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1 08:09: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祭祀作文

祭祀作文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三,是祭祀已故亲人的日子,下午婆婆把老祖太、公公的照片拿出来,公公整整地放在八仙桌的正中央。照片的前面摆着许多供品,有苹果、梨、香蕉、葡萄还有格式糕点。来到家里的亲人都要面对老祖太、公公的像片磕头许愿,以表示对他们的.哀思。

下午6:00亲人们都到了共18人,妈妈和姨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大家边吃边说着家常话十分高兴。吃完饭后天也黑了,我和姨爹、姨妈、舅舅、舅妈、表姐、表哥们到楼下烧阴钱以祭祀祖先。姨爹先用火机点燃三张阴钱放在墙的一角,然后我们就在这小火堆上加阴钱,三张三张的加,边加边默默的对已故的亲人说心里话,我说:“老祖太、公公您们在阴间保佑我健康、平安。我要勤奋学习争取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您们安息吧”。当我还把冥币、金圆宝、银圆宝投向火堆,红红的火苗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好像在对我说些什么……。

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收到我的心愿呀!

第2篇:祭祀

家祭

家祭远祖设族谱,近祖设神主套。神主套内设三祖牌位,高是一尺,形如石碑,上书“×神主之位”,背面写生日忌辰。神主碑用黑墨写成,最后一个“主”字,空出上面的一点,择吉日请有功名的人用朱笔在“主”字上点第一点,这叫“迎神点主”。此仪式旧时十分隆重。陕北多在殡葬之后

举行。即把亡者的牌位放入神楼中,响吹细打迎回家中,由一有功名的人(即举人或秀才以上的人)把神主的“主”字第一点用朱笔点过,然后将牌位放入神主套里,按时祭奠。

旧时家祭极为隆重,清光绪十年修的《高陵县续志》记载:庶士家祭之礼,于寝室之北为龛,以版别为四室,奉高曾祖祢,皆以妣配(昭左穆右,妣以适配),南向,前设香案总一。服亲男女成人无后者,按辈行书纸位祔食,男东女西相向,事至则陈,已事焚之,不立版。岁以春夏秋冬节日出主

而荐,粢盛二盘,肉食、果蔬之属四器(庶人荐果蔬新物,每案不过四器羹二,饭二)。前期,主人及与祭者咸致斋。荐之前夕,主妇盛服治馔于房中。其日夙兴,主人吉服,率子弟设香案于南,燃烛置祭文,于堂北设供案二,昭东穆西,均以妣配,位均南向;设祔案于两序下各一,男东女西,东西向。主人以下盥,奉木主设于案,设祔位于两序案讫,主人东阶下立,众各以行辈东西序立。主人诣香案前上香毕,率在位者一跪三叩,兴。主妇率诸妇出房中,荐匕箸,醯酱,跪叩如仪,退(县俗,妇人不与祭)。子弟奉壶,主人诣神案以次酌酒荐熟讫;皆就案前跪叩,兴。子弟荐拊毕,主人跪,在位

者皆跪。祝进至香案之右,读祭文:“气序流易,时维四仲,追感岁时,不胜永慕。谨以庶品,粢盛醴齐,致荐岁事。以某亲某氏等祔食,尚飨。”讫,兴,退。主人以下叩,兴。再献,主妇荐羹饭,三献,主妇荐饵饼、时蔬,主人酌酒跪叩,均如初仪。毕,主人率族姓一跪三叩。兴,祝取祭文及祔 食纸位焚于庭。众出,主人纳木主彻,退。日中而俊,春一举。布席于堂东西北上。陈椅、盏、匙、箸,如其人数,传祭食于燕器,热酒馔。族姓至,主人肃入序位,以行辈年齿为等,旅揖即席.,进 酒馔,酬酢如礼(每进食,子弟间行酒三巡,长幼献酬交错,饮无算爵)。汤饭毕,长者离席告退,主 人送于门外,诸子弟皆随以出,彻。仆人俊余,食皆尽。月朔望日,主人皆家众夙兴,启寝室,燃烛,诣香案前,依行辈序立。主人上香献茶,复位,率众一跪三叩,兴,彻茶阖室,众退。若家有吉事,主人盥洗,启室燃烛焚香,以其事告,行礼如朔望仪。庶人设龛,奉四世神位。主人率众行礼,主妇 治馔荐羹,日中众俊,朔望供茶行礼,告事,均与庶士仪同。县俗,士庶寝荐在除夕,寒食,十月朔 日,长至日,礼极简略。

