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邂逅蓝老师散文
邂逅蓝老师散文
暑假的一天,骄阳似火,打着的伞丝毫遮挡不了紫外线的侵袭,任其在我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描绘着一色的黑点,火辣而又刺痛,脸上不停地滚落着似油的汗珠子,我心里一边诅咒着这没良心的缺乏人情味的鬼太阳,也不知道怜香惜玉,一边自顾自地嘀咕着叹着气,脚步匆匆,恨不得马上钻到有空调的地方缓上一口气。
突然间,对面走过来一个人,扬着一张脸,也不打伞,眼睛眯成一条缝,直直地盯着我,还一直保持着微笑。我一下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这张脸咋那么熟悉?但想不起来。但人家没理由对着一个不认识的人傻笑吧?我迅速发动所有的脑细胞,将整个脑子倒带,搜索,回忆,终于在与他即将擦身而过的时候,我想起来了,他是蓝老师,我的高中生物老师。
我一边忙不迭的叫了一声蓝老师,一边尴尬地吐了下舌头,笑容也变得僵硬,手脚也有些不知所措,为自己的健忘而抱歉,也为这不曾预想的街头邂逅:惊异之余又带着暗喜。
二十年没有见到蓝老师了。岁月不会对任何人特别青睐,该留下的痕迹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显现。蓝老师明显胖了些,眼角也堆上了些细纹,两边鬓角也稀稀拉拉的混着些白发,只是,声音没变,要说变也是变得更加的柔和与沉稳。就这样站在太阳底下,伞已经忘了打,又似乎不好意思打,听着蓝老师用他那特有的一副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一句句地发问,我的回答也由一开始的结巴与局促变得稍显流畅,太阳依然照射着,但已经感觉不到那份炙热了,重逢的喜悦在心间蔓延,我的思绪也开始随着聊天漫游在了记忆的幽谷。
蓝老师本不教我们年级,由于原来的女生物老师待产去了,蓝老师中途接替了我们班。记得蓝老师第一次来上课时,他的上课行头似乎不合常理,他没有拿书,没有拿教案本,只拿了一支粉笔,进到教室的时候,一脸的咪咪笑,将本来就不是很大的一双眼睛挤成了两根线条,从两根线条后发出的光变得那么地没有杀伤力,加上年纪大不了我们几岁,以至于同学们一见到他便没怎么被镇住,依然嘻嘻哈哈地没有止住聊天与哄闹。蓝老师突然开始说话了:“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蓝,蓝天的蓝,希望我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你们成就我的课堂,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成就你们的梦想,我愿意为你们添砖加瓦,为你们安上飞翔的翅膀,成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接下来,请打开书,翻到第58页,从第6行的第9个字开始我们今天的内容。”说完,背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开始飞舞,不一会儿几大重点便赫然在目。看着他的`背影,我吐了吐舌头,轻轻地对同桌说:“蓝老师咋那么像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起话来酸溜溜、文绉绉的,但听着很窝心。”
蓝老师个子不高,写字时的背影与高大伟岸一点也扯不上关系,但板书在黑板上的字,却是刚劲有力、漂亮非常,还时不时地会在重点字眼下划上一条线,以示强调与提醒。侃侃而谈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来到你的桌边敲敲你的桌子,警示你的不专心,时而踱到黑板前写上几个加横线的字。超强的专业知识,与生活事例的紧密结合,幽默诙谐的趣语,蓝老师就这样将一堂普通的生物课变得生动,课堂变得有生气,内容变得容易记忆。我们,也像一句歌词唱的那样,就这样被他征服。从那以后,生物课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期待。
高三那年,学业越加繁重,学校要求必须晚自习,我没有住校,依然骑自行车上下学。早上上学时,街道已经很是热闹,习惯早起的人们都成了我上学路上的伙伴,不认识,但不感觉害怕。到了下晚自习,心里便开始打鼓,想着从学校到家有很长一段路没有路灯,也没有同伴可以壮胆,四周皆是静悄悄的,尤其是在没有月色的夜晚,多数人已经进入了梦乡,只剩下突然的几声狗吠声,听得人毛骨悚然,或是不经意间从黑暗处窜出只野猫,睁着一对发绿光的眼睛,叫唤几声,像极了哭泣的婴儿,不把人吓个半死才怪。这样想着,还没骑上车,心已经开始悬在了半空,没法落到实处。
麻着胆子出得教室,远远地看到蓝老师推着自行车在校门口,见我来了,便说:“走吧。”说完跨上了自行车。我惊讶得张大嘴巴立在原地,半天没醒过神来,言语不连贯地嗫嚅着:“蓝,蓝老师,你,你,你在等我?”蓝老师看着我的模样,听着我结巴的话语,边大笑着边说:“傻丫头,做了我这么久的学生,还不知道我家距离你家很近吗?我们顺路,多拐个弯而已。”说完,率先出发了。我兴奋地跳上车,追了上去,悬着的心落到了胸腔里,快乐地跳动着,还包裹着些些的甜。
风在耳边呼呼而过,整个高三,我们并肩骑车。蓝老师不会闲着,从时事政治到天下奇闻,从历史故事到诗词歌赋,从学校琐事到他的恋爱史,每一个下晚自习的路上,都成了蓝老师实施演讲和挥洒幽默的殿堂。多年过去,依然记得蓝老师与师母的恋爱史:有为了给师母买一包爱吃的零食跑出老远找寻,结果被关在了校外,在人家的屋檐下抱着那包零食过了一夜的糗事,也有为了能走在一起,费了老大的劲将师母调来县城的辛酸与浪漫。也依然记得蓝老师教我的曹操的《短歌行》,在静寂的夜晚,伴着月色,伴着星光,伴着自行车滚动的身影,一起来上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完全一副压抑久矣,方得醒悟的旷达姿态,抑或一边吟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边用一只手握住自行车把,一只手高高地举向星空,狂妄而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每这时,我们一边大笑着,一边狂蹬自行车,绝尘而去,只剩下寂寥的夜,独自孤单。
