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9 08:08: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5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

2015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

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缥缈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为了进一步凝炼烟台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魅力,提升烟台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内外宾朋来烟观光旅游、定居养生、投资兴业,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

此次活动由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承办,征集活动从8月21日开始,到2015年10月21日结束,历时两个月的时间,逾期投稿视为无效。

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应充分体现烟台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地域特色等元素。城市别称要符合烟台实际、突出烟台特色,言简意赅、便于传颂,字数一般以一到两个字为宜,应征作品要包含简要创意说明。城市形象标识要富有创意,突出主题,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创意性、可观性,要文化感和时代感兼容,具有亲和力,富有艺术感染力。要易于制作,便于使用,在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上,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

在初评和公众评议基础上,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按照公众评议得分占40%、专家评审得分占60%的比例最终定评,定评结果将在相关媒体公示。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别称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0元;烟台城市别称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形象标识奖1名,奖励人民币20000元;烟台城市形象标识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最终确定为烟台城市形象标识的作品,主办方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颁发证书。

自8月5日烟台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征集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反响强烈,海内外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为烟台城市综合营销献计献策,截至目前,共收到烟台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6500多条。为了进一步凝炼烟台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魅力,提升烟台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主办方决定在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征集的基础上,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单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二、征集范围

所有关心烟台发展的个人和机构均可参加征集活动。

三、征集时间

2015年8月21日—2015年10月21日。

四、征集要求

1.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应充分体现烟台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地域特色等元素。

2.城市别称要符合烟台实际、突出烟台特色,言简意赅、便于传颂,字数一般以一到两个字为宜(可参考附件中全国部分城市别称),应征作品要包含简要创意说明。

3.城市形象标识要富有创意,突出主题,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创意性、可观性,要文化感和时代感兼容,具有亲和力,富有艺术感染力。要易于制作,便于使用,在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上,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城市形象标识设计电子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TIF或JPG格式;打印稿使用A4纸打印,图片不小于纸幅三分之二。作品中选后应提供完整、可用的矢量图(AI或CDR、PSD文件)。应征的个人或机构可提交多件作品,多人创作作品,所有创作者必须共同署名。所有应征作品应包含详细的创作说明。

4.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所有提交至主办方和承办方的应征作品概不退还,应征者请自留底稿。作品一经选定,使用权和知识产权自动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拥有决定烟台市城市形象标识和城市简称的最终权利。

五、提交方式

1.信件邮寄。主办方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芙蓉路6号,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市室(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邮编:264003)。承办方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北大街54号,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小新闻编辑部(邮编:264000)。信封背面请注明“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截止时间以收到日期邮戳为准。

2.新媒体提交。应征者可登陆水母网(http://www.shm.com.cn/)或登陆大小新闻客户端,在相关专题页面提交作品。也可关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ytdaily)、大小新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xiaoxinwen),其中,提交城市别称应征作品请直接回复作品内容+联系方式;提交城市形象标识应征作品请点击公众号右下角的相关活动菜单。

3.电子邮件提交。应征者可将应征作品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主办方或承办方。主办方电子邮箱:ytcsxx@126.com,电话:0535-6789710。承办方电子邮箱:1271618335@qq.com,电话:0535-6631413。

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公告。应征文件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至日期前补正。

六、作品评选及奖励办法

1.作品评选分为初评、公众评议、专家评审、定评四个阶段。初评阶段: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开设专题专栏,在水母网、大小新闻客户端开设活动网页,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定期将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和创意说明进行集中刊载,广泛加以宣传推广。公众评议阶段:在水母网、大小新闻客户端开设网上投票窗口,组织广大网民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品。在初评和公众评议的基础上,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照公众评议得分占40%、专家评审得分占60%的比例最终定评,定评结果将在相关媒体公示。

2.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别称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0元;烟台城市别称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

3.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形象标识奖1名,奖励人民币20000;烟台城市形象标识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最终确定为烟台城市形象标识的作品,主办方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颁发证书。

第2篇:许昌“城市主题口号、城市形象标识、市歌”征集启事

许昌“城市主题口号、城市形象标识、市歌”征集启事

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致力打通“六路”,努力建设智慧型、创新型、美丽型、文明型和幸福型“五型许昌”。许昌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花木之都”、“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为了更好地塑造许昌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即日起决定面向社会开展“许昌城市主题口号”、“许昌城市形象标识”、“许昌市歌”征集活动。

一、征集内容

(一)一句定位明晰的许昌城市主题口号

(二)一个醒目的许昌城市形象标识(含标准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及标准组合)

(三)一首体现许昌精神的市歌

二、征集要求

(一)许昌城市主题口号

1、突出许昌三国文化的独特优势。许昌因曹操成为一代帝都,曹操审时度势、任人唯贤、敢于创新的智慧是许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许昌最重要的城市文脉,迄今为止,一个城市的名称,持续沿用1800多年,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2、概括许昌自远古至今的亲水情结和花木文化。象征许昌的历史渊源与人文脉络,凸显当今优质的水林相依的生态环境。