家祭,逢岁时节令,焚香叩头,毕恭毕敬,是为常礼。此外,遇丧葬喜庆,随时祭告祖宗,还有 祖父母、父母之生日、忌辰也进行家祭,怀念亡者。

庙祭

旧时,各宗族大都有祖祠,即老祠堂。随着时代的推移,子孙繁衍,族人议分祠祭祖,于是便有 了长门祠堂、二门祠堂等。庙祭多在祠堂进行,各地祭祀不一。潼关冬至节庙祭盛况非常,祭品达五 间房之多,桌面摆设豪华、丰盛,各种蒸馍花样、油炸果品及各式糕点,还有大量纸扎花束之类,全 羊,全鸡,全鹅,海味,山珍,应有尽有,白昼黑夜,接连三日,祠内点巨型红腊烛,高悬多面宫灯,张贴宽敞五色对联,中间供桌屏障,高悬宗谱,桌前摆列高达二尺的巨型纸匣牌位,祭仪繁多,主祭 者是族长,合族男子按辈分向祖宗叩头,缅怀祖宗之功德,夸耀后辈之威风,鼓乐喧天,热闹非常,恭恭敬敬。如有不恭者,则剥夺其祭祀之权,或被驱逐,不能再入祠堂,此为一生之奇耻大辱。

陕北群众在结婚时也有祭祖仪式,有祠堂者,婚日,族人在祠堂里按辈分祭祖;无祠堂者,即在 主人院子里临时设立祖宗牌位,摆放供桌,供桌上献各种果品、肴馔,焚香燃纸,族中男子按辈分,依次向祖先牌位叩头。

清光绪十年刻的《高陵县志》对庙祭记载甚详:“其时享亦略仿品官。品官有家庙,祭用四仲月。前期,以环致卜日予庙。前三日,主人主妇致斋于内外。设高祖考妣下四代位,各一椅、一桌而合之,东上,祔位在东西牖下。主人具馔,乃行事(品官唐帽束带,封妇花钗、翟衣,土深井幅衣,庶人巾 衫结绦,妇人大袄长裙。县俗,妇人不与祭)。盥洗告庙,请神主于正寝(县俗有庙,只祭于庙),参神(再拜),降神(主祭升焚香,跪受盘盏,实酒灌于茅上,四位同,再拜复位)、进馔(主人设正四位,每 位肉在盏南,面食在肉西,鱼在醋南,米食在醋南,醋东于盂羹、盏西盂饭,其蔬果,脯醢,匙箸则 前设。既设,降,祔位人代设)、初献(主人升,取位前盘盏注酒奠,故处北面跪,又酹酒茅上,兄弟 灸肝于炉,荐箸四正位考妣。祔位人分献。辞日祗荐岁事)、亚献、终献(亦如初,不读祝)、侑食(主 人升添酒,主妇授匙,饭中正箸,再拜降)。祝阎门(此即厌也,男妇门东西立),启门(祝声三噫歆,乃启门。主人、主妇分进茶子考妣。祔位人代),主人饮福受胙于香案前(祝授酒及饭于主人,致嘏辞,主人啐酒尝食,俯伏,兴。祝告礼成,主人复位,再拜”,辞神(再拜),椟主归于庙,乃彻乃俊。县 俗,士庶人之祭,不及四仲月,多在除夕、寒食、中元、十月一日、长至,礼简略。”

清宣统三年《泾阳县志》:“旧族多建祠宇,壬戍后无存者,岁时伏腊,皆各就其家设位而祀。”

