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名句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2 08:08: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集锦4篇)由网友“速食土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四书五经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四书五经名句及翻译

《大 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篇2:四书五经名句及翻译

《中 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篇3:四书五经名句及翻译

《论 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

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篇4:四书五经名句及翻译

《孟 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第2篇: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

名人名句不追求句子很好听,但是它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深深的含义、深刻的哲理,它能教会我们各种做人道理。它让人一生受益,终身难忘,奉为座右铭。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四书五经名句,欢迎大家参考!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五经名句

《诗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尚书》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礼记》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春秋》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庄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第3篇: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

◆《大学》名言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4.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就是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书五经名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书五经名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