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 ,又来了1只黑猫, 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 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红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第2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又来了1只黑猫,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红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第3篇:找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探索乐园(找规律)
陈丽清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2~9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发现、交流事物中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解决有关简单规律的问题。
3、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活动,体会有规律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某超市情境图,教师提出问题:最近城里有一家超市开张了,开业那天超市装饰得可漂亮了,你们看,超市的员工是用什么来装饰超市门面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情境图,教师指名说出图中有气球、彩旗、灯笼、菊花等。
2、老师:这些气球、彩旗、灯笼、菊花是胡乱地摆放的吗? 学生齐答:不是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第4篇:《找规律》数学教案
《找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0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2题。
教材分析:
“找规律”这一单元主要研究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发展数感和符号感,获得应用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例1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能根据所发现的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帮助学生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在研究周期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它的确定性,从而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设计理念:
在四年级的上、下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曾多次经历
第5篇: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范文(20篇)
教案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即能够引导教师进行灵活运用和不断改进。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灵活运用。教案是一份教师为指导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和安排的书面材料。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每一份教案都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为了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们应该首先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教师应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可感知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教师们编写教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6篇: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专业19篇)
在教案中,教师会详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前,教师应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篇一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让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的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情感目标: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与同伴分享探索、发现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篇二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观察体验和活动。
2、形成序列经验。
3、能按abab规律排列物品。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规律排序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难点:
能按abab的规律的排序。
活动准备:
小红花若干、动物卡片若干、生活物品、待贴卡纸、固体胶。
活动
第7篇:大班数学教案 找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找规律
目标:1.能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
2.锻炼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重点:能按规律正确完成练习。
难点:练习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准备:PPT课件、幼儿画册三P57、记录笔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2. 看数卡听指令拍手。
听师指令,幼儿练习顺数和倒数。
二、新授部分:引导幼儿看PPT学习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并讲述图意。
1.情境创设:PPT画面
(一)森林联欢会即将举行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在哪里?告诉你们,图上有什么?漂亮吗?森林里将要举行什么活动
(2)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森林里就要举行联欢会,小动物齐动手用彩旗、花朵将森林里装扮的非常美丽。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彩旗、花朵还是小兔子,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2)幼儿讲述。
(3)师:你们说得对,它们的排
第8篇: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第四册教科书第116页的例2及做一做,第118页的4、5、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并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红旗。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老师想听你们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愿意唱给老师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