《同官县志》(民国21年)载:“祭无专庙,缙绅家间有之,余俱设木主一,祀其先于寝室。四时 之祭,独重仲春。男女皆赴茔拜扫,羊、豕、面食毕具,无者斗酒只鸡,焚香号泣。孟冬,设时食,诣墓所以祭。其它如元旦、冬至、朔望、忌辰,亦未尝不祭也,然仪节多略焉。”

《白水县志》(民国14年本)载,一般家庭无祠庙,“而就家园隙地构数椽以妥先灵”,“乡民凡 遇元旦,多在县市中茶店、酒肆悬先代影图,宰猪以祭。祭毕,则群饮分胙而散。”

庙祭最数清明节隆重。是日族中男丁都到祠堂祭祖,有的还在祠堂里备办宴席,俗称吃公饭,是 日还商议族中大事,尤其是对族中一些违犯族规的人和事,如“忤逆不孝者,偷盗淫乱者”进行处罚。

墓祭

墓祭也为陕西人民十分重视。祖宗的坟茔有老坟和新坟的区别。老坟即同族共有之坟,新坟为族 内各支脉之坟。墓祭时,老坟、新坟都去祭奠,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古训。1944年《米 脂县志》载:“岁时扫墓。每岁于清明、端阳、中元、冬至(或十月初一日)。主人夙兴,具香楮,酒 馔,率子弟诣墓陈献品,上香焚纸钱,序立,呜炮再拜;并设酒、香表于后土神前,行礼如仪。是日,于家庙内设奠,仪式亦如忌日,礼毕,合家同食俊余。”光绪九年刻的《孝义厅志》:“凡民间少有 家庙,每逢节序,生辰、忌辰、近则祭于墓,远则祭于家龛。”

墓祭除了岁时节日进行外,家中有喜庆大事,也进行墓祭。《陕西通志》:“入学、登科、拜官、焚黄等,乃于墓,则备牲设乐,请相礼赞行九拜三献礼。”

墓祭也数清明隆重。清明这天,族中男子先到家庙祭祖毕,然后到老坟地焚香燃纸,进行叩拜。祭毕,把预先准备好的肴馔、馒头、酒浆分给族人,席地共餐。民国12年(1923)《兴平县志》:“清 明拜扫,作纸钱焚于墓所。姻戚以纸钱相遗,互相拜墓。”《高陵县志》:“清明前二日为寒食,家 长率子弟,妇女往祭坟,若有葬在去年者,则前一日祭,曰新坟。”《续修礼泉县志稿》(民国24年):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凡丧未逾三年者,先奠祭之,名曰上新坟。至清明日,上坟烧化纸钱,先茔 有残缺者,亦于是日修补,名曰拜扫。”《同官县志》(民国33年本):“新丧家多以是日(寒食)备酒 馔、冥资上新坟,清明日,再备至祖先墓拜扫献新,并以五色纸剪长络悬树上,随风飘扬。”清光绪 三十一年本《绥德州志》载:“清明,家家皆谐先茔齐至坟前会祭,分餐俊余,为上坟会。”清嘉庆 十九年刻《汉南续修府志》载:西乡县“祭则元旦设祖先神主于堂上,元夜祭于门外,并神主焚之。清明,祭于坟,男女少长成至。七月十五祭于门外,十月朔亦如之。”城固县“清明祭祖于墓,芟除 荆棘,挂纸钱。”洋县“清明上墓,长幼毕集”。西乡县:“清明日,男女上坟,各进新韭、笋、茗,奠酒焚帛。”

陕西人民清明时除了墓祭祖先外,还有祭奠历史名人墓的习俗。南郑的纪信墓,城固的张骞墓,洋县的蔡伦墓,勉县的武侯墓,白水的杜康墓,白水的苍颉墓,韩城的司马迁墓。绥德的扶苏墓、蒙 恬墓等,尤其是黄陵的黄帝陵,清明时节必隆重祭祀,敬献各种祭品,宣读祭文,十分肃穆和庄重。

