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字经小班教案
三字经小班教案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3.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4.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活动延伸:
角色游戏:将录音放在游戏区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进一步巩固认识。
日常生活:家园合作,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第2篇: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
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
小学生在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篇一: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 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中的`典故,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
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 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 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 学生谈收获。
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归纳:①巧用典故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③注意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2、 要求学生模仿所学内容,根据九峰校训“勤诚勇爱”,写《校训三字经》
1) 学生独立完成。
四人一小组交流
第3篇: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
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合集16篇)由网友 “可乐橙汁柠檬茶”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小班国学三字经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
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
第4篇: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
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
三字经历史悠久,里面的一个个字有一个个故事。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3.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4.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
第5篇:小班三字经教案(优质20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案范文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
三字经的教学将厚重的中华文化融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分享了小班三字经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透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
第6篇:小班三字经教案(热门16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是一些关于教案编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
第7篇: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16篇)
教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系统规划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十分重要。教案的编写要体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指导教学而编写的一种详细记录,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明白《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
第8篇:小班三字经教案(优秀21篇)
教案的编写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过程合理、有序。教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编写优秀的教案已经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
1、通过学习,使幼儿初步理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含义。
2、培养幼儿大胆、完整讲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图片一幅、打印好的纸人手一张。
1、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图片。提问:
(1)图片上有谁?这些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2)图片上的老爷爷是谁?
(3)这几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
(4)请你猜一猜,孔子和项橐在说什么呢?
2、老师讲故事,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后,再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