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车票(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31 08:11: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一张车票(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大意。

2、紧扣语言、行动、神态描写,体会母亲的感情。

3、理解课文所提示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紧扣语言、行动、神态描写,体会母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

表演课本剧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我”。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请大声点,再大声点。

师:请同学们充分相信自我,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

二、研习新课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排除字词障碍。

(二)竞选“最佳导演”。

1、竞选的解说题是: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母亲A进场时,为什么步伐是沉重的?

(3)母亲A看到标尺线时的心理活动怎样?

(4)母亲A劝说母亲B时的态度是怎能样的?为什么这样?

2、教师明确要求:

(1)各小组讨论导演如何解说?

(2)各小组同时推选出最佳导演,准备参加最佳导演的竞选。

3、教师明确竞赛方法:

各小组的导演,按照自愿的原则,上台抽签,参加最佳导演的竞选。

4、学生分小组解说各题。

5、学生从仪态是否端庄、得体,语言是否流畅、自然,表达是否准确、到位等这几个角度评选出“最佳导演”。

(三)即席表演。

1、请各小组的同学在导演的指导下开始表演。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要从表演者的语言、动作、神态先等是否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角度进行评议。

3、学生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

4、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四)竞选“最佳主持人”。

1、最后是竞选产生“最佳主持人”,要求联系实际,要用名言警句,提醒家长或同龄人。

2、学生进行竞选“最佳主持人”。

3、选出“最佳主持人”。

四、讨论

分组讨论:从这篇课文中大家学到了什么?

三、教师总结

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个字:“鉴”。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希望同学们以此为鉴,防微杜渐。

板书:

防微杜渐

母亲A母亲B

第2篇:苏教选修11.1.3量词教案

课题:§1.3.1

量词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准确地利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叙述数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⑴x3;

⑵2x1是整数;

⑶对所有的xR,x3;

⑷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⑴与⑶、⑵与⑷之间有什么关系?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例如:

⑴对任意nN,2n1是奇数; ⑵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常见的全称量词还有: “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

通常,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表示。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简记为:xM,px 读作: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例1: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⑴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⑵xR,x211;

⑶对每一个无理数x,x2也是无理数。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⑴2x13;

⑵x能被2和3整除;

⑶存在一个xR,使2x13;

⑷至少有一个xZ,x能被2和3整除。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例如:

⑴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 ⑵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常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等。

通常,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表示。1

存在性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立”。简记为:xM,px

读作:存在一个x属于M,使px成立。例1:判断下列存在性命题的真假: ⑴有一个实数x,使x2x30成立; ⑵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同一条直线; 2⑶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练习:课本P14

练习1、2

第3篇:《秋天》教学设计(参赛)(鲁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烟台十一中王晶

教学设想:

语文,讲究听、说、读、写,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因此对于一些比较优美的诗文,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浅显的略读课文,我认为在了解内容主题的前提下,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给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声音把这优美的意境表现出来,另外,让他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蕴含其中的优美的意境。因此,在设计《秋天》这篇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内容、主题的基础下,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再配以钢琴曲《星空》的背景乐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的风采,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多方面了解秋天,我又进行了比较阅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课后的《秋景》和《天净沙.秋思》来多方面的感受秋天,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秋天》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苍溪县运山小学校文笃君

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赏析诗文,感悟生活,诗文积累,写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说秋、读秋、赏秋、议秋、写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和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投影仪、玻片,学生做好以“秋”为主题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主要采用的是写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你了解或者是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自由畅谈)

2、 单元回顾--用ABCC式的叠词填空:

朱自清领着我们走过了---------的“春天”,梁衡让我们体验到了--------的“夏感”,老舍也带着我们领略到了并非---------的“济南的冬天”的那一份温晴。

二、 导入:

1、 一年四季缺少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因此,我想,在本文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交流,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让这份浓浓芬芳的亲情被学生所感悟、共鸣、升华、传递。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浓浓亲情美。

教学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宣汉县胡家中学王强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

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4、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2、领悟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五、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感悟了《风筝》浓浓的手足情,感受了《羚羊木雕》诚挚的朋友情,其中也不乏甜蜜的苦涩,苦涩的甜蜜,真所谓“是是非非总关情”。今天,我们再来跟随莫怀戚的《散步》,去体悟一下如水的母爱,如山的父爱吧!

(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马(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1.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材内容的关系:绝大多数城市学生和相当部分的乡村学生,都没有亲眼目睹过马,更没有近距离了解马的习性。学生关于马的知识多为间接知识,而不是直接经验。但是,马是人类最为密切的动物朋友,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关于马的知识,这为上好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阅读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具有独立学习该文的基础条件。

[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3.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反复诵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行道树(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城市道路旁种着一行行的树我们把他们叫做“行道树”,每天我们都从行道树身旁走过却很少注意它们,关心它们。在我们心里它们仅仅是一棵树而已。但在作家张晓风笔下,他们却是有思想、有性格、有情感的人的化身。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行道树究竟有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三、作者介绍:

张晓风,1941年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一张车票(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张车票(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