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支教)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支教)
之前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在大学期间或者gap year 去做一次公益活动,尤其是支教。这一次暑期实践活动,我就想要完成这个心愿。由于短期支教的争议最大,所以我想尝试一下,并且深入其中去体会舆论覆盖之内的真实。所以我在网上挖掘支教信息,根据自身的可行性还有朋友的肯定,我选择了加入武汉大学吴天祥小组,与同道中人齐心协力去做好这次支教工作。
顶着炎炎烈日进入这个蕲春县檀林小镇时,我们即将疲软的热情被前来迎接的志愿者们和孩子们重新唤醒。整顿好了以后我们一群大一大二的学生就借着聚餐的机会相互认识与了解,信誓旦旦地期待着第二天正式的支教课程。
由于时间有限,并且班级里有初一到初三能力层次不等的学生,所以武汉大学的组织方在课程设计方面非常科学,涵盖了课时分配、课程主题、上课形式、互动意义等等的详细解释说明。我们以此为纲,根据实际可操作性进行实时修改和另类设计。檀林中学由于捐建改造已经变得非常漂亮,教学设备也比较先进了,有投影仪,所以我们教员可以运用课件,上课形式新颖活泼。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我就已经熟知班上几位表现突出的孩子。大部分学生从开始的羞涩内敛沉静到几天后的活泼积极、勇于交流,甚至与教员结成良好的友谊,这些让我们非常欣慰。虽然课程部分脱离了原先的计划,但我们同样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快乐,这也是我们支教的最高宗旨。
毋庸置疑,无论时间长短,我们这群活泼热心的志愿者的确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和感动,至少让他们(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觉得不孤单,让他们走出内心世界,敢于同我们交流倾诉甚至是学会分享。
记得有一次中午我忙的来不及吃午饭,有个孩子执意要去外面给我买泡面回来,还请我吃他们那里的小零食,那个一开始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孩子学会了和我分享帮我分担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感动。孩子们以前来自不同的班级,相互之间不是很熟络,甚至会闹矛盾,但是在支教队员的调解下,倔强的男孩子学会了忍让与道歉,懂得了认识自己的错误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要义,才能成长,做更好的自己。另外,我们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这是必须的,通识类课程不仅寓教于乐,在学科中寻找趣味、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眼界、吸引了他们对外界的憧憬而且调动了他们的生活常识,升华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一点就是我们给孩子们的未来带去了希望,鼓励他们确立并坚持自己的梦想。仔细想想,短期支教并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太多的专业知识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只能从精神土壤进行栽培,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开朗的心理与人格。至于弊端,很多人都明白,是一种失落感。我们来去匆匆,好不容易建立了感情却又要画一个句号,让孩子们很失落很难过,甚至对支教不再抱有非常大的期待。还有的孩子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支教活动剥夺了他们的假期自由,当然这类孩子对外来人员可能有抵触,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但如果没有达成一致,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囹圄。
记得最后那天做告别仪式的时候,有个平时非常坚强乐观的大男孩突然哭着不肯进教室,几位志愿者一直劝导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让他脾气更加暴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对其中一个教员没有兑现自己赠书给他的承诺,当然这是我们工作人员没有协调一致的工作失误,在操作时,有个教员自认为一颗签名篮球更适合那个孩子,所以改变了决定。当然,最后那个孩子还是走进了教室,也理解了那个“兄弟”一般的老师。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一旦开始信任你,你不能出半点差错,不然就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任务是告诉他们要学会理解工作人员的辛苦,不能过于倔强,那就演变成了不懂事。
