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_考察报告
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_考察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_考察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是组工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从公文形式规范的角度说,没有达不到要求的,从公文内容“信达”要求看,真正写出一份中规中矩的考察材料,确非易事。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的结果,是考察之后对干部的一种综合性、结论性评价,应当是水到渠成的,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考察材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质,不能起到考察材料应当发挥的作用。撰写考察材料,要在“真”、“准”两个字上动脑筋、做文章。
“真”,是考察材料的第一前提,没有真实作基础,所谓的考察材料只能是官样文牍、形式主义,是失败的考察材料。考察材料的“真”不是面壁冥想,闭门造车得来的,是从干部考察活动中得来的,座谈得来的信息、查阅资料得到的数据、民主测评的统计结果等等。第一,个别座谈时,要注意通过问候、让座、自我介绍等,让座谈者对考察人有个好印象,取得较高的`信任度,以便座谈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达到好的谈话效果。对个别人在座谈中欲言又止,难以畅言的,要耐心引导、耐心听取,如有不甚了解的,要进行提问。第二,在民主测评时,要尽可能地扩大参加测评人员的范围,要向参加测评的人讲明填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从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高度进行强调,这既是考察测评的需要,又是宣传和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需要。要给予参加测评人员充足的时间和便于填写的空间环境。第三,对考察对象,包括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的材料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甄别,通过查阅一些原始材料,会议记录,到现场勘查情况,比如招商引资项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草危房改造、学校危房改造等,党委、党组开会研究重大问题记录、中心组学习的材料记录,干部的学习笔记、民情日记等,与座谈的情况、测评的情况相比较,就会得到与实际较吻合的真实的结论。
“准”就是考察人员通过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去伪存真,得出准确的考察结论。首要的是对第一阶段工作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要对所有材料进行分析,不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辩证地看,考察干部取其大节,观其主流。比如,对一个人的看法,要全面分析后加以确定。其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干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岗位来说,对一个干部来说,工作永远是无止境的,适人适位是最科学的选人标准。那么,一个干部在他的岗位上来说可能是很好的了,可是要对照岗位要求来说,对照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来说,对照“三严四自”的标准把干部工作的优缺点分析出来写入材料,不能只写成绩或只谈问题。第三,看待干部要把干部放在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去考察。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有很大作用的,把干部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就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干部的成长和工作,就会得到比较真实准确的结论。第四,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正确认识评价干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少数人的意见,要对少数人的意见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这些意见产生的原因,然后才可能加以评定。第五,要历史地看待干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一个干部的成长过程是历史的,那么,看待干部也必然是历史的,关键的时候危难的环境一时一事就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要把干部一贯地表现考察出来,把日常工作与岗位更新联系起来,不能只谈现在而忽略过去的优缺点,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干部是否能够发扬优点,是否能否摈弃缺点。第六,考察材料要让组织上得到最直观的信息。要在文字上下些功夫,让考察材料在公文的要求框架内尽可能地增加些可读性,文字尽可能地流畅、准确,把资料性的东西写实,把评价性的东西写准。
“真”、“准”两字细思量。
第2篇:怎样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怎样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一、什么是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是指在考察的基础上,对干部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写实材料,是反映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干部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写法
题目:X X X同志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2.主要缺点和不足;
3.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察情况。
考察材料一般1500字左右,可大约分为五至六自然段。
一般来说,第一段,主要写考察对象的“德”,即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包括理论素养和思想政策水平、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等。学习情况。比如能否遵守学习制度,是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理论业务学习活动和个人自学情况。对“德”的表述,要根据考察对象现任职务和拟任职务的要求,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常用的段首语有: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注重理论和业务学习,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好学上进,有较高(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第二段,主要写考察对象的“能”。包括工作实践经验(经历)、组织领导能力、本职业务工作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等。对“能”的表述,要根据考察对象的具体职务、岗位职责而有所侧重。对单位或部门领导干部,要侧重于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处理复杂问题方面;对于非领导干部或中层干部,要侧重于贯彻上级决策指示的执行能力、分析研究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工作的思路措施办法。
常用的段首语有:有较强(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比较)熟悉某方面的政策或业务工作;在某方面有(比较)丰富(一定的)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
第三段,可以写考察对象的“勤”。“勤”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的情况等。
常用的段首语有:有较强(一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勤奋踏实肯干;坚持原则,严格管理等。
第四段,是前面几段的补充,主要写“廉”,以及前面没有提到的考察对象的其他优点长处,都可以写在这一段。“廉”主要是考察对象个人“廉洁自律”,对领导干部还应包括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情况、对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的情况。比如,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团结同志,联系群众,有较好(一定)的群众基础。能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在考察中,没有不廉洁方面的反映。
第五段,主要缺点和不足。要针对考察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写准写实。表述要力求准确,不要模棱两可,避免使用含义不确切的词语。描述的缺点不足不能和优点长处相矛盾。对一时不好作出结论的问题,可以采取写实的办法予以表述。
第六段,推荐(或测评)考察情况。主要写明:时间、参加推荐、测评的范围、人数、考察对象的得票情况和名次。如:
推荐考察情况:2009.12.24,市* * * *局机关干部大会投票推荐x x 职务人选,0/0,名列第,2009.11.24,个别谈话推荐,0/0,名列第;2010.12.27,考察谈话,0/0,均同意作为拟任职务人选。最后落款,考察人:xxx、xxx 年 月 日。
三、“绩”是考察材料的重点,怎样写“绩”?
