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作文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作文
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健康成长?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当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惑,那么谁在困惑面前不犯错误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好!作为父母不光要包容孩子的优点,更要包容孩子的缺点。
今天我参加了初二八班的2010年的第一次家长学校,且看了教育专家卢勤老师的专题讲座之后,我更深深的体会到父母的包容对孩子来说极其重要。包容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情怀,还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度的人,尽管如此,可是还有很多家长却不能包容孩子。
包容有时候能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有时候也是孩子顽强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比如卢教授讲的那位战争中受伤的跳楼自杀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包容一点,那么这个孩子也不至于丧生。唉!可怜啊,可悲!现在的生活中因父母的不包容孩子走向极端的例子还少吗?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孩子能考高分家长能承受一切、舍弃一切,可是他们却从未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思想压力是否会加重?有的孩子承受不住心理崩溃而得病,甚至有的孩子绝望而丧生,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醒醒吧,父母们!不要把分数看的至高无上,只要孩子尽心了、努力了就可以了,还有什么比孩子健康快乐的活着更为重要呢?
实事求是的说,以前我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不过还好我醒悟的早,醒悟的及时。现在我从没有给孩子局限于分数,更不会因为考的差而痛打他们,我经常在他们面临考试的时候告诉他们:“以平常的心态去认真完成你认为满意的答卷就可以了。”这样孩子也不会因为紧张而失分或者漏题了。
其实孩子比我们还看重他的成绩,记得有一次,女儿放学回来一进门就满脸不高兴的撅着嘴说:“妈妈,我这次考砸了。”我一看这情形,就宽慰她说:“一次考不好不算什么,找找原因,下次努力考好就行。”哪个孩子不想考一个理想的分数回家报喜呢?考不好他们自己已经很难过了,家长如果不理解他,再骂他甚至打他,他不更伤心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许还会适得其反。倘若换一种心态多理解体谅孩子,那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的,孩子会为你的理解与包容而感动,继而变成学习的动力。这可是我的切身体验哦,女儿在她们班级虽然不是很拔尖,但每次考试却都有进步,而且她已经由原来的二百多名进步到一百四十名以内了,我很欣慰!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我曾给他们讲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女儿虽然进步很慢,但我相信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她一定会成功的!
实例证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用肯定的教育方式教导孩子用心走好每一步,比固执的只要结果而效果好得多!所以家长要肯定孩子的每一分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错误中真正改变过来。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呢?孩子总归是孩子,难免要犯错误,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去肯定、去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片面的看待孩子、否定孩子,给他弄的体无完肤、无脸见人。孩子也有自尊心啊,给他留点面子,同时也是给他一个机会,一个改正的机会,这将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在这里我呼吁各位家长朋友们,要包容我们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的、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磨难的人,因为父母是孩子坚实的后备力量,是一个支持他的安全港湾!
第2篇:心灵成长需要尊严作文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作文
有一个乞丐跪在地铁通道摆着铅笔摊乞讨,来了一个商人,丢下一美金,匆匆离去。一会儿,这位商人又跑回来,认真地对乞丐说:“咱们都是商人,都是卖东西的,现在我要拿走。”说着,蹲下来,挑了几只铅笔走了。
商人的话,让乞丐大为震动。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叫他“商人”,第一次有人说他卖东西,他一下子找到做人的尊严。经过几年努力,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人。
尊严有如此大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乞丐变成商人,又能让一个人变成没有灵魂的乞丐。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顾盼,就是一个自信自尊的女孩。
我第一次见到顾盼,是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演播室。当顾盼领着父母走进演播室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站在两位矮小的父母中间,是一个各自高高的、漂亮的女孩!她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开朗,青春洋溢。身子矮小的父母与她形成极大的反差,让在场的充满了好奇。顾盼说:“我跟父母出去的时候,街上经常有一些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我觉得非常不好受,我觉得,为什么这些人会以这样的眼光看人?!可是,我父亲面对这些目光,非常坦然。所以我觉得,我的开朗和父亲的坦然有很大关系。父母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不会因为父母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而自卑,因为父母给我的一切已使我感到满足。”
女儿说着,顾先生不时点点头,面带微笑:“我很开心!很多朋友羡慕我女儿成绩好、人长的漂亮。但是最令我满意的是她没有现在独生子女的弊端,我只有1米3左右,有时也招来一些异样的眼光。但是我想,我对工作是兢兢业业的。我希望能好好的教育女儿,使她长为一个各方面优秀的人。”
我问顾先生,教育孩子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顾先生说:“我教育孩子的第一理念就是:育人先育德。我从培养她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孩子的爱心。她才几岁时,中国大熊猫面临危险,我就带着她去捐款。那时,我们杭州有一个‘援助孤儿大行动’,我就带她去捐款。”
这位残疾父亲给予孩子的是精神上的财富!他身材不高,却有着高大的人格。正是父母给予了人生的财富,顾盼拥有了健康美好和乐观的心态。
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
一群全校闻名的捣蛋鬼,毕业前被集中打入“差班”。第一天上课,新班主任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把头抬起来!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最后的落后。从今天起,我和你们一同起跑——”
“差生”的心灵被强烈震撼,从此,“把头抬起来”成为了这个班级的常用语。现在,他们都长大成人,每逢过年,他们之间还通过手机短信把这句话互相传递。他们说:这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人生道路。“把头抬起来!”这五个字唤起了孩子做人的尊严。
第3篇:孤单的孩子需要持续的包容
孤单的孩子需要持续的包容
——评《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作者:马克·哈登(Mark Haddon)
英国作家、插画家、漫画家及剧作家。1962年生于英国中部名城北安普顿,198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长篇小说处女作《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版,凭借作品本身的魅力,于2004年圣诞前夜,超越红极一时的《哈利波特》,登上英国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作品陆续以35种文字在全球出版,赢得世界各地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荣获30多项文学大奖。
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是一个旁人眼中的怪孩子,内心孤独又敏感、骄傲又脆弱,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与超群的数学天赋,他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知道7507以内的所有质数,也能轻松地默算出复杂的数学题。不过,他习惯生活在自
第4篇:孩子心灵成长的家庭教育