其次,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特别与惬意、收获了感动的友谊与体验了充实的经历,我们与同行的队员以及大别山的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友谊,我也从这段经历中看到了武汉大学学子以及学生组织的优秀,互帮互助的精神与同一颗公益心带领我们前行。唯一一点打击是,在这次吴天祥小组的行动之前,这里有来过另一个学校的另一支团队,个别非常有想法的孩子把对我们的不满在课堂上直接提出来甚至是与老师相顶撞让我们非常失望和难过,当然,经过磨合与理解,孩子们也渐渐地放下锋芒,融入进来了。总之这段支教生活于我是非常难忘的,如果去量化评估,我们不知道所付出的是否与所收获的相抵。所以我不敢妄断作用在我们身上的不利之处很多。孩子们在学习,我们也从孩子们身上学着做自己。
最后,从社会群体来讲,我想,那里的居民应该对我们是比较友好的,且不说旅游效应等经济效应,单纯说教育意义,我觉得一群热血青年挺进大别山必定会给那里带去或多或少的正面影响,是对教育重要性的一种强调,寄希望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接受教育。穷乡僻壤当然,这次支教对象虽然是贫困地区,但是还只是一个镇级的中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贫困,这里的孩子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纯真朴实,很多都事情不需要我们解释他们自己都理解,很多想法我们以为他们不会有但是他们素以为实。
最后一堂课是我们的欢送会,孩子们和我们打成一片,这一次没有过多的泪水,只有孩子们在赠送的书籍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还有对我们的感谢。我们也感谢孩子们赠与我们这一段日后回忆起来值得热泪盈眶的时光,不虚此行。我发自内心觉得我们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正面效益,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我们不可向舆论风向妥协而因噎废食,公益之路总该有人明智地前行。
第2篇: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2014年6月25日,那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就在这一天我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通知我被录取。从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憧憬着支教的生活,内心热切的希望那天赶快来临。因为支教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梦是一个心愿,我觉得它是神圣而光荣的一件事情。就这样带着对支教旅程的热切期盼,期末考试结束了,暑假开始了,我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家忙着找兼职,只有我淡定而从容,然而当那天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我却又焦躁起来,因为兴奋的同时我紧张又感压力很大……
就这样带着一份不安的心情,我于7月7日下午1点30 从家里出发,目的地是xx南站,11个全新的小伙伴在那里等着我,共同迎接接下来7天未知的旅程。故事的开始总会有点坎坷,原本十一个小伙伴却有一人因为车票原因无法及时与大部队集合,然而当我们坐上出租车的时候,司机不认路导致大家一时手无足措,在一通摸爬滚打之后,我们的领队利用万能的手机导航终于找到正确的方向,原本十几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足足花了将近四十分钟。但是不管怎么说,十个人还是安全抵达目的地:xx市xx镇xx村,我们将要生活七天的地方。
故事还没结束,前面的磨难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相比不值一提。就在房间被清理大家在无聊的等待着的时候有传言说我们中间有小伙伴落水了!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开什么玩笑?其他小伙伴沿着那条河去找人的时候我也就半信半疑的跟着去了,当我看到我们的领队许震中从头到脚湿透,河里一辆电动三轮车还在无辜的叫着,“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的时候,我彻底被震惊了,万幸人完好无损,闻讯赶到的村民热情而淳朴,他们第一句话都是讯问人有没有事,并且全力帮助我们把三轮车拉上来,对于我们无意犯下的错,他们没有半点儿指责。领队本来要去接最后一个小伙伴玲玲的,却导致了这场意外的事故,这让我觉得每件事情的开始总是不能那么顺利、总是要历经一番磨难的,这样胜利的果实才会更加珍贵吧。
下面把镜头放到当天晚上的饭桌上吧,xx同学被我们各种调侃,他也很豁达地说:“没关系,大家都尽情的嘲笑我吧~”虽然大家嘴上不留面子,但是还是很佩服许震中的,如果换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受伤,十一个人中只有他会游泳,或许上帝安排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吧。我们对他除了善意的“嘲笑”,更多的是感谢。那天下午不算顺心但是全部坚持走了过来,十一个人终于到齐,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我感觉十一颗心在慢慢靠近。
