观看多媒体课件(静态远景),直观感受,品味“挂前川”的意思。(挂:表明瀑布垂直而下,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的赞叹。川:河流的意思

3、再观多媒体课件(动态近景),体会瀑布从山下流下的动人情景。

4、精读第三、四两行诗,品味“飞”、“三千尺”、“九天”的意思。

(“飞”突出流得快,流得急,“三千尺”写出了瀑布的高和长,“九天”进一步突出瀑布的高和长,真切地写出了瀑布的新奇、壮观。)

5、默读全诗,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6、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交流评议。

(1)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可运用多种形式说出你的理由。如: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

(3)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可采用以下学习步骤:

a、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b、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的理由。

c、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读出诗美。

d、悟: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e、咏:将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节奏和重音可以这样处理:(仅供学生参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最后一句轻读)

三、学法迁移,感悟创新

1、同学们想做李白吗?请在座的小李白模仿老李白写诗的方法,观察一下教室门前的花坛,(可看录像,可站在座位上透过窗子观察)写一首诗。

2、学生试作

3、评析学生习作,再次体会《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精美词句。

(1)学生读自己的诗作,并说说自己是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得到启发的?再次赏析诗句,体会“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进一步明确文中这些词都是围绕题眼来写的。

(2)再读课文,品味诗句的精美

(3)根据评议结果,自我纠正,注意从题眼入手,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

依照本文写法,观察一处景物,再练习写一首小诗。

【总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着这一思想,本课教学着力引导学生从题眼入手,品词析句,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之法,让学生通过说诗悟意,想意悟境,画图悟美,读诗悟情,写诗悟法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感悟庐山瀑布之美,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情,积累语言,在读中感悟,在实践中创新。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题眼,从题眼入手,自读感悟,适时跳出题眼,走向生活,最终又回归题眼,升化感悟,引导学生在教材与生活之间走个来回,使古诗教学生活化、趣味化。

第2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朝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游历山水,创下无数寄情于自然的诗篇。在他老年隐居庐山时写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2.齐读课题。

3.认读两个生字:庐、瀑。

4.释题。

5.再次齐读课题。

过渡:下面我们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76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2.检查初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认读:炉、疑。指导书写:炉。

(2)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3)教师示范。

过渡:读诗不能只读通顺,还要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呢!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还想比老师读得好吗?那我们就得先理解古诗的意思。

三、再读‘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注释,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自学,理解诗意。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分小组逐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个别字词的意思)。

3.抽生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导读诗:有节奏地读诗。

四、品读,感悟诗情

1.想象读诗,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

A、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紫烟”看图理解想象。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比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想象)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

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d、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带垂下,那就是庐山瀑布。这瀑布从飞流直下,奔腾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e、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3.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四、延展

1.出示,赏读。

2.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

第3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展开想象,初步感悟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和语言的优美。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初步感悟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感悟古诗语言的优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古诗引入,复习古诗,增加积累

看图引导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语文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篇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版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切切实实得发展的宗旨,以“启发式”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力争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本课学习。反复诵读,是贯穿本课的主线,在学生读懂、读美古诗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从而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语言美和人情美。课后收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篇和李白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语文素材。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炉”“瀑”“疑”,会写“炉”“烟”“流”“银”。

2、有感情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熟读成诵,激发学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

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目标

1。,会认“庐,瀑”等生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

理解诗意,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准备: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师:宋代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我们展示了庐山的神奇秀美。今天,我们再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领略庐山的迷人风光。

二,学习古诗

1,读古诗,知作者

(1)(课件)出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二年级《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