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总结范文
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总结范文
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总结范文
1、高处作业的含义和级别划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悬空高处作业包括:在开放型结构上施工,如高处搭设脚手架等;在无防护的边缘上作业;在受限制的高处或不稳定的高处作业;在没有立足点或没有牢靠立足点的'地方作业等。
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要工具袋内。
5、高处作业所用的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同一架梯子不得二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围栏。
6、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迅设备。
7、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各种升降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乘坐运送物件的吊笼。
第2篇: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预防主要伤害发生的措施
为了确保我公司在工程中安全、高效地实现施工目标,针对该工程的具体特点,结合我单位实际,我们特制定如下预防主要伤害发生的措施,供项目开展安全培训用。
一、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档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6、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7、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8、高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9、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
1、为了防止在电焊操作中人体触及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可采取绝缘、屏护、间隔、空载自动断电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
绝缘不仅是保证电焊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橡胶、胶木、瓷、塑料、布等都是电焊设备和工具常用的绝缘材料。
屏护是采用庶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对于电焊设备、工具和配电线路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采取包裹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可以用屏护措施。屏护用材料应当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间隔是防止人体触及焊机、电线等带电体、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带电体、为防止火灾在带电体与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焊机的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和加强个人防护等,也都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重要安全措施。
2、为防止在电焊操作时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三、中毒事故及其防止措施
气焊气割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有毒气体、蒸气和烟尘,常见情况有:
1、气焊有色金属有时会产生有毒蒸气和烟尘。气焊铅时,会产生铅蒸气,引起铅中毒。气焊黄铜时,会产生锌蒸气,引起锌中毒。气焊铝及铝合金时,要用铝气焊熔剂,会产生氟化物烟尘,也引起急性中毒。
2、在狭小的作业空间焊接有涂层(如涂漆、塑料或镀铅、锌等)的焊件时,由于涂层物质在高温作业下蒸发或裂解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气等。
3、在有毒介质的容器或环境中焊接时,没有采取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时,造成急性中毒。
4、液化石油气和乙炔中有硫化氢、磷化氢,会引起中毒。空气中乙炔和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时,也会引起中毒。
为了防止中毒事故,应加强焊割工作场地(尤其是狭小的密闭空间)的通风措施。在封闭容器、罐、桶、舱室中焊接、切割时,应先打开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内部空气流通,以防焊工中毒,必要时应由专人监护。
四、施工现场防火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防火要求
1、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出:禁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场地)、仓库区(易燃废料的堆放区)和现场的生活区。各区域之间一定要有可靠的防火间距:
1)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他区域不小于25M。
2)易燃、可燃材料堆料场及仓库距离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区不小于20M。
3)易燃的废品集中场地距离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区域不小于30M。
4)防火间距内,不应堆放易燃和可燃材料。
2、施工现场的道路,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禁止在高压架空电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或堆放可燃材料。
3、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消防车通道,其宽度应不小于3.5M,并且在工程施工的任何阶段都必须通行无阻,施工现场的消防水源,要筑有消防车能驶入的道路,如果不可能修建出通道时,应在水源(池)一边铺砌停车和回车空地。
4、建筑工地要设有足够的消防水源(给水管道或蓄水池),对有消防给水管道设计的工程,应在建筑施工时,先敷设好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消火栓。
5、临时性的建筑物、仓库以及正在修建的建(构)筑物道旁,都应该配置适当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并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冬期施工还应对消防水池、消火栓和灭火器等做好防冻工作。
6、作业棚和临时生活设施的规划和搭建,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临时生活设施应尽可能搭建在距离修建的建筑物20M以外的地区,禁止搭设在高压架空电线的下面,距离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6M。
2)临时宿舍与厨房、锅炉房、变电所和汽车库之间的防火距离,应不小于15M。
3)临时宿舍等生活设施,距离铁路的中心线以及小量易燃品贮藏室的间距不小于30M。
4)临时宿舍距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场所不得小于30M。5)为贮存大量的易燃物品、油料、炸药等所修建的临时仓库,与永久工程或临时宿舍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所贮存的数量,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6)在独立的场地上修建成批的临时宿舍,应当分组布置,每组最多不超过二幢,组与组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城市市区不小于20M,在农村应不小于10M。临时宿舍简易楼房的层高应当控制在两层以内,每层应当设置两个安全通道。7)生产工棚包括仓库,无论有无用火作业或取暖设备,室内最低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8M,其门的宽度要大于1.2M,并且要双扇向外。
五、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就是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施工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的各种突发性事故,而从防护上、技术上、管理上采取的防护措施。一般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危险性大、高温期长的建筑工程,应单独编制季节性的施工安全措施。季节性主要指夏季、雨季和冬季。各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是:
1、夏季施工安全措施。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时间持续较长,主要是做好防止中暑工作。(1)采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知道中暑症状,学会对中暑病人须取应急措施。(2)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工作,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高处作业工人的工作时间要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3)对容器内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场所,要采取措施,搞好通风和降温。(4)对露天作业集中和固定场所,应搭设歇凉棚,防止热辐射,并要经常洒水降温。(5)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需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症者,应及时调离高温和高处作业岗位。(6)要及时供应合乎卫生要求的茶水、清凉含盐饮料、绿豆汤等。(7)要经常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预防工作。重视年老体弱、患过中暑者和血压较高的工人身体情况的变化。(8)及时给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动保护用品。
