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的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3 08:04: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关于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的论文

关于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的论文

摘 要: 实验失败是常有现象。在很多时候,实验的失败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甚至当我们面对实验失败的时候会加以“掩饰”。其实,失败的实验也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从失败实验中可以挖掘出很多闪光点。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失败实验 价值

一次听新教师上“互感和自感”这堂课,在进行书上演示实验“断电自感”时,教师对全班学生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然而实验没有成功,全班哄堂大笑。于是教师在慌乱中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但是仍然没有成功,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最糟糕的方式――现场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这一方式使得实验现象的分析显得苍白无力。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上课时遭遇实验失败的情景,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已成为物理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不能成功进行。这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其实失败的实验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若能加以科学开发与利用,则往往其效果与成功的实验相同,甚至是成功的实验所达不到的。那么,我们究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挖掘出哪些价值呢?

一、用失败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由教师操作并以“非常完美的成功”结束,学生常常只是个观众,在旁边看看热闹。而一旦教师演示实验失败,学生可以说是“炸开了锅”。此时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探讨甚至替代教师进行实验,则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能完成“连老师也失败的实验”可是不简单的。

案例1:一堂“电容器、电容”公开课上,在进行电容器火花放电实验时,教师在进行了正常操作之后,却得不到火花放电的现象。此时,学生一阵骚动,听课老师都为此捏了把汗。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容易成功的实验,对于本堂课的教学也非常关键。如果此时授课教师重新进行实验,则要做成功并不困难,但他展现了非常高的教学智慧。他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的热情顿时极其高涨。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电容器可能漏电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充的电量不够多,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电容器坏了,还有学生认为可能空气太潮湿……学生不仅开始使用刚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而且开始翻看后面的知识,尝试从还没有学到的内容中寻找答案。教师将重新实验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上台演示给其他学生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取得了成功。

二、面对实验失败要实事求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严谨的,任何疏忽大意都会造成失误。在研究科学的道路上,这种失误往往随处可见,而坚持不懈地探究真相,追求真理,才是正确的科学态度。

案例2:我在做“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这一实验时,当增大两板间距,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转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变大。面对失败的现实,我坦诚地向学生解释此实验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问题就出在这里。尽管实验前准备很充分,金属板都烘烤过,经自己反复预演实验都是成功的。但上课时为节省时间没有烘烤,结果实验失败了。我如实地向学生说明自己粗心不慎造成实验失败的后果,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当场重新烘烤仪器,再演示该实验,实验效果显著。通过这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

三、在失败实验中发现、解决问题,提升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失败实验的再探究活动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失败实验无疑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探究机会。

案例3:在学习“惯性现象”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钢笔放在小纸条上,迅速拉出小纸条,观察看到的现象并解释。为了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教师要求学生将钢笔和小纸条放在桌子边缘。实验时,部分学生不敢用力迅速拉出小纸条,结果轻轻拉动小纸条时,钢笔随纸条移动掉到地下,实验失败。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找出没有“迅速”拉是失败的原因。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了问题,原来慢慢拉时,摩擦力持续作用在钢笔上,使钢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迅速拉动时,摩擦力作用时间短,钢笔来不及改变运动状态,就保持了原来的状态不变,这就是惯性。

四、人为巧设实验障碍,达到预设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人为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经历实验失败的过程。

1.在失败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科学精神。

虽然教师也常常会举一些科学家艰辛研究的例子,但在那一个个看似简单而又完美的实验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历与物理学家相似的失败实验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案例4:奥斯特实验对于电磁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妨让学生经历一下奥斯特失败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导线和小磁针摆成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的方向,还可以增大小磁针转动的阻力、减小电流等,通过人为设置实验成功的障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懂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是迂回曲折的过程,领悟那看似简单的实验中包含的伟大思想。

2.在失败实验中体会实验的细节,领悟实验的真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在学生实验前反复对该实验的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尤其注意事项更是说了又说,就怕学生犯这些错误。其实我们不妨也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在失败中感悟这些细节,效果会比我们反复说几遍更好。

案例5:在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橡皮筋要同一规格,要拉长到同一长度,要平衡摩擦力,橡皮筋要平行于木板”等细节。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失败,但这种体会一定比教师讲很多遍深刻得多。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体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可贵的。失败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它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活动的素材,探究失败原因过程中的收获远比轻易赢得的成功要多得多。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2篇:挖掘绘本价值

挖掘绘本价值,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新成幼儿园 周丽琴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曾经我们也会给孩子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随着这些年许多经典绘本进入我们的视线,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为我们熟知,优秀的绘本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随着对绘本教学的实践研讨,我在使用的时候不再是随意的选取或者凭个人的喜好作为活动的素材。而是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特点、考虑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有目的地选择适合的绘本作为素材开展活动。以下是我在开展大班绘本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析绘本,梳理有效的价值点。

一般我会根据主题的走向,考虑到不同节日、热点事件的发生以及孩子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需求选择了一部分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绘本作为常规性课程资源的补充。绘本的构成决定了它由画面和文字构成,有的绘本尽管没有一个字,但是孩子照样看得懂,喜欢阅读。因此我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对选择的绘本进行精读,反复揣摩,梳理核心的价值点,在这个前提之下才会思考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育价值。解读分析作品→目标价值定位→开展实践活动是我开展阅读活动的三部曲。我觉得一般绘本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情感表达为主。

