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4 08:11: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聆听抒情散文

深秋的夜,很静,很沉。

厚实的棉被包裏干瘦的病躯,蜗居于世界一角,静静地、小心地聆听属于夜的声音。病患和失眠给了我一份安宁,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与自然相晤。

我听到自已的心跳和喘息,证明我还活着。墙上老旧得不知年代的挂钟,不紧不慢嘀嗒嘀嗒,不知疲倦画着自己的圆。在它驴拉磨千篇1律的路线中,不停从终点回到起点,多少沧海桑田物换斗移,“驴儿”前赴后继换了一头又一头,“磨盘”还是“磨盘”,只是被岁月打磨得更加光洁圆滑。老钟,依然如故,嘀嗒嘀嗒,任何繁华与衰败、荣耀和耻辱,仿佛都跟它无关,它只是个见证者,无喜无悲,嘀嗒嘀嗒。

墙角不知名的虫儿,匿在破瓦下吟唱千年不变的恋歌,时儿激越时儿低沉,偶尔引发另一个墙角某只小虫的和鸣,对唱一出“康定情歌”,这个冷寂的夜,便增添了些许温馨些许生趣。谁敢否定,卑微的生命就不能演绎动人的精彩?

有风,微微的风;有雨,细细的雨。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我还是听到了。秋夜里轻风细雨的声音,是世间最富有诗意最惹人遐思最令人感动的声音。听,那轻轻的、悄悄的、温柔的自然天籁,如婴儿鼾睡中开合鼻孔时的呼吸,如蚕食桑叶细嚼慢咽时的叩齿,仿佛从云端传来,又好像是某根弦丝的回音,从耳孔流淌入心田。我没有学“欧阳子方夜读书”,也作不来《秋声赋》,此刻,心也宁静,情也平静。

闭上眼睛,我听到了枯叶飘落,仿佛有一声轻叹。闭合的眼帘里出现一幅画面:枝头悬挂的孤伶的黄叶,毫无征兆地脱离与它经脉相通的枝丫,飘飘荡荡,歪歪斜斜,像极一只受伤的蝴蝶,在空中在风中翻个身打个旋,无力地滑翔,无奈地飘落。很难想像出它曾经肥厚青翠的生机。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蓦然惊觉,简单如树叶,竟诠释着人世间最深秘的哲理。

有匆匆的“脚步”声从我房顶经过,那是浮云飘过我的上空。都说世事如浮云,因为它遥远不可及,因为它神秘不可测,因为它变幻不可仿,因为它行踪不可觅。我看不到,却是真正听到了云飘的声音,梦一样飘过。

想不到深秋初冬的天气,竟然会有极端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雨骤然猛烈,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谁家屋顶的铁皮,在与暴雨的对抗中发出噼里啪啦炒栗子的脆声。风呼啸而来,如万马奔腾如火车飞驰,尖锐而又沉重的风声摧枯拉朽,令我的心脏一阵阵收缩。我一度担心薄薄的窗玻璃能否经得起这样强悍的冲击,也真正体会到千年之前那个僵卧孤村病榻的大诗人陆游“夜来卧听风吹雨”的无助自哀。仿佛不甘寂寞,凭空一声炸雷,惊心动魄,天塌下来似的巨响,房子竟被震得一阵颤栗,窗户嗡嗡响个不停。我不再平静,躲进孤独的被窝,这一刻突然好想家。我已在异乡这个不是家的“家”中生活了七八年,习惯背后依然有五分陌生。我想,如果一个婴儿在这里出生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里当成故乡。所有的故乡,原先不也是异乡么?它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流旅途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祖先的异乡,我的故乡。我释然,人是最不甘寂寞而又最喜欢奔波的动物,处处无家处处家。暂且拥有一个小窝,虽是方寸天地,安居其中,再猖獗的风雨又能奈我何?不由想起高尔基的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嘴巴,像山里的老农看守自己的女人一样,我把嘴巴管的很严,所以不善于诉说。然而我对耳朵却是十分的放纵,以至于这对耳朵海纳百川,有时竟然生出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感觉。在这个深秋的夜里,我独自聆听。透过风雨,那战国争雄的马嘶犬吠,那三分天下的中原逐鹿,那唐宫宋廷的兄弟杀戮,那蒙古铁蹄的肆虐纵横,那八国联军的炮声隆隆……一阵阵震撼我的耳膜。

金戈铁马远去,淹没在岁月长河中。我又听到另一种声音,仿佛——那一声悠久的叹息,是昭君出塞的哀怨吗?那一声痛心地悲哭,是屈原跳江的绝唱吗?那一阵阵地动山摇的号子声,是建筑万里长城开凿千里运河的劳苦大众的呐喊吗?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滔滔不绝,辛亥革命的枪声响遏行云,打碎封建的腐朽,惊塌腐朽的王朝……

