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9 08:13: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本学期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发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

能的形成。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

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

二、学生现状分析:

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本学期所教的内容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数一数,比一比,分类、10以内加减法、而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差。较多的学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

识的机会。生对20以内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

三、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生的辅导工作。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七、复习时间安排

内容课时 圆柱体、球等几何体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1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四、复习目的: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分类与比较1课时

10以内的加减法1课时 顾和反思的习惯。

认识位置1课时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11-20各数的认识1课时 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认识图形1课时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课时 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五、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碱法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分类。

六、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第2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古海萍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实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总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2)班的学生总体来说数学思维比较灵活,有的学生相对来说有些调皮,课上做小动作的人比较多一些,有的学生相对来说上课比较安静,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课上喜欢抢着回答问题,当然班级内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很不主动,平时做作业总是丢三落四,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简单的口算也常有学生计算错误,也有学生做题时总是和马虎,不愿意仔细看题,认真审题。

三、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巩固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实践与综合运用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五、复习重、难点:

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解决问题,数的组成。

六、复习进度及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知识分类复习(第二十一、二十二周完成)1.复习认数、认识图形。(2课时)

2.复习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2课时)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2课时)第二阶段:综合练习(第二十二周完成)

把前一阶段的各版块知识综合在一起,完成系统的整理,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切实保证期末的复习效果。(2课时)

七、复习策略: 1.复习时仍然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既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也激发学生对复习的兴趣。从而根据数据现象,制作条形统计图。

2.利用有效的方法从有序排列或者无序排列的信息中,收集到有效的数据。3.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采用画圈、打点或者写“正”字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避免数据的出入,也可用不同的图形

4.在涂统计图时,为避免学生少画、多画的情况出现,可指导学生先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中作出相应符号后,再将统计图画完整。而在补充题目中已涂好的部分时,还要记得检查题目所涂部分是否正确。

5.要指导学生学会检查。要明白:所有数据之和要和所统计的总数相吻合。6.可以结合加减法或图形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第3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组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培养数感和学习兴趣,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复习内容】 数与代数:

1、20以内数的认、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第一单元、第七单元)

2、20以内的加减法(不含退位减法)。

(第三单元、第七单元)

3、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等。

(第二单元)

4、认识整时、半时。

(第八单元)图形与几何:

1、分类

(第四单元)

2、位置与顺序

(第五单元)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好玩

【复习目标】 数与代数: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认、读、写0—20各数。

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法和减法互逆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方法:

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年级第一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

一、复习目的:

1、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

3、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

6、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能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导语: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一、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以及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图画正确列式解决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个别学生因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