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丁亥说猪阅读及答案参考
丁亥说猪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丁亥说猪
①猪(豬)属哺乳动物,耳大头大,四肢短,体肥肉多。想想那圆圆胖胖的身体和快速小跑的模样,让人不能不感受到那周围所洋溢着的福气与喜气。民间早有“肥猪拱门”吉祥说法,俨然把肥猪当成了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文人雅士也不能免俗,据传自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间的人在今后任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朱书”即红笔,“蹄”与“题”音谐,所以猪成了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后来这种习惯逐渐扩大,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寄予美好的祝愿,就是因为火腿也是用猪蹄烤制而成的。
②猪是最早和人类产生关系的动物之一,“家”的含意就是在房屋内养猪,在甲骨文中,猪与“豕”的写法均象猪形,猪又称豕,房屋内如无猪(豕),则不成其为“家”。农耕时代的社会活动多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因为在人们的语言里,许多时候都用“猪”字去比喻事物。比如说:“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甲骨文中“事”字的写法象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有以与猪有关的事为坐标来衡定的,如“敢”字的甲骨文写法,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那么不能捉猪便为怯懦。膘肥体壮的胖猪一身是宝,肉供食用,皮、毛和骨是工业原料,粪与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所以有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即使在今天人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它依然是农民百姓的“聚宝盆”,为人们经济上的富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家猪在人们的心目中恐怕是最老实的家畜,它显得那么安分守己,从不去加害于任何人;它憨厚忠诚,从没有非分之想;它不求虚荣,从不夸耀自己的尊贵,一心一意为人类作贡献;猪的外形憨厚,但内心却非常善良聪明,“猪八戒喝了磨刀水,心里秀”,此话被用来比喻有人秀中愚外,揭示了其内在的智慧;家猪长期被人类驯养,谨慎宽容,而野猪则善于搏击,因而猪也有“勇往直前”的性格,成为人们用来衡量勇敢的尺码。自然学家赫森说:“猪不象马,牛,绵羊那样疑心重重,畏缩顺从;不象山羊那样卤莽,天不怕地不怕;不象鹅那样满怀敌意,不象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象狗那样摇尾乞怜。”这些都反映了猪的良好的品质。
④由此可以看出,自上古以来,猪的文化意义本不含贬义,只是后来随着人类生活的复杂化,猪的形象才被用于贬义,而且这完全是出于人们对它表面上的观察。在达官贵人的眼中,农舍是卑贱的地方,那么贫穷农户家养的猪也就成了又笨又脏的动物。事实上,科学研究发现,猪不笨,而且爱干净。猪的“肮脏”主要出于忌热的原因。据专家研究,在温度适宜时,圈内的猪通常把自己躺下的地方弄得很干净,热时则喜浸水散热。一旦温度过高,它们便会在自己的圈内胡来蛮干了。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泽认:“象所有的所谓肮脏的动物一样,猪最初被视为神圣之兽”,对猪的不好的表面印象,并不能抹煞其更久远的高贵的文化内涵。现代人也有把猪当作宠物来养的,不是没有道理。
1.请用简要语言概括第②段说明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③段内容概括说明猪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的‘肮脏’主要出于忌热的原因。”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出一个与“猪”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上文中的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猪自古至今与人类的关系。
2.安分守己、憨厚忠诚、不求虚荣、善良聪明、勇往直前、爱干净。
3.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的突出了猪的优点;运用排比的修辞,强调了自然学家赫森对猪的偏爱,突出了猪的优点。
4.主要一词表明忌热是猪脏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比较主要,去掉就成了唯一的原因,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
5.人怕出名猪怕壮、一龙一猪、扮猪吃老虎、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走路。
第2篇:治平二年五月丁亥阅读理解及答案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一21题。(18分)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③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 (2)从轼官于凤翔
(3)君立屏间听之 (4)未期年先君没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乡贡进士方之女 蚓无爪牙之利
B.其后轼有所忘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已而果然 有穴窈然
D.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20.妻子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的两类人,一类是 二类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1.第②段作者精心描绘了夫妻日常生活的言谈,请简要概括妻子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7.(4分)(1)嫁 (2)做官 (3)间隙、夹缝、中间 (4)一周年(一整年、满一年)
18.(2分)B
19.(6分)(1)(她)每天用已逝父亲用来告戒我苏轼的话提醒(或告诉)我。(“日”、“所以”、宾语前置) (2)你虽然死了,不过能与我母亲葬在一起,仍然做媳妇,有什么遗憾的呢?(或:你虽然死了,我这一生有与你结为夫妇这样的幸事,还有什么悲伤的呢?)(“虽”、“没”、固定句式)
20.(2分)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的人;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的人。
21.(4分)知书达理、敏静娴淑;体贴丈夫;卓见有识。(1点2分,2点3分,3点满分)
第3篇:落脚猪阅读理解及答案
落脚猪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下面是落脚猪阅读理解及答案,快来看看吧!