充满爱的绘本有很多,比如:包含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逃家小兔》,对朋友的关心等等。记得残奥会召开的时候,我选择了绘本《没有什么不方便》,这是一个非常朴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孩子生活的幼儿园,讲述了一个残疾孩子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引发孩子懂得有爱,拥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主动去帮助弱者。它的价值点在于: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懂得尊重残疾人,并乐意帮助他们。《一封奇怪的信》,慈母龙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封信,让雷龙送信。在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雷龙一路呵护信的温馨场面。从中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关心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2、以诙谐风趣为主。

有些图画书以充满趣味地情节吸引人。以《贝尼都会干什么》为例:贝尼的鞋带散了,妈妈让他系起来,可是他不会,因为他会干的事情还多着呢!经过一场幻想游戏,贝尼主动学起了系鞋带。价值点:故事始终在孩子的想象中穿行,奇妙的游戏一路带领孩子适时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告诉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也会有了不起的收获。又如《国王生病了》,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只会订计划,而没有实际行动的可笑国王,懂得只有坚持每天锻炼,才会换来身体的健康。

3、以关注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为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如:社会性交往方面缺少经验,常会引发矛盾。这并不是靠老师的苦口婆心说教能解决得了的问题。例如:《我有友情要出租》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绘本。东西可以出租,友情难道也可以出租吗?大猩猩和咪咪之间演绎了一场出租换来友情的故事。图画书的魅力远胜过一段直白的语言。《獾的礼物》,獾的朋友回忆獾曾经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在理解獾送给朋友礼物的同时,感受着獾与朋友的真挚情谊,了解朋友们对死亡的新的态度,从而感受故事名字的涵义。故事有些沉重,但是对大班孩子来说,也许会对他们所触动,有所启蒙,希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一些不太乐观的事实时,能学会坦然、豁达地面对。

4、以认知、了解事物发展的结果为主。

以《大卫,上学去》为例,它是绘本《大卫不可以》的姊妹篇。小时候的大卫贪玩淘气,当他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还是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国凯迪克银牌奖得主大卫•香农创作的绘本《大卫上学去》,不多的文字和简单的画面,却给了孩子很大的启示: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必须要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它的价值点在于:根据画面内容和文字符号,合理猜测大卫在学校上学的状况;知道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大卫上学去》,最适合在离开幼儿园之前开展这一活动,还有广为熟知的中国民间故事绘本《老鼠娶新娘》也是这一类素材。

二、聚焦价值点,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1、尝试开展多元的阅读活动。

记得在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时,我选择了绘本《老鼠娶新娘》这个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儿其中有一个抬花轿的情节孩子都了解。我选择了关于抬花轿的故事情节开展了一个运动活动《老鼠抬花轿》。运动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绘本中抬轿子的情节开展运动与游戏,在过程中体验中国传统结婚抬花轿的民间风俗,在游戏中发展运动技能德同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通过与同伴协商合作抬花轿的方法,孩子们互相一起探索判断发现最方便的抬轿子的方法。我适时准备了一些红头巾、准备了唢呐娶亲的音乐融入活动,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三人一组玩起了抬轿子的游戏。在活动中协商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我还通过设置一些障碍,使孩子在游戏中不仅运动能力获得了提高,而且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抬轿子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推动了主题目标的达成和主题经验的获得。

2、挖掘家长资源,开展祖辈助教阅读活动。

集体阅读活动一般都有老师组织开展,在开展《我自己》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绘本《国王生病了》,开展了祖辈助教形式的阅读活动。首先根据图画书的情节,我邀请了一位爷爷医生参与现场教学,以医生给国王看病现场演绎故事情节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孩子有问题可以问医生,活动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其次是挖掘故事中制定一周运动计划表这一价值点进行拓展,祖辈和孩子一起参与制定自己家庭一周运动计划表,说说一家人平时喜欢的运动项目,了解运动能够使身体健康。在延伸活动环节,爷爷奶奶教孩子玩起了他们拿手的各种民间运动游戏,跳房子、跳皮筋、敲“老爷头”,跳绳„„,孩子们学得欢,爷爷奶奶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通过祖辈助教,充分调动了祖辈参与日常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多样化了。

3、结合热点话题选择绘本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一本好的绘本,因为作者所处的年代,作品往往凸显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在运用的时有时候要做一些删改和调整,才能切合体现当前时代的特点,符合孩子当前发展的需要。以《小房子》为例,是《我们的城市》主题背景下开展的阅读活动。我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要求,结合当前迎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活动,将活动的价值点定为:观察发现小房子周围环境的变化,体会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在阅读活动之前,我注重了孩子前期经验的准备,每个孩子去做一个调查问卷,了解不同的人他们最喜欢居住在哪里?(城市或乡下)对环境的要求。当孩子收集了许多信息之后,我开展了集体活动时,并选择了绘本中四幅体现环境变化过程的图片集体阅读,从关注图画书本身显现的价值点回归到生活,增加了如何让城市环境变得更美好的环节,来实现从书本到现实生活的活动价值。

其实我觉得,在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活动是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把握素材的教育价值,捕捉孩子的现场反应,再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调整与改进中才能更好地演绎阅读活动,使阅读素材的价值最大化,有效促进孩子的发展。

第3篇: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论文

本期《江苏教育》刊登了4篇数学实验教学的文章。这4篇文章既是对近年来数学实验教学系列课题研究的一个概括性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这个课题研究的反思和前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这个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团队闯出了一条路,开拓了一个教学领域,形成了江苏初中数学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意义远胜过闭门造车、书斋造文式的高谈阔论。

四篇文章由读者自品其味,这里笔者对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再作一番思考。

一、数学实验:学习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析。数学实验是指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