麻谷祭。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节,俗称鬼节,祭祀在黄昏。《高陵县志》“中元,祭先在 黄昏,仪如正旦,然后折麻谷以献,盖告穑事成也。”陕南也有此俗,中元祭祖,除焚香烧纸外,其 供品是以新的粮食(作成熟食)和瓜果为主,并敬献桑(蚕丝)、麻(帛布),意在让祖先同享丰收之果实,故谓之献麻谷。除了献麻谷还有让祖先尝新的习俗。庄稼成熟时,先收一点,做成熟食,先给祖宗牌 位前敬献,然后才合家食用。

送寒衣。农历十月一日,陕西不少地方群众用各种色纸剪糊成衣服,黄昏时在祖先坟茔烧掉,谓 之送寒衣。据民间传说十月一日为孤魂会,人们在送寒衣时,除给祖先焚烧外,还要多烧给无主的孤 魂。《临潼县志》:“十月一日鸡鸣,焚纸,献馄饨祭先,谓之送寒衣。”《高陵县志》:“十月一 日,荐馄饨于先人,仪如中元,又送寒衣于墓,即古履霜露而凄怆之遗也。”《周至县志》:“十月 朔日,设馔祀先,焚纸于坟墓,名曰‘送寒衣”’。《续修礼泉县志稿》:“十月一日为寒衣节,以 五色纸制成龛衣,焚之亲属墓前,名曰‘送寒衣”’。《渭南县志》:“十月朔日,鸡鸣焚纸衣,献 馄饨祀祖,谓之送寒衣。”《同州府志》:“十月一日,煮面饺祀先,焚纸衣裳,日送寒衣。”《凤 县志》:“十月朔日,家家剪楮帛①(①楮帛:楮(chu。楚),皮可制桑皮纸,楮帛是用纸剪成衣服巾 带以祭祀祖先。)作寒衣,诣祖茔焚送。”《定边县志》:“十月初一日,日寒衣节,夜晚皆用纸卷、纸钱焚于门外,以送祖先。”《府谷县志》:“十月初一日,家人夙兴,持供馔及楮钱,五色纸为帛,至门外焚,又至祖考前焚,名曰‘送寒衣’”。陕南一些地方,是日祭祖不在坟地,而是在各家房前 屋后的院落,路边撒上灰圈(欲给几个亡人烧纸,划几个圈,写上姓名),将寒衣和纸钱烧在其中,以 示亡魂各取一份,互不争夺。

此外,大一点的岁时节令,都要祭奠祖先,如中秋、重阳、冬至、腊日等,最数年祭隆重。

年祭

年祭,各地不一。《咸阳县志》:“元旦鸡鸣,列香案、牲果,祀天神,拜祖先毕,尊卑长幼列 序称寿,既乃出拜亲友,交相称贺,饮食宴会。”《高陵县志》:“正旦前夕,士民皆祭其先,先期 悬纸钱于固旁,夜半祭毕,焚钱酹酒,A旁者亦焚之,酹汤酒,或即古祭祔之义也。比鸡鸣,各悬黄 钱于长竿以祀天,曰‘接天神’;又以麻杆、木炭悬之门,曰‘去瘟疫’。至日,或合族,或随各友 醵酒馔以祭宗祖。祭毕,尊长上座,卑幼以次拜其下,俊祭之余而散,日‘拜神主’。”《周至县志》: “元旦,鸡鸣起,设香案;牲果,盛服拜天地、拜灶、拜祖宗,后拜父母、伯叔、兄长,每族数世祖 考共为画像,众会拜毕,共欢饮,日节坐。”《临潼县志》:“正月元旦,焚香燃烛,设果肴祭灶、中雷、祀祖先。绅士家祭四代主于祠堂或厅事,民家祭祖父或挂影像。”《府谷县志》:“元旦,五 鼓起,举石炭火,设香案,三牲献供,纸马祭天地、祖宗毕,长幼以次叩拜,亲友迭相拜贺。待初二、三出行,上祖宗坟墓烧纸,叩头祭献。„„元宵日,用牲献、香纸、酒茶于祖宗坟墓前笼石炭水祭拜。” 《洛川县志》(1944年修):“元旦夙兴,吉服祭拜大地,祖先(先于除夕携香纸自墓请祖先回,堂设祖 先像)毕,以次拜父兄,出拜师长、亲族。鸡鸣,悬黄纸挂灯笼于长竿,日接天神。门窗悬木炭,曰 去瘟疫。„„黄纸作钱,结彩悬门,名‘宝盖钱’。祭祖先,拜尊者毕,醉饮而散,名‘拜神子”’。“少长咸集,燕毛序齿,行旅酬礼,尽欢而罢,名日“吃神子会”’。“族人集家庙内,宰牲祭祖,就牲为筵,亦称吃年。今多于初