我就在这个深秋的夜里,用心聆听,聆听这与千百年之前并无差异的风雨虫鸣,人、自然、历史,和谐地交融。秋风雨无情,秋风雨多情,谁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明天,该放晴了,我好像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第2篇:聆听抒情散文

聆听抒情散文

深秋的夜,很静,很沉。

厚实的棉被包裏干瘦的病躯,蜗居于世界一角,静静地、小心地聆听属于夜的声音。病患和失眠给了我一份安宁,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与自然相晤。

我听到自已的心跳和喘息,证明我还活着。墙上老旧得不知年代的挂钟,不紧不慢嘀嗒嘀嗒,不知疲倦画着自己的圆。在它驴拉磨千篇一律的路线中,不停从终点回到起点,多少沧海桑田物换斗移,“驴儿”前赴后继换了一头又一头,“磨盘”还是“磨盘”,只是被岁月打磨得更加光洁圆滑。老钟,依然如故,嘀嗒嘀嗒,任何繁华与衰败、荣耀和耻辱,仿佛都跟它无关,它只是个见证者,无喜无悲,嘀嗒嘀嗒。

墙角不知名的虫儿,匿在破瓦下吟唱千年不变的恋歌,时儿激越时儿低沉,偶尔引发另一个墙角某只小虫的和鸣,对唱一出“康定情歌”,这个冷寂的夜,便增添了些许温馨些许生趣。谁敢否定,卑微的生命就不能演绎动人的精彩?

有风,微微的风;有雨,细细的雨。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我还是听到了。秋夜里轻风细雨的声音,是世间最富有诗意最惹人遐思最令人感动的声音。听,那轻轻的、悄悄的、温柔的自然天籁,如婴儿鼾睡中开合鼻孔时的呼吸,如蚕食桑叶细嚼慢咽时的叩齿,仿佛从云端传来,又好像是某根弦丝的回音,从耳孔流淌入心田。我没有学“欧阳子方夜读书”,也作不来《秋声赋》,此刻,心也宁静,情也平静。

闭上眼睛,我听到了枯叶飘落,仿佛有一声轻叹。闭合的眼帘里出现一幅画面:枝头悬挂的孤伶的黄叶,毫无征兆地脱离与它经脉相通的枝丫,飘飘荡荡,歪歪斜斜,像极一只受伤的蝴蝶,在空中在风中翻个身打个旋,无力地滑翔,无奈地飘落。很难想像出它曾经肥厚青翠的生机。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蓦然惊觉,简单如树叶,竟诠释着人世间最深秘的哲理。

有匆匆的“脚步”声从我房顶经过,那是浮云飘过我的上空。都说世事如浮云,因为它遥远不可及,因为它神秘不可测,因为它变幻不可仿,因为它行踪不可觅。我看不到,却是真正听到了云飘的声音,梦一样飘过。

想不到深秋初冬的天气,竟然会有极端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雨骤然猛烈,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谁家屋顶的铁皮,在与暴雨的对抗中发出噼里啪啦炒栗子的脆声。风呼啸而来,如万马奔腾如火车飞驰,尖锐而又沉重的风声摧枯拉朽,令我的心脏一阵阵收缩。我一度担心薄薄的窗玻璃能否经得起这样强悍的冲击,也真正体会到千年之前那个僵卧孤村病榻的大诗人陆游“夜来卧听风吹雨”的无助自哀。仿佛不甘寂寞,凭空一声炸雷,惊心动魄,天塌下来似的`巨响,房子竟被震得一阵颤栗,窗户嗡嗡响个不停。我不再平静,躲进孤独的被窝,这一刻突然好想家。我已在异乡这个不是家的“家”中生活了七八年,习惯背后依然有五分陌生。我想,如果一个婴儿在这里出生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里当成故乡。所有的故乡,原先不也是异乡么?它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流旅途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祖先的异乡,我的故乡。我释然,人是最不甘寂寞而又最喜欢奔波的动物,处处无家处处家。暂且拥有一个小窝,虽是方寸天地,安居其中,再猖獗的风雨又能奈我何?不由想起高尔基的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嘴巴,像山里的老农看守自己的女人一样,我把嘴巴管的很严,所以不善于诉说。然而我对耳朵却是十分的放纵,以至于这对耳朵海纳百川,有时竟然生出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感觉。在这个深秋的夜里,我独自聆听。透过风雨,那战国争雄的马嘶犬吠,那三分天下的中原逐鹿,那唐宫宋廷的兄弟杀戮,那蒙古铁蹄的肆虐纵横,那八国联军的炮声隆隆……一阵阵震撼我的耳膜。

