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迎送客人要注意哪些礼仪
迎送客人要注意哪些礼仪
迎来送往是常见的社交礼节。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均视其身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
各国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往往都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对军方领导人的访问,也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如安排检阅仪杖队等。对其他人员的访问,一般不举行欢迎仪式。然而,对应邀前来访问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还是民间团体、知名人士,在他们抵离时,均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对长期在本国工作的外国人士和外交使节、专家等,他们到离任时,各国有关方面亦安排相应人员迎送。
一、 确定迎送规格
对来宾的`迎送规格各国做法不尽一致。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问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来宾的身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国家体制不同,当事人年高不便出面,临时身体不适或不在当地等等),不可能完全对等。遇此情况,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士,或由副职出面。总之,主人身份总要与客人相差不大,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当事人不能出面时,无论作何种处理,应从礼貌出发,向对方作出解释。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也有从发展两国关系或当前政治需要出发,破格接待,安排较大的迎送场面。然而,为避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非有特殊需要,一般都按常规办理。
二、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
必须准确掌握来宾乘坐飞机(火车、船舶)抵离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周知。由于天气变化等等意外原因,飞机、火车、船舶都可能不准时。一般大城市,机场离市区又较远,因此,既要顺利地接送客人,又不过多耽误迎送人员的时间,就要准确掌握抵离时间。
迎接人员应在飞机(火车、船舶)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码头)。送行则应在客人登机之前抵达(离去时如有欢送仪式,则应在仪式开始之前到达)。如客人乘坐班机离开,应通知其按航空公司规定时间抵达机场办理有关手续(身份高的客人,可由接待人员提前前往代办手续)。
三、献花
如安排献花,须用鲜花,并注意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者送一、二枝名贵的兰花、玫瑰花等。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有的国家由女主人向女宾献花。
四、介绍
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互相介绍。通常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可由礼宾交际工作人员或其他接待人员介绍,也可以由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介绍。客人初到,一般较拘谨,主人宜主动与客人寒暄。
五、陪车
客人抵达后,从机场到住地,以及访问结束,由住地到机场,有的安排主人陪同乘车,也有不陪同乘车的。如果主人陪车,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是三排座的轿车,译员坐在主人前面的加座上;如是二排座,译员坐在司机旁边。上车时,最好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遇客人先上车,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则不必请客人挪动位置。
六、对一般客人的迎接
迎接一般客人,无官方正式仪式,主要是做好各项安排。如果客人是熟人,则可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如果客人是首次前来,又不认识,接待人员应主动打听,主动自我介绍;如果迎接大批客人,也可以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如小旗或牌子等,让客人从远处就能看到,以便客人主动前来接洽。
七、迎送工作中的几项具体事务
(一) 迎送身份高的客人,事先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二) 安排汽车,预定住房。如有条件,在客人到达之前将住房和乘车号码通知客人。如果做不到,可印好住房、乘车表,或打好卡片,在客人刚到达时,及时发到每个人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这既可避免混乱,又可以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三) 指派专人协助办理入出境手续及机票(车、船票)和行李提取或托运手续等事宜。重要代表团,人数众多,行李也多,应将主要客人的行李先取出(最好请对方派人配合,及时送往住地,以便更衣。
(四) 客人抵达住处后,一般不要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作休息,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
第2篇:服务员迎送客人的礼仪
服务员迎送客人的礼仪
迎送礼是指服务员迎送客人时的.礼仪。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迎送客人时,应主动迎上去,一手打开车门,一手遮挡车门框上沿,以防客人的头碰撞到车门框,对老人适当加以搀扶;
接到客人,应首先向客人表示问候和欢迎。随后主动帮客人提拿行李,但如果客人执意要自己提东西,就不必强求,要尊重客人的意愿;
在向宾客道别或给宾客送行时,我们也应注意问候礼节,可以说“晚安”、“再会”、“明天见”、“祝您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等。
如果客人开车过来,要首先为客人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并以手掌挡住车篷上沿,提醒客人不要碰头。等客人坐好后,方可关门。
宾客若患病或感觉不舒服,则需要表示关心,可以说“请多保重”,“是否要我去请医生来”,等等。
第3篇:服务员迎送客人的礼仪(推荐)
迎送礼是指服务员迎送客人时的礼仪。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迎送客人时,应主动迎上去,一手打开车门,一手遮挡车门框上沿,以防客人的头碰撞到车门框,对老人适当加以搀扶;
接到客人,应首先向客人表示问候和欢迎。随后主动帮客人提拿行李,但如果客人执意要自己提东西,就不必强求,要尊重客人的意愿;
在向宾客道别或给宾客送行时,我们也应注意问候礼节,可以说“晚安”、“再会”、“明天见”、“祝您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等。
如果客人开车过来,要首先为客人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并以手掌挡住车篷上沿,提醒客人不要碰头。等客人坐好后,方可关门。
宾客若患病或感觉不舒服,则需要表示关心,可以说“请多保重”,“是否要我去请医生来”,等等。
第4篇:迎送礼仪说课稿
说课——迎送礼仪
一、选用教材:《饭店服务礼仪》中第六章国际交往礼仪第一节迎送礼仪
参考教材:《旅游服务礼仪》、金正昆《社交礼仪》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针对酒店、旅游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设计,以职业素质和礼仪接待能力为重点,以“实践为导向,按照岗位对职业礼仪的要求”构建讲授和实训一体的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理念和服务意识,能将所学礼仪规范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迎接礼仪的程序,弄懂陪车礼仪的原则。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及练习深入情景适应岗位需要。
3、德育目标:在迎送礼仪中让学生懂得尊重与被尊重,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陪车礼仪 难点:陪车礼仪
通过情
第5篇:迎送国外贵宾礼仪
迎来送往是常见的社交礼节。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均视其身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
各国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往往都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详见本章第十节)。对军方领导人的访问,也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如安排检阅仪杖队等。对其他人员的访问,一般不举行欢迎仪式。然而,对应邀前来访问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还是民间团体、知名人士,在他们抵离时,均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对长期在本国工作的外国人士和外交使节、专家等,他们到离任时,各国有关方面亦安排相应人员迎送。
一、确定迎送规格
对来宾的迎送规格各国做法不尽一致。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问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来宾
第6篇:第二讲 迎送礼仪
迎送礼仪
——公务接待礼仪十二讲之二
李 仪
一、成功亮相与曲终奏雅
迎送,指因公务活动而安排的迎接和送别。是客人(团组)抵离本地时的礼仪活动。迎送,分在住地(客人下榻宾馆)迎送和在机场(车站、码头)迎送,后者又称接站和送站。安排迎送人员应身份适当,人数不宜过多,视来访客人(团组)的性质及主宾的身份确定。
迎,是进入接待实施阶段的第一个工作,关乎客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如何,会影响到客人在此后的访问过程中的心情,以及对接待工作乃至整个组织的评价。因此,如何做到“成功亮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要主动热情,对所有的客人都要一视同仁、热情相迎。这是人际交往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应持的态度和交际姿态。二是要分寸适当,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迎送规格,以有效地实现交往目的和公关期望。三是接待人员在接受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