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狮子和山羊》教案设计
《狮子和山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1个,积累句子1句。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讲故事,提出疑问,讨论疑问。
4、 了解山羊凭借勇敢、机智保护了自己。激发学生临危不乱、勇敢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能提出疑问,讨论疑问。
分层目标:
1、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继续学习提问。(后)
2、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并讨论疑问。激发学生临危不乱、勇敢机智。(中、优)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 出示: 狮子和山羊
我们印象中的狮子和山羊是怎样的?板书:勇猛 胆小
2、 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只不同寻常的山羊。
3、 补齐课题:40狮子和山羊 齐读课题。
二、 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自学反馈:
1) 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指名读课文,及时纠错。
3) 读了课文,你想探究哪些问题?
4) 学生交流问题。
(二)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为什么一直勇猛的`狮子会被一只老山羊吓坏?
1) 默读课文第一——第六小节。
2) 找出说明山羊聪明、勇敢的句子。
3) 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体会老山羊的勇敢和聪明。
3、 一只聪明的豺狗为什么最后被狮子吃掉了呢?
1) 再读课文第七——第十二小节。
2) 为什么说豺狗很聪明?读好这些句子。
3) 为什么最后山羊能脱离危险?
4、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山羊? 板书: 勇敢 聪明 机智
5、 同桌分角色朗读。
6、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 实践运用
1、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四、 拓展延伸
我们读过不少与羊有关的故事,说说那些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一下。
第2篇: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1
【前言】
《鸟岛》。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狮、央、呆、恭、伐、徒”六个生字;结合字形和字义,重点识记“狮、恭、徒”的字形。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并积累“中央、对付、恭敬、信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狮子和山羊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3、能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并联系课文内容或课外资料解决问题,感受山羊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建议】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1、拼读词语:shī zi,随机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识记“狮”。
板书:狮子
2、说话练习,说说狮子和山羊给人的印象
板书:山羊
3、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句子:天渐渐地黑了,一只迷路的'老山羊跑到附近的一个山洞去藏身。
(1)指名读,随机正音“藏身”
(2)引读、了解故事的起因
2、结合课文,说说老山羊遇到的危险
(1)交流出示:她刚跑进山洞,就发现有一只狮子正坐在山洞中央。
泛红:中央
(2)借助简笔画理解“中央”,感知老山羊身陷险境
3、了解故事的结局
出示句子:这时候,老山羊快速地溜出山洞,逃出了狮子的爪牙。
(1)正音:(词卡)爪牙zhǎo
(2)板书:溜出
逃出
4、结合板书,提出问题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山羊是怎样溜出山洞,逃出狮子的爪牙的呢?)
5、小组形式读课文,渗透篇章意识。
师:四人小组合作读,两个小朋友读1—6节,另两个读7—12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请你们这么读?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2
一、 抓重点,落实目标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但经过精心备课,自己反复研究教材后,找出文章的重点后进行教学设计,果然能够使教学目标明确,逐一突破,落实。
例如首先给足学生时间朗读课文,自学字词,对全文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道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梗概,认识到这只山羊的特点,同时自然而然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动画,读读课文,谈谈感受,提提问题,解决疑难,感情朗读来深入体会山羊的机智、勇敢、沉着。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重互动,促进领悟
课堂上提倡良好的合作互动氛围,就能变直线型学习为多向型学习,进行多向的立体交流。这样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和情感,才能求得新的共享,共进和共发展,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深刻领悟。互动教学的优点,在这堂课中表现犹为明显。
1、人机互动
虽然这堂课中的媒体制作是相当普通,但是却恰到好处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效利用动画课件将方块字变成了能够动起来的画面,有些画面更是提示学生一些思考,如帮助学生理解山羊话。学生看得忍俊不禁,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师生本互动