二、初三等日行之。至普遍家庭,则元旦五更即兴,老幼着新衣,先 敬神,后拜祖先,然后拜邻里。”《中部县志》:“元旦,彻夜燃灯,焚香,设醉供五祀,祭祖先。” 陕南过年时也祭拜祖先,祭祖时尚有送灯的习俗。农历腊月月尽至次年正月初三日,在家祭祀祖先,每晚要给祖宗坟茔送灯亮。每晚只将蜡烛点燃插在专为供灯亮用的洞穴即可。无碑耳的,要作竹灯,一墓一个,用白纸糊成,点烛于其中,插于墓前。第二天清早收回,晚上再送。用意是让祖宗之灵也 和后代儿孙一样,明明亮亮,欢度春节。礼泉也有此俗,《续修礼泉县志》:“元宵节,比户皆悬灯 结彩,„„并在祖茔前燃纸制小灯,名曰‘送灯’。”

第3篇:祭祀

文庙祀孔

大成至圣先师神主(最高处)祀孔:主位:大成至圣先师尼父文宣王 神位(注意:有空格,用黄纸写,均繁体字)

降一级:花瓶 竹笋 芹菜 白菜 韭菜 酒 酒 酒 型盐 枣子 榛子 芡实 馒头 花瓶;蒸肉 猪排 鲜鱼 兔子 鹿排 菜汤 肉汁 菜汤 干鲤 栗子 白绫 鹿脯 锅魁 年糕;稻 粱 黍 稷

降一级:猪 牛 羊;烛台 香炉 烛台

降一级:花瓶 茶 水 烛台 烛台 茶 水 花瓶;香炉;酒池 执事 主祭位 执事 陪祭位 化帛处(烧钱纸、送神)

祭祖

天地君亲师位(最高处)

降一级:先考某公讳

某某老大人 位;某氏堂上历代宗亲 位;

先妣某母讳;某某老孺人 位

点 降一级:茶水 米饭 酒 肉汤 茶水 鸡 五花肉 白菜 鱼 石榴 苹果 饼子 糕降一级:茶水 花瓶 烛台 香炉 烛台 茶水 花瓶;酒池

执事 主祭位 执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祭祀

祭祀

时间:清明节、中元节、十月朝、冬至节、过小年(腊月廿四)以及先亡之人的忌日

清明节:青团

过小年:馒头、团子、蒸糕

三荤三素一碗汤,三供果,黄酒、饭、香烛、钱纸

三荤:笋干烧肉、红烧鳊鱼、清煮猪肝 三素:香菇青菜(上面放些煎过的豆渣饼)、红烧百叶、鸡蛋如意(荷包蛋放下面,上面放炒黄豆芽)一汤:萝卜素汤

材料:肋条肉、鳊鱼、猪肝、鸡蛋、笋干、香菇、长梗青菜、豆渣饼、百叶、黄豆芽、萝卜 黄酒、饭

水果:香蕉、苹果、桔子

过程:八仙桌放中堂屋,桌缝南北向,白天也要开灯,供菜、供果上桌(汤暂时不上),酒盅、筷子摆好后(关于数量有地方是有几个先亡之人就要几付餐具,具体数量要请仙家推算或老辈传承,以后每老去一个加一付餐具,也有地方不是管多少先祖,只用六付的,桌子每面二付,下手面放香烛),点燃蜡烛,点三支香,到门口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清明祭祀作文

