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多为他们想想》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和爱心。
2、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3、学会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关爱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末或假日与家人、朋友相约在公园或郊外,时而悠闲地看书,时而开心地玩耍。在我们眼里这看似平凡简单的小事,却让我们感到幸福无比。可是,你们想过吗?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有些人却无法感受得到——
1、边讲述边出示图片对比
2、师: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谈感受
3、师:残疾、贫困令他们不幸,我们作为健全人又拥有幸福的生活,应该多为他们想想。
板书:多为他们想想
二、活动体验,换位移情?
师: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残疾人的生活尤为艰难,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小活动,来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体验一:体验盲人的学习,感受盲人的不易
1、体验: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面写,其他在座位上体验
2、学生交流感受
3、数据强化,深切感悟
师:孩子们,我们仅仅体验了短短2分钟,就感觉困难重重,(出示课件显示数据)可那些盲人却是天天如此啊!请看这样一组数据:
一天=60分×24=1440分
一年=1440分×365=525600分
按残疾人平均寿命65岁计算:
525600×65(年)=36146000分
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体验二:体验聋哑人的交流,感受其交流的不便
1、指名学生读第二个体验活动的要求
幻灯片示体验活动要求:同桌合作,请你只通过动作、神态向对方表达一件简单的事情。结束后,让同桌先猜一猜你表达的内容,再谈感受。
2、学生体验、交流
3、教师小结
三、明理导行,学会尊重与关爱
(一)尊重弱势群体
?
1、教师导语引入尼克.胡哲视频播放
2、学生观看视频,分享内心感受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3、教师小结: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板书:尊重)
4、听故事明事理
指名读故事(幻灯示《尊重的力量》),听后请告诉大家年轻人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答
5、明辨是非,学会尊重
(示明辨是非幻灯片)学生辨是非
? 教师小结
(二)关爱帮助弱势群体
? ??
1、除了残疾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不幸的人?请你快速从书中找到答案。
大家齐答
2、师: 对这些不幸的人来说,除了渴望得到尊重,他们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帮助他们。(板书:关爱)
出示爱心墙图片,教师讲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大家知道吗?我们安阳也准备建立爱心墙、爱心屋,消息发布不到8小时,第一座“爱心屋”建设资金就募集到位了,爱心创造了奇迹。听到这个消息,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大家这么富有爱心,那就让我们共同关注、参与到安阳爱心屋的建设中。相信在我们大家和家乡爱心人士的努力下,不幸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3、爱心大搜索
课件出示:爱心大搜索
?、我们国家把那一天设为全国助残日?
?、我们安阳市有哪些社会福利机构?
?、日常生活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哪些公共设施和便利条件?
学生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推选代表班内交流
老师分享资料图片(课件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给予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助
(三)知行统一,传递爱心
1、师:同学们,国家、社会为不幸的人们做了这么多,作为小公民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指名学生班上交流。
我们灯塔路小学的同学不仅有爱的智慧,更有爱的行动。看,老师将你们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示课件)
2、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点点滴滴都是爱;爱不需要长篇大论,一个美好的心愿、一句真诚的祝福都会带给人温暖。下面就请大家把美好心愿与祝福写在你的爱心卡上吧!
生写心愿卡(贴心愿卡,放音乐)
3、学习手语,传递爱心
看到同学们的爱心行动和真诚美好的祝福,残疾人朋友非常感动,聋哑人朋友让老师转达他们的感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手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手语:谢谢!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爱你们!)这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我们想要对所有不幸的人们的鼓励。
学习手语,传递爱心
四、升华情感,为爱助力
同学们,爱是沙漠中甘甜的泉水,爱是寒冬里温暖的阳光,爱是我们真诚的奉献,让我们用行动拒绝冷漠、让爱心传递温暖,尊重关爱帮助那些不幸的人,多为他们想想,祝福他们平安幸福到永远!
板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
尊重? 关爱
第2篇:《多为他们想想》精品教案
《多为他们想想》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和爱心。
2、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3、学会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关爱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末或假日与家人、朋友相约在公园或郊外,时而悠闲地看书,时而开心地玩耍。在我们眼里这看似平凡简单的小事,却让我们感到幸福无比。可是,你们想过吗?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有些人却无法感受得到——
1、边讲述边出示图片对比
2、师: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谈感受
3、师:残疾、贫困令他们不幸,我们作为健全人又拥有幸福的生活,应该多为他们想想。
板书:多为他们想想
二、活动体验,换位移情?