高三的课程极其紧张,也使得思维的每一根弦都绷得很紧,蓝老师富含磁性的声音和亲切的讲述,有如在浑浊的密封空间中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又如一首舒缓的音乐,在绷紧的弦上流淌,使心得到放松与休憩,有时开怀的大笑,心中的焦虑与阴霾也随之被释放,只把轻松愉快装满整个书包,继续第二天的紧张冲刺。
每次蓝老师把我送至家门口他才继续蹬着车子离去,我也每次以为他拐个弯也就到了。毕业后我才知道,蓝老师的家在我家对面的马路,从一条小巷拐进去直到江边,有蛮远,哪里是拐个弯那么个距离。知道后,我的眼泪模糊了双眼。
看着眼前的蓝老师,感激的话语依然没能说出口,只机械地答着蓝老师的问话。蓝老师说我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变,说话竟然还脸红,还是会结结巴巴。其实,蓝老师不知道,我对他,除了尊敬,还有一份崇拜,自始至终。
挥手,离别,不知何时再能见到蓝老师,我对着蓝老师离去的背景说:“感谢有你,蓝老师,感谢陪伴的日子,让我把害怕与黑暗甩在了身后。”
祝福蓝老师。
第2篇:邂逅散文
邂逅散文
09年上大学的时候是第一次坐火车,从天水到徐州。也是第一次出远门,不过为了显示自己是男儿,还是拒绝了任何人送我。自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己一个人跑去买票,然后开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拖了个箱子就走了。
虽然出家门的时候好像挺豪迈的,但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在家里的时候妈妈一直唠叨火车上很乱,人很复杂,说不要和任何人搭话等。因此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接了妈妈20几通的电话。
话虽此说,但对于第一次坐火车的人来说,这18小时还是未免有点太长。虽然性格内向,怕生怕说话,但要18个小时不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你不说总会有人找你说的。
刚上火车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也感觉到一些孤独和不自在。幸好是靠窗坐的,就一直看向窗外,看着一排排的白杨和一亩亩的田地,在车窗上闪闪而过,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幻想。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年龄差不多一样大,应该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吧,显得有些慌乱与不安,也一直把头偏向窗外。偶然有几次目光的交汇,也都匆匆的撇开。她算不上绝世美人,但也遮掩不住青春的.美丽,穿着很朴素,没有任何的化妆,但眼睛很大,含有戴望舒《雨巷》中那丁香一样的哀怨与忧伤。她一直坐在那儿几乎没动,跟她一起的还有两个,在她斜对面的一排坐着。夕阳西斜,余晖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是那么的安静与清秀,距离这么近感觉那么远。外面渐渐的暗了下来,透过车窗看见她脸上泛起一丝丝少女的绯红与娇羞,显得那样的美丽与清净。
车很快到了西安,我们身边又换了几个人,是一对夫妇送自己孩子去上学的。那对夫妇很热情,和我们聊了起来。因此,我也知道了她的一点点信息。她老家是陇南的,离我家乡不远,也是在天水上的车。她也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去上学。她是去新沂,我是到徐州,后来我知道离得也不是太远。
就这样,聊着聊着也就渐渐的熟悉了,只是一直不好意思问她姓名。她一路没吃任何东西,说是不饿,其实我知道,第一次在在这么多人面前吃东西是有些不自在的,因为我也没吃任何东西。到郑州的时候那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都下车了,虽然旁边也上来了其他的人,但都没怎么和他们聊。不过我们两个还是努力寻找着话题,彻夜没睡,一直聊到天亮。一直想问她姓名,想留下她的联系方式,但毕竟是第一次,不擅长搭讪,所以就一直没好意思问出口。我也把自己的和电话号码写在了纸条上,准备等下车的时候给她,但一直被汗浸透了都没有送出去。
到了徐州,我该下车了,心里一直在打鼓,但最终还是那样的走了,只是看见她一直不停的在那向我招手,一直向我微笑。最终我们两个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只是知道有这样一次美丽的邂逅。
之后从徐州到天水,或者从天水到徐州,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上火车都会搜寻好久,在火车站搜寻好久,但就是再也没有遇到过她。也试图在上搜寻现居地新沂,故乡陇南的姑娘,但就是没有任何消息。
然后,慢慢的她只是成了一个美丽的回忆,一次美丽的邂逅。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所以才会变得这么温馨。
毕业以后去过全国好多地方,也经常坐火车来来去去,也留下了不少旁边朋友的联系方式,但就是再也没有一个像她这样让我留恋的了。
第3篇:邂逅梧桐树散文
邂逅梧桐树散文
早就听说旅顺口区有棵“最长寿”的梧桐老树,深秋时节,我途经此地,近距离邂逅它,触摸它,饱览了梧桐树的风彩。
站在梧桐树下,我注视着眼前这棵具有传奇色彩且饱经风霜,历史悠久的老树。
树腰用红布缠绕,枝繁叶茂,透着一股仙风道骨!
