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
同学们: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讲,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相信我,通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我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喜欢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圣诞欢歌》,故事讲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为受环境影响,变得非常小器、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个精灵分别带到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场景,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并因此彻底醒悟,领会到生活的意义,决心改过自新,做个好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能看到未来的你可能变成什么样,许多人也许就不会按照现在的方式去生活。四年后,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可能陷入迷茫,也可能发现,你们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存在许多不足。未雨绸缪,如果想避免四年后的困惑和迷茫,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提高自己。
一、寻找兴趣和天赋,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创新工场做校园招聘时,我们去了15所高校,给面试筛选出的顶尖计算机系毕业生发出了大约200份录取通知。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每个人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学习创业。在说服他们加入创新工场前,我不想误导任何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
既然是顶尖大学的顶尖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应该胸有成竹。如果你并非真正想创业,可能你就不适合加入创新工场,也许,你会在大企业或政府机构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出乎我的意料,超过80%的顶尖毕业生给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没想过。”
这,就是一种迷茫。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录取通知的人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创业是不是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个比例还是在顶尖学生中统计得到的。我在网上看到更多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发问,他们不知道专业不对口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每个疑问都透露出毕业生在毕业时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大学四年,必须要认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
你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错误的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能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为什么认清自己的天赋如此重要?试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变成一个音乐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乐成就?如果非要把贝多芬变成一名程序员,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有找到天赋所在,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此外,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么你会在吃饭、睡觉甚至洗澡时都在想着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难。
大学生该怎样寻找兴趣和天赋呢?我的建议非常简单:多尝试!多尝试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还是去网上求知,花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体验,努力寻找天赋和兴趣所在。
当然,求知不能太功利。千万不要因为你的某个职业规划,就只去学那些“用得上、有帮助”的技能,而放弃那些你可能有兴趣或有天赋的领域。否则,你可能会错失心中真正喜爱的事情。乔布斯曾经说:“我们的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乔布斯还说:“你在憧憬未来时不可能将以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它们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当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等等——相信它们会串联起你的生命,这会让你更加自信地追随你的心,甚至,这会指引你不走寻常路,使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拿我自己来说,我上大学时选修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选课前觉得可能有兴趣,上课后却发现非常枯燥,听得昏昏欲睡的课程,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美国政策、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等等。但我一点都不后悔花时间选这些课,因为这样的尝试会让人生的选择更少些。通过尝试,多划掉些可能的选项,这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真正方向。
第二类课程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爱不释手的课程。爱上一门课程的感觉特别好,这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自己不喜欢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第三类课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没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都是人生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但自己并不想做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的用途,哲学类的课程还是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认识人生的价值,也成了我一生的指南针。我还学了中国文学和英语写作,这对我的专业也没有直接用途。但我这几年出了五本书,其中至少有两本非常畅销。如果没有学过中国文学、写作和哲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另外,我学的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关系等课程,也对我决定首次到中国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当时那些选课的决定,并不是刻意做出的。当时就是想试一试。对于第一种课程,发现自己不喜欢,就直接丢掉;对于第二种课程,发现自己爱上了它,就马上去追随;对于第三种喜欢但没用的课程,那就先留着,以后总归会把它串联起来。
第2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
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在2011级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的演讲
李开复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讲,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相信我,通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我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喜欢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圣诞欢歌》,故事讲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为受环境影响,变得非常小器、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个精灵分别带到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场景,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并因此彻底醒悟,领会到生活的意义,决心改过自新,做个好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能看到未来的你可能变成什么样,许多人也许就不会按照现在的方式去生活。四年后,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可能陷入迷茫,也可能发现,你们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存在许多不足。未雨绸缪,如果想避免四年后的困惑和迷茫,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提高自己。
一、寻找兴趣和天赋,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创新工场做校园招聘时,我们去了15所高校,给面试筛选出的顶尖计算机系毕业生发出了大约200份录取通知。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每个人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学习创业。在说服他们加入创新工场前,我不想误导任何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
既然是顶尖大学的顶尖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应该胸有成竹。如果你并非真正想创业,可能你就不适合加入创新工场,也许,你会在大企业或政府机构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出乎我的意料,超过80%的顶尖毕业生给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没想过。”
这,就是一种迷茫。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录取通知的人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创业是不是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个比例还是在顶尖学生中统计得到的。我在网上看到更多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发问,他们不知道专业不对口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每个疑问都透露出毕业生在毕业时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大学四年,必须要认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