7月2号,我今天很早很早就醒了,悄悄走出房间,下楼跑到我们洗脸刷牙的小井边,拧开水龙头,井水冰凉,抬头透过一个门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乡村田园风景,忍不住走近探看,陷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环顾四周,一株长得似红菊的花显得格外耀眼,蜘蛛网上的露珠在晨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可爱,面对此情此景,我闭着眼睛,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我在等待我的小伙伴苏醒,因为今天我们将会和我们的小朋友第一次见面,真是既紧张又期待,经过昨夜的休息我们一扫疲惫,整装待发。当我们兴致冲冲的赶到教室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点点失望,来上课的孩子屈指可数。可到现在我也只能认得清第一天来上课的孩子们:第一个认识的是上幼儿园的明人,他最小,跟他用普通话交流有点困难,就连他的名字也是几经波折我才真正弄清楚,实属不易;第二个是明人的哥哥张明旭;第三个小朋友叫小杰,黑黑的,眼睛又大又亮,我记不得他姓什么,那天和他交流的时候觉得这孩子只是闷了一点,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别人,和别的孩子没什么区别。直到后来许震中和我们讲这个孩子坎坷的身世:爸爸去世,妈妈离家,他只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那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很无助,给不了他任何帮助,只能在心底默默的心疼他;第四个是一个胖墩墩的小伙子,上5年级,叫张杰,我问他知不知道谢娜,他羞涩的笑了笑说知道,我立马伸出右手抓住他的右手作握手状,说:“快点让我沾沾星气,会有好运降临的…”他最后害羞得头都埋到桌子下面去了;他旁边的孩子叫卜然他的特点就是比张杰瘦,没有张杰那么害羞;第六和第七个孩子是一对姐妹,姐姐晓凤是最积极配合我们上课的,特别乖巧,妹妹晓云很安静不吵不闹也不发言。不管有几个孩子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第一节课是来自天津大学的小伙伴汪珂,上课内容是辩论。课上一半的时候进来一个同学,坐在我旁边,刘海很长几乎遮住他的一只眼睛,当时发言可积极了,屁股刚沾板凳就举手发言,我心想这小同学不错,很有个性,基于一点点崇拜的心理,我当时问了他名字,他讲了一遍没听清,因为名字有点拗口,后来汪老师提问,问他名字我才听清,他叫卜久子。人如其名,个性十足,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拖他的福,上午的辩论课和英语课因为他的到来,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即使只有不到十个学生,可是节奏不紧不慢恰到好处。中午在宿舍稍作休息之后,下午两点我们顶着太阳走到教室,我惊喜的发现小朋友人数也变多了,一共二十几个孩子,下午第一节课是周潇涵同学的安全教育课,老师完全控制了课堂,老师讲
得很生动,学生听得很入神(包括我),就连最调皮的久子都被制的服服帖帖,那节课结束后大家纷纷对周潇涵竖起大拇指,同时她在我心里的地位立即飙升,xx称号非她莫属。安全教育课结束之后是舞蹈课,舞蹈老师xx尽心尽力地教孩子伦巴基本舞步,我只能说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上课的第一天就那么过去了,许震中每天晚上都会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会,总结这一天的情况并且安排好第二天的课程。然后我的普通话课程被安排在第二天,还有数学课和手工课。那天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没有玩游戏,认真备课,有一方面是来自涵姐今天下午成功授课的压力,促使我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王梦媛杭薇两位手工课老师亲自试做模型,薛瑶艳同学的英语课刚结束她却丝毫不放松拉着王鸿泰商量着下一次上课的内容,数学老师周翔在隔壁宿舍默默奋战,大家都忙到将近12点,筋疲力尽才睡下,那天夜晚我被大家认真执着的身影感动,那是我记忆里最静谧最动人的夜晚。
7月3号上午我再也没有昨天的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景了,我只有忐忑,吃饭想走路想数学课还在想,这个课怎么开头,上课流程在我脑子里过了无数次,还是紧张的连接不起来。数学课结束了,我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没听周翔讲课,只是能感觉到很精彩。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但是我还没上课就注定了这节课是失败的,我不该让四个调皮男生坐在第一排,为了维持这四个熊孩子的纪律完全打乱了我的步骤,导致我一度卡带,不知道怎么讲下去,脑子总是闪过放弃的念头,后来我的耐心用尽了,我指着他们四个严肃地说:“你们再捣乱信不信我让你们站到后面去!”后面听课的小伙伴王鸿泰知道我在吓唬小朋友,居然一本正经地大声回应我说:“不信~”我当时哭笑不得,但最终还是继续上课,最后我用一首《中国话》,为我的第一次课程“完美”的划上了句号。课上我感觉我在用全身的力气在呐喊,以至于下课后整个人都有气无力,我看着玲玲苦笑着,她安慰我说:“上的挺好的,真的,你唱歌的时候孩子们的情绪都被你带起来了。”其实我没有难过,只要无愧于心,我是这样说服我自己的。
