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高中新课改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那么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们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我们的课本,展开我们的教学活动呢?今天我将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节教学过程说一说我的一些尝试。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时是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二章第六课内容。教材紧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重要思想,侧重介绍了罗马法的相关基础知识。教材利用多类罗马法的相关原始资料,说明了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内容及影响。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个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2、教学的重难点
罗马法的演变、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罗马法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②理解:罗马法的演变特点以及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追求民主、法制的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地图册
五、教学方法
1、方法:以案说法,比较方法,问题探究法
2、课前准备:
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翻阅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翻阅初中的历史教材。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采用适当、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下面我将利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在外国某个大学食堂。一天中午,学生到食堂打饭。外国学生在学生窗口整齐地排队,中国学生则是一窝蜂地冲教师窗口。还有几个中国学生讥笑美国学生:“美国人真傻,还排什么队。”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法制观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更好完成情感训练目标,调动学生探究法律起源的积极性,同时导入新课。
什么是罗马法?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广义上的罗马法指通行于古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上的罗马法仅指罗马公民法。
过渡:罗马法是怎么完善发展的?
(二)新知探究
探究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罗马共和国早期,卢修斯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其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
①法官会怎样判决?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结果,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
③如果还是这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
④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联系教材《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节选进行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前后,古罗马司法程序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渡:《十二铜表法》是不是罗马法的最终形态呢?
探究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多媒体展示扩张中的罗马帝国版图
教师提问: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观看地图后,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后回答,是由罗马帝国的扩张决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古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联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罗马法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小结: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完善:<<民法大全>>
其中,以上内容除习惯法外,都可以作为罗马成文法的代表、
探究3、作用和影响
(1)罗马法对于维系古罗马帝国统治的影响
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材料二:保护奴隶制度: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摘编自《民法大全》
材料三:担任高级官职的人必须选自出身自由的.人,特别规定自治市中已获公民权者对被释奴隶的各种权利。 ————根据罗马帝国西班牙行省自治市市政法
材料四:[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马克思
学生活动:讨论后由一名同学总结,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产生的作用:
1、提供法律依据
2、稳定社会秩序;3、巩固帝国统治等,同时点出罗马法的实质。
(2)罗马法对于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出总则以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的规定,实际上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3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一遍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一起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学生活动:对比罗马法与给出的案例,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阅读教材内容后回答:
罗马法如何影响到以后各国的立法?
小结:
1、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2、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奠定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
4、对中、日的法律制定也有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并突出了重点。
(三)课堂总结:
学生小结:罗马法的定义、发展过程、作用及影响。教师点拨完善。
设计意图:小结有利于学生对一节课的整体认识,学生自己小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并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四)课业评价:
材料:在罗马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之前约一百年,也就是公元前536年,中国正处于春秋时代,在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叫子产的政治家把当时的法律条文铸造在一只大鼎上,使法律条文不能再改动,也使得人人都可以看到这些条文。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许多贵族纷纷对子产发起攻击,认为这种做法会引起社会大的动荡。一个叫叔向的人给子产写信,信中说,我们的祖先都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量刑的,现在你把所有的法律条文都公布出来了,那么犯案的人就会拿着这些条文跟你争论不休,甚至会盗贼蜂起,牢狱人满为患,国家都有可能因此而灭亡。然而子产却毫不动摇,他认为叔向的这番话简直就是因果倒置,明确法律条文并不会导致盗贼蜂起,相反人们都搞不清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反而会导致盗贼蜂起。那么子产这个铸鼎的举动到底引来了什么后果呢?据史料记载,子产做了郑国丞相三年,郑国的社会治安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罗马人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和中国的子产铸鼎都反映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要不要把法律公之于众。请思考:
为什么要不要把法律公之于众这件事情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它说明了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写一篇你眼中的法律是什么?
