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美国艺术三百年史初中作文
美国艺术三百年史初中作文
当我和妈妈在报纸上看到上海博物馆有这么一个画展——美国艺术三百年时,我们立刻就说要去。
“1776年7月4日,一个即将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在大西洋彼岸诞生了!”从这句话开始,我和妈妈开始了对美国历史、艺术三百年的了解旅程。
在第一个阶段,殖民与抗争里,令我印象最深得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肖像画,共有两幅。第一幅画的是1780——1782年时候的华盛顿,一身戎装,站在炮弹旁边。体魄健壮,神情坚毅,仔细看,能看出他厚实的脸上还有一丝狡猾!人物神态非常逼真,表现手法也很细腻。
然而,在另一幅画中,已经当上总统的华盛顿就不一样了,他穿着一身名贵的服装,脸上得表情平和而睿智,似乎在想着怎样治理国家,颇有大国总统的风度。
第二个阶段是扩张与分解,主要是风景画、风俗画。那时的人们可以从画里看见自己或邻居的身影。在这里有一副非常有意思的画,名叫《旧金山市森街市场一景》,这幅画表现了当时菜市场的情景,有来买菜的贵妇人,也有做小摊贩的人,其中还有几个中国人呢!生活气息非常浓。
《小丑与鼓》这幅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画的是一位小丑满脸忧伤地坐在一面鼓旁边,看了这幅画,我满脸疑惑的.问妈妈:
“妈妈,小丑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可是他为什么在后台会露出这样的神情呢?”
妈妈说:
“小丑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可是他不一定快乐呀!这就是画家的高明之处,把欢乐和忧愁画在了在一幅画里。”
越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后来的画就越来越现代,有抽象画,让你自己去想象;也有像动画片一样的画;有的画什么也不像,所以就没有了题目,只是在旁边写上“无题”两个字;有的甚至把黑色的油墨往上一涂就算是一幅画了!
看了这次画展,我不仅欣赏了美国的艺术,也了解了美国三百年的历史。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画展啊!
第2篇:美国史论文
美国印象
我不知道其他人选择研读“美国史”的原因是什么,而我是想来真正读懂美国的。我想要近距离了解在这个如今的“超级大国”背后,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足迹,而如今的它又是怎样一个生动的国度。
不可否认的是,“第一印象”往往能够说明一个事物的最大特点。我可以猜想到许多人在听到“美国”这个词的时候,脑袋里蹦出来的词会是“超级大国”、“好莱坞大片”、“高端”,甚至是“苹果”。这可能就是美国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能给人这样的印象必然有其原因所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国,几乎在世界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它给人一种强大的感觉的原因。然而“第一印象”绝非完整的印象。但渐渐地,美国印象开始脸谱化、统一化,这并非指所有人都执统一意见,而是指它的形象仿佛成了一个永远强大永远不变的大国。在对一个国家的了解上,许多人渐渐失去了其中该有的趣味和态度,将这个国家的形象硬生生刻在了脑袋里,或许呆上几年,又或许永远不变了。对我而言,一个国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群体。它的土地,它的民族,它的实力,乃至它的灵魂,都是可以令人滔滔不绝的话题。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人,是绝非用几个单词就可以概括所有的。这也成为了我强烈地想要了解美国的初衷——希望更加清晰和系统地去了解和获取这个国家的真实印象。
首先,“美国”本身是一个繁复的词条。字典会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发达国家。它的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强大的美国不仅幅员辽阔,更具有高居全球第一的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综合实力,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更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匹敌的——这可能会是你从资料上看到的第一眼信息。然而当我在课堂上看美国时,最先看到的,却是它在历史与政治中的样子。少了些许对头号强国的仰望视角,多了些许岁月沉淀之后的传奇色彩与品读气质。
既然是“美国史”,那我就得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研究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或许美国与四大古国之一的中国比起来,算是一个历史上的新生儿,因为它到1776年才正式宣告成立。然而,美国的历史虽短,但它在开启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历史——它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这也成为了美国的民主自由精神的发扬开端,并在这个国家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
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整个政府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不对国会负责,任期四年。立法权属于国会。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而司法权则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总统授职且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体,并被其他国家所参考和效仿。从三权分立到联邦共和制,一个比较完善的体制体系已经在美国形成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改进。
