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学习“提示”,给课文分段,细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三、证实审题推测。理出课文思路。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四、学习“提示”,对照以上板书,明确阅读训练重点,给课文分段。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才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词浯表中11个词语),重点教学“繁殖”、“水蒸气”两个词。
六、细读第一段。
1.默读第—段,边读边填写表格。(表格见《教参》65页)
2.讨论填表的情况,然后齐读表格的内容。
3.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七、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细读课文第二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细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沦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这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叙述和反面叙述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叙述——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叙述——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三、作业,
(1)作业本第1题。
(2)背诵第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明确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默读课文,填写课后习题2的表格。
二、讨沦检查填表情况。
三、看表格完整地回答:课文作者按太阳的哪几个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四、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可从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五、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第2篇: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一册(北师大版)第10单元的第2首儿歌。依据教材和一年级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本课的第一课时,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巧用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针对本课中描写: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山村里,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森林里,太阳是鸟儿唱出来的。儿童的意识理念中会产生天上有好几个太阳的想法。课前,老师使用多媒体制作后羿射日的画面,在背景的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进而自然引入今天要学的儿歌题目就叫:太阳。学生在故事中知道了现在天上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精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老师乘兴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喜欢太阳,因为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有的说:我不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太热,夏天常常会流汗。《后羿射日》的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也为下面识字巩固帮后羿摘太阳游戏做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境生情,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多媒体在自主探究中发挥着优势。课件制作丰富多彩,这是本堂课的一大特色。《太阳》这首儿歌短短6行就描绘了人们从不同观察点看到的日出美,表达人们对太阳的喜爱、赞美之情。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儿歌的美丽情景,吸引儿童喜欢学习这首儿歌呢?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一起和他们熟悉的丁丁、冬冬看日出的课件,解决这一疑难。课中,(课件)聆听着美妙的钢琴声,学生来到大海边看到太阳慢慢儿升起、跳出海面;来到草原看到太阳悄悄地从草丛里冒出,光芒四射;来到山村里看到雄鸡一叫天就明;来到森林里鸟儿的欢歌声唱醒了太阳;最后看到太阳照出了美丽的世界。伴随着一幅幅奇妙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背景,老师的范读入于学生耳,印于学生脑。一系列的日出情境从视听等角度将文字与现实生活接轨,把学生放回到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面,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学生在体验日出的美丽意境,整体感知儿歌内容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习的情感、兴趣,自觉地参与到愉快的学习中去。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
厦门地区的学生受方言、地域的影响,平翘舌音往往被忽视。针对这一难点,我在学读儿歌中设计了:
1、学生仔细听老师读儿歌,注意哪些字要翘舌。引导学生真正把思维、感觉器官运动起来,主动寻找儿歌中的`翘舌字。
2、学生把翘舌的字找出来,老师相机点击成红色,视觉上引起学生的注意。
3、学生齐读翘舌的字并读准。
4、把字放回到儿歌中,再读儿歌。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疑难,自得自悟。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能借助拼音进行生字学习,并在文中找出本课的生字、画上圈。课中生字教学我设计如下:
1、师问:儿歌中哪些生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学生找出儿歌中的生字,师相机点击课件,相应的生字变为红色,引起注意。字娃娃调皮地从儿歌中的字跳下排成两列。
2、同桌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互相纠音、互助学习。
3、老师请一名小老师指着字娃娃带领全班再读生字,小老师教得很投入,底下的学生也学得认真。
4、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又好又快,检查字音并纠正。
四、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学习。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学中,我设计帮后羿摘太阳游戏:看,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十个太阳,照得大地多热呀。草不生,树不长。小朋友们谁来帮后羿把太阳射下来呢?不过,有个要求:每个太阳后面都藏着一个字,如果你能读出后面的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小问题,你就帮后羿摘掉太阳。9个太阳后面各藏有今天要学的生字:太、阳、从、跳、出、草、叫、林、鸟。学生在摘太阳,读出太阳后面的字的同时,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例如:叫字,小猫怎么叫,小狗怎么叫?早上,雄鸡怎么叫?跳字,你能用动作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太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从字,老师比个动作(老师从桌子上拿了一根粉笔),请你说个句子,句子里要有个从字。鸟字,动物园里有什么鸟?出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
学生做游戏的同时,又进行了语言训练。枯燥的生字变为学生游戏的伙伴。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参与中,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中的各个要求,不仅使他们学得主动,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再现情景,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语文教学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味语言美。课中,我把朗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注重读出层次。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全班读、四人小组比动作读等多形式读准字音,读懂课文。在朗读指导上,我还通过再现课件,让学生创设情境读,读出感情来。学生身临其境,领略日出的奇妙,读中感悟,读得津津有味,读出对太阳美的赞歌。
第3篇: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预备铃两分钟:《种太阳》歌曲播放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出:
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师朗诵。
2、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美美地读读?
二、初读文,感知《太阳》的语言。
1、读题,这是一篇说明文。
2、实话实说,这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硬邦邦,硬生生)
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
2、2-8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3、师生讨论: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4、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她与人类的关系。
四、
第4篇: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太阳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
第5篇:《太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太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具准备: 1、识字课件。 2、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
第6篇:小学语文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积累未来诗意生活的资本。本课设计抓住语言之本——描写“笑”的重点字词品味涵咏,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最终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启迪,留下乐观生活的信念。
教学目标:
1、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
2、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找到支点。
1、你读了几遍课文?
2、老师提个问题测测你对课文的大概意思了解得怎么样。
(1)番茄太阳指什么?
(2)师板画一个笑脸:
3、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发现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4、齐读。
二、牵引笑线,感悟内涵。
1、为什么说明明的笑
第7篇:小学语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学具准备:学生在美术课绘制的作品“我心中的太阳”。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示题质疑
1.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学生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过渡:想解开这一个一个的小问号,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四个太阳》。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小黑板出示生词,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教读。
b.自由认读。
c.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d.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
第8篇:小学语文《太阳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太阳路》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的是小朋友寻找到去太阳的路,说明了要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道理。课文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按事情的发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时候”到“什么都知道了”)讲小朋友提出了寻找太阳路的问题,奶奶让孩子们种园子。第二部分(从“奶奶的话”到“苗儿都长得老高了”)小朋友为了找太阳路而种园子。“第三部分(从“可是”到“越来松接近光明”)讲奶奶的回答为小朋友指出了一条通向太阳的路。这篇课文语句浅显,人物对话较多,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奶奶的话蕴含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