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练习1(教案)
练习1
[语文与生活]
续写诗句
示例: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小草微微地点头,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
柳条在悠悠地舞蹈,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唐)罗隐《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诵读与欣赏] 题秋江独钓图
原文略(见教材第21页) [作者简介]
王士禛(1634~1711),原名士祯,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王士禛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22岁入都考中了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为“秋柳园”,指王士禛咏《秋柳》处。王士禛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平生著作极多,有《带经堂集》等。解词释义]
题:题写,书写。蓑(suō〖WTBZ〗):蓑衣。笠:斗笠。丝纶:钓鱼用的丝线。樽:古人喝酒时用来盛酒的器具。
诗意:秋天的江面上,一个渔人身披一件蓑衣,头戴一顶斗笠,独坐一叶轻舟,手执一枝钓竿,他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面对一江秋景一人独钓。 [精彩赏析]
《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如置身图画当中,诗的意境非常优美,真可谓“诗中有画”。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是常见技巧之一,平凡的数字一旦被别具匠心的文学家融进文学天地,真是多姿多彩别有情趣;当它进入诗海,便构成妙趣横生的数字诗。《题秋江独钓图》连用九个“一”字,勾画出一幅秋江渔人独钓的逍遥风景图,奇异神妙,趣味横生,秋色苍茫令人回味,可谓是数学诗的经典之作。 [口语交际]
学会请教
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又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去请教别人。请教时,要把需要请教的问题说清楚。想想在下面几种场合应该怎么向别人请教。
遇到第一种情况可以这样请教:“魏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我家里最近发现了蟑螂,不知道怎样才能消灭它们。您能帮我出个主意吗?” 遇到第二种情况可以这样请教:“赵东杰,你真有办法。这飞机我怎么都装不好,你能教教我吗?”
遇到第三种情况可以这样请教:“阿姨,您好!我给住在上海四川北路的姑妈写了一封信,但是不知道那里的邮政编码,您能帮我查一查吗?”
遇到第四种情况可以这样请教:“巧玲,你有时间吗?我遇到了一道难题做不出来,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第2篇:《练习1》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简称歌,了解这些简称代表了哪个省、市或自治区,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体会祖国的广大辽阔。
2.按笔顺正确书写“返”“越”“处”3个字。注意写好这几个字的捺。
3.大致了解8个成语的意思,熟记8条成语。
4.背诵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结合图画,了解大概意思,体会古代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
5.背诵简称歌,了解这些简称代表了哪个省、市或自治区,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体会祖国的广大辽阔。
6.回忆过春节的情形,并按要求介绍给大家听,根据图意说说春节的习俗,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学习成语,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教学难点:
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能根据简称说出相应的省、市、自治区。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背诵简称歌,了解这些简称代表了哪个省、市或自治区,理解带简称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简称歌,掌握这些简称代表了哪个省、市或自治区。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有简称,看看它们的简称有什么特点?
4.学生归纳:有的直接取了名字其中的一个字,有的则是另外取的。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老师补充与简称相应的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名称表。
我国各个省份简称
辽(辽宁省)吉(吉林省)黑(黑龙江)蒙(内蒙古)
冀(河北省)晋(山西省)陕(陕西省)宁(宁夏回族自治区)
鲁(山东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浙(浙江省)
渝(重庆市)沪(上海市)津(天津市)京(北京市)
豫(河南省)鄂(湖北省)湘(湖南省)赣(江西省)
台(台湾省)闽(福建省)滇(云南省)琼(海南省)
川(四川省)黔(贵州省)粤(广东)桂(广西壮族自治区)
甘(甘肃省)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藏(西藏)青(青海省)
港(香港)澳(澳门)
5.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6. 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老师说简称,学生说全称。也可以同桌互查。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京剧、沪剧、川剧、豫剧。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沪宁高速公路、陕甘宁边区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写好钢笔字(“返、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
2. 大致了解8个成语的意思,熟记8条成语。
3.背诵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结合图画,了解大概意思,体会古代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背成语,大致体会成语意思。
2.了解《夏日田园杂兴》大概意思,体会古代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 看看写的字。(“返、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 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返”字一捺走势平缓;“越” 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 熟记8个成语。
(1)出示8个成语,学生自读。指名读,正音。
(2)说说这8个成语跟什么有关?引导学生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和插图加以理解。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3)选择适当的成语填空。
早晨,下了一场大雾,远处的小山、房屋(),看不清楚。
听了众人的夸奖,他洋洋自得,昂着头,微闭着眼睛,真有点()了。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真是(),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
(4)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2. 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
2.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有话想说,让学生有话会说。
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质量,训练学生说话要有序,要努力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训练学生说话有序,并努力说具体。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回忆自己是怎么过春节,上网搜索春节的有关习俗。2.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分小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你过春节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内容。
(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语口述(要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三、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出示主要顺序,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练习口述。
(3)任意上台练说,同学评议。
(4)同座位互说。
(5)教师也可采用聊天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
四、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小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春节的习俗就包括了饮食文化、音乐艺术、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实,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从课外多了解,拓宽视野。
第3篇:练习1的教案
练习1的教案
练习1的教案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顺序填写小写字母。
2.区别三组由形近偏旁组成的字,并正确组词。
3.给句子加标点,根据标点读出句子的语气。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熟记4个成语。
6.朗读、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7.看图说几句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渎题目。
(2)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背诵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顺序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2.指导。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导朗读。
(2)集体背诵《字母表》。
(3)分组比赛背诵。
(4)开火车接背《字母表》。
3.练习。
(1)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4.反馈。
(1)检查填写情况。
(2)出示b按字母顺序说出前
第4篇:语文教案:练习1
语文教案:练习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⑴提示“辩”读,再指名读题目。
(2)说说平舌声母和翘舌声母各有哪几个。
2、指导。
(1)用“——,’画出乎舌音的字,用“——”画出翘舌音的词,
轻声自由读。
(2)出示小黑板:?
四子涩狮石十柿吃只
(3)指名读。
(4)齐读这些字。
3、练习。
(1)教师领读绕口令。
(2)学生慢速齐读两遍。
(3)学生练习,由慢到快。
4、反馈。
比一比,每组指定两名同学读。读得快给—颗星,看哪组拿到四颗星。
二、教学第二题
1、说话。
你对左边的几种图形感兴趣吗?中国很多古文字是根据物体形状发明的。
2、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这题的训练要求。
3、指导。
(1)说说各图形是什么。注意第三个是古代一种兵器,第四个是一串玉。
(2)根据这些东西发明了哪些文字呢?用它们当部首表示什么意义呢?
第5篇:素质练习教案1
一、身体素质练习材
二、障碍接力 教 任 务 内 容
准备部分
一、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陶治学生美的情操。
次时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间
量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3、专项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队
2、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
弱
中
强
中
弱
基本部分
一、柔韧练习1.正踢腿练习: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
2.侧踢腿练习:脚尖勾起,经体侧踢向脑后。
二、速度练习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组织:时间控制定 时
第6篇:《练习1》精品教案
《练习1》精品教案
《练习1》精品教案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宇,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方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
第7篇:练习1教案[优秀]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学”,请同学们听清楚,看准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好吗?
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摇摇头,我就跟你摇摇头;
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微微笑,我就跟你微微笑;
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一、情境导入,读准词语。
1、揭示课题:练习1学用字词句
2、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四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乌贼:皮黑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刺猬: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
山羊: 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
乌龟:椎子尾,橄榄头,最爱头尾壳内收,走起路来慢又慢,有谁比他更长寿。
3、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四位动物朋友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都赶来跟我们做朋友啦!瞧,它们来
第8篇:练习1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 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