清明祭祀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祭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祭祀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随着夏姑娘的呼唤来到我们的身边。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插柳……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要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春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点的节日。

早晨,我匆匆忙忙的随着爸爸妈妈来到山上,在上山的时候,看见几只马儿正在搬着“行李”往山上走。有一只肥肥壮壮的马儿在分岔路口走错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马儿累了想喝水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祭祀先人作文

祭祀先人作文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一起来看看祭祀先人作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祭祀先人作文1

小年的早上,我和外婆及婆婆公公们一起来到南台弄----妈妈老家的一条巷子,祭祀太太、太公。那里有一座大,却古老的房子,是太太、太公生前居住的地方。那里后院开满了梅花,走进房子就一路飘香。后院还有一片竹林,有个荷花池,有口井,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树,真的是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祭祖活动开始了,大家首先拿出自带的专用蜡烛和一些精心准备的食材。这些食材有的是上等猪肉,是用来包饺子的;有的是从工厂买来的现磨面粉,是用来做糕的;还有的是刚从菜场里买来的鱼、肉,或是一些新鲜水果。准备后,大家便忙活起来,蒸糕的蒸糕,切水果的切水果,烧菜的烧菜,而我负责的是装盘和摆桌。大家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十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描写祭祀作文

描写祭祀作文

导语:清明将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忆逝者的传统时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奇异、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念经,鸣锣开道,纸灰飞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级庸俗的祭品,也让人看了直皱眉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祭祀作文,欢迎借鉴!

描写祭祀作文1

今日是清明节,我高兴极了,因为爸爸妈妈答应我出去扫墓、踏青---春游。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时,爸妈我三人先到花店买了花,然后去梅林的烈士陵园,对革命烈士进行缅怀。由于塞车9:30才到,没去时想象不到人会这么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队队学校的学生有组织的队伍,还有好几对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灵。“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献花时爸重复了几遍。

我认为,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祭祀趣事作文

祭祀趣事作文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许许多多欢乐而有趣的事。这不,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那件让我至今还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视。天色刚刚暗了下来,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来。我和姐姐顺着香味,一路小跑,从院子里冲进来。

“哇~”看到这些冒着香气的美食,我和姐姐都顿时愣住了,“好丰盛哦!”红烧鱼、鸡汤、炒胡萝卜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爱的`炸鸡腿!外壳被炸出了一层金黄,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让人还没品尝就已流下口水。

我和姐姐飞似地去洗手,又以一个紧急“刹车”状奔向餐桌。“哎!先别吃!”外婆拿着汤勺,围着围裙,对着我们低声而急促地说。我们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汤勺,在围裙上粗粗擦了几下手,从抽屉里取出两支精美的红蜡烛,点着了,小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祭祀作文3篇

祭祀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祭祀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祀作文 篇1

祭祀是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华夏民族的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活动。祭天地,敬祖先,亲君师,孝父母,和兄妹,合夫妻,爱儿女,友亲朋,睦邻里,实乃永远的主题。下面记述的是农村老家年关祭祀的一些习俗,对于我这个被城市的喧嚣吵得似乎有些麻木的乡下人,就算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吧。

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君。我的老家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晚上,一般都是由主妇做礼。先把灶间打扫干净,家中有几口人就取几个碗和几双筷子,放在灶台上,再摆上果品供碟,点上香烛,扯一把稻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祭祀作文8篇

祭祀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祭祀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祭祀作文 篇1

渴望遍插茱萸登高的王维一定想不到,穿越千年在倍思亲的佳节里,他可以打破空间的壁垒,和亲人对视并传递内心的所有感情。“微信直播代客祭扫”正称为新时代中悄然兴起的服务,但仪式感网络的直播很大程度是网络数字媒体刺激发展的结果,而直播的盛行恰恰是人们丧失本心的最好明证。

这项“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真的能完成祭祀先人的仪式吗?在我看来未必如此.众所周知,在这场直播的祭祀中,祭祀者不过称为一个观看者。纵然能够实时看到直播的每一个细节,但是“不在场”,让这场原本充满庄重感的祭祀活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祭祀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祭祀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