(五)课后探究: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6、分析评价
本节课通过多个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历史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在过程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过程都以故事为导引,吸引学生注意力,效果应该不错。
第2篇: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解]:解答本题时对每一个题肢进行分析,同时知道罗马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C
[评]: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察,难度不大。
【应用·体验】
1.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B.罗马帝国的建立
C.《霍阿腾西法》的制定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
D.查士丁尼 3.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A.屋大维B.哈德良C.狄奥多西二世
4、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是在A、1世纪初B、2世纪初C、三世纪初D、四世纪初
5、罗马《民法大全》指出;“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你对这个条文怎么看?当时为什么会规定这一条文?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知识·梳理】
1、罗马法的分类: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2.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债权做了规定和解释,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3、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1)积极方面
政治上:维护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实际上是维护奴隶制度,理论上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巩固帝国的统治基础;
经济上: 保护私有财产;对各种契约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基础。
(2)局限性: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作私人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现代的法制有明显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4、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它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深化·拓展】
关于公民法和万民法
1.公民法:它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例如《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的广泛,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2.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可以买卖和出租,是财产的一部分。同时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权利,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保障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制约或消除父权、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等。
【思考·提示】
历史纵横: 西塞罗与自然法
[提示]在政治思想上,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他认为法源于自然。他还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类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
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它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哪些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
①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②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①、②项不符合对万民法的评价,故选D。
[答]:D
[评]:本题是对万民法的考察,角度多样,难度较大。
例2下列文件不是源自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苏联1936年宪法
[解]:苏联1936年宪法是按社会主义原则立法的.
[答]:D
[评]:本题是对自然法原则影响力的考察,难度有点大
【应用·体验】
1、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罗马公民之间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2、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刻在十二块铜表之上的法律条文
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摈弃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俗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3、下列对自然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法律观念B.涉及大自然的一些法律规定
C.由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创制 D.是由公民法和万民法演化而来的4、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5、罗马共和国之所以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主要原因是
A.罗马人富于创造性B.罗马民主政治空前发展
C.罗马法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D.对外战争使罗马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6、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
7.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D.美国《独立宣言》
8.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9、阅读下列材料: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请回答:
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适?为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
——古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为什么会成为核心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法律精神?它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有什么影响? ]
开拓学习新视野
▲ 教材知识拓展
【史料选萃】
罗马法(节选)
第一条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皆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第五条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有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精神不正常的人,其财产由亲戚或族人代为管理。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
【历史长廊】
屋大维:公元前27~公元14年在位。恺撒的养子,曾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骑兵队长雷必达结成罗马史的第二次“三头同盟”。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屋大维“元首”称号。此外,他还陆续获得了最高法官、大元帅、奥古斯都等称号。“奥古斯都”一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意思。、终身执政官、祭司长、祖国之父等各种头衔和称号,集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屋大维实际的“元首政治”,实际上是君主专制。
▲ 综合能力探究
【高考链接·典题】
题1: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察万民法的的实质。
解题思路: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关于奴隶的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的本质。规范解答:C
题2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的是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 基础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了上层阶级
D.罗马法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法律的基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实质的深刻认识。
解题思路: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统治,影响后世不是其目的所在。
规范答案:D
【走进历史·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它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材料是否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关奴隶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材料的规定是否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结合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提示:(1)不能体现“人人平等”,因为贵族、平民和奴隶处于不同的地位。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和不平等的权利说明法典维护奴隶制度,体现的是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
(2)材料并不维护平民的利益;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对平民非常不利,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的规定体现了贵族的特权和对平民阶层的限制和压迫。(3)《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虽经多次修订,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 思维能力延伸
【前沿·视点】
第十届中东欧国家和亚洲国家罗马法学者研讨会即将于2005 年 10 月 19 日- 21 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此次会议在一个穆斯林国家举行,表明了主办者亲伊斯兰法系和罗马法系、加强亚洲和欧洲的团结的愿望。会议的主题仍然不变:主题一:罗马法系中的人;主题二:对债务人的保护;主题三:罗马法的研究与教学。
[透视]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地方的法律都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恩格斯对罗马法予以高度评价,称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日本以及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制定,都明显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一些法律规定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提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简要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提示:
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参考阅读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二章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部分规定明显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2.阅读与思考
评价:法律条文充分体现了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
原因:在古代罗马,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
说明问题:罗马法律维护夫权和父权,即使拥有自由公民权的妇女也不能被保证视为平等。由此可见,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第3篇:《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陇南市徽县第一中学 魏小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说教材
1、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教材地位:《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史模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衔接了西
第4篇: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对教材分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第5篇:《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对教材分析。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
第6篇:《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必修一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沿着西方政治文化上溯其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 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2.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罗马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探究罗马法内容的变迁;通过问题探究的方
第7篇: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测试题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测试题
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XX年湖南株洲模拟)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
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
A.权威 B.理性 C.宗教 D.法律
2.(20XX年黑龙江哈尔滨模拟)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
家中拘留,用皮带和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 )
A.满足了平民的要求 B.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C.弥合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D.复活了债务奴隶制
3.(20XX年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在公元116年的一天, 定居小亚细亚( 属罗马帝国) 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
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 无赖们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