初秋。李痒搭村里的便船到陈墩镇上借高考复习资料。李痒是苏城插队青年,到银泾村插队,已十年了。
村里的船,靠在镇北塘湾里。湾里停着几条卖小猪的船,买小猪的船围着。小猪被抓时的尖叫,此起彼伏。
李痒取了资料在岸边等。
一位卖小猪的老伯,准备摇船离开时间李痒,有只落脚猪,半送半卖,要不?李痒用眼扫了一下老伯的船舱,见舱里缩着一只小猪,奇丑无比,瘦骨嶙峋。李痒知道,落脚猪就是入不了养猪人挑剔的法眼而被挑剩的猪。老伯似乎偏要把那小猪给李痒,说,两块钱,等于送你,说着抓住小猪的后腿,硬塞在李痒
第4篇:丁亥黄山游美文
丁亥黄山游美文
未到黄山之前,我曾凭借想象,想当然地认为黄山是个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近似于仙境的去处,然而今天,等到身临其境时,才发现自己的所有想象都是错误的:黄山并不是那种普通意义的美,黄山并不美,但同时却又是美幻绝伦!
首先,黄山上的所有山峰都是光秃秃的,花岗岩的山峰,怪石嶙峋、特立独行,上面几乎没有花草,但岩缝中间却有怪松倔强而顽强地伸出来,兀立于天地间,令人望而生畏。而且黄山的所有山峰看起来没有一个是可以攀登的,似乎只有猿猴和仙人方能上去,对普通人来说,只有高山仰止!
其次,云雾蒸腾,幻灭不定:黄山多云、多雾,但并非那种虚无缥缈、使人如入仙境的云雾,而是大起大落,倏忽变化,但见有重重的云雾自低谷急速升腾,只有些许山峰从云间露出。咫尺几步之外,便有云雾从眼前急速飘过,如山风掠过眼前,使人有种头
第5篇:狗年说狗,猪年说猪
今年是公元二千零六年,农历丙戌年,狗年。进入狗年就自然想起了狗和有关狗的事,在没有月亮的晚上,也就自然想到了天狗食月之说。
依稀记得还是孩提时,我、爷爷还有一些老人和小伙伴在夏夜里乘凉时听爷爷讲的故事。
记得那是在一个月明如镜、圆似盘的一个晚上,我和爷爷还有邻居的几位老人,我的一些好朋友,在一个较为凉爽的场院里乘凉聊天,我们都很喜欢听爷爷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听起来觉得很刺激,也很奇怪。这天晚上,爷爷给我们讲的是狐仙救书生,爷爷讲得是有声有色,我们大家听得是有滋有味。当大家都在听得入神的时侯,不知怎么的,我忽然觉得有点不大对头,有感觉到天上的月亮好像渐渐地暗下来了,我抬头向天上一望,不由地惊叫起来:“月亮变扁了,你们看。”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天上望去,并一起叫起来:“真的呀!”可爷爷却好像不怎么惊
第6篇:《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
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