“绩”,指工作实绩。包括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取得的成绩效果等。
《干部任用条例》强调,考察干部要“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所谓“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就考察材料的撰写来讲,一方面,是指工作实绩要作为考察材料的重点、要占大量篇幅;另一方面,是指“德”、“能”、“勤”、“廉”,要通过工作实绩来体现。也就是说,工作实绩,要分别贯穿于“德”、“能”、“勤”“廉”各个段落之中,成为各个段落“观点”(段首语)的“支撑”,体现“观点”的基本“材料”。要写实,避免空话、套话。
四、怎样写好“段首语”
考察材料写得好或不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于段首语写得好不好。一份好的考察材料,仅仅浏览一下各个段落的段首语,就可以大致上对考察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每一段,首先要写好段首语,即第一句话。用段首语概括说明考察对象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优点),而后展开,用具体材料予以说明。每一段,要注意紧紧扣住考察对象一个方面的的特点、学习工作经历、职责范围、从事或分管的工作。(参考本人工作总结)
五、撰写考察材料的要求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要努力做到五点:
一是要“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要用具体事实、事例说话,不要概念化的泛泛而谈。二是要“像”。考察材料所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本人。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表现出考察对象的主要特点,避免千篇1律,千人一面。
三是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切忌无原则的拔高;不要把单位或处(科)室集体取得的成绩,简单地说成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而应重点反映考察对象在其中的作用。
四是要“精”。要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简单地罗列数字和事例。要讲究章法,特别是要在考察材料每一个段落的“段首语”上下功夫,要通过提炼“段首语”,集中表现考察对象的一个个特点,之后用相应的典型事例来分别说明。
五是要“全。”就是要全面地、历史地反映干部的整体情况,既要反映长处、优点,又要找准不足或缺点。而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评功摆好。对考察对象优点和缺点的描写,不能前后矛盾、互相冲突。同时,要重点写现实表现。主要写考察对象担任现任职务以来或近两三年以来的思想工作作风的现实表现。
第3篇: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活动。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它是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鞭策教育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
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的真实反映,是组织部门对干部一个时期以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形成的综合评价,是党组织研究决定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是党组织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写好考察材料,是组织干部的基本功,从某种程度上说,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干部
第4篇: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是组工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从公文形式规范的角度说,没有达不到要求的,从公文内容“信达”要求看,真正写出一份中规中矩的考察材料,确非易事。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的结果,是考察之后对干部的一种综合性、结论性评价,应当是水到渠成的,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考察材料千人一面,千篇1律,缺乏个性特质,不能起到考察材料应
当发挥的作用。撰写考察材料,要在“真”、“准”两个字上动脑筋、做文章。
“真”,是考察材料的第一前提,没有真实作基础,所谓的考察材料只能是官样文牍、形式主义,是失败的考察材料。考察材料的“真”不是面壁冥想,闭门造车得来的,是从干部考察活动中得来的,座谈得来的信息、查阅资料得到的数据、民主测评的统计结果等等。第一,个别座谈时,要注意通过问候、让座、自我介绍等,让座谈者对考察人有个好印
第5篇: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活动。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它是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首先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考察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要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了解第一手材料。工作作风越深入,联系群众越广泛,对干部情况的了解就透彻,考察材料就越真实准确,有个性。
二、要准确分析材料,甄别材料。考察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所以必须对考
第6篇:怎样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怎样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一、什么是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是指在考察的基础上,对干部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写实材料,是反映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干部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写法
题目:X X X同志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2.主要缺点和不足;
3.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察情况。
考察材料一般1500字左右,可大约分为五至六自然段。
一般来说,第一段,主要写考察对象的“德”,即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包括理论素养和思想政策水平、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等。学习情况。比如能否遵守学习制度,是否积极参加
单位组织的理论业务学习活动和个人自学情况。对“德”的表述,要根据考察对象现任职务
第7篇: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要求
干部考察材料应有标题,标题应为《×××同志考察材料》,不能写成《关于×××同志的考察材料》。考察材料不再写干部本人的自然情况和简历。考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写清楚干部的一贯思想倾向和政治表现。关于“文化大革命”和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中的表现,如果犯有错误的应采取写实的办法表述;如果没有犯错误的,可以不写。二是要写清楚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政策水平、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廉政情况等。三是要写清楚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材料要有观点、有事例,避免抽象和空洞的描述,要写出干部的主要特点。介绍干部的工作实绩要实事求是,不夸张,不拔高,不能把大家和集体的成绩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反映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要具体、准确,不要用模棱两可、含意不确切的语
第8篇: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组工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对于考察材料的体例和格式,已经有明确的标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很多同志总结了许多关于如何写好考察材料的宝贵经验,在书籍、报刊、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文章,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在这里,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四个方面的认识,其实都是部里领导、前辈的教诲,因为在工作中感受更为强烈,所以才牢记至今,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把握“方法”与“目的”的关系,提高考察材料的“有效性”。方法为目的服务。我们撰写考察材料,以文字形式对干部的能力特点、优点不足进行介绍和评价,只是干部工作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组织上更好地了解、使用和管理干部,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要撰写一篇好的考察材料,首先要考虑“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