师: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残疾人的生活尤为艰难,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小活动,来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体验一:体验盲人的学习,感受盲人的不易
1、体验: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面写,其他在座位上体验
2、学生交流感受
3、数据强化,深切感悟
师:孩子们,我们仅仅体验了短短2分钟,就感觉困难重重,(出示课件显示数据)可那些盲人却是天天如此啊!请看这样一组数据:
一天=60分×24=1440分
一年=1440分×365=525600分
按残疾人平均寿命65岁计算:
525600×65(年)=36146000分
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体验二:体验聋哑人的交流,感受其交流的不便
1、指名学生读第二个体验活动的要求
幻灯片示体验活动要求:同桌合作,请你只通过动作、神态向对方表达一件简单的事情。结束后,让同桌先猜一猜你表达的内容,再谈感受。
2、学生体验、交流
3、教师小结
三、明理导行,学会尊重与关爱
(一)尊重弱势群体
? 1、教师导语引入尼克.胡哲视频播放
2、学生观看视频,分享内心感受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3、教师小结: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板书:尊重)
4、听故事明事理
指名读故事(幻灯示《尊重的力量》),听后请告诉大家年轻人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答
5、明辨是非,学会尊重
(示明辨是非幻灯片)学生辨是非
? 教师小结
(二)关爱帮助弱势群体
? ?? 1、 除了残疾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不幸的人?请你快速从书中找到答案。
大家齐答
2、师: 对这些不幸的人来说,除了渴望得到尊重,他们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帮助他们。(板书:关爱)
出示爱心墙图片,教师讲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大家知道吗?我们安阳也准备建立爱心墙、爱心屋,消息发布不到8小时,第一座“爱心屋”建设资金就募集到位了,爱心创造了奇迹。听到这个消息,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大家这么富有爱心,那就让我们共同关注、参与到安阳爱心屋的建设中。相信在我们大家和家乡爱心人士的努力下,不幸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3、爱心大搜索
课件出示:爱心大搜索
?、我们国家把那一天设为全国助残日?
?、我们安阳市有哪些社会福利机构?
?、日常生活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哪些公共设施和便利条件?
学生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推选代表班内交流
老师分享资料图片(课件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给予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助
(三)知行统一,传递爱心
1、师:同学们,国家、社会为不幸的人们做了这么多,作为小公民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指名学生班上交流。
我们灯塔路小学的同学不仅有爱的智慧,更有爱的行动。看,老师将你们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示课件)
2、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点点滴滴都是爱;爱不需要长篇大论,一个美好的心愿、一句真诚的祝福都会带给人温暖。下面就请大家把美好心愿与祝福写在你的爱心卡上吧!
生写心愿卡(贴心愿卡,放音乐)
3、学习手语,传递爱心
看到同学们的爱心行动和真诚美好的祝福,残疾人朋友非常感动,聋哑人朋友让老师转达他们的感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手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手语:谢谢!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爱你们!)这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我们想要对所有不幸的人们的鼓励。
学习手语,传递爱心
四、升华情感,为爱助力
同学们,爱是沙漠中甘甜的泉水,爱是寒冬里温暖的阳光,爱是我们真诚的奉献, 让我们用行动拒绝冷漠、让爱心传递温暖,尊重关爱帮助那些不幸的人,多为他们想想,祝福他们平安幸福到永远!
板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
尊重? 关爱
第3篇:2、多为他们想想 教案
《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社会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了解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学习体验实践中,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二、教学要求
知道弱势群体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了解他们的自尊自强和对生命的热爱,帮助和尊重弱势群体是大家应该服从的社会公德。在实践体验中,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培养热心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乐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2、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也等待探讨,对于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弱势人群。
四、教学准备:图片课件、事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一名同学扮演盲人,把一
第4篇: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
2、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3、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二、学情分析
对于弱势群体,孩子们有一定的认识,去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同在蓝天下,还有无数生活在痛苦之中的弱势人群缺乏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也等待探讨,对于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弱势人群,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难点:
1、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2、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四、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出示课题,全班读课题
2、全体学生玩双手
第5篇: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
2、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3、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二、学情分析
对于弱势群体,孩子们有一定的认识,去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同在蓝天下,还有无数生活在痛苦之中的弱势人群缺乏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也等待探讨,对于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弱势人群,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难点:
1、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2、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四、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出示课题,全班读课
第6篇:多为他们想想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末或假日与家人、朋友相约在公园或郊外,时而悠闲地看书,时而奔跑嬉戏。在我们眼里这看似平凡简单的小事,却让我们感到幸福无比。可是,你们想过吗?就是这么简单的幸福,有些人却无法感受得到——
(边讲述边出示图片对比)
师:我们眼里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盲人的眼中却是漆黑一片。(盲人图片)
我们每天衣食无忧、轻松愉快,贫困的人们却奔波劳碌还得不到温饱。(贫困人图片)
我们的教室温暖明亮,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却只能站在寒风中上课,他们多么渴望有一间明亮的教室,有一张像样的课桌啊!(贫困山区图片)
师: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
师:残疾、贫困令他们不幸,我们作为健全人又拥有幸福的生活,应该多为他们想想。
板书:多为他们想想
第7篇:多为他们想想的教学设计
多为他们想想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
2、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3、 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二、学情分析
班上一年级时有个视力只有0.02的孩子,大多数孩子当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去照顾这个孩子。因此,对于弱势群体,孩子们有一定的认识,去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同在蓝天下,还有无数生活在痛苦之中的弱势人群缺乏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也等待探讨,对于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弱势人群,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体验
1、 出示课题,全班读课题
2、全体学生玩双手戴红领巾和单手戴红领巾的游戏,教师
第8篇:多为他们想想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残障人士生活的艰辛,激发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
2、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3、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弱势人群着想,尊重并帮助生活中的弱势人群。
二、学情分析
班上一年级时有个视力只有0.02的孩子,大多数孩子当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去照顾这个孩子。因此,对于弱势群体,孩子们有一定的认识,去设身处地为弱势人群着想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同在蓝天下,还有无数生活在痛苦之中的弱势人群缺乏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也等待探讨,对于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弱势人群,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出示课题,全班读课题
2、全体学生玩双手戴红领巾和单手戴红领巾的游戏,教师采访前后两次的感受。
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