金戈铁马远去,淹没在岁月长河中。我又听到另一种声音,仿佛——那一声悠久的叹息,是昭君出塞的哀怨吗?那一声痛心地悲哭,是屈原跳江的绝唱吗?那一阵阵地动山摇的号子声,是建筑万里长城开凿千里运河的劳苦大众的呐喊吗?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滔滔不绝,辛亥革命的枪声响遏行云,打碎封建的腐朽,惊塌腐朽的王朝……

我就在这个深秋的夜里,用心聆听,聆听这与千百年之前并无差异的风雨虫鸣,人、自然、历史,和谐地交融。秋风雨无情,秋风雨多情,谁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明天,该放晴了,我好像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第3篇:聆听雨声抒情散文

聆听雨声抒情散文

夜已经很深了,身上所有的器官都睡了,除了耳朵和与之相连的神经,在半睡半醒之间,我听到了雨声,那声音很动听,就像小时候母亲在我睡前轻轻哼唱的童谣。

夜已经很静了,卡拉OK厅里撕破喉咙的歌声已经没有了,马路上疾驶的车流的吼声也已经很小了,在这寂静的时刻,我听到了雨声,那声音很悦耳,就像幽静的山林中婉转的鸟鸣。

我在这样的雨声中得到了一份安宁,为生活劳碌了一天的我感到非常惬意。我在困顿中得到了一份安慰,这安慰让我觉得非常亲切。拉萨的.雨相对江南少得可怜,因而就更显得弥足珍贵。这雨将为干燥的空气带来一份湿润,这雨将为干涸的土地带来些许滋养。我仿佛已经看到在这雨中绿起来的树和草,这绿让这“一座座山川相连”的高原焕发了无限生机。就像人在寒冷的时候需要温暖,这块占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土地需要这雨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聆听春天的脚步抒情散文

聆听春天的脚步抒情散文

昨天一场春雨,带来了春天清新的味道。晚上有朋友来访,一起吃饭唱歌喝茶,折腾到很晚回家。人躺在床上,心依旧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百无聊赖的拿起床头的《全唐诗》,漫无边际的信手翻读。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映入我的眼帘: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掩卷细想,这春天,也该哼着春之圆舞曲款款走来了吧?

晨起,推开窗子往外望去,院子里的腊梅花已经星星点点的含苞待放了,夹带着花香的风儿也已经也有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滋味了。

打电话叫醒仍在温柔乡里的朋友,赶快起床,一起去踏青,一起去聆听春天的脚步声。

约了三五朋友知己,备了火腿啤酒面包,换好春衣春装,开车直奔郊外。阡陌平畴,已是春意无限,空气里已俨然弥漫了春的气息。城东的绿博园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聆听雨落花间抒情散文

我常常伫立在窗边看雨,最美的季节莫过于在四月清晨聆听雨的弦动。一种静谧的语言,一种只有它和我所知哓的声音。在雨声里,无处不在的喧哗和吵闹被掩盖,恰如吟唱一曲天籁之音,浇灌出世界永恒的美妙。

下雨的日子似乎有一种奇妙的安逸,仿佛任何事情都可以停下来。人们自然不用出门,只在家里,泡一杯浓浓的奶茶,细细品味它的味道。要么裹着绵被美美的睡上一觉。或是在窗边,无所事事的看雨打落在地上的浪花,凝结成无数个晶凝的小泡珠。

然而,雨声听久了会觉得寂寞,会陷入潮湿的忧郁之中。单调又持续不断的雨声嘈嘈切切,有时伫靠在窗外听雨。会随雨的滴落,回忆起忧伤的几场款款而来的相遇。所以在早春的季节里,我写的文字大都带有黯然,怅惆的气调。但我并不想盼望晴天,只想在清新潮湿的大自然中寻找一份久违的宁静。微风中泛着鸟语花香,雨丝中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聆听风雨的声音抒情散文

聆听风雨的声音抒情散文

“半窗关风雨,片叶度春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许多爱雨的文人志士,曾写过浩如烟海的文学和诗句。对于一介草民的我来说,却偏偏喜欢上了秋风细雨,喜欢风儿的柔和与雨的细腻!

因为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和每一寸黄土地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节,在离开农村之前,风里来、雨里去是家常便饭,早已经习惯了无常的风、雨。今天步入社会,当听到阴雨天“沙、沙、沙”雨滴声,仿佛听到了田野里花草的喃呢和庄稼地里的稼穑拨节生长的声音,同时也看到我黄土地的家乡,世代以农为本,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那张张古铜色、布满皱纹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因为,在他们远离尘世纷争、利益纷扰,依靠种黄土地为生的心里,视每一滴苍天赏赐给他们的纯洁雨水,就是神灵给予他们的恩惠,也是给未来生活带来幸福美满的象征!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聆听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聆听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