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掌握“无可奈何”“扎煞”“拯救”等词语的意思。
2、四人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老师对重点段落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学生四人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难点是通过老师对重点段落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方法:以读带讲。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请同学们翻到60页,看到下面这有一幅图,里面有一种小动物是什么?对的,就是麻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那请聪明的孩子知道麻雀的英文单词 师板书:13麻雀 Sparrow
二、初读课文
1、四人组自由朗读课文,一起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师板书:发生经过结果 学生在题目处做笔记。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
4人组分别找出,老师用简笔画画出我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从课文角色出发,讲讲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3、生字词展示。
学生展示,包括读,组词,注意的字。师生交流。
三布置作业:完成语基中的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学习第一部分
A找出文中猎狗发现小麻雀的动作并用三角形打记。学生指出,师生交流。
B来看下小麻雀是什么样子的,并用波浪线打记。请一位声音最美的学生读出来。师生交流并板书。
师板书:小麻雀:弱小无助
C分析猎狗的样子,找出文中描写猎狗的句子并用单实线打记。师生交流并板书。
师板书:猎狗:灵敏凶恶
2、学习第二部分
A关于老麻雀的重点句子的分析。
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分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找出老麻雀动作的词语,并用三角形标记。句子: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石头似的说明了快、重、来势凶猛。学生做笔记。句子: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扎煞是什么样子?绝望的叫声是怎样的?
提问: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只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师生交流并板书。
师板书:老麻雀:勇敢内心强大 B分析老麻雀勇敢的原因。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 师生交流。
老师强调身份是母亲,这是母爱的力量,让学生做笔记“母爱的力量”并用五角形打记。C指导背诵喜欢的句子。
老师重点指出第四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三部分
从“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生交流并板书。
师板书:人:善于观察富有爱心
三、主题升华 主题:爱的力量
四、知识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文章中角色任意的一个,你会对老麻雀说什么呢?
五、今日收获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姓名:刘清钰
第2篇:《麻雀》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
石村中心小学
李彩萍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掌握所学新词。
2、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写的。
3、读懂课文内容,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学·导和谐发展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入课
师: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却发现了它,他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板书课题)
二、诱导试学
1、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思考:课文有几个角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件: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课件出示试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清障碍。(2)划出生字词,查工具书理解生词。检测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并说说读字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
嗅、撼、奈、绒、躯、拯、幼、浑、哑、搏、庞、愣
(2)注意订正以下字的读音:(教师出示两种读音,学生进行选择)
桦 huà(√)拯 chěng()
huá()zhěng(√)
(3)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学生试学:(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角色?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课后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学生分段。反馈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第二段(第2-6自然段):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第三段(第7自然段):“我”唤回猎狗走开了。
三、布置作业
1、练习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与猎人之间发生了一件动人的事。谁来简单地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展示)
二、引导探学
(一)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词语“野物”。
(二)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填空题:这是一只()的小麻雀。
2、交流:
预设:呆呆的、弱小的、刚出生不久的„„
理解“无可奈何”。
从哪可以看出刚出生不久?(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3、指导朗读。读出小麻雀的无可奈何的感觉。
(三)第四自然段
1、师:就是这样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弱小的小麻雀,猎狗慢慢地走近它,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请一位同学接着读。
2、以重点词为切入点:
(1)抓住“像一块石头似的”,体会老麻雀急切救自己幼儿的心情。指导读出这种感觉。(课件展示)
(2)理解“扎煞”(羽毛散乱地竖起),结合插图上老麻雀的样子理解。老麻雀竖起羽毛,好像在对猎狗说什么?
(3)理解“绝望”(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绝望的尖叫?(老麻雀的力量太小,它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四)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划出老麻雀表现的句子,思考老麻雀在想什么?
2、看课件,图上有三个角色:猎狗、老麻雀、小麻雀,你想对图中的谁说什么?
3、老麻雀不能安然的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爱的力量。)
4、指导读出爱的情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三、开导活学
1、课文写得生动吗?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自由朗读);
2、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作者要赞颂正是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3、教师总结: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同学们,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
4、同学们,我相信今天,你们对母爱一定有新的体会。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5、小结:心中有爱真好!
四、作业
1、课下读一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2、以“母爱”为题,写一篇感想。板书设计:
13、麻 雀
小麻雀:呆呆地
无可奈何
——弱小、无助
老麻雀:石头似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绝望
——勇敢
猎 狗:锋利的牙齿
庞大
——凶猛
第3篇:《麻雀》教学设计
l
语文S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11个生字,会认8个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扎煞”等词语。
2、学会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为了拯救小麻雀,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感受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3、教会学生根据提供的段落大意给文章分意义段。教材简析
《麻雀》选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炼、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感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
第4篇: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
第5篇:《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课件出示麻雀和猎狗的图片。(学生观察)
2、麻雀和猎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麻雀弱小,猎狗庞大。
过渡:弱小的麻雀和庞大的猎狗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第13课《麻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根
第6篇: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麻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雀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
第7篇: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感受爱的伟大。教学重点: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支配的精神。教学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伟大精神。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动画展示的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风呼呼地吹着,路旁的梧桐树被猛烈的风吹得来回摇晃,这时,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它是那么无助,那么可怜。突然,一只猎狗龇着牙,慢慢地向小麻雀逼近,这只小麻雀命运会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麻雀》板书
二、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
第8篇:《麻雀》__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
《麻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回族镇王西小学
程温宁
2012年12月16日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抓单元重点(真实、具体),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以问激思,互动合作,辨词明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懂得母爱的伟大,认识和感受爱的力量的无与伦比。
3、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4、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没有情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那么,情缘自何处?缘自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本课主线的设计,旨在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