从立宪和政体上我们看到了美国民主精神的卓越所在,然而纵观它的历届总统,其实这也是一段有话可说的精彩历史,也更像是在看一部名人成长史。2009年1月20日,在世人的瞩目下,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一创举被视为美国又一次民主自由精神的顶峰实现,奥巴马本人也因此被寄予了整个民族的期望与重任。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届总统也创下了历史的足迹。三位被学者们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便是最典型的实例。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被学者们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原因有许多。这位一生丰功伟绩的领袖人物不仅主导实现了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更立定了许多政治传统和政策并深刻影响至今,其中包括著名的“总统不超过两任”的传统。他为这个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使他被美国人奉为“国父”。亚伯拉罕·林肯则是另一位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本身就是一部奋斗史,再加上他在任期内领导人民夺取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并一直把废除奴隶制当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还有一位伟大的总统便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带领美国
人民走出大萧条阴影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著名记者在他的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带着这样的坚定信念和不拘泥于教条的务实态度,罗斯福总统坚持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然后为了捍卫民主政体,帮助世界实现了安全。因此,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一致认为,罗斯福与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从他们身上,我看出许多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气魄与能力。造就独一无二的往往是那些别人无法企及的闪光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来自于超出常人的努力与独到的眼光。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足不出户的书呆子美国印象吧,一个人只有花点时间在美国的城市大街上走一走,才能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国啊。的确,要了解一条河流、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真正走进它,感受它,才能了解它,才能切身体会。当我们把目光从政治、国家、利益转移到它的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我们会发现,美国其实也是一片温和安详、适宜居住的土地。这一点从美国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国内城市上榜最多的国家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有着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也有着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建设。有数据显示,全美国有大约77%的人口居住于城市地区,其中又有半数以上集中于37座主要的大城市。这些城市也形塑了美国的文化、传统和经济。许多重要的全球城市,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那些我们从报纸、网络上看到的大都市的名字都名列其中。与此同时,美国的文化艺术也为世人瞩目。从影视、音乐到体育、节日,从主宰世界的电影工业基地好莱坞到全球最热节日圣诞节,可以说美国的影响已经渗入世界生活的每个角落。
如今当我们走进影院,有多少影片来自美国的好莱坞?当我们被一次次的颁奖季头条新闻轰炸时,有多少诸如奥斯卡金像奖、格莱美奖的名号贴着美国制造的标签?没错,电影的发展主要源自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电视技术发展和普及最早的国家之一。绝大多数电影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是源于好莱坞,好莱坞电影也成为美国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由此也奠定了美国在全球的音乐影视娱乐领域中不可置换的地位。同时,在戏剧方面它也有杰出成就和代表。美国戏剧以纽约
百老汇大街的歌剧、音乐剧最为著名。许多好莱坞的明星大腕都是从百老汇的舞台艺术表演起家后走上电影明星的道路。好莱坞与百老汇一起,成为了美国式娱乐文化的代名词。
不仅用胶卷,美国人用一个苹果也同样改变了世界。有人形象地说,世界上迄今为止出现了三个改变历史的苹果,第一个诱惑了亚当和夏娃,第二个砸中了牛顿的头,第三个则握在乔布斯的手上。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现任首席运行官兼创办人之一,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曾经陷入低潮甚至被微软等IT巨头预言即将破产的苹果电脑公司凭借打破陈规超越创新的新一代电子产品和全新概念一举打败了其他市场竞争对手,目前已拥有全球市场份额的3%,市值在2010年超越了微软,总额达3196亿美元。目前,苹果公司的数字产品以其创新实用的品质和时尚简洁的外观俘获了大批忠实消费者的心,成功横扫全球市场,并成为了工业生产的又一经典之作。苹果公司就这样又成就了一个美国神话,成为了美国梦的又一个典型代表。与此同时,美国在科技、军事、教育等众多方面依旧在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正不断投身于发展未来的事业。