你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错误的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能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为什么认清自己的天赋如此重要?试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变成一个音乐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乐成就?如果非要把贝多芬变成一名程序员,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有找到天赋所在,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此外,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么你会在吃饭、睡觉甚至洗澡时都在想着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难。
大学生该怎样寻找兴趣和天赋呢?我的建议非常简单:多尝试!多尝试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还是去网上求知,花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体验,努力寻找天赋和兴趣所在。
当然,求知不能太功利。千万不要因为你的某个职业规划,就只去学那些“用得上、有帮助”的技能,而放弃那些你可能有兴趣或有天赋的领域。否则,你可能会错失心中真正喜爱的事情。乔布斯曾经说:“我们的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乔布斯还说:“你在憧憬未来时不可能将以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它们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当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等等——相信它们会串联起你的生命,这会让你更加自信地追随你的心,甚至,这会指引你不走寻常路,使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拿我自己来说,我上大学时选修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选课前觉得可能有兴趣,上课后却发现非常枯燥,听得昏昏欲睡的课程,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美国政策、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等等。但我一点都不后悔花时间选这些课,因为这样的尝试会让人生的选择更少些。通过尝试,多划掉些可能的选项,这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真正方向。
第二类课程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爱不释手的课程。爱上一门课程的感觉特别好,这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自己不喜欢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第三类课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没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都是人生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但自己并不想做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的用途,哲学类的课程还是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认识人生的价值,也成了我一生的指南针。我还学了中国文学和英语写作,这对我的专业也没有直接用途。但我这几年出了五本书,其中至少有两本非常畅销。如果没有学过中国文学、写作和哲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另外,我学的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关系等课程,也对我决定首次到中国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当时那些选课的决定,并不是刻意做出的。当时就是想试一试。对于第一种课程,发现自己不喜欢,就直接丢掉;对于第二种课程,发现自己爱上了它,就马上去追随;对于第三种喜欢但没用的课程,那就先留着,以后总归会把它串联起来。
第3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在2011级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的演讲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讲,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相信我,通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我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喜欢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圣诞欢歌》,故事讲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为受环境影响,变得非常小器、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个精灵分别带到了自己过
第4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3)
我女儿以前参加辩论社时,她问爸爸:“我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我所支持的观点?”我给她的建议是:“你永远要选择那个你不认可的观点。”她觉得很奇怪,明明不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要去辩论它呢?按照我的话做了几次之后,她慢慢了解了,当你去辩论你所不认可的观点时,会有很多好处。首先,对方的辩论方向你已经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更容易取胜;通过变换视角,你一定会很惊讶:你原先不认可的观点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你会真心理解并相信多视角看问题的好处。这种练习可以让你更容易平衡不同的观点,成为一个有批判式思维的思想家。
如果你不希望在四年大学后成为应试机器,就应该多问“为什么”,“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不”。这几个问题能帮助你学到自学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批判式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情商,避免成为孤独
第5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5)
在脚踏实地的话题上,我想再分享一句乔布斯的座右铭: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句话不是乔布斯说的,是一个叫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人写的,凯文·凯利是美国著名的科技预言家和科技作家,也是我非常尊敬的朋友。我去年问他:“乔布斯从你那里学到了人生的座右铭,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可不可以用最简单、最容易懂的语言,阐述、诠释这四个英文字?”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渺小,如果我们不学习,科技的发展速度会让我们所有的一切在五年后被清空。所以,我们必须用初学者谦虚的自觉,饥饿者渴望的求知态度来拥抱未来的知识。”希望大家都能记得这句话。
谦虚、渴望、脚踏实地、一步
第6篇:李开复励志演讲:给未来的你(4)
四、脚踏实地,避免成为浮躁、贪婪的人
浮躁和贪婪,这两种负面的人生态度,我在年轻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看到。这更多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在你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太多的不公平,有一些不诚信的人迅速致富,他们很不幸成为了部分年轻人效仿的偶像。
年轻人应当奋斗,但不要将侥幸致富作为你的动力。在今天的社会里,创业也好,就业也好,一定要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学习达到目标。
有一本名叫《异类》的书里告诉我们:每个了不起的大师都是经过差不多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才最终成功的。莫扎特大约练习了一万个小时才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比尔·盖茨大约练习了一万个小时编程才取得成功。
千万不要浮躁,不要认为可以侥幸得到成功。那种侥幸的成功即便得到了,可能也是短暂的;就算不是短暂的,也是不值得的。
在创新工场,我们投资了一个团队,团队的负责人
第7篇:李开复: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在XX级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的演讲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讲,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相信我,通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我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喜欢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圣诞欢歌》,故事讲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为受环境影响,变得非常小器、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个精灵分别带到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场景,
第8篇:李开复励志演讲
李开复励志演讲
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下面是李开复励志演讲,欢迎查阅!
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在2011级大学新生领悟规划讲座上的演讲
李开复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这天的演讲,期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领悟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貌。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样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坚信我,透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咱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期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钟爱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