据人讲,梧桐树干周长4.4米,需要三个成年男子张开手臂才能环抱。这是植物园里唯一的梧桐树。看似普通的梧桐树,其实这里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138年前,法国人承建中国旅顺的龙引工程时,法国派来了年轻有为的建筑师贝尔纳,小伙子精明能干,这一干就是六年。
岁月悠悠,时空飞转,年复一年的过去了,他的妻子在巴黎日夜思念远在异国它乡的丈夫。于是,她携女儿不远万里,历经艰辛来到了中国。
夫妻团聚后,第二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一家人来到院子里,种下一棵从法国巴黎故乡带来的梧桐树种。
第4篇:邂逅丽江散文
邂逅丽江散文
今年夏天特别的热,西安的高温让人坐卧不宁,摄氏四十度以上的天气成为了新常态。
女儿一家三口自驾旅行去了,我和妻子便承担起照顾毛毛的任务,毛毛是一只虎斑喵星人,二年前与豆豆一起成为了我的家人,毛毛住在了女儿的家,豆豆住在我的家里,女儿全家出行了,天气又热,不能只管豆豆而亏待了毛毛,于是就往返在这两个家之间照顾他们。
女儿来了电话,说道:“老爸,我们过几天去香格里拉,还要去飞来寺看梅里雪山,你也来吧,”她知道我一直的夙愿就是去看看梅里雪山。
香格里拉是个传说中的梦境,今年三月,我和妻子已经去过一趟,天气虽然寒冷,却机缘不错,到达香格里拉市的当天下起了大雪,听酒店服务生说这个季节难遇大雪天,果不其然,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里,我们见识到了童话般的冰雪世界,留给我永远不能磨灭的的印象,接到女儿的邀请,
第5篇:邂逅友情散文
邂逅友情散文
你说,你不知该怎样解释我们这一段邂逅,其实,你不必解释,对于那一年的一切,我们彼此心里有数,一切无法以笔墨和言语代解,只能用心感受。
是偶然也好,是缘分也好,这一切如今已不重要。对我而言,这都是上天的安排,是咱俩的宿命,宿命里早已注定了这一次的“邂逅”,这一次的重逢。
这些日子,经历了许多,让我更能体会,何谓宿命。和你重逢到后来的相识,相知,相惜……一切不在我的预料中,却翩然而至。
和你成为无所不谈的好友,只因与你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志同道合之余,还加上臭气相投,因而很自然的能聊到一块儿。甚至于还能分享彼此生活上种种琐琐碎碎,年轻岁月的酸甜苦辣,眼前日子里的喜怒哀乐。
我能感受当时的我们都是以一颗真诚的心,接受这一份上天突然赋于的礼物。以喜悦的心境,迎接这一份上天赐于的惊喜!至今虽说一切已成
第6篇:邂逅自己散文
邂逅自己散文
连续几天的闷热,终于又一场雨。虽已是一雨而秋,但内心欣喜。快速出门,迎着风,沐着雨,闻着土腥,让这雨浇灭连日的干燥和内心的焦灼。
在雨里,心便长出了荷叶,不觉内心涌出想去鸣沙山玩沙子的念头。即便看不到人山人海的热闹,看不到满眼绿色,只要守着一堆沙子,捧出自己喜欢的任何物件,都是极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天马行空,我其实是在那一刻的雨声里邂逅了一时宁静的自己。
世界安静下来,只静静地谛听雨声。因为又是黄昏,肉体和心灵都开始放松。虽然也希望远足,但对于近日奔波的我来说,只有回到书中才能真正回归宁静。这是属于我的田园,我的桃花源,我的乐土。那里总能邂逅一些汉语的慈柔,让我的心回到清平。
忽又想起少年山堆纳凉的.夏天的晚上,池塘的游鱼,水中的蛙鸣,大人们端坐在院子摇着蒲扇,更多的孩子们在水里嬉戏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