然而我并不只是一味地赞扬美国,只是说出我心中的事实。一个精彩的观点就在于它的独立思维与立场。不可否认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达到超越优秀的成绩。但是人无完人,一个强大的国家又怎么可能没有弱势和问题存在呢?在美国拥有强大实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它拥有了世界上一流的资源。试着想象,在军事在科技研究所里,人们使用昂贵一流的设备;在世界知名大学里,学生们享受着一流的师资力量,接触着最先进的知识动态„„然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依然有许多才华出众的人在默默浪费青春时光,把美好的才华浪费在错误的地方,得不到人力物力的支持,接触不到良好的导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不公平造就了越来越成功的美国和越来越悲惨的人才。更无奈的是,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当中,许多美国青少年给自己找了放纵和挥霍的理由。在美国的初等教育机构中,辍学率正在逐步上升,而好莱坞里则充斥着浮躁的高中毕业生,等待着一生一次的成名机会。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青少年正在努力获取知识的洗礼,更多的人选择了高等教育而非“出名要趁早”的道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美国在未来要如何保证自己的人才优势?我们都知道这仅靠国外留学生的涌入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考虑与观点,难免还有许多疏漏与不成熟之处。
美国留给我的依旧是许多,有激励,有感慨。一个如此年轻的国家能够攀登上世界第一绝非偶然。有人说这是美国梦在起作用。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美国梦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信念,也是支撑着许多有为青年不断奋斗的动力。我们可以吸取的或许不是它的外壳,而是它的精神。这是一种无论在怎样艰难渺茫的情况下,都不可丢弃一颗怀有希望和充满干劲的心,都不可放弃相信自己的努力而去追求捷径。对于大学生而言,20岁上下的年龄正是内心澎湃而两手空空的年纪,需要方向,需要动力。只有耐得住寂寞,品得起孤独,方能在大学四年中充实自己,在未来拼出一片天。
这就是属于我的美国印象,我的美国观。
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词条美国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
词条美国梦http://baike.baidu.com/view/77925.htm
商学院 国贸1002班 吴梦迪
第3篇:《美国货币史》读后感作文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作文
《美国货币史》是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传世之作,绿钞时期。该作对美国1867——196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历史进行了翔实的分析,特别是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话说研究大萧条30多年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上也是尽得弗里德曼的真传。此前也听说过这本书不好啃,毕竟时间跨度很长。这两天迅速读完了第一章绪论部分和第二章绿钞时期,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轰炸让人有些招架不住,一边看一边查试着慢慢消化。不管怎样,绪论里明确指出本书的.主线是货币存量,万变不离其宗,先把这事儿搞明白。趁热打铁,先把第二章绿钞时期梳理梳理:
1、为什么叫绿钞时期,何为绿钞?
1861——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北方联邦政府
第4篇:美国货币史小结
美国货币史的三大贡献:
1、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与总体经济活动中的内在联系:
a,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总体经济活动、货币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紧密相连
b,货币变量与总体经济活动之关系高度稳定
c,货币变量之波动具体有起源性,并非被动反映
2、解释了30年代美国大萧条
弗里德曼从货币供应量视角揭示了大萧条,关键变量为“货币供应量的崩溃”,引用大量事实说明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内部的权力斗争,间接原因是当时的美联储官员和经济学家对当是经济困境缺乏正确的认识。
像是一个灵感之源,美国货币史中弗里德曼对于大萧条的解释诱发了后续很多学者去重新考察大萧条,并且主要方向就是对弗里德曼“货币供应量视角”的延伸和拓展:
A,为什么货币供应量会急剧下降
B,为什么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会导致真实的经济产出的下降和萧条?按照货币中性假
设,名义
第5篇: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全文]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美国货币史》是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传世之作,美国货币史读后感。该作对美国1867——196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历史进行了翔实的分析,特别是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话说研究大萧条30多年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上也是尽得弗里德曼的真传。
此前也听说过这本书不好啃,毕竟时间跨度很长。这两天迅速读完了第一章绪论部分和第二章绿钞时期,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据轰炸让人有些招架不住,一边看一边查试着慢慢消化。不管怎样,绪论里明确指出本书的主线是货币存量,万变不离其宗,先把这事儿搞明白。
趁热打铁,先把第二章绿钞时期梳理梳理:
1、为什么叫绿钞时期,何为绿钞?