下午的手工课真正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让我惊叹不已。手工课由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第一次手工课老师给他们的模型是企鹅,但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那个模型全新的面貌,他们的创新让我们很有成就感。第二次手工课是用随手可得,随处可见的叶子,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们给他们创造条件,他们回报给我们的是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依旧不变的是我们的课程,但是内容无一重复,我们有阅读课,给孩们读寓言讲道理,有音乐课教他们唱歌,有体育课陪他们玩耍,还放映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陪他们一起看电影……我们每天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带来新意,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备好每一次课,每天下午体育课结束,我们11个人都是大汗淋漓,嘴上抱怨孩子们体力太好,简直要搭上自己的半条命,可心里总愿意陪他们疯陪他们流汗,总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陪他们多打一次羽毛球,多打一次乒乓球,多玩一次跳绳,多踢几下毽子,多跳几次皮筋,多打几下篮球。
时间慢慢的流逝,我们几乎习惯了这个村庄的一切,因为厕所里无穷无尽的蜻蜓般大小的蚊子,每个伙伴腿上大大小小的蚊子包;因为太阳能三天两头罢工,好心的奶奶帮我们烧洗澡水;因为厕所灯或者浴室灯忘记关而迎来的一顿臭骂;每天早上晚上吃不完的拌黄瓜和肉包子;每天晚上开会、备课、谈心,第一个宿舍的灯永远那么敞亮;玩游戏嗨到半夜,成群结伴下楼上厕所唤醒各种狗狂叫后,却暗自偷笑。就这样打打闹闹,总觉得我们的日子过得轰轰烈烈到没有知觉,然后那天突然就下雨了,原来那已经是最后一天了。7月12号上午,我们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节课,这节课孩子们亲手制作卡片,写上内心的话送给我们,我们怀揣着他们满满的祝福回到宿舍,那天下午,雨越下越大……
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那天晚上是我们十一个小伙伴的时间,我们窝在一个宿舍各种拍照留恋,6个女生一起献唱开启演唱会模式,最后一次玩了杀人游戏,说好的通宵,却有人陆陆续续熬不住,倒下睡觉,最后一批在凌晨2点的时候终于安静下来,就这样挨着你们睡了。调好四点的闹钟,说好凌晨四点起来看世界杯,我记得四点的时候有人起来了,我用仅剩的最后一点意识告诉他们叫醒谁谁后,彻底沦陷昏头睡去,再一次睁眼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那天清晨我清楚的记得一楼那个奶奶慈祥的脸庞,她笑着和我们挥手分别。坐在车上,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庄,脑子里浮现着的是一大片绿色的稻田,田埂上站着10个人他们手牵手,唱着《倔强》,斜对面一群小朋友簇拥着一个大哥哥坐在那里,笑的特别灿烂……
第3篇: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公文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2014年6月25日,那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就在这一天我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通知我被录取。从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憧憬着支教的生活,内心热切的希望那天赶快来临。因为支教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梦是一个心愿,我觉得它是神圣而光荣的一件事情。就这样带着对支教旅程的热切期盼,期末考试结束了,暑假开始了,我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家忙着找兼职,只有我淡定而从容,然而当那天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我却又焦躁起来,因为兴奋的同时我紧张又感压力很大……
就这样带着一份不安的心情,我于7月7日下午1点30 从家里出发,目的地是xx南站,11个全新的小伙伴在那里等着我,共同迎接接下来7天未知的旅程。故事的开始总会有点坎坷,原本十一个小伙伴却有
第4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总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总结
不少大学生会在暑期参加支教实践活动,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总结一:
这个假期,我报名参加了我们外语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七月中旬去了太原市阳曲县的大盂镇义务支教,担任日语老师,整个过程虽然只有短暂的七天,但它给我带来的却使我感悟到了这二十多年来我曾忽视的一些东西。
首先,我要感谢今生所有带过我课的老师。在这几天义务支教中,我体验到了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则难上加难,所以在此向所有的老师致敬!