2、雨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进行作业,主要做好防触电、防雷、防坍塌和防台风的工作。(1)防触电。电源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和沿地面敷设。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时,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工地临时照明灯、标志灯,其电压不超过36伏。特别潮湿场所、金属管道和容器内的照明灯,电压不超过12伏。电气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手套。(2)防雷击。高出建筑物的塔吊、井字架、龙门架、脚手架等应安装避雷装置。(3)防坍塌。搞好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的排水工作,防止沉陷倾斜。坑、槽、沟两边要放足边坡,危险部位要另外加支撑,搞好排水工作,一经发现紧急情况,应马上停止土方施工。
3、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进行作业,主要应做好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防亚硝酸钠中毒的工作。(1)凡参加冬季施工作业的工人,都应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交底。(2)烧蒸汽锅炉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司炉证后才能独立作业。烧热水锅炉的也要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同岗。(3)安装的取暖炉必须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4)六级以上大风或在雪,应停止高处作业和吊装作业。沿海一带等地区经常有大风,如要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5)搞好防滑措施。通道防滑条损坏的要及时补修,对斜道、通行道、爬梯等作业面上的霜冻、冰冻、积雪要及时清除。(6)用热电法施工,要加强检查和维修,防止触电和火灾。(7)对亚硝酸钠要加强管理,严格发放制度,要按定量改革小包装,并加上水泥、细砂、粉煤灰等,将其改变颜色,以防止误食中毒。(8)加强用火申请管理,遵守消防规定,防止火灾发生。(9)现场脚手架、安全网、暂设电气工程、土方、机械设备等安全防护,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10)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报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3篇:吊装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吊装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起吊方法和工程内容,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有吊装过程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
4、吊装时,整个现场由总指挥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职责的范围内负责。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清理,清除障碍物,以利操作。
6、施工中凡参加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操作时系好安全带,并系在安全的位置。工具应有保险绳,不准随意往下扔东西。
7、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如冬季施工,应将防护耳放下,
第4篇:高处作业施工安全监理细则
宁波工程学院教师公寓楼
(高处作业施工)
安 全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核:
浙江科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八月九日
高处作业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项目概况
一、工程项目概况
1、工程名称:宁波工程学院教师公寓楼
2、建设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3、设计单位: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浙江科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宁波展达建设有限公司
6、工程地点:宁波工程学院新
7、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六层框架结构,高度为24.98米,总建筑面积约6930.47平方米,抗震设防为七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主体设计年限五十年,工程相对标高为+0.00。桩基采用Ф700、Ф800钻孔灌注桩,Ф450、Ф500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基础及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30、C35,构造柱、门窗过梁
第5篇: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协议书
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协议书
现如今,我们用到协议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协议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协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工程名称:高新孵化园扩建工程
(二)工程地点:高新区锦城大道011号
(三)安装时间:20xx年3月1日
(四)安装人员:
为确保施工安全,预防各种事故,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吊篮安全协议:
一、出租方责任:
1、对出租吊篮完好性和安全性负责,当接到承租方报修通知后,应及时维修,维修后应对故障或损坏情况、产生原因、更换零件内容、事故性质等做好书面记录。
2、出租方派技术人员现场安装指导与拆卸,并对承租方吊篮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3、出租方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书面检查记录。承租方吊篮
第6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高空作业防坠落专项方案
目 录一、二、三、1.2.3.4.四、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2 高空作业防坠落专项措施..................................................................
第7篇:施工用电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
施工用电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绥芬河站货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施工用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基本要求
一、禁止带负荷或带故障负荷情况下进行停、送高压断路器。
二、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停、送电,即在送电时,先合总开关,再合分路开关,停电时则相反。
三、雷雨天气不得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保险器熔丝工作,也不能进行电气外线作业。
四、低压带电作业时应做到: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要保证人体与大地之间、人体与其他相线、零线、导体之间绝缘良好或保持安全距离,穿绝缘鞋,戴手套和安全帽,要穿长袖工作服并束紧袖口、裤脚;严禁使用金属尺、锉刀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等工具。
当高低压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8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常识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业发生率最高的事故类型,排在建筑业“五大伤害”之首,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50﹪,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是《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一、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与分级:
高处作业又称登高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
1、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米-5米时(坠落半径2m)。
2、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米-15米时(坠落半径3m)。
3、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米-30米时(坠落半径4m)。
4、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大于30米时(坠落半径5m)。
二、高处作业的一般规定:
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