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内容:《采薇》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30 08:10: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一语文必修二内容:《采薇》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

内容:《采薇》 课时安排:2

编写人:高一语文备课组编号:5

【课前学习】

一、复习文学常识:

(一)、掌握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_______篇,所以也叫______。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____________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陈

(2)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

(3)兴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想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二、根据课文完成以下题目。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并释义。

岁亦莫()止:猃狁()之故:

载()饥载渴:王事靡盬():

我行不来():彼路()斯何:

四牡骙骙():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雨()雪霏霏:

2、指出下列词类活用词,并释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⑴不遑启居: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三、尝试学习

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释义。

岁亦莫止()

我行不来()

维常之华()

一月三捷()

玁狁孔棘()

彼路斯何()

彼尔维何()

象弭鱼服()

【同步课堂检测】

1.下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哺(bǔ)育夙兴夜寐(mèi)阡(qiān)陌交通纤纤(qiān)玉指

B.罹(lí)难放荡不羁(jī)对酒当(dāng)歌否(fǒu)极泰来..

C.溘(kè)死断壁残垣(huán)绕树三匝(zā)踯躅(zhízhú)...

D.伶俜(pīng)樊(fán)笼荫(yìn)庇葳蕤(wēiruí)

2默写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

内容:《采薇》 课时安排:2

编写人:安玉婧编号:5

一、【导语】

“爱情”是《诗经》歌咏的一大主题,另一大主题是“战争”,在以“战争”为主题的诗歌里,有从妻子的角度写自己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有征夫咏叹没有尽头的战争和对家人的思念。《小雅采薇》就是这类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二、【学习目标】

1.复习《诗经》的相关常识。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三、【学习任务】

【知识链接】

1.了解作品: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诵读诗歌

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懂诗歌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要点;读出诗歌情感,读出美的意境。因此要注意:

(1)读出节奏。四言句多为“二二”节拍,“五言诗”则多变式,或“二一二”或“一二二”不等。

(2)读出韵律。如:平仄、高低、重音、轻音。

(3)读出情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哀婉等等。

全班朗读全诗

1. 疏通文意,(小组合作疏通诗歌大意)

翻译: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并释义。

靡室靡家()不遑启居()载饥载渴()

靡使归聘()岁亦阳止()忧心孔疚()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雨雪霏霏()

彼尔维何()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

岁亦莫止()

3.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

4、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朗读②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③了解作品主旨

(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4、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四、【当堂检测】

1、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2、默写采薇最后一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翻译下面句子。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并释义。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其黄而陨()

C.岂不日戒()

D.雨雪霏霏()

二、【学习目标】

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学习任务】

1、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2.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3.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4.你能自己总结这首诗的特点吗?(至少两条)熟读成诵。

四、【学习小结】

五、【同步课堂检测】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

王事不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

C.行道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蒋睿

第2篇:《采薇》教案(高一必修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学习重点难点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学习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归纳•整理1 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评价: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2字形3解释加点字5翻译下列句子

二、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生背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采薇》。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诵读(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②翻译③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当堂成诵

四、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①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第3篇:《采薇》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自主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一、复习《诗经》有关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采薇》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学习重点难点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学习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归纳整理1

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必修二《采薇》教案

必修二《采薇》教案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教学要注意课文解读。下面是必修二《采薇》教案,和小编一起看看看吧。

教材分析: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小雅》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思念家乡的情怀本单元处于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掌握古诗的文体知识,学会赏析诗歌

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学习第一篇《氓》时,已经带着学生复习了《诗经》的知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等,所以本课要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一语文必修二内容:《采薇》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必修二内容:《采薇》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