孩子心灵成长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那么,家庭教育的知识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孩子心灵成长的家庭教育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孩子心灵的成长有许多需求,其中一个就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容“对家长来说,不仅仅要包容孩子的优点,更重要的是要包容孩子的缺点。包容能培养孩子的情怀,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度的能够承受挫折压力的人。孩子不断地在犯错、知错、认错、改错中长大,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认错、改错的机会。
故事1
这是一个外国故事。一个学生把校长非常喜欢的.一条狗弄死了。校长大怒,心想:得想一个办法惩罚他。就对那名学生说:“把狗解剖,画一张那只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
第5篇: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上饶市信州区教师进修学校贾维青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首先要学会与学校配合,使家庭与学校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家庭与教师之间相互配合,达到教育一致的效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分歧,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腐蚀了孩子的心灵,迷惑了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所措。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我们的体会是:
一、要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相互衔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课堂表现,理解能力,完成作业情况,思想动向,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等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指导。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同时,也能觉察到孩子的老师是否了解、关心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也督促了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最近开展什
第6篇: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举羚羊例】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一大群亲人充满期望的围在他身边,仔细地观察,看他是不是“天庭饱满,地额方圆”,“看他是不是天生福相”------这时,家里人一切美好的愿望和殷切的希望赋予了他,心里想的的是如何尽自己的努力,为他把安排好一切!可是,这个时候,小生命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于连“人”的概念也没有,他要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来感觉了解一切事物,按照生命成长的规律来逐渐认识一切事物。这时候,成人只需要为他创设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儿童自我形成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也要去发现儿童无法形成自我的原因,要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成人的障碍对于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婴儿开始使用口和手时,成人的干涉就开始了。随着婴儿的活动越来越频
第7篇: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用心灵陪伴孩子成长
---听陈联忠有感许昌市一中七(14)班岳媛家长
4月11日下午,怀着对教育狂人陈联忠教授的敬仰之情,带着双重身份(既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吗,又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参加了孩子学校为家长举办的教育讲座,认真聆听了陈联忠教授的讲座。席间,陈联忠教授精彩的讲座赢来一阵又一阵掌声,他的教育理念和观念让作为家长的我们耳目一新,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会后很长时间里我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
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
对于这一点我很受启发,很多家长总认为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就是抓住了教育的重点。而陈教授提出的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应该学校以抓学习为主,家长配合;家长以抓素质、抓个性为主,学校配合。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制度的观点,
第8篇: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说明文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说明文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尤其是说明文,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说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昨日我听了“知心姐姐”的报告后心有顿悟,非常感谢朱棣文小学能为我们家长组织这样的讲座,真是及时的“心灵鸡汤”啊!
演讲老师的字正腔圆和幽默诙谐的风格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可贵的是他还把一些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要点,融入简单的话语和生动的实例中,让家长们非常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回想起老师的演讲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五大养分:肯定、自由、宽容、情感和梦想。
第一种养分是肯
第9篇: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要素
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要素
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指身体成长,有时候就感觉一刹那之间的事,孩子内在成长是循序渐进、有规律……所以,如何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是这些父母们迫切想知道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要素,希望有所帮助!
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
“唤醒”,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箴言。我们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成绩不好的孩子,就像是沉睡在石块里的狮子,需要父母和教师将其从蒙昧中唤醒,激发他们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
教育本身就像是一个雕刻石像的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孩子,还要唤醒孩子内在的心灵能量与人格理想,释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圈子
孩子在什么环境下就会成长成什么样的人,他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一个宿舍全考上了研究
第10篇:孩子成长的需要是什么
孩子成长的需要是什么
曾几何时,《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被所有媒体热炒,家长们便捧着这本感觉如圣经的书细细研读,期望培养出刘亦婷第二、第三……就哈佛女孩来说,其家教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孩子成长需要什么。但媒体报道给人的感觉却好象是,照着她的父母的教子之法,孩子多半也能进哈佛。这就无意中吸引了许多家长盲从的进入了媒体炒做的“雾”区,只看到美丽的远景,却没有冷静地分析,这美景对自己来说是不是海市蜃楼。
看现在的各种媒体,一方面喊着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孩子负担;另一方却不惟余力地迎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制造各种信息,满足家长们的需要,似乎孩子只有进军国内外著名的高校才有美好的未来。其实君不见顶尖级的高等学府常会有学生顶不住压力而轻生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只注重了考试,忽视了人格健康,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