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
1目的
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
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4具体要求
4.1实验室清洁消毒
4.1.1消毒液配制
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
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
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30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30分钟。
4.1.3.4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30分钟。
4.1.3.5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
4.1.4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
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b、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75%乙醇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台、两侧、后壁、观察窗玻璃内侧壁进行擦试。
c、开启生物安全柜紫外灯30-60分钟,用于工作台面和内部环境的消毒。
d、开启紫外灯时请勿在柜内操作。
e、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喷溅时的消毒措施:应立即用吸水纸巾清除,放入生物危害灭菌袋,应尽快对喷溅物沾染到的物品和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用浸透消毒液的毛巾浸湿,消毒工作面后,更换手套,再将清洁的吸湿巾放入柜内,无论脱手套还是换手套都要洗手。
f、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的溢出时消毒措施:需要更广泛的消毒,柜中所有的物品都应进行表面消毒后移除柜外,要向工作台面上倾倒消毒液使其流入格栅到达排水托盘,然后再用清水擦试。
4.2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步骤:
4.2.1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的废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2.2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吸头、离心管等),放入2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3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制品,加入2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后高压蒸汽灭菌。
4.2.4污染的标本容器等投入盛有2g/l有效氯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处理。
4.2.5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传染性检验标本(如肝炎或结核等)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可反复使用的容器用后集中消毒。
4.2.6废弃标本如血、痰,用10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搅匀后作用2~4小时后,集中处理并记录。
4.2.7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置于专门污染袋内,集中处理并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上记录。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2
1、贮存、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经当地环保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各所属公司、委托加工单位车间的'危险废弃物,必须指定专人收集,送公司剧毒危化部统一处置,不得随意抛弃。
3、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把各所属公司、委托加工单位车间产生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贮存、流向、处置等有关资料上报区环保局。
4、禁止在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危险废弃物。
5、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必须按照危险废弃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6、运输危险废弃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7、对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包装物、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场所、设施,必须设置危险废弃物识别标志。
8、危险废弃物的包装应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9、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及其它物品转作它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及消毒处理,方可使用。
10、泄漏或渗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11、制订在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时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
12、因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公司领导和区环保部门以及其它有关部门报告。
第2篇: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一、废弃物的定义
1、过期的药品。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建立减量线的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3、固体废弃物是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二、化验室废弃物处理:
1、目的:为防止试验室的废弃物污染。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管理制度,调度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建立废弃物的接收人的签名、处理制度和记录。
三、化验室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
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
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
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厨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废弃物。
7、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循环再利用或统一堆放到固定场地。
四、废弃物的处理分类如下:
1、化学废液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综合废液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
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氧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3、固体废弃物
3.1化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先在化验室堆放,每批达到100公斤后,统一
送水泥混合材库上料口,做水泥混合材。
3.2 化学固体废弃物
五、化验室废弃物的具体处理
1、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节PH值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2、对于剧毒溶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4、洗刷用,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5、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可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6、有机溶剂回收于有机污水桶内,采用蒸馏、精馏等分离办法回收。
7、重金属离子(包括)沉淀法等集中处理。
8、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到固定场地,进行分类处理。
六、废弃物的处理程序(加上去向、接收人、记录表、签字)
七、废弃物处理时应注意事项:
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必须边观察边操作。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要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5、注意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按类处理。
八、废弃物处理时之安全措施
1、处理化学废液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手套和实验外衣。
2、应在抽气规内倾倒会释出烟和蒸汽的废液。
3、为防止散逸出烟和蒸汽,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4、在特殊情况下于抽气柜处理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5、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注意粉尘的污染,戴好防尘护具。
日照京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化验室
2009年1月1日
第3篇: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1、目的:为防止试验室的废弃物污染。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管理制度,调度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建立废弃物的接收人的签名、处理制度和记录。
5、化验室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5.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 5.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 5.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
5.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厨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第4篇:废弃物处理制度
废弃物处理制度
对实验室三废处理,根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法规和技术指标要求办理。
1、检验科三废处理工作,由清洁、保卫人员负责。
2、三废种类:有毒、具腐蚀性废弃物;废弃有机溶剂;细菌、病毒、动物性试验后的废弃
物。
3、三废处理规定:实验室化学类的有毒、具腐蚀性废液物,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
内,用专用设施分别收集保存,定期用化学方法将其中和,降解致无害,再经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废弃有害溶剂,实验室应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处理;细菌、病毒、动物性实验后的废弃物必须严格消毒后,集中处理;严格根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指标对各类废弃物集中处理。
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是进行科学试验的检测、检定的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
2、实验室内严禁随地吐痰、吸烟、饮食和会客。
3、禁止将于工作无
第5篇:废弃物处理制度
废弃物处理制度
对实验室三废处理,根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法规和技术指标要求办理。
1、检验科三废处理工作,由清洁、保卫人员负责。
2、三废种类:有毒、具腐蚀性废弃物;废弃有机溶剂;细菌、病毒、动物性试验后的废弃物。
3、三废处理规定:实验室化学类的有毒、具腐蚀性废液物,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内,用专用设施分别收集保存,定期用化学方法将其中和,降解致无害,再经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废弃有害溶剂,实验室应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处理;细菌、病毒、动物性实验后的废弃物必须严格消毒后,集中处理;严格根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指标对各类废弃物集中处理。
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是进行科学试验的检测、检定的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
2、实验室内严禁随地吐痰、吸烟、饮食和会客。
3、禁止将于工作无
第6篇:废弃物处理请示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请示
尊敬的领导:
现我们实验室做试验过程中产生危害废弃物,有感染性废弃物,无机废弃物,有机废弃物,一年所产生的废弃物量目前估计有800公斤左右。根据我国的相关的法规,实验室产生的危害废弃物必须到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备案,由有相关资质的废弃物回收单位回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现实验室的废弃物未能处理,评审组评定我们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未通过,需进行整改。
目前在南宁市回收实验室废弃物并且有相关资质的单位为广西神州立方环境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该公司的咨询,该公司废弃物回收处理价格为固态类废弃物10元/公斤,液态类废弃物12元/公斤。一年废弃物量不到一吨的,以最低服务价10000元/年算(现我们实验室一年废弃物量估计800公斤左右)。现我们实验室已把实验室废弃物种类和废弃物量报给广西神州立
第7篇: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院长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2、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由专人负责,护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污物的收集、处理要按无害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原则进行。医疗废弃物放置于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桶)内(损伤性医疗废弃物应放置于不易穿透的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容器内,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医疗废弃物放置),由专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