我们这次支教分为初级英语启蒙班,英语小学升初中班,英语初中班,日语班,法语班这五门课程,我担任日语老师。我们日语一共两个班,有五个老师,每天早上上两节课,法语班跟我们日语班的时间相同,英语班早上跟
第5篇: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1
响应团中央、团省委20xx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关心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关爱农民工子弟”的时代口号,在张掖市妇联、河西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山丹县、河西学院中文系、东乐乡、山羊堡村、山羊堡小学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情系山羊堡,关爱留守儿童”河西学院中文系青年志愿者赴山丹县山羊堡爱心小学暑期支教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支教工作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第6篇: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2篇
支教总结1
XX年的7月,xx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xx支教团来到何店镇浪河中心小学的消息伴随着点点细雨迅速在当地居民间传播开来。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村民们积极参与的热情都深深地触动了志愿者们的心灵。为了回应他们的期待,支教团全体成员迅速运作起来。今日,他们也紧张而忙碌地奋战在活动的第一线。
莘莘学子求学切,xx招生迎新忙
随州的雨,像纺车上的织线,点点滴滴,连绵不绝。清晨,空气中仍透露着丝丝寒意。,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志愿者们如火的热情。天刚蒙蒙亮,他们便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搬桌子,摆板凳,写文件,迎新生,作为一个团体,xx完美地展现了它的高效与协调。
尽管已做足了准备,村民们的热情仍令xx成员们始料未及。招生工作原定于8:30进行,然而七点起就有家长带着孩
第7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在7月20日这一天,我们一行十四人参加了由学院分团委组织的前往四明山镇北溪村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此次支教活动中的一员。
下午大家乘坐公交车来到了身处大山之中的北溪村,疲惫之中充满了兴奋,因为我们是肩负着使命来的,遥望北溪对岸是我们的住处北溪村村委会办公楼。一楼作为教室,三楼是住处。下了车就有一些小朋友过来帮忙提行李,小孩子们的热情更加激发了我们教学的信心。
十天的支教生活让我们收获很多,时不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作出判断:面对孩子们刁难发问,你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应对;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你如何教导他们;童言无忌,小孩子出口伤人,你能否一笑泯之。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到小孩子人生观的形成。
支教中,生活是门必修课,每天早上六点钟要去买菜,十四个人的伙食不容小视,糊
第8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精选范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共2篇)登上返回黔西的中巴车,我回头望了望一大早赶了几里山路来送行的学生,看着那些眼眶湿润的孩子们,谁也不说话,整齐地站成一排,投来一种不舍与难过的眼神目送我们驶出这条颠簸的山路。捧着学生离别前送我的鲜花,我微笑着向他们挥手作别,只想把微笑当作离别的祝福。但此时,我的内心又是何其的不舍,舍不得这群单纯可爱的山里孩子,只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好好成长,等过些年我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他们。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回顾自己着在贵州实践的点点滴滴,这半个月的难忘经历不仅赐予我一辈子受用的收获,也给我的心灵带来触动。其实,我一开始就明白,我们这些大学生来支教,并不能给山里的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而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极为有限。但通过这十二天的教学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