1861——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北方联邦政府为
第6篇:艺术贷款走俏美国
艺术贷款走俏美国
[日期:2009-03-21]来源:
作者:[字体:大 中 小]
译/禤光毅
艺术资本集团的伊恩·佩克和贝尔德·赖恩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画廊,专门用以存储作为抵押品的艺术家作品。
去年秋天,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从一个叫做艺术资本集团(Art Capital Group)的公司借了500万美元。12月,她又从该公司借了1050万美元。作为抵押,在她的财产里,她选了在格林威治村的一所乡村房子,另外还有其他的:她所有摄影作品的所有权。
这就是说,根据他们签订的借款文件,这个位居世界上最成功的摄影师之一的她,实质上当掉了自己此前和此后所有的摄影作品,直到这笔借款还清为止。
认识莱博维茨的人说,她用这些钱来还贷,还有解决其他的一些财政压力。但是,不管她的理由是什么
第7篇:初中写人作文:葬于涞水城下,沦陷三百年
初中写人作文:葬于涞水城下,沦陷三百年
胤祥,爱新觉罗·胤祥,大清皇帝康熙的十三子,雍正年间的和硕亲王,这样一个大清朝的姓氏,这样一个雍容华贵的身份,这样一个世隔三百年的距离,注定,我,一个21实际的新一代女性,与他毫无瓜葛。
只因一本小说,我开始注意他,开始欣赏他,甚至……所以,我每天破天荒的上网查他的资料,屏幕上的字字句句,记载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都那么的触目惊心,我查遍了百度、贴吧、书籍,可关于他那10年的空白,终是一个迷,话说兆佳,是胤祥一生专宠的女人,真的,她好幸福,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我羡慕她,真的,羡慕到快要疯了,但绝不是嫉妒,绝对不是。
每每想到他,便钻心的痛,所以我每天都在痛的潜意识里继续着对他的思念,同学们都笑我,竟对一个已逝三百年的人如此留念,是啊,一留念,便是三百年,嘴角
第8篇:20年来美国对外出兵史
20年来美国对外出兵史
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美国的发展史是一部战略性扩张的历史,历史上共有四次较大的战略性扩张。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1983年闪电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10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地位,对格林纳达发动武装入侵。战争起因是格林纳达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以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
第9篇:美国之旅初中作文
美国之旅初中作文
今年暑假,我去美国的加洲游玩。
美国的游玩景点很多,主要是去大学、“中途岛”号航母、海洋公园、唐人街等等好地方,更不用说海滩了,加洲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海滩。 我们住在一个大学里的一个小山坡上,那儿就是加洲理工大学的总校。
早晨,我一打开窗,新鲜的空气迎面而来,蜂鸟在每一朵花里面采蜜,太阳暖暖地照着,早晨好清爽!这学校建筑很有特色,那教学楼的楼顶是个玻璃三角形顶,但你可别小看它,天文台、电影院和图书馆都在里面呢!绿色的菜田绿油油的,校园里还有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呢!兔子在草丛里吃草,给校园添加了勃勃生机。树木也很奇特,有红色、黄色、绿色,花的颜色也有很多颜色,绚丽多彩,漂亮极了!
现在美国的航母也变成了博物馆,上面介绍了船长和船舱的`物品和旧式战斗机,我在战斗机的旁边照过几张相,而且船舱还有
第10篇:美国之行初中作文
美国之行初中作文
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近日,我随着学校游学团亲临美国,感受美国独特的美。小编收集关于美国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美国之行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们到达了纽约。刚走出机场,就感觉一股热气滚滚而来,我们脱掉了外套,任凭汗水自由的流淌着……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酒店,把行李放下,便呼呼大睡(时差问题)。
一觉睡到天亮,爸爸妈妈把我喊起来,上了车,开往港口。我们去了自由女神像,大约坐了半个小时的船,听到有人兴奋地喊叫:“看到了!我看到了!”似的,远远望去,一尊庄严的雕像矗立在海边的一座小岛上。这座岛的名字叫自由岛。
自由女神像高约九十三米,头戴着象征着自由的皇冠,手举着大约十米的自由火炬。它是法国送给美国纪念一百周年的礼物。它象征着美国人的自由。她的眼神目视着前方,庄严而又慈祥。
第二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