3、体现“五型许昌”建设的巨大成就、美好愿景,展现许昌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呈现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

(二)许昌城市形象标识

1.应征作品充分体现城市人文精神。有充足形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象高雅美观、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被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人士理解和认同。

2.应征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适合长期在各种介质的媒体上传播。

3.应征作品应包含形象标识的.绘制形象、名称和设计说明,可由单幅图稿表现,也可以由不同色彩的多幅图稿组成。

4.应征者可同时提交多套设计方案,所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

5.应征作品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必须符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三)许昌市歌

1.应征作品应符合城市整体形象,突出城市独特风格,彰显城市精神内涵。

2.作品要富有生活和时代气息,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易于传唱和普及,歌曲时间一般不超过4分钟,作曲形式不限,独唱、合唱均可。

3.应征者可同时创作多首作品,所报送作品必须为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的原创歌曲,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

三、征集范围

(一)本次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

四、征集评选

(一)征集时间

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1月20日。

(二)投稿要求

1.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以纸质或电子稿形式统一提交《许昌市城市主题口号征集信息表》、《许昌市城市形象标识征集信息表》、《许昌市歌征集信息表》,并报送至许昌市委外宣办,电话:2965561。邮箱:xcwxb@126.com。

2.城市形象标识以电子稿形式提交,作品不限于平面设计稿,可附加三维立体造型。应征者需同时提供可供输出的电子文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提交,存储为JPG或TIF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评选时间:2015年12月中旬。活动邀请国内形象策划、城市宣传推广知名专家,文化、旅游、民俗等部门人员成立评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与征集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作品在市级各类媒体进行展示。

五、奖项设置

1.许昌城市主题口号: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2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元。

2.许昌城市形象标识: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6000元。

3.许昌市歌: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6000元。

六、保密规定

1.无论应征者提交的作品是否最终获选,应征者应对因参与本次活动所提交的与所提交作品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承担保密义务,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上述资料或信息。

2.应征者不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对是否响应本次征集工作及是否参加征集进行商业性宣传,或者暗示与本次活动征集主办方存在任何关联。

七、作品处理

所有应征作品方案概不退还,创作者请自留底稿。

八、相关事宜

1.凡应征作品必须是未发表原创作品。设计人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否则应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责任。

2.许昌市委宣传部对获奖作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所有权、使用权及发布权等相关权利。设计者不得再在其他地方使用该作品。

3.如在征集过程中出现内容相同作品,则按照时间优先原则参与评选。

4.投稿行为即表明设计人对本《征集启事》内容的充分认可,并遵守相关约定。

5.许昌市委宣传部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6.此次活动有关资料请到许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xuchang.gov.cn/)下载。

主办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许昌市委外宣办

地 址:许昌市建安大道东段1516号

联系电话:0374-2965561

邮 编:461000

邮 箱:xcwxb@126.com

第3篇:南阳城市形象标识(City logo)征集活动启事「最新」

南阳城市形象标识(City logo)征集活动启事「最新」

看历史的南阳,从仰韶文化到楚汉文化,从帝喾南巡到春秋风韵、东汉中兴及至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五千年文明史总与中华民族的兴盛紧密相连,并书写和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进程。

看今日的南阳,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座生态宜居城市,“一城写尽古今,一渠水润北方”,花城玉城装扮出画里南阳,展示了新时期“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南阳精神。

南阳城市形象标识(CITY LOGO)是南阳的图腾,它将以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图形展现独特的城市形象和精神风貌,彰显城市魅力、城市特点及文化内涵。

为弘扬南阳精神,展现南阳城市特色,彰显楚汉文化魅力,科学、系统地树立和宣传推广南阳城市形象,由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和南阳晚报社共同举办的“南阳城市形象标识作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001 东莞市发布城市形象标识及城市宣传语

东莞市发布城市形象标识及城市宣传语

2011年4月13日,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形象论坛暨东莞城市形象专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 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翠青,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范红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中国社科院刘彦平教授,NBA中国高级总监杨伯宁等嘉宾及北京媒体界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各级官员约1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论坛旨在对东莞市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案例进行剖析,探讨与研究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中国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及国家形象塑造提供鲜活而成功的案例。

发布会上,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翠青与清华大学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启事

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启事(共7篇)由网友 “曹小C”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启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启事

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启事

苏州市网络文化季创办于,以彰显网络主流价值,传递网络正能量为目标,已连续举办五届,活动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多样,社会参与度与网民互动性也日益增强,成为我市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品牌项目,在推动网络文化产业、丰富网络文化生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动网上政民互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季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现面向全社会开展苏州市网络文化季标识征集活动。

一、征集时间

8月7日至209月30日

二、创作要求

1.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能够反映苏州市网络文化季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