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9 08:01: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快乐健康成长,安全知识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学习的部分之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希望有所帮助!

发生地震如何自救

地震是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下介绍几种情况下遇到地震时的注意事项。

1、在车中:发生地震时,尽可能迅速安全地停车,待在车内别动。这样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体击中的危险。蹲伏在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止后,可以走出车外,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例如破坏的电缆、破损的道路或坍陷的桥梁等。

2、在户外:如果当时你在户外,就平躺在地面,不要跑,否则可能会摔倒,甚至被裂缝所吞没。远离高大建筑,以免被坍塌的建筑物砸到。不要往地下走,不要进入坑道,或任何可能坍塌或被困的地方。如果你已经跑到户外,就不要再返回建筑物内。首次地震会使任何建筑都不太牢固,如果接着再发生余震,建筑物就会坍塌。

3、在山区:山顶是较安全的`。斜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如果你被数千吨重的土块或岩石压倒,很少有幸存的机会。

4、在海滩:只要不在悬崖下,你就会相当安全,但由于海啸经常伴随地震而来,所以当震动停止后,应尽快离开海滩,向更高的开阔地转移。

泥石流脱险逃生方法

泥石流以极快的速度,发出巨大的声响,穿过狭窄的山谷,倾泻而下。它所到之处,墙倒屋塌,一切物体都会被厚重黏稠的泥石所覆盖。山坡、斜坡的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而整体下滑。

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灾害,采取脱险逃生的办法有:

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2、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待在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3、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4、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防台风应对措施

1、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食物、饮用水及常用物品等,以备急需。

2、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3、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4、最好别出门,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雨中打手机,骑车不要打伞,更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有车族停车要远离花盆、广告牌。

5、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听从各村(居委会)的安排,或借住亲戚家,或到避灾点,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6、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7、出租房房东要自觉做好出租房的安全排查,并落实好人员转移。

8、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河边或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预防常识一定牢记。

遇到灾害不要着急,沉着果断冷静处理。

平时关注天气预报,警惕自然灾害来袭。

风雨雷电多加小心,减少户外活动频率。

洪水台风禁止出行,泥石流来往高处去。

雷电来临时应该怎么办

当你们正在远足的时候,暴风骤雨夹杂着电闪雷鸣不期而至,请你不要惊慌,按照下面的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危险。

1、待在低处:在雷雨天要远离山顶、高大的树木和四周没有任何东西的砾石,待在低洼处或平地上。如果你正站立着的话,马上蹲下来,然后弯腰至膝。还可以快速平躺。

2、绝缘:如果不能离开高处,干燥的物质也可以作为绝缘材料,坐在上面,不要坐在潮湿的地方。弯腰低头、抱膝抵胸,脚要离开地面,四肢并拢,不要用手触地,那样可能会传导雷电。带橡胶底的鞋有助于绝缘,但不能绝对保证你一定安全。

3、远离金属物:雷电来临时,不要握着金属物品。远离金属建筑和栅栏。靠近大的金属物体很危险,即使没有发生接触,热的空气也能对肺部产生伤害。

如何应对冰雹灾害

1、盛夏季节,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突然降下冰雹时,要用雨具保护好头部;如果忘带雨具了,要用双臂抱头保护,并迅速跑到安全的“临时避难点”。

2、当冰雹在地面上积累了一定厚度,又一时融化不完时,不要因好奇,赤脚去趟水,因为水温很低,容易造成冻伤。

3、下冰雹时,不要争先恐后地到门口捡冰块,此时最容易砸伤头。

4、暴雨天气电线有可能结冰压断,或有电线垂落,绝不能触摸电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第2篇: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灾害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但是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灾害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面对自然灾害,你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吗?

(1)洪水中的自救

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告诉他们我们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如洪水继续上涨,我们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救生器材从水上转移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套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固定物(例如树、水泥柱等),把绳子在固定物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个固定物,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2)台风中的自救

伴随着台风带来充足的雨水的同时,台风也总会造成各种破坏,由于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所以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到来时,我们要尽可能待在屋里,尽量不要外出行走,更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游玩,不能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更不能去海边观潮。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110、119等)求救。

(3)地震中的自救

地震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就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我们应当掌以下应急的自救方法:

突然发生地震,如果我们在房内,要及时躲到两面承重墙之间,如厨房、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同时用被褥、枕头、棉衣、脸盆等物品护住头部。千万不能在窗户、阳台附近停留,更不能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待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

发生地震时,如果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惊慌乱跑。要冷静下来,观察周边环境,马上躲到离自己最近而且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绝对不能停留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的地方,更不能跑进建筑物中去避险。如果地震后我们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先想办法清除压在身体腹部以上的物体;同时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以防止烟尘窒息;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听到外界有声音时,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器具向外界求援,例如用金属、石块等硬物相互撞击,或大声呼救,但要注意保存体力,以避免体力过早耗尽。万一不幸被砸伤,对于少量流血的伤口,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用清洁的纱布、绷带或手绢等进行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①对一次性物品说“不”。为了方便,现代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如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还有塑料袋等等,当我们享受一次性物品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改善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平时生活中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布袋、陶瓷餐具等),坚决向一次性物品说“不”。②提倡节约,保护环境。要节约用水。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水。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们应当珍惜我们的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要节省文具用品。作为学生,文具用品与我们息息相关,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同样是我们环境保护的一种贡献。比如,制造铅笔需要木材,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双面使用纸张,就会使纸张的使用量减少一半,当然也就减少了一半的废纸产出。③自我约束,保护环境。我们要自觉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倡步行,骑单车;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而大量烟花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烟尘,同时产生很多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步行除有利于环保外,也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和调适,骑自行车可节省土地资源,而且

没有污染;由于不当的旅游活动,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正遭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压力,我们的任何活动都应在核心区之外进行

第3篇: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目标: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重点难点: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动安排:

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什么是自然灾害?(引导归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公共安全教育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教案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目标: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重点难点: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动安排: 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

1、启发谈话:什么是自然灾害?(引导归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