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完美的不完美 教师手记之800字
完美的不完美 教师手记之800字
产品生产者在追求产品的完美中近乎苛刻,他们定要没有瑕疵的东西出来才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能接近完美而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产品总在不断地更新,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好,或许在当时他能达到当样技术环境下的最高水平,但过后,这样的完美又被新的'高度所掩盖了。所以,有广告就实事求是地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的追求也一样,人总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当达到一个高度以后,又向另一个高度攀登,或者实现了一个理想之后,再向另一个理想进发。而人的本性里也有着一种对事物完美性的追求。比如说某样东西坏了,他要把它修好,但修了10分钟不行,他会花30分钟,30分钟不行,他就修上一小时,两小时,自己修不好,就请人修,而且往往性急得很,恨不得马上修好,总之,因为前面已经花费了那么多精力,经过了那么多努力,也不在乎再多花一点时间了,而且如果没有个结果,会于心不甘。为了实现修复的念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一切地坚决地做下去,就是追求完美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种追求本身是很不完美的,它可能丧失了很多机会,很多时间,很多的好心情。
修好了吧,心中石头落地,心也放宽,但也似乎有点空落,又要找另一东西来填塞似的,再因不满于现在的状况,进一步发现新的难耐。
实际上,允许错误与不足的存在,才是一种完美,没有瑕疵的美只是错误的美,有不足的美才是可爱的美。只要这些问题不足以影响事物本身,这个时候那些问题也可以安静地存在,保持一定距离,这些问题都不成问题,它们并不妨害谁,只是人为地要去消灭它们时,它们就会变得突出而明显。
“包容”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思想。
第2篇:不完美?不,完美。
不完美?不,完美。
不完美?不,完美。
断臂
那一尊雕像,如此受人欢迎,许多人不远万里赶到卢浮宫,就是为了去欣赏她的美。然而很多人都觉得可惜:“这么美的女神,怎么就没有手臂了呢?”
据说维纳斯的雕像完成后,雕塑者请了许多名人加以评定。大家看后都说非常美,而最美的还是她的双臂。看到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雕像的双臂上,作者当机立断,敲断双臂。众人疑惑不解,作者说:我不能容忍局部的美遮蔽了整体的美。与其保留喧宾夺主的完美,我宁愿它只剩下残缺之美!
此时,你还能说这是不完美的吗?不,完美。
圆明园断壁残垣,早已是一片废墟。然而它饱受侵略者蹂躏的警世之美,震撼寰宇。它如同大自然一样,以千疮百孔来展示自我独特的完美;它在用它特殊的方式宣告世人——世界需要和平,中华勿忘国耻。
它的不完美,让世世代代铭记我们曾经任人欺凌的日子,昭示中国需要更强大;它的不完美,让世界看到当年英法联军的残暴野蛮,呼吁世界铸剑为犁;它的不完美,比它富丽堂皇无与伦比的完美具有更完美的内涵。
听多了重建圆明园的喧嚣,我总觉得与幻想续上维纳斯的断臂一样愚蠢。
现在,你仍然认为它是缺残的不完美吗?不,完美。
缺月
一弯新月挂在西天,如同一把亮闪闪的镰刀,收割着离愁与相思。因为月有圆缺,才有团圆的期盼,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因为月有圆缺,才有“缺月挂疏桐”、“缥缈孤鸿影”的惆怅;因为月有圆缺,才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欣喜。假如没有缺月,花下窗前,哪来这么多一帧帧美好的剪影?
如今,你还觉得这颇具艺术的缺月是不完美的吗?不,完美。
面对现实中的不完美,愚者总想进行修补;面对现实中的不完美,智者反而从中发现超乎寻常的完美。完美不必依赖弥补,而有赖于发现。追求现实的完美遥不可及,而发现不完美中的完美则触手可及。
请你,在不完美的中间加一个逗号,让否定转化为强烈的肯定,大声地说,不,完美!
第3篇:不完美小孩
不完美小孩
TFboys 易烊千玺: 当我的笑灿烂像阳光 当我的梦做的够漂亮 这世界才为我鼓掌 只有你担心我受伤 王源:
全世界在等我飞更高 你却心疼我小小翅膀 为我撑起 沿途休息的地方 王俊凯:
当我必须像个完美的小孩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你却好像 格外欣赏 我犯错犯傻的模样 合: 我不完美的梦 你陪着我想 不完美的勇气
你说更勇敢 不完美的泪 你笑着擦干 不完美的歌 你都会唱 我不完美心事 你全放在心上 这不完美的我 你总当作宝贝 易烊千玺:
你给我的爱也许不完美 但却最美 易烊千玺: 全世界在催着我长大 你却总能捧我在手掌 王源: 为我遮挡 未知的那些风浪 王俊凯:
当我努力做个完美的小孩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王源:
你却不讲 你的愿望 合:
怕增添我肩上重量 我不完美的梦 你陪着我想 不完美的勇气 你说更勇敢
第4篇:完美与不完美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若是人人皆完美,就不应有爱恨离别,生老苦痛;更不会存在“千里孤坟”“天涯断肠人”。正是因为人生生而有缺陷,我们才会寻找人生的意义。即我们这一生,要追逐什么?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完美的过程,有人认为把完美奉为人生目标的人永远达不到完美。
那么我们对“完美”的态度究竟该如何摆放?是追还是不追? 追逐完美的人往往信仰着“尽善,求知到尽头”。他们朝着内心的一点,心无旁骛地奔跑,经过十年如一日的跌跌撞撞,最终会开启真理的大门。正如侯仁之用双脚丈量中国遗迹,叶笃正用严谨为中国气象学护航。他们始终追逐着心中对知识的完美,他们的最终目标,定收获最尽头的真理。
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但正因了人人生而不完美,思想总会产生分歧。有人认为追求完美是一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