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关系就是语文课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对课本的不同体验,相互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共同进入课文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对文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切实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为了熟悉教材,更好地教学,我上网查“西伐神”资料,发现这毁灭之神不是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山羊的聪明吗?然后再将这个内容添加到我的教学设计中来,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质疑的盘算以及山羊为什么这样说,正好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有的甚至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但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师生共同协力解决,反而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透彻,课文的教学难点也顺势突破。
三、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太短,课文篇幅太长,学生看到很多老师听课,有些拘谨,没有放开来。如果有时间的话,让学生说说第二次山羊是如何盘算才再次躲过一劫以及山羊伙伴们是如何说和做的,就好了。有些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其他板块在缩短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在这些板块多让学生多说多体会,更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第3篇: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篇1: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狮子和山羊[印度]安纳德从前有一群山羊,他们每天到树林里去吃草。有一天,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他们中间有一只老母羊走累了,落在了后面。天渐渐地黑了,她-七年级语文-魔方格 从前有一群山羊,他们每天到树林里去吃草。有一天,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他们中间有一只老母羊走累了,落在了后面。天渐渐地黑了,她迷了路,跑到附近一个洞里去藏身。她走进去发现有一只狮子坐在里面,就大吃一惊。她吓得呆了一会儿,定了定神,就盘算应该怎么办。“我若是跑开的话,”她想,“这只狮子就一定马上会捉住我;若是我能鼓起勇气,沉着地对付他,我也许可以逃过。” 她就大摇大摆地走到狮子面前,一点没有害怕的样子。狮子对她看了又看,猜不透为什么一只山羊竟敢这样大胆,一点都不像别的山羊那样,他们从来不敢走近
第4篇: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狮子,雄性体长达260厘米,体重180~250千克,颈部有鬃毛,雌兽体形较小,一般只及雄兽的三分之二,是唯一雌雄两态和群居的猫科动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欢迎阅读。
狮子和山羊阅读答案
从前有一群山羊,他们每天到树林里去吃草。有一天,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他们中间有一只老母羊走累了,落在了后面。天渐渐地黑了,她迷了路,跑到附近一个洞里去藏身。她走进去发现有一只狮子坐在里面,就大吃一惊。她吓得呆了一会儿,定了定神,就盘算应该怎么办。“我若是跑开的话,”她想,“这只狮子就一定马上会捉住我;若是我能鼓起勇气,沉着地对付他,我也许可以逃过。”
她就大摇大摆地走到狮子面前,一点没有害怕的样子。狮子对她看了又看,猜不透为什么一只山羊竟敢这样大胆,一点都不像别的山羊那样,他们从
第5篇:聪明的山羊和狮子寓言故事
聪明的山羊和狮子寓言故事
从前,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只十分凶恶的“百兽之王”——狮子,他经常残害小动物,小动物们是又恨又怕。
有一天,一只山羊正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草。忽然,这只狮子扑了过来,露出他那尖锐的牙齿,用饥饿的眼光盯着山羊,山羊被吓得魂飞魄散。但,这只山羊很聪明,他马上镇静下来。想了想,转过头,对狮子说:“我吃过十头大象,三十只老虎,味道都不合我的胃口,还不够我塞牙缝呢!不知道狮子肉好不好吃。”狮子听听了撒腿就跑。
他在路上碰见了狼,狼问他:“狮子大哥,你这么慌张要去哪里呀?”狮子说:“逃…逃命呀!”狮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狼很奇怪地问:“咦,平时都是您追别人,什么时候改成别人追您了呀?”狮子说:“有一只超恐怖的山羊,他…他吃过十头大象和三十只老虎,还不够他塞牙缝呢!现在还要来吃我,那不是轻而易
第6篇:《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范文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央、呆、付、劫、徒、誓、缘、诡、牌、执、罪、”共11个生字,正确描写“央、付”等五个生字。
2、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积累“对付、立誓、缘故、诡计、冒牌”等词语。
3、能分清故事中的角色,正确朗读课文,并尝试读出不同动物的语气语调。
4、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山羊的勇敢、机智。从而在与狮子和豺狗的较量中获得胜利。教育学生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处事时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边读故事,边提出疑
第7篇:狮子和鹿教案设计
狮子和鹿教案设计
《狮子和鹿》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狮子和鹿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狮子和鹿》,看看这个故事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
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
2.出示狮子和鹿的图片,
师: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
第8篇:《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
一、《刻舟求剑》:表层寓意是讽刺那些思想闭塞而又刚愎自用 的蠢人;中层寓意是嘲笑那些顽固守旧、反对革新的国君和贵族;深层寓意则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哲理。
对于小学生而言,这 些寓言的表层寓意并不难理解,但其深层寓意的理解就很困难。这当然是正常的。实际上,勉强叫学生去背那些哲学概念也没有必要。关键是,作为语文教师,应当 怎样设法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学会抽象思维,由经验思维逐步学会理论思维,在长期训练中逐步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并且把那些作为人类几千年思维结晶的 哲理逐步融入自己的日常思维之中。
二、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著名寓言《猴子和鳄鱼》,写鳄鱼的妻子病重,要吃猴心,于是鳄鱼谎称对岸有茂密的花果,愿意背猴子渡水去采摘,把猴子骗到水中央才说出本意;猴子急中生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